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风堪可仰示迹九三载爱国护圣教人间佛教倡茫茫苦追求鞠躬而尽悴三国同心结友谊传千古政通教复兴首要是人才苦口悲愿切改革春化雨不想无常至欲留而无计呜呼痛悲哉清风明月朗水流水不断寿归三千界唯祈公回首凭眺新世纪演说正法宗续延智慧灯孜孜以不停倡导大和平一衣带水情金带放光明教育以为重再三而叮咛谁解公初衷缁素齐欢腾而公去匆匆回天空乏能哀思无有穷何处去觅公去来了无踪形与落花同再阐大雄风国昌教亦隆礼赞赵朴初会长@照诚  相似文献   

2.
金阁寺碑文     
金阁寺碑文悲明辑哭日本国内供奉大德灵仙和尚诗并序渤海国僧贞素起余者,谓之应公矣。公,仆而习之,随师至扶桑。小而大之,介立见乎缁林。余亦身期绛物,负籍来宗霸业。元和八年,穷秋之景,逆旅相逢。一言道合,论之以心。素至于周盐,小子非其可乎?居诸未几,早向?..  相似文献   

3.
1.晓以利害法。此法就是把利害关系分析清楚、告诉对方使之折服的一种方法。为此,分析必须中肯实在,利与害必须与对方的切身利益有关。战国时期鲁哀公大兴土木,公宣子劝阻他说:“房舍过大,多住人则喧哗,少住人则空旷。”哀公不听。公宣子又劝阻说:“鲁国小而房舍大,百姓将怨,诸侯将嘲。”但哀公仍不听。公宣子第三次劝阻说:“左右边是先祖之庙,在中间大兴土木恐于君有害。”哀公一听马上停止修建工程。为什么公宣子前两次劝说没有成功,而第三次却成功了呢?因为前两次的理由对哀公而言无关痛痒,而第三次则不同了,古人最崇尚…  相似文献   

4.
朱大星 《中国道教》2004,4(4):19-24
《老 子 》一 书 ,自 其 产 生 以 来 ,注 家 蜂 起 ,遂 演 为 “河 上 公 注 《老 子 道 德 经 》二 卷 。 ” 《宋 史 · 艺 文 志 》、一 门 学 问 — — 老 学 。 在 众 多 《老 子 注 》中 ,河 上 公 注 郑 樵 《通 志 》亦 皆 著 录 。 而 唐 刘 知 己 子 玄 谓 《老 子 》流 传 较 广 ,影 响 也 较 大 。 无 河 上 公 注 。 释 氏 亦 多 非 议 , 《法 苑 珠 林 》卷 六 十 九 ⑤ 河 上 公 《老 子 注 》相 传 为 河 上 丈 人 或 …  相似文献   

5.
起余者谓之应公矣。公仆而习之,随师至扶桑,小而大之,介立见乎缁林。余亦身期绛物,负籍来宗霸业。元和八年,穷秋之景,逆旅相逢。一言道合,论之以心。素至于周恤,小子非其可乎。居诸未几,早向鸰  相似文献   

6.
《汉书·货殖传》里有一段文章说:“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及周室衰,……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耆欲  相似文献   

7.
试论文姜女     
文姜,是先秦史书记载中关于齐鲁亲姻关系方而颇为引人瞩目的人物。《中国人名大辞典》上说:“文姜,春秋鲁桓公夫人,齐僖公女。桓公与文姜如齐,文姜兄襄公与文姜通。公怒,文姜以告襄公,桓公被杀。”春秋时期,诸侯通婚历数不尽,兄妹乱伦、  相似文献   

8.
聖陶賦     
聖陶葉公紹鈞之字也其意本自聖人鈞陶萬物今以葉公之字名校 既念葉公一世著文立教之功更取其意垂訓來者校之所立創業維艱 大道多助 感而賦之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天下之"公"的观念,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基于明代后期"人欲"的伦理正名而有所发展。其在具体内涵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其一以黄宗羲为代表,认为存在一种客观实在的、作为资源的"公利","公"是对这一客观公共资源的共享;其二以王夫之为代表,认为"私"利是基本的社会现实和思考"公"之秩序的起点,"公"则是各个"私"利间协调和谐的状态。前者是作为"共"的公利共享的"公",后者是作为"通"的私利调和的"公"。这两种不同的"公"的观念体现在黄宗羲和王夫之关于井田论、封建论、君臣关系等领域的观点差异中。  相似文献   

10.
正在乌拉圭风光无匹的加尔松湖上,有一座造型非常独特的圆形公路桥。和别的直形公路桥不同的是,这座环形公路桥修建在了加尔松湖中央不说,设计师还特意把圆形公路桥的圆径设计得非常大,让过往的车辆在绕公路桥行驶时,还可以顺便欣赏到湖上的秀丽风光。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0,(4)
青海省基督教妇女事工委员会举行“世界公祷日”崇拜活动 2000年3月3日14时,青海省基督教妇女事工委员会在西宁市教场街基督教堂以“大利大古米”为主题。进行了“世界公祷日”崇拜活动。 崇拜活动由省妇女事工委员会主任李海平教师主持证道,要求全省教会姊妹积极行动起来,领会上帝的旨意与托  相似文献   

12.
管仲与李觏均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主张以“循公而不私”、“义利并行”为价值原则.倡导富国富民之社会功利;管仲开社会功利思想之先河·佐桓公九合诸侯而一匡天下,李觏则始倡有宋一代之功利主义思潮。推进社会变革,“匡国济民”,成为“北宋的一个大思想家”,两人思想影响深远。通过对管仲与李觏功利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揭示出功利主义思想的历史联系及社会作用,于今天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一书中于《左传》文公二年“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条下注曰: 跻僖公者,亨祀之位升僖公于闵公之上也。闵公与僖公为兄弟,《鲁世家》 谓闵为兄,僖为弟;《汉书·五行志》则谓僖是闵之庶兄。无论谁为兄谁为弟, 僖公入继闵公,依当时礼制,闵公固当在上。《鲁语上》记此事云:“夏公弗忌 为宗,蒸,将跻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也。’曰:‘我为宗伯,明者为昭, 其次为穆,何常之有?’有司曰:‘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 之亲疏也。夫祀,昭孝也。各致齐敬于其皇祖,昭孝…  相似文献   

14.
《春秋》以隐公为记载之始,"《春秋》何以始乎隐"是《春秋》学所展现的第一个问题,《春秋》三传对此各有不同的理解。《穀梁传》以"无事"与"谨始"为中心,赋予隐公以"正隐以治隐"的意义。《穀梁》隐公叙事以此为核心,通过对仲子与子氏身份的不同诠释,建构了隐公至正的地位,进而以"至正"贬隐公之"不自正",从而成立了《春秋》"何以始乎隐"的《穀梁》解读。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公羊大师,其春秋公羊学研究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总体透视孔子<春秋>以究<春秋>制作本原;(二)系统归纳<春秋>书法以明<公羊>解经方式;(三)驳难申辩<公羊>悖论以显<公羊>精神特质;(四)衍生申论<公羊>大义以成<公羊>思想体系.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研究大大拓展了<公羊>的思想空间,并由此形成一个公羊学派,对两汉乃至此后古代中国的经典解释和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郭丽 《管子学刊》2010,(4):38-41
公子诸儿、公子糺、公子小白同是齐僖公的儿子;诸儿因年长而继承王位,是为齐襄公。襄公俊美多才,有图强之心。他攻打鲁国,讨伐卫国,灭掉纪国,帮助卫惠公登上王位,齐国一时强盛。齐襄公和鲁桓公于桓公十八年在泺会见,鲁桓公夫人文姜随行。齐襄公复与妹妹文姜私通,并派力士彭生杀死鲁桓公。襄公做事随意,喜怒无常,最终被公孙无知杀死。公孙无知夺得齐国王位后,亦因暴虐被杀,齐桓公登上王位。襄公的功业,为桓公称霸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什么东西叫佛性?我们先看印顺老的评价。若依印公的研究,从中观学角度看"空就是佛性","一切凡圣众生以空为其本";若依唯识论者,《大涅槃经》说如来藏名为佛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湖南三所高校大一至大四416名全日制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公我意识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自尊、公我意识以及网络利他行为的情况进行调查,探讨自尊是否在网络交往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以及这个过程是否受到公我意识的调节。结果显示:(1)网络交往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自尊在网络交往和网络利他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尊的中介效应受到公我意识的调节,即在高公我意识水平下,自尊能正向影响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在低公我意识水平下,自尊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形成机制,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干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曹圣洁 《天风》2004,(3):F002-F002
为纪念三八妇女节,配合2004年世界公祷日,本刊特请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就本次世界公祷日的内容与广大弟兄姊妹分享,同时刊登一组以往各地教会举行公祷日活动的照片。世界公祷日活动由各国基督教妇女设计主题及崇拜程序,以促进彼此了解,中国教会妇女亦积极参与。2004年世界公祷日的主题是“妇女在信仰中构筑未来”。  相似文献   

20.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记述扁鹊和仓公医事活动的专篇。目前,中医界大多集中在对其原文的医古文语言学分析、扁鹊和仓公医事活动年代的考证、所载病案的病因病机与诊法的探讨等方面,而专篇探讨扁鹊和仓公治疗学思想的研究尚缺,本文就此加以论述,并与《内经》简单地对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