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讨论"伊斯兰教中国化",其前提是需要我们中国社会能对伊斯兰教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公道、正确的评价。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文化体系和文明形态对人类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在加剧,这种不利、负面的舆论也在中国社会蔓延,社会对宗教、民族问题上的猜忌、误解、敌视和分化在加剧、恶化,尤其在对伊斯兰教的理解及评价上也受到西方偏见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2.
杨文华 《福建宗教》2000,(3):32-33,36
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伊斯兰教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在世界史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伊斯兰教表现得十分活跃,说明它是现代第三世界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伊斯兰教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特别是教派与门宦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文明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财富。当今世界,西方学术界和戴着有色眼镜的媒体利用“IS”这个打着伊斯兰旗号、依附于宗教的极端组织和伊斯兰世界发生的激烈动荡,以及席卷欧洲的难民潮,对伊斯兰教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曲解和攻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误读。西方利用其无所不在的话语权,将宗教文明的差异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宗教信奉者之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传统宗教一起构成了非洲的三大主要宗教,当代非洲是伊斯兰教传播的重镇。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以及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伊斯兰教在当代非洲的传播有了新的变化,且与世界伊斯兰社会的联系日趋加强。世界各地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各种穆斯林思潮与运动、以及与伊斯兰有关的热点问题都会在非洲伊斯兰社会引起回应。作为非洲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对非洲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刻而复杂,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同时极端势力的阻碍作用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6.
马成明 《中国宗教》2019,(10):80-81
近年来,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宗教中国化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各界围绕宗教中国化义理、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如何实践宗教中国化之路等话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讨论。对于宗教中国化的讨论,既是历史发展到特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全球化加剧过程中社会思想相互交融的积极主动回应。2019年6月,高占福研究员和敏俊卿博士共同完成的《伊斯兰教与坚持中国化方向》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近20万字,内容上在宏观概述了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础与实践后,从7个部分具体展开论述,包括: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历代中央政府对伊斯兰事务的管理、伊斯兰教育和思想文化的中国化、伊斯兰建筑与礼仪习俗的中国化、新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验以及新时期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显然,这是一本系统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论述著作,既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指引未来。  相似文献   

7.
<正>文明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财富。当今世界,西方学术界和戴着有色眼镜的媒体利用"IS"这个打着伊斯兰旗号、依附于宗教的极端组织和伊斯兰世界发生的激烈动荡,以及席卷欧洲的难民潮,对伊斯兰教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曲解和攻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误读。西方利用其无所不在的话语权,将宗教文明的差异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宗教信奉者之间的隔阂。西方极力宣扬基督教文明的普世性,鼓吹伊斯兰教问题的严重性,把政治问题混淆成为宗教问题,使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本质、主张和行为真假难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西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作为世界伦理一神教之一,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伦理思考和道德要求。在伊斯兰教内,信仰与善行的一致,也是宗教与道德的结合,这是伊斯兰伦理的实质。其核心是社会正义和扬善惩恶的现世诉求。伊斯兰教伦理的主体体现,是在《古兰经》和圣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和苏菲主义中,而基础是教法学。直到当代,伊斯兰教伦理的发展主体仍然显示在这一传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9.
文摘     
伊斯兰教伦理的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周燮藩在2005年第4期《世界宗教研究》上撰文《伊斯兰教伦理: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作者提出,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之一,因具有鲜明的道德色彩而被称为“伦理一神教”。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其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关系着各个宗教的长远发展和未来走向,关系着各个宗教的相互和谐、相容共存,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已经1300多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昔日的"伊斯兰教在中国"已经成为今日的"中国伊斯兰教"。当今时代,就中国伊斯兰教而言,只有继续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把握好政治、社会、文化三个维度,才能更好地保证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是最年轻的宗教,也是信教群众增加最快的宗教。公元651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入中国文化并逐步为全国10个少数民族所普遍信仰。虽然它是外来宗教、异质文化,却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力抵制,相反,随着伊斯兰教的“儒化”,不断被中华文明吸纳从而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充分显示了伊斯兰教的灵活性和它对中国社会的适应性。元明时期的大诗人萨都刺,元大都的设计者伊黑尔丁、明代大思想家李贽等这些名垂青史的中国穆斯林的杰出人物就是这种“适应”的代表。由于伊斯兰教在它创立时吸收了犹太教、…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中国化的重要论述为引导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新时代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希望。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伊斯兰教在我国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伊斯兰教自元代传入湖北以来,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不断吸收本土文化,积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新时代,湖北伊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法的泛化、极化与工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世界性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其历史进程中从未出现过一个明显的衰落时期,近代历史上所谓伊斯兰教的“黑暗时期”,主要是指它的政治衰落。因此,所谓当代伊斯兰复兴实际上也就是为了复兴伊斯兰教的政治活力与社会活力。本文从分析当代伊斯兰教法的三大趋势角度来审视和解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14.
在伊斯兰文化中,关于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其独特的宗教含义,这也必然决定了伊斯兰文化中和谐自然观所存在的宗教特质,要科学地认识伊斯兰文化中的和谐自然观,就必须要坚持“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肯定其和谐自然观中的和谐理念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地认识其宗教特质,这也同样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具有宗教、法律、伦理三位一体的特点,伊斯兰教法不仅约束着穆斯林的内心世界,也约束这他们的外部行为。伊斯兰教法包括宗教功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三方面内容,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伊斯兰教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明清时代回族学者汉文译著对这一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了汉文译著活动与教法的传布诸问题,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世界,伊斯兰问题引起世人高度关注。西方学术界和媒体利用"伊斯兰国"这个打着伊斯兰旗号,依附于宗教的怪胎,对伊斯兰教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曲解和攻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误读。西方强势的话语权,将宗教文明的差异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宗教信奉者之间的隔阂,从而引发彼此间的矛盾、仇恨,甚至兵戎相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人口约1600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术界认识到伊斯兰教等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方面,注重了对它们的研究。专题论文,著作译作,资料集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性宗教的发展历史和传播过程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各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保持本宗教的核心信仰和教义不变,二是伴随着这些宗教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传播,以其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宗教仪礼和仪轨与所在区域的主流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宗教亚文化。伊斯兰教也是如此。中国伊斯兰教既保持了伊斯兰教的根本信仰与基本生活方式,又发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变化,获得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双重品格。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初夏时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召开“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就是要弘扬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抵制造成恶劣影响的宗教极端思想,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正确理解伊斯兰教真精神,消除误解,化解偏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倡导全国各族穆斯林继承和发扬中国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坚守中道,远离极端,与全国各民族同胞一道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清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清真”这一特有宗教概念的出现,使伊斯兰教跨越了一个久远而巨大的历史文化门槛,由“他在”变为“我在”。“清真”标示着一种特殊的宗教语言、民族饮食和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质属性。一、“清真”宗教哲学概念的历史文化溯源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度”、“西域教门”、“穆罕默德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天方教”、“回教”等。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清真教”,其宗教活动场所的称谓亦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