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文化主义的悖论——对亨廷顿理论的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夸张地说 ,后冷战时期全球最大的文化事件当属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论。当然 ,亨廷顿不一定感到幸运 ,因为相当多的人们 (从西方到发展中国家 )把他的理论直接读成煽动“文明的冲突”之论 ,当成冷战思维的新变种。对此 ,亨廷顿大呼冤枉。他为自己辩解道 :“我所期望的是 ,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 ,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 (亨廷顿 ,“中文版序”)然而 ,世界局势不幸在按照“文明的冲突”模式发展。 1 999年北约轰炸了科索沃 ,2 0 0 2年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并接着进行了伊拉克战争。在此背景下 ,我再…  相似文献   

2.
美国出版的国际政治权威刊物《外交》1993年夏季号,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吗?》的长文。该文提出的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它形式的冲突而成为21世纪冲突的主要形式的观点,在国外学术界激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论。该文提出的观点也被称为“文明冲突论”。本文认为,“文明冲突论”及其论据是否能够成立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文明冲突论”所提出的问题本身是值得注意的,尤其是该观点之所以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根据,触及到西方文化中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加以讨论、重视。本文正是从本世纪西方文明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球伦理"与"文明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塞缪尔.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理论引起人们高度兴趣。以宗教为核心的文明之间的冲突真的难以化解吗?汉斯.昆的“全球伦理”观点对此提出挑战。本文将浅析一下“全球伦理”,及其化解“文明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文明冲突"观的冲突--亨廷顿和托夫勒的文明冲突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谬尔@亨廷顿和阿尔温@托夫勒的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异大于同:两人对文明所下的定义不同,阿尔温@托夫勒更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明,塞谬尔@亨廷顿则显得保守些;在对待文明冲突的态度上阿尔温@托夫勒自信和乐观,而塞谬尔@亨廷顿则悲观并且充满忧虑;塞谬尔@亨廷顿否定了普世文明的存在,而阿尔温@托夫勒则实际上肯定了普世文明的存在;在看待民族国家的未来作用上,两人的观点迥然不同,在如何面对文明冲突的态度方面两人也见仁见智.两种文明冲突观都给我们不少启迪.  相似文献   

5.
最近,为纪念列宁的伟大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出版50周年,苏联《哲学问题》、《共产党人》等杂志均出版了专辑或辟了专栏,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等科学研究机关,还出了纪念文集。在《哲学问题》杂志1959年第5期纪念专辑中,除礼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现代思想斗争”外,还发表了十五篇内容丰富的论文,其中有莫·罗森塔尔的“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贡献”,莫·卡马里的“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符·凯门诺夫的“列宁对马赫主义的批判和现代资产阶级艺术的危机”,阿·叶戈洛夫的“列宁的反映论和美学中的修正主义”以及哈里·威尔斯的“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反对美国实用主义的斗争”,等等。  相似文献   

6.
选自胡克的《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一书第九章的这篇《辩证法与自然》,真是一篇在二十多年中一直被胡克自以为对辩证唯物主义作了系统的“批判”,并被资产阶级学者魏纳尔选为“科学哲学读物”,又被著名的资产阶级反共专家克林顿·罗席特尔和乔治·李许特海姆等人反复引证,当作他们“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7.
张雪松 《天风》2022,(4):58-59
<正>最近一段时间,俄乌冲突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人们常说“宗教是历史的钥匙”,很多人也确实习惯于从宗教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争,甚至援引亨廷顿“文明冲突”的理论,认为乌克兰处于天主教与东正教两大文明板块的交汇之处,最容易发生战争。  相似文献   

8.
罗素的对立论 著名的当代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cll,1872~1970)曾对基督教与科学的冲突作过较系统的历史考察与方法论批判。这主要见于两本书,《宗教与科学》(1935)和《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1959)。 在罗素看来,宗教与科学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长期冲突的两个方面,而这冲突双方所反映的又是两种  相似文献   

9.
在苏联解体、原先意义上的东西方两大阵营间的冷战结束后,美国人亨廷顿曾预言过即将到来的新的冲突是文明的冲突,而宗教是界定不同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后来发生的事情似乎印证了他的预言: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崇拜真  相似文献   

10.
评亨廷顿论当今世界的伊斯兰复兴加润国王圆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31日文章,目前在美国新闻媒体中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是由左翼的《新共和》周刊和右翼的《旗帜周刊》吹出来的,其中的代表著作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之重...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是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中的极其重要的范畴。我在《问题·科学问题·科学目标》一文(载《百科知识》1987年第11期)中,曾对“问题”以及有关概念作出如下定义:问题——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问题求解——设法消除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疑难(Puzzle)——求  相似文献   

12.
评亨廷顿论当今世界的伊斯兰复兴加润国王圆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31日文章,目前在美国新闻媒体中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是由左翼的《新共和》周刊和右翼的《旗帜周刊》吹出来的,其中的代表著作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之重...  相似文献   

13.
3·3·3系列智能学具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与发展》研究组研制的一套测查和训练中小学生与学前儿童智能的“物化”工具.它经历研究组人员多年的理论准备和上万人次的实验而得以问世。3·3·3意指它的许多方面由三个部份或三项内容所组成。它以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三方面的理论为根据,构建了“学习—反思—全面发展”互部份组成的理论框架,同时引入系统论、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三种观点,构成了“整体—过程—反思”的方法体系和最后达到智能迁移的目的。这项研究于1986年5月在大连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科研成果鉴  相似文献   

14.
总  论“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苑秀丽·2·32 )关于哲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彭富春·5·4 )哲学是一门通学———叶秀山教授哲学治学答问录 (余治平·7·3)全球化时代价值交往的合理路向———评韩璞庚等著《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焦文峰·11·31)“对话”与哲学的沟通———哲学随笔 (王树人·11·34)伊斯坦布尔的盛会———第 2 1届世界哲学大会侧记 (景 崇·11·36 )世界哲学大会简介 (沈亚生等·11·4 2 )融会三大哲学资源 ,创建当代中国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文明冲突与哲学对话 :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综述 (…  相似文献   

15.
胡阿祥 《学海》2005,(4):42
(81)1103页:“荥阳、晋武帝泰始元年,分河南立。”按:《晋志》司州荥阳郡“泰始二年置”。考《三国志·魏书·傅嘏传》,魏正始年间,傅嘏“起家拜荥阳太守”,则荥阳郡魏时已置。又《水经·济水注》:“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自巩、阙以东,创建荥阳郡,并户二万五千。”杨守敬《水经注疏》云:“《晋志》、《宋志》皆言晋泰始初置荥阳郡,《寰宇记》同。盖魏建郡旋废而晋复置也。《魏志·傅嘏传》,为荥阳太守,在正始末年。又《晋书·魏舒传》,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在晋文王时。”然则荥阳郡初置于魏正始三年,魏末暂废,而晋泰始…  相似文献   

16.
D.H.Chandier张康德对<纯粹理性批判》中“认之为真”(“F让rwahrhalten,,)的说明》 0.A.Johnson《怀疑主义与理性的面貌》 G.Sch6nrich、作为先验论证问题的绝对规则概念》 w.Schwarz《康德—早安或晚安了先验哲学之科学的特点与命运》 第九部分《纯粹理性批判》的有关问题I G.Bilek《论理性批判的可能性问题》 Ch.A.Corr《<纯粹理性批判》和<导论)的关系》 N.Fischer《上帝的存在和作为肯定的存在·论康德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结果》 W.HOgrebe《作出论断的原初乐趣》 D. Long《<批判,与康德体系的完成》 R.Maliandi《从理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相地而衰征”语出《国语·齐语》,是春秋时代管仲为齐桓公所设计的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方案之一,韦昭注曰;“相,视也;衰,差也。视土地之美恶及所生出,以差征赋之轻重也。”“衰征”又作“衰政”,见于《荀子·王制》:“相地而衰政。”杨倞注曰:“政或读为征。”古政、征通,杨注是对的。《管子·小匡》又作“相地而衰其政。”关于“相地而衰征”的意义,学术界流行的说法认为它是井田制被废除的象征。例如《中国史稿》说“相地而衰征”就是“打破井田的限制,按土地的好坏征收贡税”(第一册  相似文献   

18.
丁鼎 《管子学刊》2002,(3):75-78
本文对《仪礼·丧服》中所蕴含的“三纲”、“五伦”观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作者不同意“三纲”观念始于《韩非子》的观念,而认为《仪礼·丧服》中关于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不对等的服制规定,实际上已蕴含了萌芽状态的“三纲”观念。另外。作者还认为《中庸》所提出的“五达道”与《孟子》所总结的“五伦”说的内容其实早已蕴含在《仪礼·丧服》的服制条例之中。而且这种“五伦”观念是在《尚书》、《左传》等所载尧舜时代以体现血缘亲属关系为基本内容的旧“五伦”说的基础上增加“君臣”、“朋友”两伦而成。  相似文献   

19.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取材广泛、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变色龙》就是契诃夫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变色龙》全文不足三千字,它通过描写一个外省小城市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头处理狗咬人事件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欺压百姓、阿谀权贵、见风使舵的沙皇统治阶级警犬的典型。“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小说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当我们还在呼吁西方文化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其实早已被西方文明所浸染,我们几乎在各个方面都难以逃避这种影响,现代文明中的我们失落了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有其重大的意义,“我心忧伤,念昔先人”(《诗经·小雅·小宛》)。不仅如此,我们还在这里找到我们失落的根,回归到自己的家园。《周易》对现代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