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易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许多思想和原则对当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一、易学与企业管理的计划工作易学理论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哲学原理,反映了预测和决策的某些基本原则.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有启迪意义.1.易之方法与计划的基本原则企业在制订计划时,不仅要把企业发展放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中进行思考,而且要将其放在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认知框架中进行思考.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它包括制订计划所遵循的客观原则和实际操作所依据的价值准则两个层面.在这些方面,易学中有丰富的相关思想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易经学会主席、国际中国哲学会名誉主席成中英教授于10月11日至12日专程由京来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参观、访问.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陈之安同志会见并宴请了成教授,出席作陪的还有外事处长卢宗功同志.10月12日下午成中英教授与周易研究中心及哲学系部分教师、研究生,以“易学与中西文化”为题进行了座谈.成教授谈到:现在西方人已经逐渐开始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走出“大西洋文化圈”,正视东方文明,认识到“大平洋文化圈”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3.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成中英教授,是国内学术界知名的海外华人学者.自1956年赴美留学起,他就立志要“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重建中国哲学”.他创立了“本体诠释学”,致力于推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1992年6月,成教授回大陆参加学术会议.6月19日,笔者应约随著名中国哲学史家方克立教授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访问了成先生,他集中谈了有关本体诠释学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1986年一月份,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名誉会长、美国英文《中国哲学》杂志主编成中英先生,应北京大学和中国文化书院邀请来京,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了九次演讲。演讲的内容涉及当代西方哲学诸流派各自的得失、彼此的冲突及相互间的融合,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等问题。而演讲的中心内容则是成氏自己所提倡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成氏首先强调地指出方法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为西方哲学的演讲过程  相似文献   

5.
成中英论伦理与管理庞世烨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是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数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在中国哲学与文化现代化的理论思路上,他不再明确倡言前辈新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而是切实地讨论如何使中国哲学与文化具体...  相似文献   

6.
明代易学在理学、心学、佛学三者相互碰撞与交融的学术背景下形成,反映了此一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理路与特色。明代定理学于一尊,易学以程朱之说为正宗。然程朱易学在明代盛行之时,又出现了完全不同于程朱易学乃至反对程朱易学的势力:一是心学视域下的易学,一是以恢复汉学考辨传统为宗旨的象学。明代易学经历了由独尊程朱到修正批判程朱即以心学和佛学解《易》,继而转向调和理学与心学、融通儒学与佛学的演进历程,故往往表现出融合象数与义理、心学与理学、道家与儒学的鲜明特点。明代易学的价值在于确立了程朱易学在明清时期的法定权威地位,承传整合了以程朱为主流的宋代易学,在某些方面修正了宋代易学的缺陷,推动了易学的发展,是易学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尽管清人对明代经学水平多有非议,我们仍不宜一味抹杀明代易学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7.
《周易》"屯"卦音义辨正——敬答成中英教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拙文"Interpretations of YANG(阳)in the Yijing"刊登于美国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时,成中荚教授(该刊主编)坚持将拙文"屯"卦的注音由我原来书写的"zhun",更改为"tun",并在拙文中加注宣称"屯"的本义应为"屯聚".指本人提出读音"zhun"与意义"困难"是错误的.本文根据<经典释文>所载录"屯"的两种音义纪录,说明"屯"的上古声类虽只有舌头音"t",但中古以降则已派生出舌上音"zh"(后世读为齿音)以专门表达"困难"的意义.再从"屯"卦六爻的含义、<彖传>的辞例、汉宋明清历代的<易>注考察,在在证明"困难"才是"屯"的本义..屯"卦读音为"zhun",意义为"困难",是毫无争议余地的事实;将"屯"卦读为"tun",释为"屯聚"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正>范本特姆: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几年前我们大多都参加了刘奋荣和刘新文发起的四卷本《逻辑之门》的合作之旅,这一合作无论是在理解逻辑学领域的信息交流还是英语与汉语之间交流的微妙之处,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你们的事业进步、我的人生发展,我们再次相聚在一起。我们年龄渐长,也希望我们睿智渐长,希望你们的事业都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的成中英教授,是在国内学术界影响较大的海外华裔学者之一。他自1956年赴美留学时起,就立志要“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以“重建中国哲学”。他所创立的“本体诠释学”,力图推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并进而探寻创建未来“世界哲学”的道路。1992年6月19、20日,笔者随导师方克立教授在北京访问了成中英先生,就有关本体诠释学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世界化问题同他作了比较充分的交谈。下面是这次谈话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路 《世界哲学》2002,(5):75-78
2000年11月,我参加波士顿大学科学哲学研究中心召开的“辛梯卡哲学现象”学术研讨会,认识了辛梯卡教授。在来年春季的学期里,我得到他的允许和邀请,经常到波士顿大学去拜访他。辛梯卡教授开朗、热心、富有激情。每次他都让我中午去,请我共进午餐。我们总是边吃边谈,从学术到化,从思想到学以及美国学术界,所谈内容极其广泛。与辛梯卡教授的交往,不仅使我在学术上受益良多,而且也是我在美国访问研究期间美好的经历。应《哲学译丛》(现《世界哲学》)主编之邀,我从与辛梯卡教授的交谈中选择出一些话题,做成如下访谈。从确定访谈到最终成,得到了辛梯卡教授的同意和确认。这里我要对辛梯卡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正>一、从"思潮"到"观念"吴晓番、胡岩问(以下简称"问"):2011年底,您的新著《平等观念史论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上海书评》、《社会科学报》、《哲学分析》、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探索与争鸣》、《文汇读书周报》等分别发表了相关书评或进行了专题讨论。2011年《上海书评》的访谈,主要谈的是现代平等观念之实相,包括平等观念在中国如何实现古今之变。今天我们想请您就观念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成中英以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的区分为视角,判定中西哲学传统之差异。在此基础上,他吸收并融合两个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建构了本体诠释学。本体诠释学以哲学诠释学、知识论诠释学以及中国古代《周易》中的宇宙本体论为其思想背景,包含本、体、诠释三个共为一体的基本环节。它试图以此贯通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以及中西两大哲学传统。围绕这两个贯通如何实现的问题,进一步深究其文本可以发现,本体诠释学实质上是以实用主义为基调、以黑格尔主义为思想框架的一种有关本体的思辨。深化这一理路,我们发现它将陷入怀疑论与独断论的两难选择,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贯通。  相似文献   

13.
正明代承袭宋元,推崇程朱,将理学设为官学,确立了理学的学术主导地位。然而官学的功利性使经学研究逐步成为求取名利的手段,从而导致理学缺乏创新,积弊日深。明代心学即是对程朱理学的理论反思,意欲从人之本心良知中体认天理。佛教经历长期的演化发展,至明代已同儒道水乳交融,佛学亦是明代学术不可忽略的重要思想元素。明代易学正是在理学、心学、佛学三者互对立互融合的思想背景下形成,因此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理路与话语模式。林忠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撰著的《明代易学史》一  相似文献   

14.
曹继东 《哲学动态》2006,(12):31-36
D.伊德(D.Ihde)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以研究技术现象学而著名。2004年至2006年伊德教授应邀两次赴中国讲学。本文作者借此对他进行了专访,现将其发表,希望它有助于国内技术哲学的研究。问:伊德教授,欢迎您到中国来。在您看来,作为一位技术哲学家,应该做些什么呢?答:技术哲学家应该做许多事情,我认为,他们应该意识到那些科学哲学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东西,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哲学家应该思考人类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评估人类发展所赋予的各种内涵。20世纪早期的技术哲学家大多担心强有力的工业和军事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杨学功 (以下简称“杨”) :据我所知 ,早在亨廷顿 (Samuel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论” (1993年 )之前很多年 ,您就开始致力于倡导和实践“文明对话”了。但是现在开展文明对话 ,毕竟离不开全球化的背景。杜维明 (以下简称“杜”) :有些学者认为 ,所谓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新现象 ,而是以前在历史上出现的某些现象的急速、加速的发展。我认为可以这样看 :以前的历史上 ,就有类似于全球化的现象 ,比如世界上的几大宗教传统 ,通过商人 ,通过军事 ,通过学人 ,通过传教士 ,已经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了 ,也就是已经有了全球化的过程。世界三大宗教 ,都…  相似文献   

16.
归纳与理论进化——I.莱维教授访谈录鞠实儿(中山大学哲学系510275)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莱维(I.Levi)教授是访问学者鞠实儿在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研究访问时的合作导师。莱维曾任哥大哲学系主任,他集毕生精力研究归纳逻辑学及其认知基础,是归纳逻辑的...  相似文献   

17.
《逻辑之门》是当代著名逻辑学家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的中文翻译丛书,该丛书搜集了他的经典论文和主要著作。丛书的前三卷已经出版发行,在汉语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四卷《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于2013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范本特姆对逻辑常项、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逻辑哲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展示了他对逻辑与科学、哲学的关系问题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参与本书翻译的学者们都是目前活跃在国内外的青年学者,我们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对范本特姆教授进行了采访,并将他的回答整理如下,希望能跟更多的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8.
楼宇烈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国学研究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佛教学者,现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宗教学会顾问等,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先生在魏晋玄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佛教哲学(尤其是禅宗)、老庄、荀子思想以及宋明理学等领域,均有精深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1980年出版的《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是他的成名之作;此后主持编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迄今已出四卷十册;同时编校出版康有为的主要论著及其年谱;他的佛教论文与中国哲学史论文,多数已收入近年出版的《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与《温故知新:中国哲学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  相似文献   

19.
张亮 《学海》2011,(2):141-145
访谈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及其遗产、列宁与葛兰西国家理论的异同及思想史效应、"密里本德-普兰查斯之争"的实质与影响、雅索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及当代地位这四个重大问题展开,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当代英国的基本发展线索与理论面貌。  相似文献   

20.
2018年,迈克尔·普鸣等教授在剑桥大学组织了"比较主义"研讨会,着重讨论跨学科、多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方法,并以一些具体主题为例进行研究尝试。本文以这次研讨会主要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进一步访谈普鸣教授。其中,主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比较研究的方法与不足,及其研究中国哲学的观点与规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