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4,自引:0,他引:154  
俞国良  辛涛  申继亮 《心理学报》1995,28(2):159-166
为研究区分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教学效能感,采用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对382名中学教师及其相应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数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这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Ashton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模型相一致.通过对可能影响教师数学效能感因素的考察发现,教龄因素对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的影响,随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表现出上升的倾向.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与已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别和学历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徐富明  申继亮 《心理科学》2003,26(4):745-746
1 引言 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面对由工作引起的诸多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包括认知的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努力,诸如直接采取行动、寻求支持、表达无助和怨恨等等。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分为一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已有的研究表明 ,它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是我们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初步总结 ,全文共分五部分 ,分别为 :1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及其理论与实践的来源 ;2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结构分析 ;3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4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84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单因子协变量分析对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及动机信念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及个人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有显著影响。(2)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逃避型自我取向及社会效能—同学社会效能—老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经验合作教学"的校本教师培训的新思路为依据,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选取初中语文和数学教师共33人,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施以为期8个月的经验合作教学干预,运用教育实验法考察经验合作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包括教学效能感、课堂情绪体验、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实验学校教师在一般教育效能感和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较实验前有所提高,且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提高量大于一般教育效能感;(2)实验学校教师轻松、愉快、满意的积极情绪体验的出现频率提高,失望的消极情绪出现频率降低;(3)实验学校教师在学生评价的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教学信息的总体把握与反馈两个维度的得分较实验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边远地区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省边远地区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发现:他们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不同性别教师在教学效能感各维度上都存在差异;教龄对教学效能感存在影响但比以往调查所显示的影响要滞后。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敏  雷开春 《心理科学》2003,26(4):717-719
1 前言 学习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即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主观评估。它在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组织和执行某种行为,实现特定的行为目标的信念体系。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有关自我的理论,福托斯认为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被试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与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和评价等。本文应用量表对小学四年级到初二年级(10-15岁)211个学习不良儿童和217个一般儿童的自我概念的8个维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发展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特征;与一般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相比具有显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工作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永鑫  杨瑄  申继亮 《心理科学》2007,30(4):952-954
为探讨教师效能感与其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利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和工作倦怠问卷对247名中学教师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教龄长短和婚姻状况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p〈O.01)、人格解体(p〈0.01)和成就感降低(p〈o-01)具有显著的影响;(2)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对其工作倦怠的耗竭因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3)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对其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p〈0.01)和成就感降低因素(p〈O.01)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鸿  任旭明  林琳  时勘 《心理科学》2008,31(1):218-221
采用问卷法对728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学效能感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工作压力不仅直接导致工作倦怠,还通过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从而导致工作倦怠;教学效能感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路径为:工作压力直接和通过降低一般教学效能感导致情绪衰竭,工作压力直接和通过降低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导致人格解体,工作压力通过降低个人教学效能感导致成就感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