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1月24日,在郑州大学的第一报告厅内,洪亮、激昂、富于魅力的朗诵之声在回响:这声音时而如暴风骤雨,迅雷疾电,惊涛裂岸,撞击着数百名学子的心;时而像涓涓的溪水,和煦的春风,悠扬的琴声,沁人心田:  相似文献   

2.
秋虫拨心弦     
正虫鸣是秋天的天籁,无论是长吟还是短唱,无论是舒缓还是迅疾,无论是洪亮还是低沉。它们时而稀疏,时而密集,像夜空里的星光闪烁,像一缕缕清风漫过山野。山野愈加苍茫。山野是秋天的高处,也是秋天的低处,更是一个盛放虫鸣的巨大容器。现在,我和好友就在半山腰静静地坐着,这里是我们假日里闲谈、喝酒的"老地方"。身旁的树木层层叠叠,树叶已经开始泛黄,而原先被小草遮掩住的石头,也快露出全部真容来。秋天正在向深处挺进,寒霜正从远方奔袭而来。我们面前放着几瓶啤酒和一些熟食、花生米、西红柿之类的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21日,落日的余晖刚刚散去,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里就传出了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喃喃梵呗之声,鼓、钹、唢呐等乐器发出的雄浑明快之声也不时回荡在演奏厅内。喃喃的梵呗声和雄浑的乐曲犹如清澈甘冽的泉水洗涤着人们的听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在场的听众顿时忘记了悲喜荣辱,沉浸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处心灵净土中。听众越来越多,甚至挤满了演奏厅的过道,人们争相聆听的,不是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也不是激情奔放的西方摇滚音乐,而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音乐。此情此景,谁还能说古老的佛教音乐已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谁还能说古老的梵呗知…  相似文献   

4.
张小红 《天风》2008,(9):42-43
在“二月黄鹂飞上林”的春天里,我迎着晨曦早灵修。忽传来几声鸟儿的婉鸣。推窗远眺,在不远处的小树林里,栖居着一群快乐的小鸟。绿荫覆遮,华盖如冠。小鸟们在枝间跳跃啁啾。时而凝眸静思;时而灵活地扭动小脑袋,抖擞美丽蓬松的羽毛;又时而四下张望,呼朋引伴地发出清脆的呜叫,又吸引了另一群小鸟结队飞来,喜不自禁地加入了清晨这盛大的演唱会。这是天籁之音,和谐之韵。欢快晓畅,清馨自然。让我动心陶醉。撷一捧鸟鸣,奉上我的心声,向天父感恩赞美。  相似文献   

5.
清夜听虫鸣     
正张潮《幽梦影》曰:"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也。"在蟋蟀的浅唱低吟中,故园清秋如一位曼妙女子,涉水而来,步步生莲,眉目含情。清凉的夜晚,墙角下、草丛中、瓦砾里,许多杂糅的声音,远远近近地钻入耳中。有蟋蟀的、金铃子的、蝈蝈的,还有纺织娘的。时而急促,如流畅的江南丝竹;时而婉转,如幽怨的二胡曲。  相似文献   

6.
    
草发花开,是视觉上的春天;蛙声虫鸣,是听觉上的春天。眼观春色而喜悦,耳听春声而激动。所有的生命都是土里生土里长,枯草茬里钻出新芽,黄泥土里拱出青蛙,动物比植物更敏感更有灵性。  相似文献   

7.
清夜听虫鸣     
正张潮《幽梦影》曰:"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耳。"在蟋蟀的浅唱低吟中,故园清秋如一位曼妙女子,涉水而来,步步生莲,眉目含情。清凉夜晚,墙角下、草丛中、瓦砾里,许多杂糅的声音,远远近近地钻入耳中。有蟋蟀的、金铃子的、蝈蝈的,还有纺织娘的。时而急促,如流畅的江南丝竹;时而婉转,如幽怨的二胡曲。蟋蟀古称寒虫,俗称"蛐蛐  相似文献   

8.
“打斋饭”     
我已六上武宁县弥陀寺了,每次皆有新鲜感。精致的青石板路被粗糙然而坚固异常的麻石小道所取代,高大的牌坊兀然耸立在进山口上,信男善女川流不息,而众多的工匠仍埋头挥汗如雨地干着活。 凤凰山已易名为佛香山,仍然裹在云雾中,大片的材林夹杂着挺拔的翠竹,若隐若显,婀娜多姿。从喧嚣的城市来到这片净土,心灵顿生凉意,紧张、疲惫、烦躁犹如退潮之水,渐渐逝去。 我躺在僧舍假寐,耳聆暮鼓的嗵嗵声,有种说不出的惬意。和尚们晚功课结束后,山中十分静谧。偶尔的山风吹起阵阵树涛,和着隐隐约约的虫鸣,伴着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融…  相似文献   

9.
华寺街     
华寺街,甘肃临夏城里一条普通又颇有名气的小街。30年前,我们全家从兰州迁居到那里,门前有条河,河中间有一座水磨。每当磨面时,从水槽中直泻而下的水,把木制水轮打得飞转,溅起白色的浪花;而磨房中时隐时现的“花儿”声,与这水声和谐成一首动人的乡村浪漫曲。刚刚相识的童伴们,对我这个兰州娃特别有兴趣,说着我还似懂非懂的临夏八坊话,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拧成一团。一起在磨房河边玩耍时,他们总爱把我戴的帽子抢过去扔到河里,又争先恐后赤脚跑到河里,把湿淋淋的帽子捞上来还给我。我与他们在华寺街上一同嬉戏,一同踏上求学的…  相似文献   

10.
秋河·斜阳     
正飕飕风冷荻花秋。荻花开了的时候,秋天就到了。秋天一到,天就变凉了,水也便凉了。变凉了的水,才叫秋水啊;流淌着秋水的那条河,就不妨叫秋河了。喜欢"秋河"二字,处处都感觉到一份凉:秋的凉、水的凉、河的凉,掠过水面的风的凉,甚至于,连虫鸣的声音都是凉的。我抚摸自己的身体,身体也是凉的;只是凉而不冷,凉是一种爽,秋日的清爽。凉飕飕,凉透透,凉爽爽,这  相似文献   

11.
重彩画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画种,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她在中国绘画史上散发着无尽的芬芳.尤其是她的色彩,典雅大方,时而富丽华贵流露皇家之貌,时而淡雅清幽彰显士人之风.而重彩画这一出众的色彩表现与其特有的材质和技法是紧密相连的,本文就对此关系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庄子说梦     
正庄子说梦,直指人生现象背后的荒诞性,以此拨开生命的本真性,让我们从虚无回归存在。庄子说梦,时而直白,时而婉转;时而风趣,时而冷峻;时而轻松,时而沉重。如若扣铃,轻扣之,清脆悦耳,沁人心脾,荡气回肠;重扣之,雄健浑厚,醍醐灌顶,发人深思。庄周梦蝶一天夜里,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跹的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飞舞,翅膀敲打空气,演奏出极富旋律的天籁之曲。梦中的庄子,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突然,一阵响声惊醒了他——原来是  相似文献   

13.
多少人在追问,商人成功的秘诀在哪里?阿拉伯有一则神话《神灯》,讲到拥有神灯者即可拥有财富,可以心想事成。其实,现代商人企盼的神灯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商人自己手中,这就是信息之灯、勇气之灯、形象之灯、创新之灯。信息之灯:照亮你的“钱”程当今时代,谁善于收集信息,谁善于开发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掌握了商战主动权。成功的商人都擅长于见人所未见,利用“零次”信息发财。要做大生意就要从国家大事中找信息,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甚至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蕴含着赚钱的机遇。在中韩建交前夕,南方有一精明的企业家看到…  相似文献   

14.
<正> 也曾问道于泰山之巅,时序盛夏,日暮时分,华灯初上,与友携行,深夜登临,可谓风餐露宿。身为炎黄子孙、齐鲁儿女,早知巍巍泰山,东望黄海,西襟黄河,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东方,昂首天外,五岳独尊。今日始能亲身感受泰山之博大,初则山势平缓,徐徐而进,时而峰回路转,蜿延回环,途中劳逸结合,且走且停,夜深露凝,时闻虫鸣,微风徐徐,惬意非常,于不知不觉间已到中天门矣!抬眼望去,前方一灯如炬,悬挂于极高远处,望  相似文献   

15.
寺院三章     
(一)寺之夜 寺之夜,极寂寥。九点过后,我已听不到半点喧嚣的声音。法事都结束了,香客们也疲倦了,客房里没有电视,便都闷头睡去。 我一时睡不着,就振衣去寺里的殿前殿后走走。佛前的灯已熄了,却到处溢着檀香,风轻轻地漾着,有墙里墙外的树叶被拂出声来,忽近  相似文献   

16.
耳根的清静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古人真有耳福啊。  相似文献   

17.
花落的声音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  相似文献   

18.
生命印痕     
王雷 《天风》2003,(6):58-58
在人类历史的悠悠长河中,生命犹如那奔腾不息的江流,滚滚东去,潇潇而下。它时而欢歌,时而怒吼;时而波澜壮阔,一泻千里,时而迂回婉转,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19.
生命印痕     
在人类历史的悠悠长河中,生命犹如那奔腾不息的江流,滚滚东去,潇潇而下。它时而欢歌,时而怒吼;时而波澜壮阔,一泻千里,时而迂回婉转,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20.
秋禅     
正自古逢秋悲寂寥,人的心境总是跟随着季节的脚步前行。秋之声低沉而静默,静默亦是一种行走的方式,稻熟低头,人熟低声,其实静默背后蕴藏着另一种深厚的力量。就如一片叶,经过春之明媚,历过夏之绚烂,如今要饱尝秋之寒瑟,萧萧落下葬于泥土,等待来年的春光。历经过有得有失、有起有伏的人,素面如水,那不是没了锐气,而是将锐气内敛,止于声,立于行,权作一种韬光养晦。我言秋日胜春朝,正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