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寓言两则     
正勤奋之神与懒惰之鬼传说盘古开天地之时,勤奋之神在世间遇到了懒惰之鬼。勤奋之神对懒惰之鬼问道:"你是谁?你怎么看起来愁眉苦脸、灰心丧气、疲惫不堪,一副倒霉相呢?"懒惰之鬼说道:"我是懒惰之鬼,天生一副倒霉相,我一来到天地世间,就给天地世间的万事万物带来了失败、灾难与不幸,万事万物都讨厌我远离我,我每天心情纠结,总是愁眉苦脸、灰心丧气、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2.
陈爱敏 《天风》2002,(4):19-19
投靠耶和华的人有福了,诗人大卫深知神的慈爱,又懂得依靠主的慈爱。大卫的每篇诗,字里行间都滿了对神慈爱的感谢与赞美。“他是我慈爱的主、我的山寨,我的高台,我的救主,我的盾牌,是我所投靠的……”(诗144:2)大卫对神慈爱的体会之深是他蒙神悦纳,合神心意的原因之一。大卫合神心意的第二个原  相似文献   

3.
爱的故事     
徐煊 《天风》2004,(1):33-33
一天清晨,我醒得很早,起来欣赏瑰丽的日出。啊,神所创造的自然之美非言语所能形容。我望着朝霞,赞叹神的美妙作为,坐在那里,在静谧中享受主与我同在的滋味。 主问我:“你爱我吗?” 我回答:“当然,神啊!你是我的主,我的救主!”  相似文献   

4.
倪光道 《天风》2004,(6):26-26
我们所信的神是永生的神,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所以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使徒信经》也明明宣告:"我信永生。"因此我们信主的人必须明白永生之道。先来思考两组经文。 第一组经文:"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5:13)"神哪,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前6:12)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一种美学范畴,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是超越了文字、线条、色彩之外而传达出来的一种"神",其中包含了经过主观情感折射之神,甚至会成为完全的主观之神。这种神能给人以审美快感。山水画意境的产生,要画家悟道,必须"物我神游"忘形于身外。将其付诸笔端,意境就产生了,这时的山水画,既体现了玄学的玄,又开拓了美学的美。  相似文献   

6.
圣神是真理之神耶稣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永远与你们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并在你们内。"(若14:15-17)耶稣说...  相似文献   

7.
默想神的爱     
谭海华 《天风》2005,(3):33-33
当我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让我闭起眼睛,默想神的爱。 圣经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所以,即使有一天我真的看不见了。但只要我还会思想,我心中那股对神的爱的感激之情都会像大海一样永不干涸。就如吹在身上的春风一样,虽然看不见却能感受得到;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降临在地上。当人们看到树叶上的嫩芽,江边一片绿油油的小草时,就知道春天已经来了。--神的爱与它们一样,都是默默无闻的,特别是主耶稣基督,他的降生与受死都是神爱彰显的最高峰,但身为上帝独生爱子的主耶稣基督,在地上的33年多却是谦卑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神"是易学哲学论域的重要概念之一,神论是中国传统儒学天人之学内核的一部分。对易学哲学史中"神"之诠释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呈现易学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天人之学中关于本体的思想。分疏而言,关于"神"的关键解释包括九种类型:一是《易传》以神为本体的思想,二是王弼、韩康伯、孔颖达基于"贵无论"的神论思想,三是邵雍先天本体之神的思想,四是张载气本论视域中本体之神和圣人之神的思想,五是程朱理本论视域中以"用"为主的神论思想,六是罗钦顺理学强调神为气之神、属于形下之"用"的神论思想,七是王夫之易学关于"神理"的重要思想,八是戴震"一本之学"视域中神为气化之神且有"理"的思想,九是牟宗三基于"道德的形上学"提出的神有神体之神和气化之神的思想。这九种解释共同呈现了易学哲学史中神论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渊声 《天风》2010,(11):63-63
<正>问:我信主已经多年,有一事想请教,即是否要奉献十分之一的问题。我听了不少道,传道人对此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说那是旧约的规矩,新约信徒只要尽心尽力就好。也有人说,"十一"奉献是神一贯之要求,不足"十一"就是对神之物的偷窃!请问,哪一种说法更合真理?此外,这"十一"奉献款可以由我支配吗?还  相似文献   

10.
黄广尧 《天风》1995,(4):8-9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伯19:—26) 约伯在他肉体及心灵极度痛苦的时刻,他想到救赎主是永活的主。他的血肉之体受到很大的痛苦,但他相信有一天当他肉体消灭之后,他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约伯是《旧约》  相似文献   

11.
1993年9月,我考上了山东神学院。回首过去,静思数算,成为神儿女已近五个春秋。五个春夏秋冬中有喜乐也有艰辛,但在种种困难与险阻中,总能深深感到有一双慈爱、大有能力的无形之手,在扶持着我,带领着我,那就是我坚贞不渝要为之奉献终生的主——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12.
苦难与喜乐     
裴连山 《天风》2001,(8):26
神藉着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们受欺压,开通他们的耳朵。神也必引你出离患难,进入宽阔不狭窄之地;摆在你席上的,必满有肥甘。(伯36:15-16) 这节经文是在11年以前我读到的,那时候我在  相似文献   

13.
梁亦琨 《天风》2002,(6):7-8
摩西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保罗说,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宁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一个是旧约摩西,一个是新约保罗。他们的  相似文献   

14.
维系、延续圣教会的动力是天主圣神;坚固、联接圣教会的核心也是天主圣神。吾主耶稣在受难前夕曾语重心长地告诉给宗徒们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与你们永远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且  相似文献   

15.
谢爽 《天风》2006,(2):37
7月13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是我这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日子,那日我非常荣幸地收到了山东神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心情万分激动,我深深地明白了我的灵程道路因神的缘故,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手拿这份似平凡而带有艰巨任务的通知书,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欣慰,这种感觉是任何词语无法形容的。是的,神的托付、教会的企望,使我感觉到自己身负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对神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我想起我坎坷的灵程之路,我自幼常常跟随妈妈到教堂参加崇拜,可以说我是在主爱中长大  相似文献   

16.
小小祷告本     
武清泉 《天风》1995,(12):40-40
小小祷告本已伴我走过几个寒暑。翻开它,神的眷颐、安慰和赏赐,一幕幕浮现住眼前,清晰可见,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亦更增加了我不断祷告的信心。 记得还是几年前,—位老牧人问我:“神答应你的祷告吗?”我竟一时茫然……我倒也常常地祷告,至于神听了没有,怎样结果。却好像从来没有留意过。他听了摇摇头,说:“主的应许是祈求的就得着’,是你自己对祷告这件事太不认真了吧?  相似文献   

17.
徐敏 《天风》1995,(3):47-47
我从小在原伯特利孤儿院生活,受教于基督之爱,并悔改信主。迄今已是半百过头的人了。虽曾几经“死阴幽谷”,主总引我出死入生,我受父神之恩实在更多。 1994年从《天风》中,惊悉彭圣佣牧师已于1994年4月蒙召归天,引起我对他深沉的缅怀之情。 离别上海近30年。  相似文献   

18.
荆棘百合 《天风》2006,(20):28-29
常常听说“我受圣灵感动……”常看见一些人很容易热血沸腾,要行善、要祈祷、要读经、要唱诗、要服侍神。只是他们一阵热气之后,爱主之心就烟消云散了,热心时,他们说是受圣灵感动,但灰心时,他们是否认为圣灵不再感动,圣灵离开了他们呢?圣经中不缺少受圣灵感动的例子,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圣经中更告诉我们神是一位有计划、有组织、会管理的神。我们对神的工作方式、意图若缺乏了解,我们就不能按他的心意去行,去规范我们服侍神的心态、动机、目的以及明白最后要承受的结局。从神带领以色列民族出埃及这一特大历史事件,我们了解到神的心意。首先,创世记16章13至14节神在亚伯拉罕在世时就预备了亚伯拉罕之后裔寄居别人之地400年后要领他们出来。  相似文献   

19.
赵元灏 《天风》2006,(2):12-13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相似文献   

20.
计文 《天风》2008,(18):9-9
男:假如我是被造之初的亚当,那么你就是众生之母夏娃. 我们的爱情为天所赐,我们的恋情如火焰之热烈. 女:如果我就是苏拉密女,那么你就是英俊的良人. 我们的婚姻由神作证,我们的爱情大水不能淹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