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犹如战场,看似风平浪静,实质你来我往,硝烟四起。要想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不仅要摸清消费动向、号准市场脉搏,而且要善于揣摩消费者心理,采取灵活自如的营销方略,困“市”利导,方可技高一筹,引人入“胜”,使消费者慷慨解囊。下面从滔滔商海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日新月异以及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销售方式也早已不再仅仅限于横幅广告、电视硬广告等传统方式,新的营销模式,如精准广告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建立符合消费者兴趣需求的沟通方式其精准营销的核心就是精准,精准营销借助于数据库技术、社交媒体等宣传互动,能更好地掌握受众目标群体的消费行为以及个性需求,并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但同时媒体平台的竞争以及内容的竞争加剧则使精准营销变得更加困难,价格竞争、过度追求投资收益比等问题会导致企业忽视客户的本质需求,而造成发展瓶颈。同时,在使用数据库获取受众客户信息时也容易触犯其隐私,影响企业自身声誉,阻碍其发展。现代社会的消费者更关注生产商的信誉、企业文化以及媒体的公信力,所以每个企业根据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才是致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广告设计定位的科学、准确,是产品营销成功的关键。产品定位是广告诉求的基本点。“社会层次定位”是广告设计定位的首要因素。其次还要考虑“消费者生理因素定位”和‘消费者心理因素定位”。产品广告设计定位已成为企业竞争、开拓市场和促进销售的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4.
“商场如战场”.为赢得市场、“上帝”的青睐,商家尽展其才,各显其能.其中利用价格造成轰动效应以促销,成为各商家手中的秘密武器.“清仓大拍卖”、“破产价”、“自杀价”等伎俩早已刺激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展示种种价格战的神奇魅力,必有一例有益于您.  相似文献   

5.
瓮淼 《美与时代》2014,(12):56-56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精美的包装、个性的色彩不仅可以有效传达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也是体现产品特色,商家参与市场终端竞争的有力手段。一名出色的设计师,不仅要重视色彩对商品的装饰美化功能,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重视其在市场销售中的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统购物中心发展日渐成熟,加之疫情之下人们消费半径缩短,社区商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和政府的重视。然而,社区商业尤其是社区消费者研究尚未进入主流营销学者、消费者行为学者的研究视野,社区消费者的特质并不清晰。基于此,本文深入挖掘了“社区”这一核心词,系统刻画了社区消费者六大特征,并重点围绕如何提升社区消费者地点依恋以及缓解社区消费者厌腻两大角度,提出了研究构想及理论建构。本文提出的10个命题将有助于推动社区消费者和社区商业理论研究开展,同时也将丰富地点依恋理论和消费者厌腻理论的应用场景,最终为解决社区商业营销实践中的困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从个体情绪波动到社会经济兴衰,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气象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提出大数据时代下, 基于情境营销理论的气象营销新概念。通过识别动态气象环境中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有影响的气象因素, 提出和验证“气象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这一逻辑链条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围绕情境营销的气象因素影响、气象因素对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机制、气象因素影响消费者行为机制下的营销策略三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预期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延伸和丰富现有情境营销理论, 同时对环境消费心理学也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消费心理对用户购买决策的影响及营销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阶段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兢只有在掌握和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应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与商业利润。  相似文献   

9.
商品销售固然离不了上乘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但是单有这些还不够。实践证明,有些商品不是质量不行,也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营销手段贫乏,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结果销售景象暗淡,“门前冷落车马稀”。营销既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市场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智慧和谋略的竞争。因此,要使商品畅销,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努力追求和创造崭新的营销艺术。更名促销名是实的表现,但是不同的品名也会赋予商品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对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影响。1951年9月,日本首相吉田茂访美,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日本乐天集…  相似文献   

10.
在韩国,消费者可以说是真正享受到了当“上帝”的欢愉和快乐。上门服务在商界日趋普及,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1.
亚伯拉罕的上帝作为超验的神圣位格,是在历史中自我启示的上帝,是立约、呼召与拣选的上帝;笛卡尔发动了一场以上帝为对象的哲学-神学领域里的“君主立宪”式的革命,上帝这个名称和位置依然保留着,也就是说,上帝依然是完美、绝对、无限等,并且上帝依然通过它象征性的最高权力,维持着笛卡尔整个形上体系的完整和统一,但是,上帝和人都要受到逻辑必然性这一“宪法”的束缚.这一笛卡尔革命对于造成“上帝之死”这一现代性事件是不无干系的.  相似文献   

12.
谢志鹏  赵晶  汪涛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8):1256-1272
表情是产品拟人化外观设计中重要元素。产品正面或负面的拟人化“表情” (表达正面或负面情感的表情)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人际交往相关理论验证了正面表情对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并认为负面表情不利于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但是在现实市场中我们却看到, 消费者有时却更喜爱展现负面表情的产品, 营销领域的产品拟人化研究鲜有关注到产品表情的错位影响。具体而言, 在拟人化营销研究领域, 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尚待探讨: 产品表情有怎样的具体体现及市场效用; 产品表情对消费者行为和态度影响的心理机制为何; 以及来自于消费者特质和产品因素的调节效应。回答以上问题能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营销领域的拟人化理论, 同时也将从实践上为产品外观设计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演变到今天,它的上帝观日益多元化了,所以在这里讨论的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上帝观,和基督教正统的“三位一体”的上帝观之间根本差异。 现代中国人听到上帝这个称呼,容易直接理解成基督教唯一真神耶和华。实际上,上帝这个称呼中国古已有之,而非舶来品;把《圣经》中的耶和  相似文献   

14.
如今,人们的生活内容愈加繁杂,人们的消费、购买心态日益成熟,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在极具煽动性的广告包围中,人们已越来越变得沉稳,挑剔。广告如何“走”进消费者心里,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因此,现在的广告不仅仅只是要求技术上的真实表述,还要讲究广告的策略,以唤起消费者心灵深处的共鸣。这里介绍几种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韩思艺 《天风》2024,(3):15-17
<正>中国古代天与上帝观念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在先秦文献《尚书》《诗经》《礼记》《吕氏春秋》等书中出现最多,往往与祭祀、礼拜、美德、罪恶、命运、吉福、灾祸等内容相关。在其中,“天”与“上帝”都是与人交往的位格性的存在。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中华文化中的天与上帝观念也发生转变,宗教性的色彩渐渐淡薄,自然哲学的意义日益明显,天与上帝的信仰逐渐外化为政治秩序,内化为道德良心。  相似文献   

16.
60多年前爱因斯坦曾私下谈到“上帝”不过是一种措词,而霍金如今则公开指出“神学是没有必要的”。这说明科学的社会影响日久弥深,杰出科学家对无神论的思想越来越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7.
“限客经销”技高一筹 美国希尔兰奇珠宝公司生产的各类黄金首饰、珍珠项链,因其纯度高、款式新、工艺精而深受上层社会达官贵人和国内外客商青睐,但该公司却不像一般厂家那样“顺水推舟”,对其热销产品采取大批量生产、大批量营销方略,而是“逆水行舟”,对其采取“限客经销”术,将其产品销量控制在一定的限额内,让一部分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购不到该产品,使市场对其产品保持一种“渴望”状态。结果,“限客经销”奏奇效,其产品一面世就供不应求。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限客经销”术正是利用了人们普遍存在的这种“稀贵”心理,通过“限客经销”使该产品在市场上始终保持一种“稀缺”的紧俏状态,使消费者对该产品始终有种“新鲜感”,并由此而对其产生一种“先购为快”的心理,以激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此“限客经销”术,实在高明!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奥斯维辛”事件是一个令人震怵的沉重话题。西方现代思想家们对“奥斯维辛”进行了认真地反思,提出了“奥斯维辛之后”的问题:奥斯维辛之后,人还配为人吗?这一发问,无疑动摇了宗教上帝观的基础。既然人在奥斯维辛之后发生了身份危机,那么,创造人类的万能的上帝的身份是不是也变得可疑了呢?在人作恶害人的时候,在人受苦受难的时候,上帝在哪里啊?一句“上帝在哪里?”是奥斯维辛之后人们对于以往的上帝观念最有力的质问。我们从一个角度试着回答这一问题。万能的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但这个世…  相似文献   

19.
沈承恩 《天风》2003,(1):4-6
经文 太5:17-18 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因为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创造主。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用的是现在式,而不是过去式。如果我们把上帝的创造仅仅限制在创世记第一第二章所记的一些事,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只能用过去式。这样,我们就不能说“上帝是创新的主”,也就不能说“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创新必须不断创造。我们往往会把上帝的创造与救赎割裂开来。以为创世记第一第二章记了上帝所有的创造工作,在这两章  相似文献   

20.
赵宇 《天风》2001,(11):1
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是从一开始的“不信到后来的“相信”,这个过程或许会有长有短、有先有后,这也正是我们传福音的意义所在。认识福音需要一个过程,上帝在人里面的启示也是一个渐进启示的过程,有时候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有时要经历许多次,有时还要断继续续。我们在圣经中也看到“上帝晓渝挪亚”、“上帝晓谕摩西”、“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