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穆达先生是南京回族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白河逝水》完稿后,曾两次请我审读小说中所涉民族宗教内容,于是我有机会成了这部小说最早的读者。当我读完小说时,内心有一种隐隐的震撼。这种震撼不止于小说真实典型地再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也不止于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回族穆斯林生活的生动描述,还在于小说的结构形式以及这种结构  相似文献   

2.
《穆斯林的葬礼》是当代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是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成功表现了回族人民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庭六十年的盛衰和三代人命运的起伏,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辛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交融中独特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斋戒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穆斯林重要的宗教功修。本文不仅想从宗教学意义上对伊斯兰教的斋戒活动进行阐释,而且想从生理学与心理学意义上,就伊斯兰教的斋戒对穆斯林身心健康的积极功能,做一点新的探讨,以期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其语言凝练,辞藻优美;内容包括申述基本信仰,规定宗教功修,提供教法依据,指明处事原则等,这些内容至今影响着全世界穆斯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古兰经》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塔里克·拉马丹(Tariq Ramadan)是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穆斯林思想家之一,也是伊斯兰现代主义改革家的重要代表。他是一名欧洲的伊斯兰教学者和活动家,作为英国政府与欧盟顾问、牛津大学教授,他研究伊斯兰、介绍伊斯兰,并呼吁穆斯林保持传统记忆的同时回应变化中的现实,灵活解释和运用伊斯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西方叙事学理论偏重文本内在构成研究和国内叙事批评过份强调文本社会政治、伦理和文化意义解读的倾向提出问题 ,分析讨论了叙事文本意义存在与审美存在的关系、审美对意义的超越等 ,强调了叙事文本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7.
《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唯一根本经典,穆斯林认为它是真主安拉通过先知默罕默德颁降给人类的“神圣启示”是真主的“至上语言”和“永久法典”。《古兰经》中伦理道德内容深刻且广泛,但就其“忠恕”之道而言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田宇 《美与时代》2023,(6):111-113
碑刻书法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文字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对碑刻书法的历史分析与解读,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它在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而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与分析,深入探讨碑刻书法的艺术审美特点和文化意义,并对其进行解读,以期为理解和欣赏碑刻书法作品提供新的视角。此外,也将展望碑刻书法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助力。  相似文献   

9.
徐以骅 《中国宗教》2014,(10):34-35
在2014年2月19日召开的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第一次理事会上,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指出,在对外交流中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就必须讲好中国宗教的故事。宗教不仅能为中国公共外交提供重要平台和载体,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而且能为"和谐世界"以及"亲、诚、惠、容"等外交理念和实践提供深刻的思想基础和资源。在中国国家利益布局全球化、能源需求全球化(尤其是中东化),以及全球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宗教复兴的当下,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由道家美学至道教美学的关键节点,《淮南子》一书为山水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它继承先秦尚水崇山的传统,对山水与道、山水与修身养生、山水与社会等多个命题予以论述,提出了水成至德、因水为师、山为水源等观点.该书更借阴阳观念,将山与水统摄成一对固定的范畴,对山水范畴的自然关联、神话意蕴和精神内涵等内容予以探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山水概念的发展.《淮南子》亦揭示了山水范畴的美学意义,即崇高之美、无为之美和超越之美.该书对山水概念所作的扩展与延伸,直接为山水文化在魏晋时代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山水观念在道教思想体系中的勃兴做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笔者在临夏调查回族古籍时,在州博物馆发现了一种回族古籍——《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2009年6月,在临夏州民委前主任马志雄和博物馆馆长马龙先生的帮助下,笔者拍照了这套国家二级纸质文物《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随后,笔者仔细研读了该译本,并翻译了该译本的序文、跋文和部分章节。这是兰州的两位穆斯林学者在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12.
“法谛哈”是“开端”之意,也有“开宗明义”之意;“法谛哈”章亦有《古兰经》之母、《古兰经》精髓、《古兰经》基础、《古兰经》缩影等几十个美誉,更可以说“法谛哈”是浓缩并代表了《古兰经》的中心思想。《古兰经》云:“我确已赏赐你常常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和伟大的《古兰经》。”(15:87)所以,认真地学习“法谛哈”,掌握“法谛哈”的讲义,深刻领悟“法谛哈”的内涵,对于穆斯林的信仰和行为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海俊亮老师的《朝觐心路》一书已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神学政治论》是斯宾诺莎一生中最具社会影响的著作;这与他对当时传统宗教迷信的批判很有关系。本文拟揭示:这一批判即在于从理论上说明宗教与迷信的区别,论证真正的宗教不是迷信。  相似文献   

15.
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学研究院马建福博士所著《在场的信仰》一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列入《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出版。该书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香港的几个清真寺等宗教场所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边城》和《红高粱》的审美取向是相逆的。《边城》是向往和谐、幽静、诚信;而《红高粱》却呼唤野性,向往敢爱敢恨。如果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便会发现两位作家的审美价值、审美理想却惊人的相似。他们都希望中国民众有健全健康的性格,那便是既讲和谐、诚信,又不当奴才、反对奴性。今天,这种民族性格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组成结构,指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意义。即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校长胜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天文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同构,一直以来被中国画坛视为创造绘画美的不二准则,是历代画家的最高审美追求。基于这种观念上的绘画既不是摹仿客观外在的自然现象,也不是表达主体内在的情绪意念,而是在更高层次与"一气运化"的契合照应。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绘画,绝非一般意义的技艺,而是与天地间四时同运、阴阳和合的"真道"。这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观和美学观,深刻反映了《周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庄子》博大精深,汪洋恣肆;卮言满纸,任其自然;结构严谨,风格诡怪;内容充实,余味悠长;有功效,下可调谐人生,上可憬悟天道,狂狷异于老子.其为文言,一般人难以理解.流沙河的《庄子现代版》(增订本)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通俗生动,隽永有味,精彩之处很多,审美感染力很强.其对《庄子》有深入研究,既忠实于《庄子》原文原意,又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精彩的发挥,和已有的别的专家的译本相比,互有短长,都有不同的创造.对于老庄哲学的核心概念“道”,流沙河亦有自己的见解.“得其环中”,是庄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即要处于有用、无用之间,这种“中道”思想,可以灵活对待四面八方的不同情况.这在当时应该是很灵活的辩证思想,很聪明的智慧.庄子重视方法,主要不是靠智术,而是强调要顺应规律,顺应事物本性,顺应“道”,强调“自治”就能大治.  相似文献   

20.
公元622年,由于麦加贵族和守旧势力对穆斯林的压迫,先知穆罕默德应麦地那“赫兹勒只”(Al-khazlaj)部落穆斯林的邀请,率全体穆斯林先后迁移麦地那,并引领大多麦地那人很快归信了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