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03-103
国家特级老师永正说过,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可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一贯被认为是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更给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语文教师如何改变学生烦语文、讨厌语文的想法呢?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经验告诉我,兴趣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我们更应该让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寓语文教学于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四十分钟。  相似文献   

2.
正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使学生爱学,乐学,尽快掌握汉语拼音呢?倪海曙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中最著名的命题"人依据自然是政治的动物",用更前后一贯的方式理解《政治学》I.2中的论证,强调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说的"自然"主导的含义是人趋向美好生活的自然冲动。本文反对对该命题的两种误解:第一,将"政治的动物"理解为"城邦的动物",从而认为"政治的动物"是人的定义;第二,认为亚里士多德主要在"目的"的意义上理解"自然",城邦在"自然实体"的意义上优先于个人。这个讨论让我们能更好地看到以阿伦特为代表的共和主义对亚里士多德的使用在什么地方存在问题,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在看待人与城邦关系时的相似与差别,从而提示我们可能有不同的看待所谓"古今之争"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报纸、杂志上常常地看到有这样的词句:“我们说到就能做到”,“说到那做到那”。古今中外的历史有无数的事实证明:的确是“说到就能做到”,“说到那就做到那”。同时,也有不少的历史事实证明:不但说到没有做到,而且适得其反。关于“我们说到就能做到”的例子,如马克思说过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这在苏联已经做到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兄弟国家在不要很久的将来也一定能做到;列宁说过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这个论断在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做到了;斯大林说过在一个国家中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这在苏联也已经做到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愚公移山”为题的闭幕词中说过:“我们坚决相信中国人民将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第  相似文献   

5.
<正>《沉思集》第七答辩(法文第二版)中笛卡尔有这么一段回话:"在第一沉思的结尾处我说过,强有力的和经过深思熟虑的众理性能够迫使我们去怀疑我们还没有足够清楚地领会到的所有东西,因为,我在这里只谈论我经常自身称之为双曲线的和形而上学的、这种一般的和普遍的怀疑……"这是他明确使用术语来称呼其怀疑的为数不多的地方之一。后人以此出发,结合第一沉思和第二沉思中笛卡尔对于世界(物体)、自我(思维)和上帝都进行置疑的相关论述,大都称笛卡尔式怀疑为一种普遍怀疑。问题是,笛卡尔本人确实提出了一种普遍性怀疑吗?  相似文献   

6.
试论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考察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认定他的语言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转向,形成了不同于宋明理学,甚至也不同于清初哲学形态的人文实证主义哲学思考方式.其语言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区分了"指其实体实事之名"与"称夫纯美精好之名"的两类之名.第二,在讨论何者为"道"的哲学形上学问题时,首次引入语言学的句法分析,对古代汉语中谓语动词"之谓"与"谓之"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给出了明确的区分.第三,在批评宋明儒的思想同时,还引进了语词分析、句子意涵分析和文本中的言语脉络分析等具体的语言学技术性方法.第四,直接从文字训诂与语言分析入手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哲学意义,以语言学的实证方式追求哲学的形上之道.使其哲学既与宋明理学者从哲学思考路径出发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的致思方式不同,也与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目标不同,从而形成了18世纪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小蝌蚪被小孩子放在了瓶子里,它们拼命地寻找生命的出口。后来父母让小孩子放生,小孩子看到马蹄坑有积水,就将其放在了那里。阳光照进来,浅浅的水坑温暖而舒适。第一只小蝌蚪蜷缩在温暖的水中,说:"这里太舒服了,我们在这里安家吧。"第二只小蝌蚪说:"不,这里再舒适,也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在遥远的池塘。"天气变幻无常,刚才还是晴  相似文献   

8.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做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随时都可能遇到突发事件。怎样使突发事件顺利解决又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或是蒙上阴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总结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并能灵活机制的应用教育方式。有时明知学生说的是谎话也要给他一个从新改过的机会,让他快乐成长。在任班主任期间,本人曾处理过一件学生偷盗事件,现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杨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女生,成绩在班上一直稳居第一名,但是自从进入二年级下期后,我觉得自己受到的压力很大,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成绩保不住第一名;另一方面,老师对我们要求很高,最近又常把我们留下来,跟我们谈一些初三的事,还要求我们每天都必须学习到晚上10点。在这些压力面前我有些不知所措,整天东想西想,特别是想到以后考不上高中怎么办?过大压力使我感觉到快要崩溃了。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授在课堂上问: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大家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峰。又问:世界第二高峰呢?台下一片沉默。这种"记得第一,遗忘第二"的现象,乃至由此衍生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上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所有  相似文献   

11.
沈承恩 《天风》2003,(1):4-6
经文 太5:17-18 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因为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创造主。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用的是现在式,而不是过去式。如果我们把上帝的创造仅仅限制在创世记第一第二章所记的一些事,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只能用过去式。这样,我们就不能说“上帝是创新的主”,也就不能说“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创新必须不断创造。我们往往会把上帝的创造与救赎割裂开来。以为创世记第一第二章记了上帝所有的创造工作,在这两章  相似文献   

12.
唐文明 《哲学动态》2022,(10):34-37+127
<正>现代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时段:一个是在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初创时期,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另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讨论的主题被刻画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在第二个时段的讨论中,第一个时段讨论过的一些问题被重新提出,所以第二个时段是一个反思的阶段,并构成了我们当前讨论的背景。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第一个时段的讨论。我们知道,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写作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
教堂幽默     
《天风》2020,(2)
正奸像在动讲道时,牧师问信徒:"当有一天你躺在棺木里,你希望别人对你说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是个顾家的人。"第二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乐于助人。"第三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瞧,他好像在动!'"[提示]除了复活的大能临到,死了的人是不会再动了!  相似文献   

14.
一生如诗     
正人生不满百,总有几个时刻与诗结缘。第一时刻,是我们小时候唱儿歌。"你拍一,我拍一。"清脆明亮,天真自由,儿歌是诗意的开始。如同很多中国小孩,女儿很小就能背杜牧的《清明》。有一天,她问我:"妈妈,什么是词?"我说:"你看这首《清明》,我们要是重新断一下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此缤纷错落,就是词了。"  相似文献   

15.
英美哲学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两次大转型:第一次是从外延主义转向内涵主义;第二次是从内涵主义转向超内涵主义。然而,现有的文献关于这两次转型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语言哲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句子真值的变化问题。实际上,其他更为广泛的哲学问题也可以放置在这"两次转型"的框架下重新审视。特别地,如果用"两次转型"的框架来重新审视自然定律问题,则不仅有助于厘清各派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相关争论,而且有利于开辟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女性,我们说过很多事儿了,这次我们要讲的是:比起男性来,她们的一大特点就是更"话多"。能够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看起来这还是个优点。但是当说到女性的时候,这马上就成贬义的了。词典没有留下一点儿疑惑。人们说的是"长舌妇"而不是长舌汉。男性与女性在语言上的差异已经有十多个研究课题。让人懊恼的是,这些研究的结果各式各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要求一些参与实验的男性和女性做一个实验:根据某一指定  相似文献   

17.
旅途三人行     
君冈 《佛教文化》2011,(6):114-115
甲:二位来了. 乙、丙:上次我们谈到"执着"二字,你说过下次再说的. 甲:(笑)是的.我们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等着和你们讨论呢. 乙:我们也有过争执讨论,不能确定这个词语究竟是贬义还是褒义. 甲:这个词的意思要认真具体地分析."执"在佛教中不是一个正面的观念,因为生命中的烦恼,基本由"执"引起,是将本来缘起性空的事物当...  相似文献   

18.
<正>一名病人家属在手术室门前坐立不安,焦急地等候着。她等候的是五个小时之前已经进入了手术室、接受切除脑肿瘤手术的丈夫。在此之前,医生说过,手术需时大约三个小时。一名探望医院病人的志愿者就在手术室前慰问家属。当她知道病人过了预定时间还未从手术室推出来时,她安慰少妇说":不用焦急。手术一定会顺利的。"少妇满脸忧伤,神色沉重地说:"情况我是知道的,风险我也是知道  相似文献   

19.
吕晨 《佛教文化》2013,(1):70-70
从前,有两个小和尚为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想让着谁。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安静地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向第二个小和尚炫耀。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讲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等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边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问道:“师父,您平时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那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日的教导吗?”  相似文献   

20.
袁小泓 《天风》2014,(3):24-25
<正>第一次看到陆扬,是在2013年秋国际礼拜堂的青年聚会上。那天,我同往常一样坐在左侧的第一排。当赞美的歌声响起,我不禁泪流满面。坐在我左侧的陆扬转身对我说:"耶稣爱你!"我也对她说:"耶稣爱你!"这时我看到了陆扬的脸——世人称为"脑瘫"的脸。坐在我右边的唐姐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姊妹陆扬!"我和陆扬拥抱问好。第二次看到陆扬,依然是在国际礼拜堂的青年聚会上。聚会结束后,大家聚拢在教堂长长的靠背木椅上聊天。雯雯姊妹把陆扬介绍给大家,陆扬欢天喜地。那天她穿了一件白底绿色小花的背带连衣裙,雯雯姊妹说这是陆扬挑布料自己设计的。"一个脑瘫的姊妹能自己设计连衣裙?"我心里有一份惊诧。"脑瘫"姊妹的诗几天后,唐姐发来手机短信,短信的内容是陆扬写的诗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