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件事发生在北京某食品商店里。一位年轻人走进商店。他走到卖香烟的柜台前,问柜台里面的售货员:“同志,这里有好烟卖吗?”售货员是一位女同志。她看了年轻人一眼,然后回答说:“我们卖的烟都是好烟!我们从来不卖坏烟!”年轻人:“嗨!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这里有没有好一点的香烟。”售货员:“我们卖的烟都不坏。”于是,两个人之间就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起来了。我们不想在此评论谁是谁非。我们仅想  相似文献   

2.
一、《古兰经》里关于论述黄道十二宫的一些节文在《古兰经》里有三处谈到黄道十二宫。(一)古兰经云:我确已在天空创造了一些宫分,我为众观察者装饰了它,我并自被驱逐的撒旦上保护着它,但凡窃听者,明显的流星则跟踪追击它,(15:16—18)(二)古兰经云:安拉真吉祥!他在天空里创造了一些宫分,他又创造了明灯和光明的月亮。  相似文献   

3.
姜玉敏 《天风》2013,(10):34-35
不知怎的,我就是喜欢看天。天空是个大舞台,每天不时地上演着各种剧目。天空在白日里,有日头和云彩;夜晚有星月,也有阴晴。天空有斗转星移,月圆月缺,还会有雨露霜雪。我喜欢听天空发出的声音,喜欢看天空的脸面在瞬息之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红日出海     
睡梦中,我忽然被撼枕的涛声惊醒了。我急忙起身,来到了窗前。此时,正是宁静的清晨,我正在海边的一座居高临下的房子里,下面和前面就是大海。看看时间,是凌晨4点,往窗外眺望,海上仍然是一片昏黑,只是澎湃的涛声,在耳边回响。我遥望东方,看到沿着水平线依稀露出一抹鱼肚白,上面是湛蓝的天空,挂着一弯弓儿似的  相似文献   

5.
    
正喜欢白雪。记忆中的故乡一片洁白,也许那时下雪多,冬天的故乡整个醉入了雪的怀抱。长大后更喜欢雪山上的雪,只因那儿的雪是立体的。平原地势低雪易污易融,雪山海拔高雪终年不化不污。你想心灵永远纯洁如雪,是不是应该努力把自己变高呢?喜欢白云。蓝的天空飘着白的云,原来天的心也透亮;若飘满乌黑的云,说明天的心也遭堵。喜欢风清月白的夜晚。月是  相似文献   

6.
正小时候,小伙伴们和我,喜欢在夏天的夜晚,抬头数天空中的星星。可是星星怎么也数不完,视线之外的天空还是天空,星星的尽头还是星星。于是,大家一起躺在地上,闭上眼睛,想象浩瀚的星空里隐藏着多少美丽的神话。那时候大家都认为世界非常纯粹,快乐就是快乐,悲伤就是悲伤。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雨滴,秋天的明月以及冬天的飞雪,四季轮回也是那样分明。  相似文献   

7.
不同寻常的除夕夜早在去年12月末的时候,媒体便报道了武汉发现“不明肺炎病例”的新闻,虽然大家也偶有议论,但很快便被其他的新闻热点覆盖了。随着年关岁末临近,1月里我还多次去武汉参加会议,平时又特别喜欢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城铁、地铁,偶尔还搭乘的士。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应该有着数度与新冠病毒擦肩而过的经历,可能它念我是个与世无争的和尚,亦或是我的步履太过匆忙,使它未能得便搭上我这沉舟病树。  相似文献   

8.
瓦屋听雨     
正每逢下雨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守在自家的瓦屋听雨,那实在是一种别样的雅致和风情。雨悄悄地来,时急时缓,最后又悄悄地飘逝。有时是一阵风裹着急雨齐刷刷地来,又齐刷刷地去。雨点敲打着青色的瓦楞,发出时而叮叮当当时而噼噼啪啪的清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美妙犹如天籁之音,像玉手倏而拂过古筝之轻响,  相似文献   

9.
一粒沙     
我是谁啊?每一次面对这个问题,我都胆怯而困惑。我以为我正在生命的海洋里尽情地拣拾着美丽的贝壳,我以为我正在瑰丽的天空里自由地展翅飞翔,可是,当我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楼外有青山     
正年少时,我在大山里过着艰苦的生活,喝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背,粮食需要自己亲手去种。上学也需要走很长很长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那时的孩子们没事情的时候都喜欢静静望着远处的天空想象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直到有一天,山里的小学分配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告诉我们山外的世界是多么斑斓。后来,年轻的女教师收到了一笔捐款。校长和其他的老师都建议用这笔钱改善学生的生活,但是那位外来的女教师,却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一下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径直走到我跟前,望着我旁边的坐位,对跟在他身后的女生说,坐这儿吧。我悄悄打量了一下女生,她文文静静的,个子和我差不多高,和我一样不胖不瘦,也留短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觉得我有点儿喜欢她。当我听见班主任说她叫竹君时,我的心猛地一沉。我的名字里也有一个君字,我不喜欢别人  相似文献   

12.
敬悼赵朴老     
一聚匆匆五十年我公今已隔重泉万山风雪江云动千里关河入梦圆癯鹤临空意飘逸斯人清净出天然我自登楼向寥廓茫茫天际满云烟注 :朴老以九十三高龄辞世 ,遗嘱为一首诗 ,可见其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之襟怀。余二十八岁忝充朴老记室 ,今八十矣。知遇之感 ,没世难忘。五十年间多少事!遥望燕云 ,泪湿衣襟。敬悼赵朴老@张文达  相似文献   

13.
静默的美     
正一座青山的沉默有多丰赡和深重,我想唯有大地和天空才是它真正的知音。遥望青山,这对于不居住在山边,而是从小于河边、池畔长大的我而言,视野里能够望见一座青山,就倍觉稀罕。于我,印象中、观念里,山一直在远方。与那座山邂逅,是在一个午后。新学期伊始,新的教学楼,新的办公室,气派、敞亮。伏案累了,抬头可望北窗外的蓝天白云,消解疲劳和日子的枯燥。暑去秋至,看似在理性地调整,实则一直沉溺于自己的一腔心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孩提的时候,爷爷在乡下农村种田,当时他就住在几亩苹果园里,房子是用禾草搭起来的。我难得到他那儿去一趟,我真喜欢那种自然纯朴没有修饰的自然之美,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我长大了也要到你这儿来,种田。”  相似文献   

15.
有民谚曰:“地上有个人,天上就有颗星。”孩提时候,有一日,妈妈指着天空上的星斗对我说:“军军,那天上也有你一颗星呢!”从此,我就常常喜欢在黑夜里凝视着星空。想寻找到属于  相似文献   

16.
虫鸣之声     
正灯下读书,忽然,有虫鸣之声从窗外墙角的草丛中传来,时而清脆,时而停歇,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很有一点古诗词中平平仄仄的韵味,在这初秋的夜幕中,这虫鸣之声在自由自在地萦绕着。灯下听虫鸣,心绪如歌谣。想着这样的句子,我忍不住将目光从书页间慢慢移开,凝视着外面的夜色,听着秋日的虫鸣之声,心头竟然涌起了一阵阵的温暖。翻阅古书的时候,看到古人喜欢在春日听鸟声,在夏日听蝉唱,在秋日听虫鸣,在冬日听雪  相似文献   

17.
许恩杯 《天风》2012,(7):15-16
一、发起的缘由记得刚开始侍奉的时候,除了跟着老牧师出去探访,我要么在办公室里看书,要么就是与来教会值班的信徒交通。至于有权柄的管理职位,好像离我很远,但到了自己被安排在管理教会的位置上,就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了。因为自己在没经验之前也没有兴趣去看有关管理的书籍,吃饭想着这件事情,睡觉也想,祷告的时候更少不了它。最终,  相似文献   

18.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儿跟父亲都有一种隔膜,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父亲敬而远之:我不喜欢他的懦弱和细致,我总在想为什么他不是那种能用胡子扎女儿脸很风趣的父亲?结婚的时候,我逃也似地离开了父母家,总算可以独立了,尽管只有一间小房,我却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劝说和他们同住。  相似文献   

19.
正小时候住在上海的一条弄堂里,弄堂口有一个过街楼,还有一个烟纸店。 过街楼像一座桥似的横跨在弄堂口,里面是住人的,出入弄堂的人和车都从楼下过。小时候很羡慕住在过街楼里的人家,觉得应该有一种"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意境,只是无缘上去看看,不知实际的居住条件是否如此诗意。 烟纸店则是触手可及的市井烟火的象征。名为"烟纸"店,其实卖的远不止烟和纸,而是从火柴肥皂毛巾雪花膏,到糕点糖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康先生: 你好!收到您的回信后,我看了好多遍,使我感动得泪盈满面。我寄出无数封信,跟本没有谁愿帮我,在此,我衷心地永远为您祝福,并真诚地感谢您。 按照您的吩咐,我准备3月13日左右,下昆明诊治,在未走之前,先把能描述的告诉您。 我很小的时候,不太喜欢跟女孩子在一起,可能当时很封建,但整个班都是这样。到初中后,这种思想也没有改变;初二以后,开始出现这种病,但那只是偶而才出现,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