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缅怀佛教界与学术界共同尊敬的印顺法师圆寂周年,第六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于2006年5月20—21日在台湾玄奘大学慈云厅圆满举行。本次研讨会系由玄奘大学宗教学系、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慈济大爱电视台、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弘誓文教基金会联合主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30日至31日,为纪念在海峡两岸均享有盛誉的人间佛教思想家印顺导师圆寂四周年,"第八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在台湾玄奘大学慈云厅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玄奘大学宗教学系和弘誓文教基金会联合倡议并主办,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多名内地专家,以及台湾慈济大学、玄奘大学、佛教弘誓学院、政治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东吴大学、台南大学和香港能仁书院等院校的二十多位学者发表演讲,此外还有来自各地佛教界和佛学界的一百多位代表参与了会议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从印顺人间佛教思想的伦理体系入手,初步建构印顺佛化道德概念在人间佛教的不同维度中所形成的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纵向的差序层级、横向的规范原则及其佛化伦理的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印顺以众生性、人性和佛性的不同区分出人间佛教伦理道德的境界序列,又以现代中国社会的现实为背景提出佛陀人间化的伦理前提、智慈合一的实践理念、集团生活的时代倾向与救世之仁的实践意义作为人间佛教伦理观的原则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家、出家两种殊途同归的佛化道德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贤达 《法音》2001,(12):18-26
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是了不起的。自中国法相宗集大成者慈恩大师之后,中国僧人对有部和经部论书的研究大多是为了学习唯识思想,很少人是出于研究有部或经部本身的目的。虽然在民国时期受日本佛学界的影响,曾经出现过研究《俱舍》的热潮,但对这两个部派能作系统研究并撰有专门论著的学者在中国佛教史上极少。所以,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是中国千多年来在部派佛教思想研究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一、关于《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特点比较、评判然后取舍的论证法,…  相似文献   

5.
读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菩提今年三月,当我收到嵩寿九十又二的印公导师的来信,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书时,不禁为印公那人菩萨行的精神所感动。印公在来信中说:“《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这一本比较扼要表示我对佛法的判摄与重点。”遵循着印公的慈训...  相似文献   

6.
印顺法师的《修身之道》形成了对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系统看法。与传统儒家将三纲领视为由内向外的推展不同,印顺法师将三纲领视为由外而内的落实,与大乘"三心"相近;致知就是止于至善,如同佛教的"续善根"一样,其意义与佛教的正见相似,但远不如佛教的正见更为究竟、彻底和殊胜;格物是儒家致知的手段,不如佛教修得正见的方式来得真实;他对大学的诚意慎独非常欣赏,比之于佛法的戒学修行,但认为佛法的理论和方法也更有效率;正心就是定,孟子的"养气"就是定的一种境界;儒佛二家都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修身,等于佛法的修慧,只有大乘佛法,才开显了究竟的修身之道;在印顺法师看来,儒佛二家都以利他作为出发点,但利他的方式则有区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是从佛教立场理解和审视儒家经典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读罢印顺导师《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一文,掩卷沉思,惊叹于印老对居士佛教的全面分析和深刻见解,这对于现代人修学佛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雪松 《法音》2023,(3):54-55
<正>我第一次见到星云大师是2005年6月24日,台湾佛光山创始人星云大师专程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拜会所长方立天教授,慈惠法师、慈容法师,以及满耕法师等随行。方立天教授关切地询问了星云大师的身体情况,并向星云大师一行介绍了人大宗教所的基地建设和佛学研究情况,宾主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正在研究所工作的张风雷、何建明、宣方、魏德东等诸位教授也与星云法师一行见面交谈。当时,我还在研究所读书,作为研究生也参加了这次交流活动,记得当时印顺导师刚刚圆寂不久,星云大师深情追忆并高度评价了印顺导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对"如来"和"藏"义的词义研究是印顺的如来藏思想的基础。印顺认为,"如来"一词最初是"仭tman"的异名,但由佛教摄入缘起空义;而"藏"义以"依止义"为核心,是佛教缘起因果的一种表述。  相似文献   

10.
从《游心法海六十年》谈印顺导师之佛学思想菩提《游心法海六十年》是印公八十岁时作的,叙述自己学法历程及对佛法基本信解的专题论述。岁月如流,眨眼间十年已过,又逢印公九十嵩寿,重温《游心法海六十年》,感受颇多。今就其佛学思想拾取点滴,以为供养。印公生于浙江...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0,(10)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于1989年9月21日在台北法光寺正式成立.创办人是如学法师(比丘尼),所长是恒清法师(比丘尼).该研究所聘请在台湾佛教界最具影响的印顺法师任导师.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7,(7)
<正>印顺法师是重要的"人间佛教"理论奠基人之一。他在继承、借鉴太虚"人生佛教"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人间佛教"思想。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为中外佛教界的众多领袖所继承和弘扬。在今天,"人间佛教"已经不仅是一种学术思潮,而且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佛教适应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实践。我们在这个时候重温印顺法师的著作,观察当前佛教的新开拓,不仅会加深对传统佛教的理解,也有  相似文献   

13.
太虚大师与印顺法师围绕《印度之佛教》争论的具体问题集中在印度佛教史的分期、人间佛教等方面,与王恩洋先生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空、有两宗何为了义"的不同看法。这场争论集中反映出争论各方对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态度和看法,影响了之后人间佛教的理论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默雷印顺思想在台湾佛教中的地位近年来,台湾学术界对“人间佛教”的研究,大都与社会关怀、社会批判以及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有关。前者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展开,而后者则是针对“中国传统佛教”而言,尤指“明清佛教”。...  相似文献   

15.
正印光大师(1862-1940)[1]是上世纪中国佛教界最著名的高僧之一,其一生专弘净土,倡导念佛法门,道风远播,度生无数,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而印顺导师(1906-2005)则是近现代杰出的佛教思想家,以学识渊博、著述宏富而享誉海内外,被视为人间佛教思想的导师。两位法师同为近一百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虽然印顺与拉纳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但他们都是关注人间、人性和现实问题的宗教思想家。这一特征在印顺的菩萨论与拉纳的基督论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因为两者都有试图在自己最核心的宗教观念上摆脱"天神化"或"抽象化"的倾向,并且通过回归"人间"和"人性"来建立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系。本文分别以这两种理论为例,对他们的人本主义思想加以比较研究,以期能够促进佛教与基督宗教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近代以来,海内外学者对弥勒信仰有较多关注,对弥勒净土也给予一定研究。佛教界的研究以太虚大师及其弟子印顺导师为代表,不仅在人间佛教的角度对弥勒净土予以高度肯定,并深有体证。成一法师编有《弥勒净土法门集》,进一步系统揭示  相似文献   

18.
印顺法师在重庆汉藏教理院的岁月是他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法尊法师在这翻译的西藏经典,以及他们二人之间的讨论深刻左右了印顺法师的佛学建构。他的中观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不同于汉传佛教传统的地方,这是他吸收藏传佛教思想并加以深化、提炼的结果。宗喀巴大师的教理阐释是印顺法师的中观学的重要思想来源。或许可以这样说:"中观为阿含通论",宗大师从教义上作了论证,法师从思想史上作了论证。无论僧肇、吉藏,还是宗喀巴、法尊,他们都促使着印顺法师从佛法教义和思想史上去探本溯源,契合佛陀的本怀。这一事实也表明,藏传佛教的中观学在20世纪的"人间佛教"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汉藏佛教的融汇有助于推本溯源,认识本来的佛教。  相似文献   

19.
顿行 《法音》2014,(10)
正本刊讯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上午9点30时,"中国三亚2014南山长寿文化节"在风景如画的南山盛大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出席开幕式,并为"三亚十佳健康长寿老人"颁奖。印顺法师在颁奖中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是我们对太平盛世最好的祝福,我们对每一个人、每个生命最好的祝愿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南山"凝聚了我们对国家和民族、对老人们最美好的祝愿。在此祝愿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20.
陈长松 《法音》2014,(6):57
正本刊讯5月13日下午,国家宗教事务局陈宗荣副局长一行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吴春太先生的陪同下抵达蓝毗尼对尼泊尔中华寺进行考察。中华寺两序大众在山门前举行了庄重的迎接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尼泊尔中华寺方丈印顺法师和陈宗荣副局长先后讲话。5月14日上午,陈宗荣副局长、印顺副会长应邀出席尼泊尔蓝毗尼园纪念"佛诞"的庆祝活动。尼泊尔总理苏希尔·柯伊拉腊、文化部部长布希姆·普拉沙德等尼政府官员,蓝毗尼各国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