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小时候,听大人们说,爬到高高的树上,就可以用手触摸到天空中美丽的月亮。用手去触摸月亮,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怀着神往,我开始学习爬树,期望哪一天爬到那高高的树上,去触摸那美丽的月亮。学习爬树,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常常是摔得鼻青脸肿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不  相似文献   

2.
拾柴     
正到了秋天,树木落尽了树叶,汶河岸边的芦苇荡里的芦苇也收割后垛在了大队林业院子里。树林和沙滩也都光秃秃的了,奶奶就带着三五岁到十来岁大小的我们兄弟七八个,去树林里拾柴。树林里大多是杨树、柳树,风吹过后,就会从树上落下一些干枯了的小树枝。说是去树林或者沙滩上拾柴,其实是奶奶带我们去那儿玩,主要是照看我们这些孩子;那时大人都在生产队里没日没夜地劳  相似文献   

3.
碧萝     
正我认识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碧萝。十六岁那年的秋天,我因为高中休学而整天在故乡的大街上游荡,清晨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提一桶冷水从头顶浇下来,在酣畅淋漓中抓起一个馒头后,就一边大嚼一边在街上闲逛。有时候,我会游荡到离我家十多里之外的高高的沙丘上,尽情遥望蓝天的尽头,放飞着许多莫名其妙的思绪。那天,当我躺在柔软的沙丘上闭目做梦的时候,那个名叫碧萝的女孩出现了,我和她相识了。  相似文献   

4.
正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然而,秋天的收获却是来自于春天的花开。那年,父亲在老家的院子里种下一棵苹果树,我听说是苹果树,眼前立刻闪现出过年时才能吃到的又大又红又脆的大苹果。我问父亲是不是以后我们在自家的院子里就能摘到苹果吃了?父亲乐呵呵地笑着说:是的。父亲的回答让我对那棵苹果树充满了无限期待。一晃就到了第二年春天,苹果树果然开花了,  相似文献   

5.
正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  相似文献   

6.
在丹桂飘香的金色秋天里,应邀来我国访问的日本青年朋友,终于来到北京。9月30日上午,我们首都各族各界青年,身穿艳丽服装,胸前佩带着中日青年大联欢纪念章,兴高采烈地来到首都体育馆和日本朋友世行联欢。我代表天主教界青年,能荣幸地参加大会,感到十分高兴。刚一门,我就被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青年们正在喜气洋洋地耍狮舞龙,锣鼓声响彻云霄。全场内,几千名青年手持各色花朵,在座座上组成特大的光彩夺目的“欢迎”二字,真是花的海洋!十几个大红宫灯高悬上空,流苏在微微飘动,好象也在欢迎客人。整个会场,一片欢声笑语,充满着团结友好的气氛。看到这些,我仿佛看到21世纪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美好前景。我想,要实现老一辈开创的  相似文献   

7.
晾晒     
正喜欢阳光,喜欢阳光的味道,喜欢迎着阳光跑。今年秋天,一个阳光暖暖的日子,我从一个果园里捡回来大量的山楂,回来后和母亲一起动手,整理干净后把它们晾晒在阳台上。我要把它们加工成山楂干,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物美价廉的梨和苹果,也都加工成果干。  相似文献   

8.
正当秋天来临,无论草丛还是院落,都会传来蛐蛐那简单而又肆意、温暖而又质朴的吟唱。我想起童年的生活,都是在家乡的院子里度过,尤其是秋天的夜晚更是美妙,有秋虫唧唧伴我入眠。那时候生活在农村,院子里有篱笆围成的菜园子。夏天的时候,几棵果树结着满满的果子,园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每天都会去看看这边的小花,摸摸那边的小瓜,偶  相似文献   

9.
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  相似文献   

10.
独处     
我喜欢热闹,但更喜欢独处。这样说其实也不对,不该把二者对立或者分裂开,有时候谁又能分得清楚热闹和孤独呢?自己所在的环境越热闹,内心的感觉可能越孤独,而躺在床榻上,一个人,一本小册子,静静地读,也会读出人世的热闹。这两种情境经常在我的生活中出现,区别在于前者有冲突分割,后者则令人轻松,自在自由。  相似文献   

11.
张恩慧 《天风》2005,(10):48-49
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去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喜欢热闹,却往往在最热闹的时候突然感到内心极度的孤寂;喜欢安静,却往往在安静的时候心潮澎湃;喜欢一个人坐在黑夜里对着屋顶发呆,也喜欢在一群人中高谈阔论;追求完整,却偏偏喜欢破坏的感觉;喜欢把秋天的落叶踩得劈  相似文献   

12.
依依和丝丝是两只蚂蚁,它们都想翻越前面的一堵墙,去寻找墙那面美味的食物。这段墙长有百米,高有近20米,不过这堵墙每隔10米有一个小通道。蚂蚁依依有着强壮的身躯,它一来到墙脚就想:“我有的是力气,只要一鼓作气翻越过去,便会得到可口的食物。”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辛苦地、努力地……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  相似文献   

13.
正看月亮,最好的地方是在乡下。夜静下来,月光像是一层薄薄的小雪,给原野披上轻纱,我们叫它"月亮地"。人家的房屋,零星的草垛,偶尔的犬吠,望一眼天上的月亮,你仿佛听到树木万物均匀的呼吸,它们刚刚进入梦乡,稍有惊忧,就会弄醒它们。一年有多少个月亮地?这个没法去数。月有阴晴圆缺。勿庸置疑的是,春夏秋冬的轮回里,各个时节月亮地各有特色。最美的当属冬天的月亮地。天早早地黑了,月亮挂在天上,或一弯新  相似文献   

14.
养蚕     
黑压压的小蚕,象种子发芽似的,纷纷从蚕种里钻了出来。我干脆就将桑叶直接放在蚕种纸上,让它们出来了就直接爬到上面去吃。那时候一片桑叶上就有好几十条蚕,几十条蚕也只能在桑叶上吃一些洞洞点点,撇一把桑叶在上面,就可管一天。去年一个朋友,说他孩子养的蚕太多,就带了几十条来,说给我的女儿养。女儿连摸都不敢摸,更不要说养了。特别是采桑叶,那是要跑到效区的河边田边上去寻的,这就更不是她能胜任的了。养蚕的任务也就完全落到我的身上。不过几十条蚕,吃的并不多,但它们结茧了,变成的蚕蛾子,生下的蚕种却特别多。随着这些小蚕的一天天长大…  相似文献   

15.
恃弱     
有则电视新闻我看了三遍,还意犹未尽。因为毁坏了村子里的玉米地,胖乎乎的大熊猫爬在高高的树上,不敢下来。树下不远处是围  相似文献   

16.
我会记得     
在我8岁之前,我一直是在家跟着妈妈的。我们家的房子外面有一个小菜园,妈妈经常带着我往菜园里活动,我很快就喜欢上了那种叫做小胡瓜的植物,它们那又小又细的卷须伸出去,缠绕在架子上时的样子就像许多小手指用力抓紧架子一样。它们似乎很无助,我会坐在地上,靠向它们,感觉到它们需要我。妈妈会坐在她的菜园专用小凳子上,像我看小胡瓜一一样看着西红柿。  相似文献   

17.
早就知道潭柘寺、戒台寺。在商务印书馆的《北平指南》上,见过潭柘寺的铜图,小小的一块,模模糊糊的,看了一点没有想去的意思。后来不断地听人说起这两座庙:有时候说路上不平静;有时候说路上红叶好。说红叶好的劝我秋天去;但也有人劝我夏天  相似文献   

18.
紫竹作伴     
正我很早就向往,在这小城里能有一处自己的院子,不在乎院子的大小,能盖几间房就行。房不在多,够住就行。院子里,要栽几棵竹子。竹子不能太多,太多太稠密显得太繁杂。也不能太少,太少太稀疏显得太孤单。就那么三五个平方的地方,栽上那么七八棵竹子,最好。最好竹子是栽在窗前,一个不远也不近的地方。在我写作累了的时候,拉开窗户,闻着淡淡的竹叶清香,看风弄竹影……这时,我就会感觉到,自己仿佛是一位  相似文献   

19.
晒书     
正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院子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喇叭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结婚前积攒的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及时催促他们按  相似文献   

20.
菩提一叶     
主持寄语 现在的社会物质生活确实是大大丰富了。不仅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一类大城市,就连一般的小县城也都是橱窗内花花绿绿,饭店里美味佳肴,咖啡厅、酒吧间、卡拉OK,说不尽的热闹! 可是,人们似乎并不都那么满意。 许多年轻人来信、来访、希望我们帮助(她)们解脱烦恼。他(她)们在繁华虚荣的热闹中感到压抑、烦躁、同时,我也见过一些人,尽管也感到不满,却认为这是“势所必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