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信心是每个人人格结构的本质因素,聋生也不例外。自信心还是每一个人内在自我的核心部分,在心理学研究中有其特定的意义。真正的自信心是以真正的自我认识为前提的。倘若在聋生自己心中深植了自信心的信念,对培养聋生自己的信心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黎岩  杨丽珠  刘正伟  宋涛 《心理科学》2005,28(5):1068-1072
本研究对辽宁省六所小学544名儿童自信心发展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儿童进行自信心养成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自主教育系列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自信心发展;儿童自信心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均衡状况;小学高年级女生自信心发展水平高于男生;双亲家庭儿童自信心发展水平优于单亲家庭儿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自信心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自信心即自信,它属于对自己态度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在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等活动中都具有核心的意义。自信心作为对自我的信心、信念,对人的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4.
元认知通常指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主观判断, 自信心作为其指标之一, 对个体认识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自信心指标在联合研究过程中常见的任务类型涉及基础和高级心理加工过程, 此外, 自信心对联合决策的预测逐渐向基于计算模型的探索性参数变化。最后, 自信心的神经生理研究发现了前额叶皮层及其相关脑区和后顶叶皮层的重要性。今后应注重探索可能的预测参数和模型, 优化自信心对联合决策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赵福菓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2,25(4):472-473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Asmor和Berman(1976,1977)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起,国外学者对教师效能感做了不少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种信念。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信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其实就是教师的一种自信心,即能否教好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属于自我概念的范畴。教师自我概念的不同可能会对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至今未见有报导,本研究目的是以中学教师为对象,在对教学效能感一般特点的了解基础上,探讨其与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辨认后反馈范式研究不同队列呈现方式下反馈对目击证人辨认自信心的影响。结果发现:(1)所有辨认者中,反馈组被试自信心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的自信心;反馈方式与辨认选择的交互作用显著,辨认选择与列队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2)积极辨认者中,反馈组被试的自信心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的自信心;正确辨认被试的自信心显著高于错误辨认被试的自信心。结果表明:目击辨认中存在辨认后反馈效应;积极辨认者中辨认自信心可以作为辨认准确性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通过职场"找工作"的"应征"关卡条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自信心"。一个不认为自己有条件胜任新工作的人,面试时自然结结巴巴,了无信心;反之,一个做好各种条件准备的人,会信心满满,展露出无比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自信心水平评价问卷》,随机选取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差异不显著;(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无显著差异;(3)不同地区大学生自信心水平无差异。结论:(1)进行大学生自信心水平调查是很有必要的,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2)学校、社会、家庭应共同以及大学生自身都应该正是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并为促进大学生自信心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8月27日至8月31日在海滨城市威海市圆满召开。出席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四十人,台湾学者七人;韩国学者九人;日本学者五人;越南学者二人。这是一次完全由属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的盛会,特别是越南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给会议带来了越南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信息,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高职学生常见的自信心缺失为出发点,选取同专业同年级的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为期10周的拓展训练和排球训练,研究基于元认知理论设置的拓展训练对于提高高职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实验前两组被试在自信心各因子和自信总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在接受拓展训练后各个维度均有提高,尤其在学业表现、外表自信、社会交往、心境四个分量表及量表总分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课程结束时被试对小组成员的满意度很好,对自己自信心的评估有显著提高。因此,基于元认知理论设置的拓展训练课程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自信心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个体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它也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健全发展。文章从自信心的概念、结构及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8月27日至8月31日在海滨城市威海市圆满召开。出席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四十人,台湾学者七人;韩国学者九人;日本学者五人;越南学者二人。这是一次完全由属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的盛会,特别是越南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给会议带来了越南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信息,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和威海市府领导先后在开幕会上致词,对与会的中、  相似文献   

13.
农村高三学生自信心提高团体训练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选取其中与高中生有较大相关的学业自信心、交际自信心、体育自信心、外貌自信心、交谈自信心等五个维度,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2)对铁场中学高三学生进行实验前后测量,结果表明:自信训练对高三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提高具有显著效果,学业自信心、人际交往自信心、体育活动自信心、交谈演讲自信心的分数在训练前后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训练后得分高于训练前,外貌自信心的前后测结果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训练后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训练前。  相似文献   

14.
"学者"的含义,据我国编辑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另一种是"学术上有造诣的人"。在中国学者自己的心目中,学者不仅含有研究学术的应有之义,它还包孕强烈的社会关怀及可作表率的人格修养这层内涵。而  相似文献   

15.
在近年的人学研究中,有些学者注重从社会的视角研究,有些学者着重从劳动的视角研究,而李淑梅博士则着重从需要的视角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出版了《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一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把人的发展问题纳入社会哲学的研究视野,使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运动员6项心理技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标准化《运动心理技能问卷》并结合其它测试数据,对151名中国优秀运动员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优秀运动员已初步掌握了焦虑控制(AX)、集中注意力(CC)、提高自信心(CF)、提高动机水平(MV)和加强集体意识(TM)的心理技能,他们在自信心和集体意识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而在心理准备(MP)方面则表现欠缺;2.除运动动机方面外,中国优秀运动页未表现出心理技能的差异性;3.运动等级(技术水平)不同,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有差别;4.根据中国优秀运动员心理技能可以把他们分成4种类型,它们是心理技能发展水平较低的心理准备型和自信心型;心理技能发展水平较高的自信心——集体意识型和自信心——集中注意力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梳理了荷兰道教研究的传统。荷兰的道教研究与其殖民扩张、海上贸易的发展紧密相连,导致荷兰的道教研究跟福建和台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另外,荷兰莱顿大学乃是荷兰道教研究的摇篮,随着荷兰中国历史的讲座教授的设立、汉学院的成立和《通报》的兴办,荷兰汉学和道教研究的学术地位逐步得以确立,并成为欧洲汉学研究的重镇。正是这些硬件条件以及荷兰汉学的学术传统,使得荷兰道教研究的名家辈出。本文最后指出荷兰道教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各有千秋,老一辈的学者以施舟人为代表,中年学者有田海,青年学者则有葛思康等人,学术薪火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8.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多湖辉曾说过:“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信心能增强人的记忆力。在记忆活动中,自信心越强,记忆效果就越好。自信心是增强记忆力的内在动力,在决定记忆的诸因素中,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心理因素,不仅直接制约着记忆水平的发挥,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研究表明,在记忆过程中,主客观因素都会对记忆者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如果对自身潜在记忆力有正确认识,就能激发脑神经细胞的活性,使大脑皮层上形成一个很强的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记事物清晰准确。反之,就会令记忆者怀疑、担心或否定自己的记忆能力,由此产生的消极态度和畏难情绪,对脑神经细胞的活性起抑制作  相似文献   

19.
利用SCL-90、PEI对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信心进行测试、比较和筛选,最后选取40名师范类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对筛选的对象进行3次辅导以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自信心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同人交谈维度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外表维度和爱情关系维度相较对照组也显著性提高,社会相互作用虽然有提升,差异并不显著,但是t值已接近显著临界值。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对比,说明师范类大学生的自信心有较高的可塑性。实施可行的训练方法可以达到提升自信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中学生心理因素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陈丹萍(上海体育学院)1前言Weinberg的研究中指出:运动员的行为结果,是由其运动自信心和对比赛的态度倾向所制约的。所谓自信心,是指人们能够在运动中取胜的信念或确认程度,是由他们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对自己能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