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多诺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哲学动态》2004,(2):41-43
2003年10月29~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联合主办的"阿多诺诞辰10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国内外学者近20人出席了会议,并就阿多诺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与进程、阿多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阿多诺与现象学的关系、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思想、阿多诺的当代中国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亮 《哲学动态》2001,(3):40-44
与卢卡奇、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乃至新近的哈贝马斯研究相比 ,国内的阿多诺研究基本没有展开。虽然 90年代初以来 ,阿多诺的主要作品都已经陆续有了中译本 ,〔1〕不少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和 2 0世纪美学的著作都辟专章论述他的思想 ,但是 ,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本专著 ,更令人遗憾的是 ,学界的评价依旧停留在对国外相对陈旧的观点的转述上。在 1 982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中 ,徐崇温先生实际承袭了 70年代正在朝“右”转的哈贝马斯的观点 ,从“左”的方面批评阿多诺不仅是浪漫主义的而且还是哲学唯心主义的。〔2〕时过境迁 ,在 1 998…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60年代初期发表的几篇演讲可以说明,他是法兰克福哲学-社会学学派“第二代”理论家的代表,是霍克海默尔和阿多尔诺的最杰出的继承人之一。从1964年起。哈贝马斯担任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在60年代末大学生群众运动爆发的前夕,在那一段急风暴雨时期,哈贝马斯从事政论活动,并因此而成了一位“新左翼”思想家。但他同“新左翼”的结合并不牢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多诺 1956年出版的《认识论的元批判: 胡塞尔和现象学二律背反研究》 (以下简称《元批判》)一书是现象学研究中的一部“另类经典”。国内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出发, 开始对这一未被学界充分认识到其意义与价值的著作进行初步探索 (参见赵海峰 )。但是, 对阿多诺的理论得失进行正确的然而却非历史的评判, 其实并不能够真正继承这份当代遗产。真正重要的问题不是阿多诺在字面上已经说了些什么, 而是: 第一, 他为什么会在延搁多年之后重新回到胡塞尔这个论题上来, 在学派的其他成员更多地走向社会科学的同时重新展开哲学批判? 第二, …  相似文献   

5.
阿多诺(T.W.Adorno)是福兰克福学派当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系西德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音乐理论家。1903年9月11日出生于福兰克福(美因河畔),1969年8月6日去世。1930年为福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成员,翌年起任大学讲师。希特勒上台后,旋即流亡到英国和美国。自1951年起担任教授,后来回到西德,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阿多诺从新黑格主义和左派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套所谓社会学的批判理论,借以批判帝国  相似文献   

6.
J.Schulte等译(美)《L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F.魏斯曼所纪录的谈话》(1979) D.Bolton(美)《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1979) P.Slater(美)《法兰克福学派的起源和重要性》(1980) D.DeGrood(美)《辩证法与革命》(1979)答和分析》(1980) B.Ollma(美)《社会的和性的革命:论马克思和赖希》(1979) Th.McCarthy(美)《J.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1978) W.Schmied-Kowarzik(西德)《社会实践的辩证法》(1980) I.Craemer-Ruegenberg(西德)《亚里士多德  相似文献   

7.
维尔默的哲学事业始终处于与本雅明、阿多诺和哈贝马斯的持续对话之中。作为哈贝马斯的助手,维尔默是批判理论的交往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的主要贡献者,但是,他并未像哈贝马斯那样在这个方向上推进并彻底化,而是试图借助于阿多诺的音乐哲学的经验,对交往理性加以限制,并将这一限制从认知理论扩展到社会政治领域,认为审美主体和政治决断是交往合理性不可穷尽的领域。不过,无论是审美主体还是政治决断,维尔默都试图通过交往理论的彻底化而将其容纳在理性的范围内。因此,维尔默的工作最终乃是对交往理性的捍卫。  相似文献   

8.
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一生当中著有多本著作,如《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等,其中《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是涂尔干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纲领性文献,在这本书中,他详尽阐述了其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展现了涂尔千欲使社会学在法国学术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努力与雄心。“《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全书围绕着‘什么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以及‘使用何种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各个流派都很关注社会哲学问题,有的流派(如新康德主义和解释学)致力于为社会—历史研究建立一种哲学基础,有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则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有的(如波普尔)对所谓“历史决定论”提出了种种“反驳”,还有的(如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则努力把它们的理论和方法贯彻和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在许多具体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也成为十分尖锐的哲学方法论问题。所有这些表明:历史唯物主义既遇到了严重的挑战,也获得了在与各种思潮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新的条件。为此,本刊开辟“国外社会哲学评介”专栏,介绍国外社会哲学方面的重要著作、观点和学派,并发表有关评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了解、分析和批判西方社会哲学是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方面之一。希望本专栏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同霍克海默尔、马尔库塞和阿多诺等人一样,哈贝马斯(J.Habermas)这位当代西德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29年6月18日他出生在德国的杜塞多夫。据说由于他一贯治学严谨,广度和深度兼而有之,而又不急于求成,故能根深叶茂,大器晚成,直至1961年才在玛尔堡获得大学教授资格,而不像法兰克福学派其他大多数成员那样专攻一门,早年即崭露头角,扬名于学术界。1961年至1964年,哈贝马斯开始在西德海德堡大学讲授哲学;1964年起为法兰克福(美因河畔)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自1971年任西  相似文献   

11.
钟金铃 《哲学动态》2007,(12):45-47
阿多诺(1903~1969)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知识分子论》中,萨义德曾对阿多诺评论道:“他是个令人生畏又极具魅力的人物,对我来说,他是20世纪中叶具有主宰地位的知识分子的良心,终其一生都在与各种危险周旋、奋战……”。[1]正是因为阿  相似文献   

12.
焦若水 《学海》2014,(4):33-38
社区学派是中国早期社会学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在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社区研究典型体现了中国社会学社区研究的探索,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代中国社区研究的方向。西方社会学特别是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育中和思想,成为费孝通社区研究的两个主要思想源流,费孝通对两者创造性的融会贯通奠定了中国社会学的社区学派的学术地位。假设与实地验证的结合,理论和事实的糅合,根植中国土壤进行新的综合,中国早期社会学社区理论发展的历史启示今天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最早提出者,是在联邦德国和美国很有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哈贝马斯.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者之一.哈氏生于1929年,著有《理论与实践》(1963年)、《认识与人的兴趣》(1968年)、《技术与科学是意识形态》(1968年)、《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问题》(1973年)等书.他继承了本学派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生产力”的观点,于1968年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命题概括了当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和新结构,被马克思主义者加以批判吸收,本在预料之中.当然,哈氏在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Jugen Habermas,1929——)是法兰克福学派第2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哈贝马斯评价西方学者一般高度评价哈贝马斯及其理论体系。《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的编者R·A·戈尔曼认为,哈贝马斯在有关方法论、哲学、政治学等重大问题的许多争论中,均是个核心人物,他制订了一种把语言哲学与社会理论综合在一起的交往能力理论,发展了行为和社会进化理论,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奠定了规范的哲学基础。”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兰认为,哈贝马斯象他的前辈一样,不仅讨论方法论问题和作为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科学哲学的生态学本世纪科学哲学的主宰者是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这两位大人物。他们都是为了成为英国女王的臣民而从维也纳移居英国的。讨论由两大论战组成:从30年代起,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论战(或称证伪主义同证实主义或盖然论的论战,以及自60年代起,“科学新哲学”同批判理性主义的论战。在拉德尼茨基和安德森1978年出版的《科学中的进步与合理性》和1979年出版的《科学的结构与发展》这两个集子中,可以看到有关这两大论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道德     
主持人的话:今年是德国著名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阿多诺(T.W.Adorno,1903—1969)诞辰100周年。阿多诺一生勤于探索、善于思辨,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呕心沥血地构造了以否定的辩证法、社会批判理论和音乐批评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西方学术界,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而独树一帜,他的社会理论丰富而特色鲜明,对20世纪西方国家的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也因此成为上个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之一。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我们在此特别刊登国内从未发表过的三篇论文,它们分别选自阿多诺的《克尔凯郭尔——审美的结构》、《最低限度的道德》和《道德哲学的问题》三部著作。如果说《克尔凯郭尔——审美的结构》是阿多诺刚刚进入哲学界时所写、反映他的青年思想的处女作,那么《最低限度的道德》则是他反对法西斯统治、抒发经历二战体验的作品,文风多有警句格言,颇有哲学散文的韵味,而《道德哲学的问题》则是他生前的讲课文稿,文风完全不似他的其它哲学著作那样深奥晦涩,而是朴实直白、深入浅出,对人们正确理解和认识道德哲学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我们希望,这几篇论文的发表能够展现阿多诺思想的几个不同侧面,对国内学术界全面认识阿多诺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虽然已经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法兰克福学派在德国当代哲学中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所见到的出版物看来,阿多诺著作的出版和研究颇为兴盛。哈贝马斯似乎已经到了将自身的一些  相似文献   

18.
阿多诺是本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中坚力量之一 ,主张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尤其重视批判这一意识形态的基础———启蒙理性。他的基本主张和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哲学的精神是一致的。他擅长哲学理论批判。他的主要工作是 :在哲学上着力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 ,批判音乐和大众文化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批判 ,等等。阿多诺对胡塞尔的批判是他的“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相关专著《认识论的元批判》 (英文本译为“A…  相似文献   

19.
战国中晚期,中国大地的东西两端形成了两个大的学派,西部地区是以商鞅为代表的商鞅学派,其思想反映于《商君书》和商鞅及其后秦国推行的政策制度之中,东部地区则有集中反映于《管子》一书的《管子》学派。《韩非子·五蠹》曰:“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足见此二学派影响之大,作品流传之广。在先秦诸子中,这两大学派最重视现实经济问题,比较研究他们所提出的经济政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理论的社会学本质是通过韦伯把马克思与帕森斯持续不断地融合起来,试图通过“劳动”和“相互作用”,以及后来的“制度”与“生活世界”两个维度来发展出目的理性的制度含义,以及主体间性的含义,并逐渐接受了制度和生活世界这两种范式各自根据两种功能必要条件来发挥作用,以及一般理论架构是社会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能够建立在社会秩序的一般化问题之上,从而在理论范畴上实现了与帕森斯的融合,尽管这种融合以马克思的话语开始,却以帕森斯的话语结束。在此过程中,帕森斯的概念继续存在于哈贝马斯的著作中,但哈贝马斯并没有克服其缺陷,而是复制了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