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陶知行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明确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可见,教育过程中绝不能缺少道德教育。青少年一代生活在和谐稳定的国度中,幸福的光环萦绕其身,对过去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之甚少,他们普遍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想的冲击,对西方的金钱至上、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然而目前高校中的德育处于低效和边缘化的困境,高校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社会生活。道德源于生活、融于生活,只有与社会生活相匹配的道德教育才是具有实效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匹配社会生活,即理念匹配、"教""学"匹配和知行匹配。渗透式德育、价值澄清德育、体验式德育是增强高校道德教育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匹配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谈到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要不忘著名画家卢沉一句名言,"吞吐古今,涉猎中外",对传统要"学深学透"。如同孩子和父母,要认得"亲父母"和"祖宗",不仅要血液相融,更要灵魂相融,建立深厚的感情,把根扎好。等待孩子长大思想成熟了,然后再谈"涉猎中外",否则就乱了。孩子从小被拐骗抱走了,长大了认养父母而不认亲父母,即使别人帮他找到亲父母,也没有了感情,融不在一块;如果孩子对父母有印象有感情,即使被拐骗走,长大也能像"塞翁失马"故事,带一群马跑回来。  相似文献   

4.
美国汉学家倪德卫提出了一个类似于美诺"知识悖论"的"德性悖论":如果一个人愿意接受道德教育,他一定已经有了德性;如果他没有德性,就根本不会去接受道德教育。如此,则道德教育和学习似乎要么不必要,要么不可能。"德性悖论"对儒家思想提出了某种挑战:不"欲仁"者如何可能转变为"欲仁","小人"如何可能"立乎其大"?但是"德性悖论"预设了错误的前提,道德教养可以在没有明确的道德意向的时候就发生,它可能是出于理性自我利益的考虑,也可能是先天本性的自然流露,或者习焉不察地受到社会影响。伴随着道德经验和反思能力的发展,人才会对道德和自我形成一种总体性的理解,发生自我作为道德主体以及道德意向的顿悟。孟荀殊途而同归,可以消解"德性悖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看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嘉宾在工作之余,最喜欢做什么?最喜欢去哪里旅游?最爱的一本书是什么?等等。嘉宾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其实倒没有什么最喜欢的,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都很喜欢,没有非此即彼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不可或缺的爱好。"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问孩子:"你最喜欢谁,爸爸还是妈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来看,德育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存在着僵化和乏味的现象。这一方面与其内容的意识形态化有关,另一方面与其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说教化有关。如果我们在德育教学方式上进行一种审美化的尝试,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整体与和谐、体验与开放、媒介与立体几个层面,还要重视教学环节的整体性,并在教学情境中始终把学生作为中心和主体,通过各种手段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成的审美化教学环境。这既能从一定程度上冲淡纯粹的、干瘪的、单向度的知识性灌输,又能创造出一个活泼泼的、动态立体的、师生互动的德育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微型德育课是以反映某一或某些具体的德育内容为中心而精心设计的一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三观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多方位渗透的多功能课型。它既有学科课程之形,又具备活动课程之功能,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它“立足于小”“着眼于内”“一事一开课,遇事即开课”,以“日常生活”为支点,让师生本真的道德情境中接受教育,切实提升德育实效性。一、在生活中选话题  相似文献   

8.
正家训是一种于亲情中培育规范、生养中予以教化的教育手段,一种于国家正式组织之外的道德教育。家训的内容是关乎人在这个社会"能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起始伦理,家训的目的是使家庭中的成员能够"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成为于己、于人、于家、于国的楷模之人,最终推动民族和国家不断前进。中国儒家文化的起点是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故道德成为国家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一种先"老吾老"然后实现"以及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提升,因此在各个学科的每一节课中,都应该有德育渗透的痕迹。美育与德育是相通的,也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哪个环节中渗透德育较自然,更容易引导学生,被他们接受呢?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小学美术教学中要靠视觉艺术形象和审美活动的感染、熏陶,启发学生,使学生领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看、听正反面直观事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一直在学习"接纳"与"放下",虽然愈学愈好,但有时候还是觉得不到位。因为,我还是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种事要发生?为什么事情会这样?为什么事情不能如我所愿?我发现,当我在问"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是怀着一种受害者心态,想要讨回公道的。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先生不到四十岁。有一天,先生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时,倒在地上再没有起来,就这么走了,连一句"再见"都没来得及说。在谈话中,她隐约地问到"为什么"。我看着她充满泪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国以来,在我们的道德教育的思维定势中,严重地存在把道德教育问题与政治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的现象,使道德教育过分政治化。例如《德育原理》就指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德育”侧重点主要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德育”是“育政”而不是“育德”。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17日—21日,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主办的"第24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教育",来自中韩两国的100余名学者围绕东西方文化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现代社会诸领域的伦理问题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东西方文化与道德教育大会开幕式后,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研究员和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都圣  相似文献   

13.
杨姿芳 《现代哲学》2008,(1):124-128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德育思想主要表现为:通过创立性善论建立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把仁义统一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强调自我教育是德育的关键环节;推崇诗意的理想人格从而达到以德治国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鉴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强我国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灌输和启发相结合;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注重东西方德育经验的综合利用;强化道德实践,完善学校德育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口号,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十八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康德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是目的,而自然物只是人的手段。他认为没有理性、没有意志、没有尊严因而也没有自身目的的自然物,只能充当人的工具,只具有手段的价值。而有理性、有意志、有尊严、有自己生活目的的人,不只是作为一种手段而为别人所利用,人本身是作为一  相似文献   

16.
王宝强,这个名字突然随着《士兵突击》的热播,传遍了中国,成了2007年影视界的"黑马"。如果算是成功的话,他成功了。在当前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社会里,他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没有学历,也没有特别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演技,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打工青年,其成功似乎是一个特例,一个偶然。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12)
<正>[中国经济网]近日,重庆一名小学生的"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机》在网上热传:"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孩子对"看手机家长"的真实刻画,戳中了很多爸爸妈妈的心。有教师就此做课堂调查,超过1/3的孩子举手表示,家长常常玩手机忽视他们,让人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很多普通高校都把"广告欣赏"作为一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来开设,滨州学院也是如此。但由于没有指定的教材、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广告理论基础的薄弱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广告案例欣赏仅仅停留于表面,没有有效结合广告进行创意思维训练等,最终背离了"广告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归纳与整合,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先进教学手段,并在教学环节加入设计实践部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中外道德教育及文化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从德育重视人的内在品质的培养,坚持德育自觉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情理融通,重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德育中的地位和价值等方面论证了当代德育应在发展人的整体框架下,坚持道德教育内在性的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20.
皿苇 《天风》2018,(5):18-19
如果是上帝,那么在他就没有难成的事寒假回家,发现院子右侧那只有一掌宽的角落里搭起了一个鸽子窝,看一对鸽子寸步不离的样子,就知道里边一定有鸽子蛋。院子里已经好几年没住过鸽子了,再次看到鸽子窝,我竟然也激动得像个孩子一样,跑到父母面前叽叽咕咕一顿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