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一段话的核心就是“多元阅读”。多元阅读倡导的是个性化阅读,它有利于打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理解、教参答案为唯一标准的僵化阅读模式,从而有利于张扬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使阅读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具有人性化。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最常规化的教学.在课堂上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读书,很难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学习课文模式化,自我休验和感受教条化,感觉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引导学生变阅读到悦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就此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时代赋予每个老师改革的重任,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而个性化教学也因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充分挥洒个性以最大帮助.个性化阅读,使学生能够把握自己的兴趣点;"做中学",更使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发挥了自身潜能,发展了个性.因此,把握好个性化教学的原则会使教学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学习就是接受、积累和还原知识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教学,就意味着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信息",阅读就是为了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应该追索作者的原意.在这里,阅读主体是一个主动的解码者、主动的意义连缀者、主动的信息储存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努力通过各种材料参证追求原意的主动者,但不是一个创造者,没有充分发挥主体认知的主观能动性.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在学习者主体与现实环境的互动中产生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过程.这无疑为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正>互文阅读就是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相互印证,相互比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打破学生阅读学习的空间,通过联系原作、补充背景、同主题或者同类阅读等形式,为学生搭建互文阅读的平台,引领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文本在言语规律、写作方法、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等,可以使学生获得对阅读内容全面深刻的认知,避免教师单篇片面教学现象的产生,走进阅读的深处。那么,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互文阅读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的新课程改革,目前小学也开始重视阅读教学。本文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理论出发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像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普遍缺乏主体参与意识,教师放着PPT,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或45分钟课堂里,既要看阅读文本,又要抬头看屏幕,整个阅读的过程思维层次往往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程式化的训练和填鸭式的讲解导致阅读教学低效、应试味浓.  相似文献   

9.
基于PISA2009的数据,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使用两水平线性模型,考察阅读投入对15岁学生阅读素养成绩的影响,并分析该影响模式在中国上海、韩国、芬兰和美国之间的异同。结果发现:(1)总体上,在四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阅读投入均与阅读素养表现关系密切。(2)具体到构成阅读投入的各个变量,阅读兴趣、控制策略、理解和识记元认知策略以及总结元认知策略均对阅读素养表现有正向预测作用,这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表现出基本一致的模式;阅读时间量、阅读材料的多样性、网上阅读活动的多样性、校内阅读变量、记忆以及精细化加工策略对阅读素养表现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此外,本研究探讨了从增加个性化阅读时间、增加阅读文本的多样性以及进行有效学习策略的指导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投入。  相似文献   

10.
美国城市学校在阅读教学中正面临重重困难。问题的原因包括有:(1)我们没有理解阅读过程,从而不能为阅读教学设计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2)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尤其是贫民区学校,在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方面存在困难;(3)在所有6岁儿童中,可能没有很好地掌握对阅读所必需的一些感知或认识的能力;(3)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方言。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个性"问题虽然日益引起学界的兴趣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需进行前提性反思。当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这三个问题时,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着一系列需要思考的前提性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的个性?人的个性对于人究竟意味着何种意义与价值?人的个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是研究人的个性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真正理解和把握"人的个性"问题需要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思想局限。只有以马克思的"具体人性论"思想为指导,才能形成关于"人的个性"的合理观念。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而言,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最好契机。即达到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为了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且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就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心理的满足,而不是负担。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阅读教学的任务而言,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最好契机。即达到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为了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且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就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心理的满足,而不是负担。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也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相似文献   

15.
以大学生为被试,用ASL504型眼动仪,探讨话题兴趣对文本阅读过程眼动特征和文本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话题兴趣促进深层理解,而不能促进表层理解。(2)话题兴趣主要与阅读时间和注视点数相关联,而与阅读效率无关。(3)文本阅读过程中,阅读时间、注视点数两项眼动指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我们应当不断的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创设一切有利于孩子开展课外阅读的条件,鼓励他们去阅读.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兴趣对不同理解水平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凯  张必隐 《心理科学》2000,23(4):482-483
1 引言  兴趣影响学习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近二十年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在这一领域研究得比较多的问题是兴趣对文本理解的作用 ,这是兴趣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有二条途径 ,即分别研究个体对某一话题的兴趣和基于文本内容的兴趣对文本的保持与理解的影响。最近几年 ,我们在兴趣的信息—目标理论指导下 ,形成了第三条研究途径 ,即在兴趣测量中 ,以被试对具体阅读活动的兴趣为指标 ,研究实际阅读情景中出现的兴趣对文本理解的作用 (章凯、张必隐 ,1 9…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魏书生老师到台湾去讲观摩课,事先没来得及作任何准备。走进教室,他对学生们说:"大家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们说:"不知道。"他说:"我是祖国内地来的。  相似文献   

19.
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阅读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来,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关注,怎样才能使幼儿有阅读兴趣,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呢?在《挖掘体验阅读的教育价值的方法研究》课题活动中,我以体验阅读为突破口,以提高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增进阅读技能为抓手,以激发幼儿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大胆思维、创造性讲述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体验阅读教学活动。在课题实施活动中,笔者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以14名老年人和14名青年人为被试,探讨他们阅读空格汉语文本的注视位置效应.阅读材料分为正常无空格文本和词间空格文本两种.结果发现:(1)在阅读词间空格文本和正常无空格文本时,老年人与青年人都表现出单次注视的首次注视是位于词的中心,多次注视的首次注视是位于词的开头;(2)老年人阅读正常无空格文本时对词尾的注视概率显著低于词间空格文本,而青年人则没有差异.结果表明老年人与青年人在阅读空格文本时存在注视位置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