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他4岁了还不会说话,喊他也不搭理。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带他去医院,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又遭此打击,去特殊学校训练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年轻的妈妈最终不堪重负,在他8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了。8岁是该上小学的年龄了,父亲却只给他报了语言课,并且辞去了玉器厂的工作。因为有点儿雕刻的技艺,父亲在朋友开的玉器店里帮忙。此后,他和父亲形影不离,工作、吃饭、睡觉,父亲既当爹又当妈,  相似文献   

2.
一个农夫和一个准备远行的水手在交谈。 农夫问:“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出海捕鱼,遇到了风暴,死在海上了。”“那你祖父呢?”“也死在海上。”“那你为什么还要去航海,不怕死在海上吗?”水手沉默片刻,他反问农夫:“你的父亲死在哪里?”“死在床上。”“你的祖父呢?”“也死在床上。”“那么,你每天睡在床上不害怕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部有一个叫唐纳的贫穷青年,他正直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段时间,他因帮助别人而两手空空,唯一的财富是一只金黄色的大海螺,这是做水手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他是众人眼中的浪荡子弟,他是父亲眼中的“败家子”。他不喜欢学校,上学对他来说是酷刑,在学校他常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逃出去,然后和别人一起要么飙车,要么就在游乐场和撞球间混。后来,他更是瞒着父亲拒绝了联考,结果父亲被他气得进了精神病院,父亲出院后,对他更是大大失望,  相似文献   

5.
他是众人眼中的浪荡子弟,他是父亲眼中的"败家子"。他不喜欢学校,上学对他来说是酷刑,在学校他常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逃出去,然后和别人一起要么飙车,要么就在游乐场和撞球间混。后来,他更是瞒着父亲拒绝了联考,结果父亲被他气得进了精神  相似文献   

6.
好多年前,美国有一个黑人小男孩,在他10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和身为赛车手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从此,生活里没有了温存和慈爱,有的是难吃的早点和父亲的严厉。小男孩读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每天父亲开车送他到学校。一天,父亲开车送他去上学,走到  相似文献   

7.
伊尔·布拉格——美国史上首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这个普利策奖,十分了得,可比为新闻界的奥斯卡奖。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一位黑人记者能获此殊荣,殊属不易。 但在童年时代,伊尔·布拉格曾是很自卑的,因为他是穷水手的儿子,他总认为象他这样出身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造就的。但他的水手父亲很有见地,领着伊尔·布拉格参观了两个名人故居,树立了他的信心和抱负。其一是大画家凡高的故居。在那里,他惊讶地看到了凡高的小木床和裂口的旧皮鞋,于是问父亲:“这个大画家不是一个百万富翁吗?”父亲答道:“不,凡高一生潦…  相似文献   

8.
背影     
父亲近几年做起了零售茶叶的生意,邻近集市时时闪现着他的身影。一天,他和一位朋友来城里进货,中午到家中吃饭,我和妻热情招待。刚刚放下筷子,就到了上班的时间了。父亲和他的朋友急着要走,说要去批发店看看,下午还要回去。我将他们送到楼梯口,挥手作别。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母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那么父爱就像滔滔江河推动着孩子的“独木舟”历经艰险,奔向那辽阔的大海。父亲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孩子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 对于男孩,父亲是自己的榜样,无形之中,儿子继承着父亲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的方式。父亲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常常是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父亲对朋友豪爽大方、侠肝义胆,孩子也会因朋友受欺而仗义直言。如果一个男孩子没有父亲的抚慰,他的个性中就会少一些阳刚之气,多一些阴柔之风。研究者发现,在具有男性女性化倾向的人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好友,是位医学博士后,自身教育水平很高,人也很好。朋友妻子在国外工作,在国内便只是我的这位朋友带着他的9岁的儿子。父亲很爱儿子,孩子成长得也蛮不错。父亲工作勤奋,孩子也对什么事都充满了好奇心,愿意学东西;父亲给孩子报了围棋班、电子琴班,孩子也学得是那么回事,也没有觉得太累和太违背自己。孩子平时寄宿,和父亲在一起也不缠着父亲,周末父亲在办公室加班,孩子就坐在对面自己玩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11.
爱的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位朋友的故事。 他曾经刻骨铭心地恨过一个人。那时他12岁,父亲去世已经两年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轮廓     
正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未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盾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  相似文献   

14.
每夜每夜,尤其是夜深人静时,我房间的电话铃乍响起来,我的心便抽搐了,手也抖个不停,不敢去抓听筒。我知道那是母亲打来的。她要和我聊天,她又要谈起父亲。我不想聊天,但我没有理由拒绝她。 也正是四个月前,深夜里的那个电话在我的心上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我最爱的父亲,他死了。我的可怜的母亲,她还不知道她最爱的丈夫死在另一个女人的臂弯里。 我想着,当父亲看见他的朋友和轻佻的女子从床上下来时,我想着,他再也不会恨恨地说道:“可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泪眼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不好。从懂事开始到上中学,父亲很少和我说话问及我的学习,我们之间与其说是父子,倒不如说是住在一间房子里的陌路人更为恰当。 中考时,我只考取了一个离家很远的普通高中。面临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他通过关系为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光,朽木放在哪里也都一样!”况且他是从不求人的。母亲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高度     
他出生于金融世家——祖父曾协助创建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父亲则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1927年,他随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在学校里,由于他口才出众,同学们都认为他长大后最适合去当律师。  相似文献   

17.
父爱的补偿     
母亲去世后,我怕父亲太孤单,便把他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父亲不喜多话,来城里多时,没有结识到什么朋友,只是每天在家看看书,读读报。我中午在单位吃饭,晚上才回家吃,所以父亲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为我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每天我一下班,父亲便会为我端上热气腾鸭的饭菜,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我有许多属于年轻人的节目,没有时间陪父亲聊天,我便劝他多出去走走。  相似文献   

18.
在他幼小的时候,父亲在大队的专业队干活,母亲体弱多病。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每天从学校回来,他总是先帮助母亲干活,然后再复习功课。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与母亲一起抬水。那时候,他的家乡还没有安装自来水,村民们吃水要到村里的老井去挑水吃。他的家距离那  相似文献   

19.
父亲,请回家     
刘凌维 《天风》2018,(6):36-37
前几日,朋友的父亲生病在老家住院,她请了几天假回去照顾父亲。朋友说,她在医院陪护的几日对父亲来说有些煎熬,对她来说也不轻松。在那几天里,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和父亲之间共同的记忆竟然少得可怜。她和父亲都不算是内向的人,可在病房里除了偶尔问父亲要不要喝水,或想吃些什么之外,他们竟然找不到什么可以聊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父子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一个儿子酷像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一个朋友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忽一日早上又见着了他,忍不住就叫了他的名字,当然知道这是他的儿子,但能不由此而企羡起这一种生生不灭、永存于世的境界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