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墉勤于学问,整天伏案看书写字,时间长了,难免有点弓背。一天.刘墉上殿,在品级台上一跪,乾隆瞧见,顺嘴说道:“刘爱卿,你这么一跪,岂不成了罗锅儿了?”刘墉赶紧叩头:“谢主隆恩!”乾隆一愣,问:”你谢的什么恩呀?”刘墉回道:“谢皇上封我为罗锅儿。”按当时清朝的规矩,皇帝亲口封一个字,每年就可  相似文献   

2.
正一次,乾隆问刘墉:"京师九门,每天出多少人,进多少人?"刘墉回答:"两人。"乾隆觉得诧异,刘墉解释道:"万岁,我说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乾隆又问:"那我大清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说生一人,死十二人,接着告诉乾隆他是按属相说的。譬如今年是马年,出生的人无论数量多寡都属马;而不管多少人  相似文献   

3.
徐晓鸿 《天风》2012,(5):34-36
说起眼镜来,还有不少故事,有"一代文宗"之称的阮元(1764-1849),为官清廉,但在入仕之初仍然少不了依附权贵,行阿谀逢迎之事。阮元初入翰林,一天,乾隆对和珅(1750-1799)说:"眼镜亦叫叆叇,朕今日才得知。"和珅到翰林院对阮元说了此事,并强调皇上从不戴眼镜。过了段时间,翰詹大考,出题便是"叆叇",阮元诗为乾隆所叹赏,被拔擢第一。尤其是最后两句,拍马屁也算到了极致。此事在《瞑庵杂识》、《旧闻随笔》  相似文献   

4.
刘墉的宽恕     
一次,刘墉的一位朋友来访,刘墉请他在一家小饭馆用午餐。 吃完饭,刘墉叫过服务生埋单。那名年约三十岁的女服务生,面无表情,递过要找给刘墉的几张零钱:“给你!”刘墉很客气地说:“谢谢!”女服务生却没有说一句话,冷冷地转身走了。  相似文献   

5.
正1978年,刘墉从台湾移居美国。虽然在国内有一份让人羡慕的教师工作,出版了诗画散文集《萤窗随笔》,但在异国他乡却举步维艰,找一份工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天,刘墉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维州丹维尔美术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一名艺术家。虽然名额只有一个,但高手如云,可谓一职难求。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只剩下刘墉和另一名应聘者迈克尔进入面试环节,面试时间为早上7:00,地点为该美术馆南面一楼的画室。迈克尔的画技相当高超,大家都觉得成功非他莫属。刘墉的家人甚至劝说刘墉不要再去面试了。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地方遭灾了,国家开办粥厂赈灾,和坤去视察粥厂时随手抓了一把沙子撒在粥里,纪晓岚很生气地问和珅你这是干什么。和珅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是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来蹭吃蹭喝的就不来了,这样才能让最困难的人活下来。纪晓岚看到了表象,和珅却看到了表象背后的深刻逻辑。  相似文献   

7.
爱的漂泊     
正看电视访谈,刘墉大学时谈了女朋友,因为刘墉家庭条件不好,女友家里十分反对。刘墉鼓动女友偷偷从家里偷出户口本,大学就登记结婚。当刘墉自己有女儿了,他居然会对着坐在怀里的女儿叹气:小丫头,别像你妈妈当初那么没良心,被坏小子给拐走了。多么奇妙的反转,如同完成了一场命运的轮回。看余纯顺的传记,他一个人独自进入西藏时,他的父亲为他定制好手推车,最初几年的经费,也都是由老人筹措。老人把退休  相似文献   

8.
《大清稗史》中记载这样一则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个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阄”便会被处斩。  相似文献   

9.
正阿桂是清代乾嘉年间的重臣。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十余年,身兼将相,位次一直居乾隆宠臣和珅之上。《清史稿》评价:"然开诚布公,谋定而后动,负士民司命之重,固无如阿桂者。还领枢密,决疑定计,瞻言百里,非同时诸大臣所能及……"《啸亭杂录》中载,阿桂有一匹御赐良马,某日脱缰而去。马夫前来报告时,阿桂正在看书,只回答两字:"觅之。"后来马  相似文献   

10.
刘墉妙语     
正库银哪儿去了有一次,嘉庆皇帝问刘墉道:"国库年年进银子,怎么就是不够用啊?""银子都掉进河里去了!"刘墉答道。"掉进了河里?为什么不捞啊?"这时,刘墉才微笑着答道:"河深哪!"这一语"河深",皇帝顿时明白了,这银子原来都掉进贪官和坤的腰包里去了。哪一笔是自己的刘墉有一个学生,是书法家翁方纲的女婿。翁方纲的书法讲究"笔笔有来历",处处以古人笔  相似文献   

11.
正刘轩8岁时随父亲刘墉定居美国。一天,刘墉带刘轩去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买完一杯爆米花后,刘墉就对刘轩说:"我今天没戴表,你去帮我问问卖爆米花的阿姨,现在几点钟。我先进去了,过一会儿你问到的话,就进电影院;没问到的话,就不要进!"刘轩问父亲要怎么问,父亲说得用英文问。可是刘轩以前从没有开口对外国人说过一句英文,这下吓懵了,他声音颤抖地问道:"What time it is?"一开口就把主谓语的顺序搞错,结结巴巴纠正了  相似文献   

12.
西黄寺是1652年(顺治九年)为迎接西藏宗教领袖五世达赖进京,在北京德胜门外修建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俗称达赖庙。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西藏政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六世为乾隆七十寿辰由西藏前来祝寿,乾隆按照前例在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东侧,仿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俗称班禅行宫。这两座寺庙的建成,时间一早一晚,地点一在北京,一在承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同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位西洋人,长期居住中国。时间久了,衣服也破了,但却无处制作新衣.十分苦恼。没有办法,只得找到一个中国裁缝,问他能不能做西服?裁缝回答:“只要有样式,就可以做。”于是西洋人就拿了一套西服,让他照着样子去做。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9,(2)
1988年11月24日,木板刷印本《乾隆版大藏经》首批发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到会祝贺并讲了话。《乾隆版大藏经》刻成于乾隆三年(1738),全书共7240卷,分装724函,约7600多万字,是我  相似文献   

15.
清乾隆十八年安庆回人马大用曾任台湾镇总兵兼都督佥事,历时四年,这可能为郑克塽于康熙二十二年降清后七十年第一位负责治理台湾的回回,也是清代最早获探花及第的回人。他为台湾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百姓爱戴。  相似文献   

16.
达天通理是乾隆时期汉传佛教的著名高僧,六世班禅则是其时藏传佛教的宗教领袖。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不远万里前来朝觐乾隆帝,其在京期间受到清中央政府的高规格礼遇,这也促使达天通理主动前去与之会晤。鉴于学界尚未对达天通理及其与六世班禅会晤一事予以关注,因此,本文将以相关史籍记载为基础,厘清这两大不同佛教系统高僧会晤事件的原委,并对其中反映出来的部分汉传佛教僧侣对藏传佛教的认识与态度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凡有卓越成就的人,总有异于常人的经历。刘墉也不例外,他的成长之路绝非坦途。9岁那年,父亲离开人世,刘墉便与母亲相依为命。那时候台湾刚刚度过最初的动荡岁月,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刘墉和母亲的生  相似文献   

18.
乾隆十二年(1747),江南地区发生苏州教案,两名传教士被处死。乾隆十九年(1754),江南地区再次发生教案,被拿获的五名传教士先被监禁,后被驱逐至澳门。在这两次教案的打击之下,江南传教区日趋萎缩。本文利用《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苏州致命纪略》和《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中的有关资料,对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忽视的江南两次教案发生的背景、经过及结果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乾隆朝严惩传教士的原因,而对教案等相关材料的厘定,有助于考察乾隆时期的禁教政策。  相似文献   

19.
穆民做奉献古寺换新颜刘守刚辽宁省凤城市清真古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至今已有整整22O年的历史,这座古寺在"文革"期间同样不能幸免地遭到破坏。十一属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国各地落实宗教政策的大好形势,于1980年政府部门拨款5万元给予资助对...  相似文献   

20.
心灯     
《点一盏心灯》是刘墉的一本散文集,我曾经熟读,曾经感动。今天我只是借用这个名字,也说说我的心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