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朵斯提:《古兰经》中说:“我降示你这本包含真理的经典,你当崇拜真主,而且诚笃地顺服他。真的,应受诚笃的顺服者,只有真主。”(39:2—3)我们穆斯林,怎样地诚笃顺服真主呢?那就要认真地按照《古兰经》中所要求的去做。今天,我们习诵《古兰经》多福章,来明确一下我们诚笃顺服真主的要求。这章的全文是:  相似文献   

2.
早在五十年代我还是小学生时,经常听祖父给我们讲一些属灵的故事。有时他边讲边看书。我们好奇地问:“爷爷你看的什么书?”他风趣地说:“这是从天上刮下来的。”虽然当时我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天风》说的,可幼小的心灵里一直认为这本书里的故事都是从神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金微 《天风》2003,(1):49-49
《天风》编辑部: 我们看了一盘录像,内容是讲道,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上帝是大神,我们是小神”,请问这种说法对吗?讲道的人还叫听道的人跟着他一起喊,“我们是小神”,台下的人都这么叫起来,就连我们看录像的人有的也叫起来,这样做可以吗? 江苏 程殿元 程殿元弟兄: 看了你的来信,我心里很难过,竟然有人在讲道中自  相似文献   

4.
申文峰 《天风》2002,(3):16-17
在教会中,常听到这样的祷告:“主啊!求你复兴教会,求你复兴我们的心灵。”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常提到复兴教会,但教会却不常复兴。什么是真正的复兴?怎样才能复兴呢? 一、让上帝来参与刚才所念的经文是以色列百姓从被掳之地归回,从物质的建造转向心灵的建造所带来的一次伟大复兴。那时,他们各人住在自己的城里(参尼7:  相似文献   

5.
选择问句是选言判断的一种表现形式。选择问句表现复合判断的特点是二者必居其一。它的语言表达形式一般是:“p呢,还是q呢?”如:“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茅盾;《春蚕》) 从语言角度看,选择问句是复句,也是一个句子,所以同单句一样,只能在句末用一个句终标点。可见逻辑思维形式同语言表达的形式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常常发现选择问句的句中使用的却是句终标点。《逻辑与语言学习》84年第一期《两种直接表达判断的问句》就是一例。作者认为“选择问句通常是可以表达选言判断的,其语言形式一般是:“p呢?还是q呢?”接着举例“是继续前进呢?还是向困难低  相似文献   

6.
一 与生命美学结缘的三十年后回顾往事,我首先想提及的,甚至都不是美学,而是一部电影. 香港有一部电影,叫做《无间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位老警察问年轻的新警察的一个问题:“我们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想做一个警察呢?还是仅仅只想看上去是一个警察?”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真实.我想说,这也是我在研究美学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追问自己的.“我是想做一个美学学者”呢?还是“仅仅只想看上去是一个美学学者”?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容貌     
前天和一个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聊天,突然想起了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却也非常玄乎的词:心灵的容貌,便禁不住问道:心理学家总是说,可以通过测试来看清一个人内在心灵容貌的美与丑,然而,关键的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你能否用更通俗一些的话,让我们也能学会识别自己或他人心灵容貌的美丑呢?朋友说:外在的容貌之美丑,可以说一目了然,不管人们的审美情趣有多大的差异,看到西施便不会有人说她丑,而看到加西莫多(《巴黎圣母院》里的打钟  相似文献   

8.
你怕吗?我的姑娘, 你高兴吗?未嫁的新娘。圣女也会羞涩,罗塞蒂告诉我们。《圣母领报》,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代表作,72.1X40,现藏英国伦敦泰德画廊。《圣母领报》是西方基督教艺术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讲述的是《圣经新约》的故事,在“路加福音”第一章中记录说: 第六个月,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  相似文献   

9.
寻找     
恩露 《天风》2006,(20):41
当你在苦苦寻找着你珍爱的东西,然后突然发现了它,接着便是一声情不自禁的欢呼:“啊!终于找到了!”这该是何等快乐与满足的事啊!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是否会因此想起那一双充满着温柔与慈爱的眼睛,还有那一声亲切又动人的呼喊:“你在哪里?”我们的主,他用他那恒久不变的爱温暖了我们曾经冷漠的心灵,是他的爱感化了我们,吸引了我们,是他的爱寻找了我们,拯救了我们。噢,主,是你把我们从孤独、  相似文献   

10.
切愿爱主     
于东晓 《天风》2001,(10):14
经文:约21:15 请问,“你爱主胜过一切吗?” “当然,有主就有了一切。” 是的,这是出自真诚的心愿和誓言。不过心灵刚强肉体软弱的我们,又怎么能过于匆忙地回答这个问题呢?君不见喔喔啼鸣于晨光里的公鸡,它每一次响亮清脆的高唱都是在提醒着:人哪,不该忘记彼得不认主的那一夜。他曾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我愿意为你舍命……”(约13:37)“众人虽然跌倒,我  相似文献   

11.
善用财富     
我们知道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天主创造的都是好的,是供给我们使用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那一样不是由我们的劳动所得的金钱而支撑着的呢。可是路加福音记载:一个富少年去向耶稣说:“善师,为得天国我该做些什么?耶稣说:你为什么称我善呢?除了天主以外没有谁是善的。天主的诫命你都知道:“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应孝敬父母”。少年人说:“这一切我从幼年就都守好了。”耶稣面对少年人笑容可鞠地说:“你还缺少一  相似文献   

12.
金微 《天风》2003,(5):17-17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 你们好! 我是教会里的义工,最近身心受到来自所谓自己人的严重伤害,我想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有人却说这是不属灵,亵渎了圣灵,这是真的吗?我请求在《天风》上公开解答。 蒙恩弟兄: 你愿意将你心中的烦恼告诉我们,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其实我们《天风》愿意成为每一位基督徒的良朋益友。我想对你说的是,没有过不去的沟坎,没有永不停息的风暴,上帝的眼目没有离开你,他必安慰你的心。  相似文献   

13.
天风怎么吹?     
正网络上有一个段子:谁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网络评选的答案让人大跌眼镜:传达室看门的老大爷!为什么?因为只有他每天都在追问属于哲学范畴的三大命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为一名宗教领域的媒体人,笔者也不由自主地时常自问:《天风》是什么?《天风》缘何而生?《天风》今后怎么吹?"在现在忧患交煎的时候,我们愿意同着读者,仿佛登上了一个高山,仰观俯察,顾后瞻前,让天上飞来的清风,把我们混了的脑筋吹得清醒一点,把我们迷  相似文献   

14.
<正>电影《心灵捕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数学天才——威尔在他人的帮助下摆脱心理障碍,做回自己的故事。影片中蕴含的解放心灵之道,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威尔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解放心灵的不同途径无疑有深刻意义。一面是数学天才,一面是心灵弱者,这看似矛盾的两种人物形象却意外发生在了威尔的身上。影片《心灵捕手》正是通  相似文献   

15.
熊芳芳 《天风》2003,(11):21-21
你定意要作何事,必然给你成就(伯22:28)。 我一直稀奇这句经文,为什么不说“你定意去作何事,必然给你成就”?人去做,然后神给他提供帮助,这不是很顺理成章吗?就像《愚公移山》的故事一样,愚公率子孙去挖山移土,坚持不懈,结果感动了天神,帮他把两座山给背走了。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高度     
一个登山运动员,有一次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当他奋力攀登到6400米的高度时,因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他的朋友们知道了这段经历后,都替他惋惜。大家说如果他能坚持一下,咬紧牙关挺住,再攀登一点高度不就上去了?那位登山运动员却平静地说:“不,我自己最清楚,6400米的高度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不遗憾。”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主人公和他舅舅之间的一席话:“……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还是应当快乐。因为那表示你不能再进一步。干嘛你要抱更多的希望呢?干嘛为了你做不到的事悲伤呢?一个…  相似文献   

17.
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一位叫哈洛·波尔,是位数学家;一位叫尼尔·波尔,是位物理学家。有一天,哥哥尼尔对弟弟说:“我们来做个游戏,让我们相互揭短吧。”弟弟哈洛说:“哥哥,这我可做不到。”哥哥说:“难道你不想让我感到快乐吗?”  相似文献   

18.
寓言四则     
蝴蝶与垃圾有一次,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一堆垃圾里寻找食物。垃圾向蝴蝶问道:“你是谁?你是否也想加入我们的圈子。”蝴蝶说道:“我是一只蝴蝶,我并不想加入你们的圈子。”垃圾问道:“你不想加入我们的圈子,那你到我们这里来干吗?”蝴蝶说道:“我到你们这里来寻找食物。”垃圾说道:“我们这里没有食物,只有废物与垃圾。你到我们这里,我觉得你不是废物就是垃圾。”蝴蝶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我是一只美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积极心理学。相信你在掌握其理论后一定会超越自身的不快乐、消除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快乐第一法宝:宽恕的心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邻居的脚步,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宽恕的心。正如《真正的快乐》的作者塞利…  相似文献   

20.
梦的机制与梦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朋友,“梦”对于你来说,肯定不会是陌生的吧?我们经常在想:为什么会做那么多的梦?为什么会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 梦是怎样产生的呢?这需要先给“梦”下一个定义。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不随意(无意)的想象活动。按传统解释:由于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