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拔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不会洗衣服、不会买东西、不会  相似文献   

2.
正我在以前的公司工作好几年,兢兢业业,当时公司里有一个部门主任高升,空出一个职位。尽管我的业务能力很强,却没有得到总经理的赏识,一个新来的同事获得了部门主任的位置。后来,我被调离那个公司,之前的疑问也一直困扰着我。一次,我和曾经的一个对我比较关照的领导闲聊,说起这件事时难免有点委屈。我说:"我在工作  相似文献   

3.
多看一眼     
曾经读过美国马里杰·斯比勒·尼格的一篇《多看了一眼》的文章,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件发人深省的事。作者说他看见一位坐在矮凳上拔草的男人,便以为那该是最懒散的典型了。临离开时,又看了他一  相似文献   

4.
美国伯利横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益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艾维·利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请你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舒瓦普用了5分钟写完。艾维·利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对于你和你公司的重要性的次序。”这又花了5分钟。艾维·利说:“好了,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只是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  相似文献   

5.
随着马家爵在三亚的落网和被绳之以法,这个曾经轰动全球(马家爵本人的照片因此而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的校园恶性杀人案终于告破。然而,这起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件不能不让人产生种种思考:像马家爵这样的“天之骄子”为何沦落成一个杀人犯呢?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只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件事。  相似文献   

6.
服侍与提升     
刘美纯 《天风》2022,(6):25-26
<正>耶稣为门徒洗脚这件事只有《约翰福音》记载(参约13∶1-11)。这件事的背景约翰并没有交代得很清楚。通过《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的记载,我们知道在这之前,门徒曾经为了在天国里的座位而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参太20∶20-24;  相似文献   

7.
正海尔创立之初,一名员工去给客户装空调,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后来竟让海尔发生了巨大改变。那名员工当天装好空调正准备走,忽然,他回头发现客户正拿着抹布,擦地上安装空调过后的脏迹。张远很想上去帮忙,但又觉得这不是他的分内工作,就回到了公司。一回到公司他突然愧疚了起来,于是他写了一封"反馈信",提到了这件事,投入公司信箱。这封信就这么安然地躺在了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有两件事情催逼我思考传道人择偶的问题。一件事是一位学生的婚礼,我受邀给新人证婚,在证道的分享"婚姻—携手实践基督使命"中特别提出,嫁给传道人需要预备自己的生命与传道人一起实践主的使命。另一件事是一位曾经就读于神学院的学生,在面对择偶时遇到一个难题,是选择同是神学院毕业的传道人,还是选择教会的信徒?她纠结其中,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相似文献   

9.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下“每桶四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作“每桶四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石油大王、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大感惊讶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这实在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可在偌大的公司里,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愉快地坚持着去做了。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教授弗雷杰于一九六六年写了一本书,名为“境遇伦理学”。弗雷杰的基本理论是:没有一件事是普世公认为对的或是错的;也没有一件事本质上是善的或本质上是恶  相似文献   

11.
仅仅是开始:德里达现象与德里达访问北京之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杰 《哲学动态》2001,(11):2-5
德里达来了 ,这是第一次。 2 0 0 1年 9月 3日 ,在北京最美丽的金秋 ,德里达先后在北京大学、《读书》杂志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了三次讲演 ,但是 ,讲演并没有产生预想的轰动效应 ,这是一件非常耐人寻味的事。这样的结果也许不是德里达的错 ,自从上个世纪 60年代以来 ,德里达逐渐在法国之外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名声 ,以致于超过了法国本土 (美国整个文学批评界曾经像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对美国文化的热情那样欢迎德里达的解构论 ) ,他不但是当今法国最有名的哲学家 ,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有世界声望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哲学自身的范…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生活很烦人的一件事,就是几乎每天都要接到推销、募捐电话。今天就接到了一个,是要求给遇害警察的家属募捐的,这可不能(或不敢)不捐,于是推销员在挂掉电话之前,高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美国的两件医学伦理事件的争论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410081)禹宽平第一件事:据1993年11月12日出版的一期Science杂志报道,当年11月初,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的(IOM)一群专家召开了一次专门会议,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项政策提...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动态     
印尼拘捕世界末日邪教信徒防止他们集体自杀11月11日,印尼警方拘捕了200多名世界末日邪教信徒,因为担心他们会集体自杀。这个邪教的信徒宣称,世界末日将于11月10日上午9时到下午3时之前到来。警方是在下午3时所谓世界末日最后期限过后采取行动的。此前,该邪教的头目已经因其它案件被警方逮捕。美国穆斯林同非穆斯林加强交流11月19日,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CAIR)常务理事尼哈德·阿瓦德在电视节目中说,斋月为美国穆斯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向非穆斯林美国人介绍他们的宗教。近日在白宫和美国国会举办的开斋晚宴活动表明伊斯兰…  相似文献   

15.
正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宣帝刘询一登基,就遭到了大臣们的"逼婚",让他立辅政大臣霍光的女儿为皇后。让人意外的是,对霍光什么事都顺从如羔羊的刘询,唯独在这件事上保持了沉默。公卿们有些奇怪,催促他尽快做出决定。一天,这个年轻的皇帝终于下了一道诏书,只是这道诏书让人读来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在贫穷困苦的时候有一把随身的旧剑,曾经是它伴随着我朝朝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一生到底要做些什么,这一生才不算白活?这是一个使人困惑的问题。一个人从懂事开始,只要不是白痴,在这件事上,都会有少年的烦恼,成年的迷茫,老年的无奈。我曾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美国一位普通警察,他在二十出头时干警察这一行,  相似文献   

17.
每一次用力     
正人生的每一次用力,都会是一场灾难。譬如,你用力于一个人,用力于一件事,就会因为这个人这件事而受到伤害。后来,这件事烟消云散了,这个人也消逝于江湖,但你依然活在过往的生活中,难以走出来。因为用情太浓,用心太深,所有的专注,成了回忆的疼痛;所有的热烈,成了人生的阴影。其实,若干年之后,你发现,那件事并不重要,那个人其实也并不重要。可是,那一刻,你却义无反顾,倾尽全部。  相似文献   

18.
因“强奸妇女,其中包括多名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等项罪名而被中国警方通缉在案,畏罪潜逃并长期逍遥于美国当局“政治庇护”之下的所谓“中功”,即“麒麟文化”编造者张宏堡,前些时候却因涉嫌残害其女信徒兼女管家何南芳而被美国警方起诉。据美警方称,该何自去年受雇于该张后,不但她自己曾多次受到他的性侵害,而且连她的女儿也曾多次受到他的性侵犯并被要求为他生一个儿子———但被何所拒绝,于是他便于今年3月15日在两位弟子的协助下,把她关在家中进行了长达半小时之久的“绑架和以致命武器进行殴打”等一系列疯狂报复,致其全身多处重伤;他一…  相似文献   

19.
穷人的补丁     
在我的印象中,舅舅似乎从没有穿过一件不带补丁的衣服,这就像是他的人生,被贫穷撕扯得漏洞百出,他一生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不停地出苦力,以缝补他支离破碎的人生。舅舅曾经讨过饭,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所以,见人自然就矮了三分,他的头总是低着。因为他讨过饭,我们尽量很少和他来往,总嫌他丢了我们的脸。但他毕竟是母亲唯一的弟弟,母亲暗地里还是要帮衬他的,但舅舅家里就像是个无底洞,总也无法填满。  相似文献   

20.
在与家人团聚的晚宴上,BP机忽然响起,为处理一件紧急的事,你只好别妻儿;在证券交易市场,你急切地注意着电子展示屏上的股票指数变化.再不能象另一些人一样悠闲地品茶看报……周未已无轻歌漫舞;八小的以外已不再悠闲自在,因为你属于商业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人群──公司人。每当看到被日本企业文化界称之为“公司人”的这类群体,我总想起美国一个名叫哈默的著名企业家说过的话:一个人一旦投入了生意,就象搭乘了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无论你情愿与否,你都不得不将自己的精神、意识、情感投掷千这一茫茫商海中。这种“准工作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