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注意上凯风,不是在篮球场。是他左手上的护腕。戴护腕并没什么稀奇,篮球场上,举眼便能看到戴护腕的男生。凯风是体育能手,长跑、短跑、跳高、跳远、单杠、双杠样样拿手,但他从不打篮球。因为有一次篮球比赛,凯风跑进场去,捡拾他的小皮球,被硕大的篮球砰地砸到了头。凯风狼嚎了一整晌,从此,见了篮球,就像见了狼。那年,凯风七岁。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金币     
生长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生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会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自然大多数孩子会想到钱,也有孩子会说是家中珍藏着的价值连城的钻石,显然这些不是他们母亲所要的答案。她们会接着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 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是啊!怀有这枚人生的…  相似文献   

3.
生命树     
某寺院有两棵树,一棵是高大挺拔的银杏,一棵是干朽瘦弱的女贞。它们之间有一根粗黑的单杠,银杏树那端用螺丝和铁箍固定在树干上,女贞这端则直插树中。  相似文献   

4.
闲品人生     
人生如茶。只要你投入沸腾的生活,就能显现出生命的绿色。人生就是拥抱生活,就是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人一走茶就凉(有时候也未必),冷水泡茶慢慢来,品茶就要品出哲人睿语。人生的诀窍是什么?就是你有多大的脚,就穿多大的鞋;你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所谓有一分光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出一分热,永远不要奢望插根筷子就能长出参天大树。“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即可。人生如棋。如何攻,怎么守,每出一招都要凝神深思。行子有风,落子有声,既不能顾此失彼,只顾杀得一时痛快;又要有舍车保帅,顾全大局的英雄气概。做人、交友、行事都是这…  相似文献   

5.
正《金刚经》里有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你不关心尘世利益的时候,才会有禅心。人要洗涤身心,就要学会怡情养性,才会有高尚纯洁的追求。有了出世的精神,才能够做入世的事业。有人对我说:听说你的人生也是历经磨难,经历了很多坎坷,你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我回答他说:因为我一开始就知道,只要去海洋,就一定会经历风暴,如果想风平浪静,那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可以,你愿意拿你的人生和别人的做交换吗?"我不止一次遇到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这种假设不可能成立,我也不愿同谁交换人生,就算我的人生在人们普遍的眼光里不那么幸运。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无法推卸的责任,就像学生在开学之初领到的崭新课本,在生活这所学校里,每个人都会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极为困难的课程,有的人学有所成,有的人却一无所得。我喜欢并愿意全然接受自己  相似文献   

7.
走出困惑     
中师生正处在人生的春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自豪与欢欣。同时,他们又是处于人生中最敏感、最不安宁的时期,他们也有忧虑与彷徨,内心矛盾冲突剧烈,情绪变化多端,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危机期”。我们通过对中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中师生困惑心理的几种具体体现。 反抗束缚心理。 在问卷调查中,问及“你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吗?”92.5%的同学都回答有。“你认为学校对你们的管理如何?”60%左右的同学挑选A项:过于严厉。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则幽默老师:打猎时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学生:如果两只眼睛都闭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会让人觉得好笑呢?显然,学生的回答大大超出了老师的思维指向。按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学生应作“是为了更利于瞄准目标”之类的回答,但学生却未遵循这一思维习惯,透过这则幽默,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里面蕴含着两种思维技巧。第一,学生的回答不是正确的,而是用“如果”这一词从反面进行了假设性的回答,正是这一反面假投产生了幽默的艺术效果。学生的这种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从思维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技巧,我…  相似文献   

9.
正人生似乎离不开比赛,但其实,人生根本就不是比赛,你和谁都不需要比。如果一定要找到对手,那就是死亡,但结局已经注定,所以,这也不是比赛,只是过程。承认在某些问题上的无能为力,你反而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投入真正可以取得成效的领域。人的一生,不能不放弃。一次都不放弃的人生,是不现实的。起码,你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生”,不管你对它有无深思熟虑,或浑浑噩噩了此一生,它对任何人都是一个客观进程。如何善于驾御这一进程,从而将自已导向人生光辉的顶点,而不误入岐途,这就是“人生哲学”要回答的问题。宋希仁同志的新著《不朽的寿律》,从哲学的高度,深入剖析了现实人生的各个层面,回答了:人  相似文献   

11.
伦理学中有价值论、规范论或义务论,但没有专门研究德性问题的德性论.德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当代社会的严重问题,而且只有伦理学才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系统的回答.因此,应该建立德性论专门研究德性问题.德性论研究什么是德性以及如何形成德性的问题,其主要任务是确立伦理学的德性原则.德性论与价值论、规范论一起分别从人的品质、目的、行为方面解释和回答人生问题,它们是相对独立、相互补充的,共同给人生提供伦理学原则并研究回答人生的伦理学问题.德性伦理学属于德性论的研究,但德性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一个流派,而不是伦理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总是喜欢在慵懒的午后,或寂静的深夜,一个人静静地独坐一角,发呆。喜欢发呆的人,心里必有一个纯净的世界。前阵子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里发呆?其中有个回答获得了特别高的点赞。他说:"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根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牧灵生活中,常有人询问信仰价值的问题,有人甚至反问我:你为什么要信教?信仰对你而言,占个什么样的位置等?在回答时,为节省时间我只能言简意赅说明问题。可是这的确是一个对我们众人,尤其是对信徒和慕道者都必须经验和明确的人生问题,它也是我们认识信仰、实践的关键。因为,只有我们深入了解了信仰的真谛之后,我们才会将生命的色彩活得灿烂,同时,对生活才会有方向、有目标,才会坚持不懈地沿着这条充满荆棘和鲜花的人生之路前进,直到获得永生的幸福——天国。 那么,幸福与信仰有何关联呢?下面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和认…  相似文献   

14.
幽默中的隐含判断技巧最能体现“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这个特点。有一对夫妇吵得很凶,吵到后来丈夫觉得后悔,就把妻子带到窗前,去看一幅不常见的景象——两匹马正拖着一车干草往山上爬。丈夫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两匹马那样一起拉,拉上人生的山顶?”“我们不可能像两匹马一起拉,”太太回答说,“因为我们两个之中有一个驴子。”尽管这句话表面上看有些伤人的成份,但它的趣味性还是异常突出的,因为其中隐含着一个判断:我是那匹马,可你却是一只倔强的毛驴子。这位妻子的话之所以妙,原因就是她通过预留的隐含判断幽默地表达了自己…  相似文献   

15.
追逐幸福     
我的家乡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开门就见山.素来便有“地无三尺平”的说法。小时候,父亲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给我讲述了一个朴素的人生道理:人生就好像挑着担子爬山,山峰就是幸福。倘若你在半山腰累了、烦了,中途返回,那你将永远也爬不到山顶,也就意味着你将与幸福失之交臂。你必须从一开  相似文献   

16.
斯图普内格尔在他主持的猜谜节目中,提出疯子式的问题.人们管它叫精神病的谜语.斯图普内格尔提出的问题有时人们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里有九个斯图普内格尔的精神病的谜语,请你试一下.这些问题会难倒你吗?每个问题的后边都有一个答案,你可能愿意先将它们盖住,等自己答完再看谜底.一、假设你有一棒球.你必须全力把它扔出去,让它停下来并回到你的身边.不许把球打到墙上或其它任何东西上.你能办到吗?回答:如果你把棒球笔直地扔向空中.棒球就不会打到任何东西而停下来并且回到你的身边了.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马云,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有什么遗憾需要弥补?马云淡淡地说,我的人生一切都刚刚好。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自信,因为一切都恰到好处;也可以说是知足,因为没有留下遗憾。一切都刚刚好,这话说出来简单,做起来却大不易。什么叫刚刚好,理性一点说就是适度。什么叫度,理科老师告诉你,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求职应聘总免不了要经过面试一关,在面试过程中总免不了要回答考官的一些问题。同一道招聘考题应该是同一种符号答案,别人答了获得了成功,自己以相同的答案答了也应该获得成功。可是实际情况并不这样简单。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参加一次招聘公务员的面试,自我介绍后,主考官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回答1+1=?”这位毕业生稍加思考便十分自信地回答:“你需要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结果他被淘汰了。这位主考官解释原因时说,有一位企业的老总在招聘部门经理时也问过“1+1=?”的问题,其中一位应聘者的答案与这位毕业生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关于“书与人”的设问:你是一个读书种子,但你一整个黄金时代却花费在了和读书无甚关系的人生实务上,等到你终于在人生辽阔的战场上站稳了脚跟,站在“不惑”的年龄门槛上定定神,发现自己竟然所获甚为丰厚——比如说在一座以舒适和享受著称的大都市,竟置下了一处绝对宽敞舒适又保值的房地产,那么,这时你会怎样设计你下一步的人生呢?36岁的杨文会,在1873年的南京城里,就面临这个真实的选择。他和今天的你我一样,是个读书人。因此他的选择结果就不可能不是:读书。问题只是在于,百年以来的中国,即使如此多故,读…  相似文献   

20.
品味失败     
追求生活的美满是人生的一大愿望,然而真正实现这一愿望又谈何容易呢?漫漫人生路上,失败和烦恼是永远伴随着我们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调味品。在形式上,你有贤惠的爱人和幸福的家庭,但事业上不一定就一帆风顺;你在事业上大有可为,却有可能失去家庭的温馨;你拥有爱,并非就拥有快乐;你享有万贯家财,却可能缺少幸福。在内函上,应当怎样把握生活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