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这是一位轿夫当年送给青年巴金的一句话,那时巴金还是四川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少爷。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巴金走上文学道路,并完成自己的人生之旅。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在这个家庭中,最多时有40多个仆人:  相似文献   

2.
遵从生命     
正一位记者问我:"你怎样分配写作和作画的时间?"我说,我从来不分配,只听命于生命的需要,或者说遵从生命。他不明白,我告诉他:写作时,我被文字淹没。一切想象中的形象和画面,还有情感乃至最细微的感觉,都必须"翻译"成文字符号,都必须寻觅到最恰如其分的文字代号,文字好比一种代用数码。我的脑袋便成了一本又厚又沉重的字典。渐渐感到,语言不是一种沟通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10年前,我和一个大学同班同学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写作,聊分配的一些想法。那时我们正面临毕业分配。我们都喜欢写作,都希望能分到一个与文学、艺术有关的单位。 如果说实力,我觉得自己至少在写作上比他强,因为无论从发表文章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他高过一截。凭着自己的作品,我分到了省文联,他呢,到了一家机关。按说我们的起点都不是相差太大,但时间到了今天,他却已经出版了五六本科幻小说集,  相似文献   

4.
吴邑人 《天风》2002,(10):56
果然,在他九岁在教会办的小学校内读书的时候,有一回和一个男同学吵架相骂打起来了。小儿子文耀急忙跑回家告诉妈妈,阿哥和那个姓汤家的宝贝儿子在操场上扭打一团,拉也拉不开。素素一听是那个姓汤的儿子,心想这就烦扰了。那个有财有势的汤贻臣虽然子女满堂,不过他最宠爱的还是这个儿子,他公开叫“宝贝”的。这个宝贝儿子向来神气活现,仗势欺人,在学校内上至校长下及看门人谁都忌他一脚,  相似文献   

5.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这是一位轿夫当年送给青年巴金的一句话,那时巴金还是四川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少爷。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巴金走上文学道路,并完成自己的人生之旅。  相似文献   

6.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这是一位轿夫当年送给青年巴金的一句话,那时巴金还是四川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少爷。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巴金走上文学道路,并完成自己的人生之旅。  相似文献   

7.
正余世维在《职业经理常犯的的11种错误》中讲过一个案例。他在上海的家里请了一个阿姨,很少开口提要求,因为什么事情都不用讲,阿姨就做得清清楚楚。有次余老师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就跟阿姨交待说:"小吴(阿姨姓吴),我的那个皮鞋要好好擦一下。""晓得了。"小吴说。到了早上,又忍不住问了一遍:"皮鞋擦了没有?"小吴回道:"已经做好了。"又忍不住补充:"余先生,以后你安排我做事情,请只讲一遍就好了。我什么时候需要讲两遍的时候,你骂我!"  相似文献   

8.
爱好写作的人总有一些敏感。一旦对生活有了感悟,就免不了一吐为快。在文字面前,我像一个拾荒者,把日暮晨昏碾过的边角料都当做宝贝。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道影、一抹色,都可能对我别有意味。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爱上文学,流连文字,与我内敛敏感的天性不无关联。当一个人与外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就必定要在内心为自己设置一个壁炉:  相似文献   

9.
一天,家住旧金山的汤姆夫妇接到儿子从洛衫矶打来的电话,说他从伊拉克回来了。汤姆夫妇一听很是高兴,要儿子尽快从洛衫矶飞回来。儿子说他要带回一个在战场上失去一条腿的战友一起回家。汤姆妻子听到后,立即想到一个没有腿的人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麻烦,于是口气冷了下来,说:“你的朋友他自己没有家吗?你知道他来我们家会给我们家带来多少不便吗?”在电话那一端的儿子沉吟了片刻说:“那好吧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汤姆的儿子一直没有回家。不久,他们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一名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自杀了。而死者就是他们的儿子,那个…  相似文献   

10.
清晨甘露     
司布真  李肇琳 《天风》1994,(1):11-12
司布真(1834—1892),老一辈弟兄姊妹可能熟悉这一个名字。他是19世纪英国著名布道家和奋兴家。神用着他在那个时代复兴了成千上万的人,而藉着他所留下来的大量文字,又给后世人们以很多帮助和造就。《清晨甘露》是司布真的一本灵修名著,他写作本书的用意是提醒人们注重清晨的灵修。他在原书的序中说:“热心爱主的人很重视早晨的灵修,他们有一条规则:没有见神的面,决不见人的面。百花的芬芳是大地献给造物主的香气。  相似文献   

11.
爱的称呼     
正恋爱时,她跟着他的一帮朋友喊他:"浩哥"。这个称呼真好,满足了她多年的心愿。家里没有哥哥,小时候,当看到有哥哥的女同学和别人闹别扭时,张口就是那句:"等着吧,看把我哥叫来收拾你。"她的那份羡慕啊。现在,终于有了哥哥,她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小鸟依人的妹妹,有什么事,一声招呼,那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就风驰电掣地跑来,为她扫净一切委屈和障碍。一声"浩哥",喊起来是满满的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生活中——论阿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不管它用什么样的叙事方式,用什么样的叙事视角,它所描述的都是我们无法摆脱的生活经验和生存经验,写作和现实之间自然维持着一种张力。阿成的小说,把文学和现实的张力调整到一个平衡点,恰到好处地化二元对立为二元统一,创造了他的小说世界。 他既不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去创造文学,也不横眉冷对地干预现实和怒气冲冲地抗议现实。他追求理想,但又从不消解对存在的终极追求。他把小说当作他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当作他和人们对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奶奶的吊筐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大字不识,没文化是肯定的了。因为没进过学堂,所以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她娘家姓冯,据她回忆,家里人和街坊邻居都喊她四丫。嫁给爷爷  相似文献   

14.
当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徒3:1—19)的时候,并不是为自己不能帮助那个有求于他的瘸腿的人找一个借口,尽管他说的是一个事实。他不能这样简单的拒绝那个有需要的人,他了解那个人的痛苦,但是彼得他不是慈善家,没有办法给他一笔固定收入,使那人不至于天天在那里乞讨。他只是一个耶稣基督福音的使者,他只是经历过耶稣基督福  相似文献   

15.
奶奶的吊筐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大字不识,没文化是肯定的了。因为没进过学堂,所以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她娘家姓冯,据她回忆,家里人和街坊邻居都喊她四丫。嫁给爷爷后,姓氏随夫,便成了赵冯氏,一直到离世,灵牌上也是这么写的。  相似文献   

16.
让智慧带路     
一个人要成就某种事业需要许多外在条件,比如环境、所受教育、家庭背景等等,但没有哪种条件的重要性可以与一个人拥有的智慧相比。智慧就像神话中的一块魔布,它不经意间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我的表弟远从初中起就是一个文学发烧族,而且作文写得特棒,他立志长大之后一定要考中文系。表叔是一个作家,因为写作,在文革中吃尽了苦头,他怕自己的悲剧再落到儿子身上,坚决反对远搞文学。为了让远对文学彻底死心,他考大学时,表叔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考题     
正20世纪20年代,一个年轻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走上了东京街头,他想要为自己寻找一份工作。后来他看一个招聘广告,说是一家保险公司要招聘业务员,他就来到了那家保险公司,他敲了敲经理的办公室门,被允许进入后,小伙子礼貌地问:"您好,这里是招聘办公室吗?"经理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说:"不好意思,这里不是你要找的地方。"小伙子再次核对了一下办公室门  相似文献   

18.
正杜富国,扫雷英雄,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在一次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他毫不犹豫地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当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扑面而来的时候,杜富国用身体护住战友,战友安然无恙,而他的防护服却被炸成碎絮,整个人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经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一篇访谈。访谈人是诗人、小说家及文学批评家路易-菲利普·达朗贝尔。受访者是法国比较文学专家达尼埃尔-亨利·帕若。在谈话中,帕若向读者阐释了自身的诗歌写作生涯及诗歌与小说写作的不同之处、异国经历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美洲文学和文化的参照。帕若还就身份问题和《第欧根尼》专刊标题"通道,边界,混杂"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是,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随着毕业典礼的临近,年轻人期待着父亲给他一个惊喜。终于,在毕业典礼那个早晨,父亲把他叫到自己的书房,告诉他,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