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8年8月18~22日,由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与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清华—匹大科学哲学暑假学院”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匹兹堡大学长期以来在科学哲学方向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科学哲学方向由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哲学系、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李红 《世界哲学》2004,(2):109-112
应英国埃塞克斯(Essex)大学哲学系主任Simon Crithley教授和牛津大学Andrew Moore博士的邀请,由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资助,我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先后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中山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5月26-2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园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哲学系合作主办;意大利特伦托大学认知科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逻辑与科学哲学系、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协办;中山大学哲学系科学  相似文献   

4.
概况: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 士学位7人。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精心凝练,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2000年以来, 三个研究方向共发表学术沦文240多篇,出版专著26部,出版教材5部,获各类科研奖1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 项。经过多年学科点建设,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已处于上海同类学科领先水平。 具体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之一是虚拟哲学与科学认识论。这一研究方向主要以当代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 和认知技术为背景,依托信息科学的技术基础,对虚拟技术所涉及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哲学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 0月中旬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学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系主办 ,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协办 ,在太原举行了第九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 ,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哲学学者与会 ,提交论文达 90余篇。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有三个方面 :技术哲学基础理论 ;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的社会功能与控制。在开幕式上 ,山西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郭贵春教授着重谈了加强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紧迫性。他认为 ,鉴于这几年来国内科学哲学出现边缘化倾向 ,即着重于研究科学与…  相似文献   

6.
正信广来(Shun Kwong-loi),当代美国著名中国哲学研究专家。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教授兼文理学院大学部院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副校长兼士嘉堡分校校长、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兼新亚书院院长,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教授。著有《孟子与古代中国思想》等。2016年7月,笔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拜访了信广来教授,就他的中国哲学研究和当代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正>一、会议概况2014年9月10日到1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和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莱布尼兹研究所、科学哲学与伦理中心发起创办,汉诺威大学哲学系、比勒菲尔德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马格德堡大学哲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共同主办,由比勒菲尔德大学  相似文献   

8.
谭群玉 《现代哲学》2012,(1):123-126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俞吾金教授,受聘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下简称马哲所)和哲学系讲座教授仪式,于2011年9月15日,在中山大学文科楼225演讲厅隆重举行,马哲所副所长、哲学系副主任刘森林教授主持了聘任仪式,并简要介绍了俞教授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安乐哲 (RogerT .Ames)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 ,目前海外中西比较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曾长期担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并是美国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亚洲发展项目的负责人、国际《东西方哲学》杂志主编、英文《中国书评》杂志主编。安乐哲教授的学术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0.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丁祯彦先生1999年11月28日上午10时在与博士生谈话时突发脑梗塞,经抢救无效,于下午1点04分不幸逝世,享年65岁。丁祯彦先生是中国哲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华东地区咨询中心负责人,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哲学学会顾问;曾任华东师大哲学研究所所长,政教系副主任,哲学系副主任等职。先生生前对易学研究极为重视,曾多次与本刊主编通信讨论易学问题,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哲学史界的一大损失。丁祯彦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11.
陈彦杰 《周易研究》2020,(1):112-112
2019年12月7日至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易学与现象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易学的‘事情’本身”,探寻易学和现象学在思想理论与方法上的相通之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讲席教授、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1月10日,第八届《哲学分析》讲堂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此次讲堂邀请了法国里昂高师让—米歇尔·怀尔(Jean-Michel Roy)教授作了题为"认知实用主义问题"的主题报告,评论人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怀尔教授是法国里昂高师人文科学系哲学与认知科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紫江讲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法联合研究院Jo RISS项目法方负责人,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认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 5日-19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克劳德·安贝尔(Claude Imbert)教授应邀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作为期两周的学术讲演,内容涉及“20世纪法国哲学概貌”、“现当代法国人类学”、“法国艺术哲学”和“认识论与现代逻辑”等。安贝尔教授是从事数理逻辑、艺术哲学、语言哲学研究的著名哲学家,著有《现象学与程式语言》、《逻辑史》、《梅洛-庞蒂、马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5月7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召集的总第十五期"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清华大学哲学系王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韩林合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林远泽教授、海德堡大学哲学系蒋运鹏助教授作为主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江怡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许章润教授、中  相似文献   

15.
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文英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4月27日凌晨1时40分不幸逝世,享年66岁。刘文英先生1939年2月出生于陕西乾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2年至1992年在兰州大学工作,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任讲师,1982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期间曾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哲学系主任。1993年初  相似文献   

16.
楚惊鸿 《现代哲学》2002,(2):135-136,134
2002年5月29日,由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省哲学学会和南京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日本当代已故著名哲学家广松涉教授的弟子、来自东京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山形大学等日本著名高校的知名学者10余人出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哲学理论繁荣,开拓认识论研究新视野,沟通哲学各相关学科的学术联系,由武汉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研究编辑部和武汉大学现代认识论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现代认识论研讨会,将于今年十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8日上午,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化暨潘富恩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行。潘富恩教授早年师从张岱年先生,是创建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元老之一,是建国后上海学界研究中国哲学方面的元老级人物。潘富恩教授的中国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  相似文献   

19.
2004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德国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以"技术伦理与技术评估"为主题举办了为期10天的讲习班.主讲者是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胡必希(Christoph Hubig)先生.借此机会,我们邀请胡必希先生、正在中国访问的柏林工业大学哲学系教授波塞尔(Hans Poser)先生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前教授就德国技术哲学发展的分期、主要代表人物、技术哲学的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对话与讨论.本文根据对话记录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20.
1990年5月,英国知名哲学家、世界哲学学会联合会指导委员会成员、英国女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大卫·埃文斯(J.D.G.Evans)教授应邀来河北大学以古希腊哲学为题作了一系列讲演,并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对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贵州大学等高校的哲学系进行了学术访问。埃文斯教授在讲演中对本世纪欧美的古希腊哲学研究状况作了简短的回顾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现将埃文斯教授演讲中的一些要点作一概述,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