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认知因素与外源性因素对儿童暗示感受性的交互作用。文章通过在访谈过程中设置不同水平的压力反馈,选用自编的儿童视觉暗示感受性测试材料及一系列抑制性控制实验任务,考查了儿童抑制性控制对压力和暗示感受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3~5岁幼儿的暗示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2)压力影响3~5岁幼儿的暗示感受性水平,压力越大,儿童的暗示感受性越强。(3)抑制性控制对压力与暗示感受性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压力对暗示感受性的影响会随着幼儿抑制性控制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减弱。对于抑制性控制水平低的儿童来说,压力能正向预测其暗示感受性;但对于抑制性控制水平高的儿童来说,压力并不能显著预测其暗示感受性。  相似文献   

2.
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访谈法对119名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合作选择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与同伴合作解决,而在日常游戏中知道与同伴合作共玩的幼儿更是超过了3.4;(2)幼儿的合作归因主要以结果归因为主,客观条件归因次之;同时,在结果归因中,幼儿主要以个体或活动归因为主,同伴关系和共同利益归因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少;规则和权威归因在幼儿中仍有一定存在;(3)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合作选择认知和合作归因的水平都不断提高;(4)情境是影响幼儿合作选择认知与合作归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学龄前的儿童接受到的最直观的艺术教育,在儿童成长的幼儿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存在局限性,在美术教育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通过儿童绘本的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美术艺术。在农村的幼儿美术教育中,由于位置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儿童绘本阅读这种教育方式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儿童绘本阅读对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随后指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对策,并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4.
儿童早期的文字意识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最重要的两个预测变量之一,在幼儿时期表现为对文字的关注。研究以121名4-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TobiiT60眼动仪记录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对文字注视的眼动。结果发现:1.幼儿在自主阅读情境下仍然首先关注图画、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关注图画,自主阅读情境中幼儿对文字的注视时间比例和注视次数比例远高于亲子阅读情境中的比例。2.年龄和文字面积是幼儿图画书自主阅读中文字注视的核心影响因素,幼儿对文字的注视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文字面积通过年龄对幼儿的文字注视起作用。3.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经历了从图画到文字的发展过程,学前末期,幼儿逐渐成为一个初步的文字阅读者。  相似文献   

5.
运用《儿童动作评估检查表》和停止信号任务,通过教师评定和即时行为实验方法,对40名4~6岁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动作发展的内部结构、动作抑制的发展趋势和动作抑制与动作一般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发现,4~6岁幼儿的动作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自身与环境的静止或变动情况下,动作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当儿童自身静止并处于静止的环境中时,动作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儿童自身移动和环境变动状态下的动作水平;男孩与女孩在动作发展的特定条件下存在差异。同时还发现,幼儿的动作反应抑制能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动作反应抑制能力增强;动作反应抑制能力与一般动作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社会游戏情境在幼儿遮挡绘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雪梅  李红  郑持军 《心理科学》2004,27(4):884-886
该研究以90名4—5岁幼儿为被试,考察了遮挡方式、社会性游戏情境以及年龄对幼儿遮挡绘画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儿遮挡绘画表征策略的发展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多种策略并存;(2)部分遮挡、完全遮挡这两种遮挡方式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差异;(3)设置社会性游戏情境提高了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水平;(4)与年龄相关的成熟水平是影响儿童遮挡绘画表征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幼儿从电视中伴随学习单词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40名小班幼儿和46名大班幼儿参加了实验,他们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结果发现:幼儿在无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能伴随学习到汉字,这表明,电视对幼儿的词汇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不同性别的儿童都能同等程度地从电视中伴随学习到单词;词义的伴随学习受幼儿原有的词汇水平和幼儿对目标词熟悉程度的影响;词音的伴随学习只发生在词汇水平较高的幼儿当中,并且随着幼儿对目标词熟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词音和词义的伴随学习存在频度效应。  相似文献   

8.
国外关于幼儿道德判断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洪  方富熹 《心理学报》1995,28(3):288-294
简要介绍国外近年来从信息加工和情绪归因的角度对幼儿道德判断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幼儿道德判断受记忆、理解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表现为整合信息能力和根据不同情境分化地使用不同判断标准的能力不断提高;幼儿道德认知与情绪反应有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左雪  杨伊生 《心理科学》2007,30(5):1233-1236
采用实验法以90名3~5岁的儿童为被试,探讨其在个体和群体情境中延迟满足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3~5岁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3岁幼儿延迟满足能力较弱,而4、5岁的幼儿在这种能力上有了较明显的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幼儿阶段的延迟满足能力仍然很低;3~5岁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不同性别中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可能影响他们面对挑战任务时的坚持性水平,而后者与其学校适应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91名6岁幼儿进行研究,主要探讨学前班儿童的坚持性与执行功能和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试图从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角度,为提高幼儿的任务坚持性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1)幼儿执行功能发展得越完备,其坚持性水平越高;(2)幼儿表露的负性情绪越少,其坚持性水平越高;(3)幼儿执行功能与坚持性的关系受到负性情绪的调节,对于负性情绪水平较低的幼儿,执行功能可以预测坚持性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陈璟  孙昕怡  李红  李秀丽 《心理学报》2009,41(10):958-966
选取148名4岁儿童, 运用实验法考察了幼儿的愿望采择发展水平对其情感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幼儿的愿望采择水平对其情感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情境中他人愿望信息充足时, 幼儿会采择他人愿望并以此为线索为他人决策, 但对线索的利用程度受其愿望采择水平的制约。(2) 在无关于他人愿望信息提示的条件下, 4岁儿童为他人与为自己的情感决策不存在显著差异。(3) 4岁儿童能够采择他人的单一愿望, 但其冲突愿望采择能力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12.
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杨丽珠  杨春卿 《心理科学》1998,21(1):43-46,56
采用TTQ儿童气质问卷、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和访谈法,对3-5岁322名幼儿气质及其母亲教养方式进行调查,探求幼儿气质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以提高母亲对其子女教养水平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是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不同。1.容易引发母亲良好的教养方式的积极气质因素,如较高的适应性、积极乐观的心境、较高的注意持久性;2.容易引发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如高反应强度、高活动性  相似文献   

13.
言语指导与幼儿运动控制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晓滢 《心理学报》1989,22(3):84-9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自我控制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幼儿运动控制能力的发展及不同言语指导条件对幼儿运动控制的影响。所得结果认为:幼儿运动控制能力在不断进步。不同言语指导对调节幼儿运动控制的效力是不同的。在本实验条件下,对3岁11个月至6岁4个月的儿童来说,成人在儿童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即时言语指导对儿童运动控制水平的调节最具影响力,但随年龄增长,其作用力的提高不显著。幼儿的自我言语指导作用迅速增长,但对运动控制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成人即时言语指导的水平。本实验中没有发现显著的男女差异。 本文建议,早期的幼儿教育应重视运动控制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高幼儿自我言语指导能力达到锻炼幼儿自我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3-6岁幼儿个性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雯  杨丽珠 《心理科学》1999,22(5):459-460
1问题提出近来西方提出的大五和大七因素理论在成人个性结构研究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Digman,John,Robin等人又试图将大五因素理论借鉴在儿童个性结构的研究上。但由于大多数研究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大五因素,而作为大工因素理论本身还存在一些疑问.所以要说明幼儿个性结构完全符合五因素模型还缺乏有力的支持.实际工作中,广大教师为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首先要了解幼儿个性结构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因此,研究我国幼儿个性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从自然语言途径,运用中文词汇描述我国幼儿个性特征和…  相似文献   

15.
幼儿合作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访谈法对136名中、大班幼儿合作认知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合作认知主要分为五级水平。在幼儿阶段,儿童主要以客观条件性认知和结果性认知为主.其中客观条件性认知比例最高,共同利益性和价值现性认知逐渐发展,规则权威性认知仍有一定存在;从中班到大班,幼儿客观条件性认知比例逐渐减少,结果性、共同利益性和价值现性认知逐渐增多;幼儿合作认知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不同情境下,幼儿合作认知的发展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诱因对3-6岁儿童自控行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幼儿自控行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牵制着儿童全部的心理活动.同时,它又与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志相联系.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是以大脑皮质的成熟、言语机能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苏联心理学家玛努依连卡在五十年代曾研究了学前儿童自控行为的年龄特点以及外部因素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影响.美国学者认为: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是若干个自我控制装置的发展的结果.如儿童必须学会预见性的思考,考虑目标与希望的结果之间的平衡,避免眼前受益,长远受损的事情等等.  相似文献   

17.
选取幼儿园大、中、小12个自然班,共317名幼儿为被试,进行为期四周的观点采择合作认知故事及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结果表明:①合作认知故事及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对提高学前儿童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水平影响显著,两者结合的训练方式最有效。②合作认知故事的培养训练对不同年龄儿童合作认知水平的提高影响显著;合作游戏训练对中班儿童合作水平的提高影响显著。③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训练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4—6岁幼儿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2001,34(3):47-52
该研究旨在探查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一致、模糊、冲突)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要求幼儿在前提呈现的条件下按前提方位关系进行传递性推理操作。被试为幼儿园4、5、6岁组儿童各24人,其中男女各半。主要结果表明:4岁幼儿开始萌发空间前后和上下方位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从4岁到6岁,“上下”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优于“前后”方位;4—6岁幼儿还不能完全摆脱知觉干扰因素的影响,形成稳定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217名幼儿园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以《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和自编《3—6岁儿童好奇心教师评定问卷》为工具,探讨了母亲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与幼儿好奇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一致的母亲教养方式对幼儿好奇心有不利影响,放任的母亲教养方式下幼儿探索持久性较差;母亲受教育程度和生育年龄对幼儿好奇心的间接效应存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幼儿被拒绝社交地位的矫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问题的提出随着早期心理研究和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日益展开,幼儿同伴交往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前沿研究课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同伴交往对其心理发展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对幼儿的社会化、个性与品德的形成、情绪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健康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