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试析心理与实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历史是以实践为表现形式的物质过程。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本文把实践理解为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社会活动。实践是由心理等要素构成的辩证统一体。实践与心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体与其部分的关系。这个关系有好多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点:第一,心理活动怎样与其他要素一起共同构成人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一、实践是人的本质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讲的人,是指现实的、历史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的人。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脱离实践的人和脱离人的实践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利益问题是马克思研究现实经济关系的逻辑起点,构成了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础性范畴。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科学地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利益动因,揭示了利益本质上是人的需要在经济关系上的集中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关系。追逐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因,人的利益诉求的不断满足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利益分配冲突是生产关系矛盾的物质根源,由此利益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张力。利益关系的嬗变形塑着社会形态的样式,利益关系的内在矛盾只有在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得以和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分析哲学与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扬弃了独立的哲学,而建立一种以分析现实社会矛盾为任务的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在分析现实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寻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并把它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按照这种哲学观,哲学的研究就是要从"人间上升到天堂",而不是"从天堂下降到人间",从而达到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的核心命题包含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它从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人和他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思路入手探讨每个人的自由所必须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的变革与其辩证法的变革是同一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曾试图通过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内在统一改造和重构形而上学本体论。与黑格尔的"辩证本体论"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超越性"、人类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理性能动性"等两极对立的矛盾关系在实践活动中否定性地统一起来,使对人而言的"现实世界"具有了真正辩证的本性。以禀赋辩证本性的现实世界为基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本体论"的理论前提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反思,在为辩证法确立了真实的本体论根基的同时,也实现了哲学本体论真正的辩证变革,从而实现了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双重转换。这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原理,从儿童的实际社会生活过程出发,运用系统方法论证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而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格式构成的反馈回路系统则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动力场。本文还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控制论模型,从活动的机能性方面探讨了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化动力机制,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矛盾运动的原理和过程;平衡化机制是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规律支配的。  相似文献   

7.
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周慧超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进取与创造精神。创造范畴揭示和表征着三个方面的内涵;(一)主体是人在实践中自己创造的结果。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即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过自觉的、有目的活动创造对象世界,同时也造就着自己的主体地位;(二)主体是创造的承担者和实现者,人在世界中处于中心地位。人通过实践活动在对象中打下自己的烙印.创造属人的世界;(三)自然界不仅仅是一个自身的存在。人凭借自己的创造使自然界的一部分由一种天然的存在状态逐渐变成一种再生产出来的东西,这也即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创造范畴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从主体出发,承认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第二,历史批判的特性。创造概念蕴含着主体对于对象的价值关系,主体要对对象和自身作出评估与选择,以确定自己的活动目的和方式,并以此来保证人对外部世界的创造效应;第三.不断革命性。这里的革命指现实世界、社会结构和人的发展与存在方式三重变革;第四,实践改造的特性。这是创造范畴的本质特征。实践改造性是人化世界一切关系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点。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是人类自我生成、自我创造的能动原则的生动  相似文献   

8.
加强"三理"和谐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全面发展的命题是基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任务而提出来的.开展伦理、心理、生理即"三理"和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找到了促进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切入点.道德科学本身内含着人的品德、人的心理意识和人的行为活动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人的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学科理论联系上看,"三理"和谐教育符合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三理"教育实践上看,人的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道德品质与人的心理意识、人的行为活动的交互作用的链条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这些都验证了加强"三理"和谐教育符合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质是道德个体主义与道德共识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核心课题.对此,西方新旧自由主义和共同体主义都给出了较具代表性的回答.然而,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应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寻找答案.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内,道德个体主义与道德共识的冲突源于人本体论存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解决.所以,实践哲学进路是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0.
人的心理、意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但人是怎样反映客观现实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反映现实的。在马克思看来,不仅是感觉和知觉这些直接的感性的认识,而且人的思维也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恩格斯指出,就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说,决不能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这是种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这种片面的历史观,恰恰忘记了人按其本质来说,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自然界作用人,人也反作用于,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  相似文献   

11.
人生在世直接面对并与之打交道的不是物,甚至也不是事,而是事情,是各种关系构成的、情理交融的系统质。人并非纯粹心理意识的存在物,而是实践价值指向的此在,是有着许多具体规定性的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处于人类学状态的人,拥有不同信仰、世界观、价值观,即是多元存在的人。在主观真理凸显、相对主义兴起和后真相时代到来之际,最低限度需要确认的真理、真相和事情就是共在,基于共在的公共性批判才能真正解答虚无主义的难题;而公共性的批判要以真诚作为德性前提,真诚先于真理是公共理性诉求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实的人是活动的人,人的活动构成人的存在形式。“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一119页)人之作为主体恰恰在于他是活动的主体,主体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对象化的产物即与主体相对而言的客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乃是主体的活动或通过主体的活动号活动的对象及活动的对象化产物的关系,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及解决方式变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践方面考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解决方式变化的过程,据此探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思想上的关系,可以视为理论探讨的现实延伸。一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建设进程中的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三个阶段: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公平和效率的矛盾。1.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国内的基本矛盾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过渡时期来说,这个论断基本上是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但从…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人化自然?一般认为,人通过实践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活动的烙印,这种具有人的活动烙印的自然称为人化自然.一些研究者正是根据这一理解,把那些只能观测不能改造的自然排斥在人化自然以外.其实,人化自然的概念应比这种理解要深刻、广泛得多.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除了有对立面外,还必须有同一性.如果没有同一性,决不能构成一对矛盾.那么,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是什么呢?讨论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不能把同一性建立在客体的特性上,因为:第一,主体是主,客体是客,主体是统摄客体的根源和力量.用客体统一主体,颠倒了主次关系.其次,哲学或自然辩证法讨论主客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为了高扬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  相似文献   

15.
社会规律的规定性刘福森要正确规定社会规律,必须对下面三个问题做出正确解释;(一)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本质关系与社会规律是社会的本质关系,这两种提法应是统一的。因为社会本来就是人的社会总体活动。但在讨论中却发生了分歧。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同。强调社会规律是社会的本质关系者,意在强调社会同人的活动的区别,强调社会的客体性和客观性,把社会看成是在人的主体活动之外的自在客体,排除社会过程的主体性,从而把社会同人的活动、社会客体和主体绝对对立起来,否认了二者的统一。而强调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本质关系的论者,则意在强调社会历史的主体性。但有些论者没有看到社会中人的活动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矛盾的统一,从而把社会同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实践等同起来。其实,历史观讲的实践是个体实践相互作用所产生社会总体实践和“改造前人实践的实践。”前者从横的方面反映了实践的社会性,与之相对应的是恩格斯的“合力论”;后者从纵的方面反映了实践的历史性,与之相对应的是马克思的“历史制约性”的观点。(二)规律与趋势的关系。二者是相联系的一个概念,但并不等同。趋势是规律的属性,是一种可能的趋向和态势。趋势也是规律在事物运动中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马克思从哲学角度阐明了要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成人的实践,人的劳动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的时候,作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就已经超出认识论、历史观领域而进入本体论范围了。但是,将这种主客体双向作用的活动视为世界的本原,是以重释传统哲学中的某些概念,并界定这些概念的意义域限为前提的。具体地说,实践本体论的存在必须以承认以下三点为前提: 第一,对本体的寻找不能在纵向维度上依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寻根问底,而只能在现实世界中思维与存在的两极关系中去追寻本原。物质本体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它不是在现实世界内部,而是在时间维度上按照  相似文献   

17.
论实践思维与实践观念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实践思维与实践观念的建构杜新山科学理论过渡到实践首先要转化为“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作为对未来实践活动的观念的超前预演,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思维运作的产物。探讨实践观念建构的思维基础,对于弄清实践观念建构的内在机理,不仅有着重要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人在还没有创造出这个东西之前,这个东西在实践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人的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即是说人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之前首先建构起观念的理想世界(“实践观念”),然后再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人的思维创造理想价值客体,而这种创造是以现实客体的先在性、独立性为前提的,即是说,思维要想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就要以认识现实中当下存在的东西为前提,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思维认识、反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人的思维具有两种功能,即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正象黑格尔所说:“我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一方面是理论的,一方面是实践的。”③马克思也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区别为理论地把握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一) 人的个性是在素质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通过个人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个性是由体现人的立场的“意识倾向”与体现人的观点方法的“调控机能”所构成的人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精神系统。所谓体现人的立场的“意识倾向”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总方向是倾向于从人民利益出发,还是从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出发等,以及由之而表现出来的志趣宏鄙与性格优劣;所谓体现人的观点方法的“调控机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与处理客观事物过程中,是偏重于以辩证唯物主义还是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来反映与反作用于现实世界,乃由之而来表现出来的完成实践活动效能方面的智能高下与  相似文献   

19.
主体、客体和主体性的规定如果单就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来说,那么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性都离不开实践。实践作为社会的人改造客观事物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本身就以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外部客观事物)为前提。在这里,社会的人之所以成为主体,因为他是活动施加者,他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反之,客体事物(包括人自身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之所以成为客体,因为它(他)在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指向者、承受者。如此,离开了主体,我们无从规定客体;离开了客体,我们也无从规定主体。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它们实际相作用中,即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20.
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价值问题,本是科学历史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过程中,对价值理论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然而,有关这方面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还不能说已经获致完满的解决。譬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我们正确地界定价值的哲学本质、科学地理解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客体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价值与评价、“是”与“应该”、价值观念与人的实践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乃至整个社会变迁的关系?怎样从马克思的“活动的改交与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的思想出发,揭示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与非对象化这一内在矛盾的不断展开及其解决和价值的发生、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探讨价值标准的更演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建构并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以指导改革实践?价值问题的探讨与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美学、伦理学乃至文化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什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两个尺度”的思想,揭示真、善、美之间统一的现实基础,从而克服价值理论中的相对主义、实用主义而又不陷入绝对主义的窠臼?等等。从唯物史观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出发,自觉地将价值问题的哲学探讨与当代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需要,也是价值理论能否不断跃升层次的切实有效的途径。同时,亦应看到,价值问题涉及众多学科。因而,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对于科学地理解并有效地解决价值问题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