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21,(5):31-37
正在佛学、玄学以及对传统哲学的整体研究观照中,般若学与玄学的关系是重要论域,般若学与玄学本体论的关系探讨又是其中的重要论题,亦是思想史研究应该澄清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尚未有清晰、一致的认识。流行的观点认为,般若学受到玄学本体论影响以致玄学化,如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中谓般若"性空"最初译为"本无":"盖魏晋初期之玄学皆崇无,号万物为末有,道体本无,此以玄学之说附会‘般若’也。"~([1])许抗生《魏晋玄学史》谓有的佛教徒援用玄学贵无派的思想,把空无当做世界的本体。~([2])  相似文献   

2.
程平源 《学海》2007,(5):93-97
僧肇之学向来被认为承袭了龙树中观思想的精髓,是对玄佛合流思想的终结和中国化佛教的开端.在探询僧肇"圣心"、"即体即用"学说之后,笔者认为僧肇以其心学立场对大乘般若学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造.僧肇之学开始了一种有异于印度大乘空宗思想原意的中国化的佛教,其心学圣人论,将缘起性空的中观学说转化成了主体性本体论,为以后的涅?佛性论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任杰先生自1976年至1997年,陆续将藏文大藏经中九部古印度论师及两部古代藏族高僧的中观学论著译为汉文,结集为《古印度中观论著九种》印行。其内容有:龙树菩萨《缘起心要论颂》、《百字论颂》、《大乘二十颂论》、《转有论颂》、《未觉能觉论》,提婆菩萨《中观破迷执论》,月称论师《中观入智论颂》,清辩论师《中观略义颂》,黑论师《中观缘起论颂》,以及古代藏族高僧甲曹杰《二谛建立及正见文大宝鬘》和章嘉若比多吉《藏文正字学·智者生源·中观法类》。  相似文献   

4.
僧肇之学 ,远承印度高僧龙树中观之论 ,吸纳老、庄、玄学 ,精阐大乘中观般若学之旨 ,被鸠摩罗什誉为“解空第一者” ,僧肇因而成为印度佛学中国化的关键人物。今据《肇论》(下引只注篇名 ) ,对其般若学再做探讨 ,欢迎方家匡正。一、非有非无、不落两边的“不真空论”非有非无 ,非真非俗 ,不落两边 ,想入“非非” ,诸如此类否定性思维方法 ,是僧肇般若学阐发大乘空义的根本特色。《不真空论》开宗明义云 :“夫至虚无生者 ,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 ,有物之宗极也。自非圣明特达 ,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 ?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 ,穷所不能滞 ;极耳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法性是己性、法性是无性之性、法性与法身、神等三个方面阐述慧远法性论思想。法性是己性,说明法性是超越以虚假为本性的现象的实在本质,其外延表现为真实的多;法性是无性之性是慧远在中观般若学的接触对法性是己性观念的批判性成果,它说明法性是万法万相的共同本质——空性,其外延是真实不变的一。在法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的,是法性的超越性与实在性,及其与涅槃境界的内在联系。这使法性与慧远佛学体系中法身、神等重要概念获得逻辑上的融通。在鸠摩罗什所传中观般若学扫一切相的思潮下,慧远坚持从修行觉悟的主体方面去论证法性实在的本体论,并令法性本体与主体的本质建立内在的必然联系,从而为《大般涅槃经》传入后中国佛教涅槃学的转向做好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6.
刘旭光 《宗教学研究》2003,45(1):106-111
本文应用现象学的方法紧扣僧肇提出的“即物”和“照”两个范畴 ,将《肇论》诸篇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 ,从而确定《肇论》的如下顺序 :一、般若无知论 ,二、物不迁论 ,三、不真空论 ,四、涅无名论。《肇论》成为一个以般若照真谛从而明了物不迁和名不真之理 ,进而达涅之境的佛教认识论体系。从而为重新树立肇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僧肇佛学主观上承绪罗什般若学的思辨传统,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展开对世界“真实”的追索以及人生“意义”的探求。在对中观“三论”的阐释中,僧肇力图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反映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的本来面貌。但是,由于受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他并没有坚持罗什之学的批判原则,逐步放弃龙树中观系统的“破斥”精神,转而对《维摩诘经》“不二法门”盎然兴趣。在“不二”思维原则的指导下,僧肇佛学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因素,致使他所阐述的般若学精神难以纯粹。因般若之性空思想难以落实,故僧肇提倡以涅榘至极之果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为《肇论》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中论》(Mādhyamika■āstra)是印度大乘佛教著名哲学家龙树(Nāgārjuna)阐述中观哲学思想的基本著作,历来被认为是龙树最重要的著作。龙树在《中论》一书中扣紧缘起讨论性空,提出八不缘起、中道实相等思想,对初期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系统的性空  相似文献   

9.
覃江 《宗教学研究》2012,(2):139-144
前辈学者的研究已经指出庐山慧远对大乘般若实相的理解是一种实在的法性论。本文通过对《大乘大义章》中庐山慧远本体论思路的梳理,以及鸠摩罗什对其思想的批评,展示了本体论思路与实相论思路的各种歧异,指出两者根本的区别在于本体论执着诸法有一个实在的体性,从实在论的角度做出或有或无的独断。般若实相论否定有任何实在法性,实相是远离有无两边的中道。但是罗什的这个重要思想在当时和后世却都很少得到理解。  相似文献   

10.
周贵华 《法音》2005,(12):10-19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无为依唯识学[1]是在瑜伽行派根本唯识学发展时期由弥勒、世亲的著述(如《究竟一乘宝性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性论》等)提出的,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提出的有为依唯识学构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唯识”作为一个概念描述范型,可以看成是用“无为依”对“唯识”的一个限定。“无为依”意为,无为法心性真如是一切法(万有)之根本所依,这主要从本体论意义上而言。“唯识”则指一切法的唯心(识)性,以及一切法以心为因而缘起,主要从识境论以及缘起论(…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诗歌是文殊思想的重要且独特的载体.五台山诗歌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和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它以文学的形式反映了文殊菩萨的缘起性空和不二法门思想.缘起性空论呈现为色空圆融的诗学表达,不二法门呈现出超越两端、解脱自在的审美境界.文殊菩萨悲智双运,文殊般若思想是"智慧",教人以清凉智慧消除红尘热恼,以般若利剑破除执着挂碍;文殊...  相似文献   

12.
《世界宗教研究》2021,(1):22-36
清辨附在《般若灯论》观涅槃品注释后的这段短文中,主张"一切诸法于名言中有而胜义中无,即如中论而承许则应理"。并在中观宗义的此框架内就唯识宗的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大概念展开批判性对话与讨论,由此凸显清辨在名言谛中一切诸法有自性、有自相、有自体的特殊理论品格,从而在中观宗的解构性思维中另辟建构性理念。此即成为经部中观之始基。此短文乃至整个《般若灯论》各抒己见,破立交叉,圣言简奥,意旨隐晦,难以释读。我们借助于古贤的释论,解读此本论,试图在本释互动中诠释文本原义,了解意况大旨,且对其试作现代哲学语境下的理解与阐释,就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陈林 《宗教学研究》2005,(3):135-139
僧肇<物不迁论>既非老庄玄学"主静论"的孑遗,亦非小乘"性住说"的翻版,相反,该论通篇贯彻了中观般若本旨,论证诸法自性本空、环去亦不来的"物不迁"真义,无愧于其"解空第一"、"玄宗之始"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4.
慧光 《法音》2006,(4):32-32,33-36
《入中论》(Madhyamakqvatqra)是公元7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著名论师月称(Cadrak]rti,600—650)[1]的代表作,也是印度中期中观二学派之一应成中观派的重要论典。《入中论》对后来的印度佛教和藏传佛教影响很大。继月称之后出现的中观学派大家寂天(1qntideva,650—700)的《入菩提行论》(Boddhi-caryqvatqra)[2]就是继承月称《入中论》的思想,如《入菩提行论》第九章中对唯识学说的批判和对二谛思想的解说,其立场观点与《入中论》是一脉相承的。注释《入菩提行论》的般若行慧(Praj`qkaramati,950—1030)在《入菩提行论细疏》(Boddhicary…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金岳霖老师创造了他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了本体论与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6.
董尚文 《哲学动态》2006,3(8):39-45
托马斯知识论是亚里士多德知识论的传承与发展。他遵循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始于感觉”的基本原则,强调人类知识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结果,坚持知识论的实在论立场,为人类知识的客观性确立了形上基础。他的“感觉象”(Phantasma,Phantasm)学说不仅是其知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他寻求人类知识的本体论基础方面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在托马斯知识论的本体论架构中梳理他的感觉象学说,并彰显它在其知识论中的本体论之桥作用。一感觉象是感觉对象内在于感觉器官的媒介虽然在托马斯时代知识论领域尚未出现主观观念论的挑战,他不需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唯识学的核心概念阿赖耶识建立过程中的两种意趣:一是针对有情流转的业果安立,二是针对一切法的缘起安立。从哲学角度说,有情流转的业果安立是生命论问题,而一切法的缘起安立则是宇宙论、本体论问题。早期唯识学思想中,生命论与宇宙论两个问题是分开解说的;而后来随着唯识学理论构建、逻辑发展越来越精致严密,阿赖耶识的内涵逐渐由有情流转之业果安立的生命论问题,扩大为对一切法之缘起安立的宇宙论、本体论问题,走向把生命论问题与宇宙论、本体论问题合在一起论说的理论构建模式。正是由于这个理论范围的扩大,导致了后来唯识学思想的种种衍化,可以说,由缘起论向识变论的转向,由无相唯识向有相唯识的转向等,都与这个"扩大"有根本性的关系。这个问题难度极大,在哲学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18.
佛性与般若是贯穿整部《坛经》的两个重要概念,惠能对它们作了相互贯通的阐释.佛性本合中道般若,佛性不二,心性不二,自心不二;般若之非有非无也在于显现佛性,般若与佛性体用一如相辅相成而为《坛经》顿悟解脱论的理论基础.本文拟从《坛经》的般若说、佛性论及般若与佛性关系三方面进行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19.
一在二十年代初,太虚法师就明确地指出,哲学上的本体论,虽有不同观点,但“必以佛学之真如的唯性论为极则。哲学上的宇宙观,对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和生命现象都有种种说明,“而佛学之意识的唯心论,实能总集其成。”若就哲学上的知识论而言,“佛学之妙觉的唯智论更是擅长了。”(黄夏年主编《太康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8-19页。)这也就是说,佛法或佛学对于哲学上的本体论、宇宙观和知识论都是全面超越的。后来,他又在题为《西洋中国印度哲学的概观》的一次演讲中,针对梁漱演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和张东苏《…  相似文献   

20.
在印度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经量部等反对将"缘起"列为"无为法",而他们理解的"无为法"并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大众部等则依据《杂阿含经》中的《缘经》,认为"缘起"与"涅槃"并属为"无为法",且"无为法"是"有为法"构成的经验世界之基础。这也使得"法性""如"等与"缘起"有关的概念,及"实际"等与"涅槃"有关的概念,逐渐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小品般若经》中"缘起"被重新理解为"空性",但只是消极意义的"无自性";而由《小品般若经》扩充而来的《大品般若经》中则出现了与大众部等相似的"无为法"之分类,相应地,代表"空性"的"如""法性""实际"等概念在《大智度论》里被看作"实相"。后来,这些概念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中的本体论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