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且晏如     
正一位90后的小妹妹生了个小公主,看到她朋友圈发布的消息,我第一时间送上了祝福。妹妹说,姐姐,能不能给我女儿取个名,我们想了很多,可都觉得不甚满意。我问有什么讲究,她说最好不拗口又不落俗套的。我想到了"晏如"二字。晏是每天过得安然,言笑晏晏,那是《诗经》里夸赞女子温柔的好容颜;如呢,就字面看,不就是家里多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正>周二早晨来到心理咨询室,刚刚整理完一些资料,就有一名女生微笑着走进来,这名女生白皙漂亮,穿着也很时尚。她很轻松地问我,"老师,您有时间么?我想找您谈谈。"看到这名女生,我感觉很疑惑,一般来咨询的学生都是心情沉重、满面愁容,不少同学一说自己的问题就像要哭起来。但是她这么早就来找我,肯定有一些紧急的事。在沙发上坐定后,她告诉我她叫吴莹,然后她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很厌世。"这个问题很  相似文献   

3.
来电话者是一个高三女生。她用轻快悦耳的声音说起自己的困扰:放寒假了,可自己怎么都学不进去,贪图享乐,一开电视就关不住,每天如此。我说,看电视怎么就叫“贪图享乐”呢?她说,当然了,否则没办法解释,我都高三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不该这么做。听得出来,她为此非常自责。  相似文献   

4.
生活的珍珠     
简单的生活在我的楼上住着一个中学生,虽然我从没看见过她一面,但我知道她是个勤奋的学生。每天早晨很早的时候,就听到她朗朗的读书声,晚上大概10点多钟了,她会准时读英语。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每次听到她读书的声音,都让我思绪万千,不禁又怀想起当年自己备战黑色...  相似文献   

5.
她头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她患有目眩症,经常突然头晕目眩。她说是一次吃错西药引发的过敏,好长时间治不好。现在她每天都吃一种镇静药才能维持正常生活。她问我:“这类病能不能治好?” 她说话细声细气,口气有试探的味道——试探我是不是关心病人、理解女人,是不是有职业感觉,能不能判断她提出的问题。 我解释说:就目眩症来说,一次药物过敏不可能造成长期的目眩。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突发突止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1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督导的主要议题是她不清楚为什么来访者看到的自己和她看到的形象不同。来访者的不同形象:情绪表达上被督:“来访者描述自己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她说自己是一个平静的人,处理事情非常冷静。在咨询中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是如此,但她提到的几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她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她的情绪反应就不再是我熟悉的模式。”督导:“你能具体说一下吗?”被督:“比如之前她曾说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说到一个新闻事件,她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望月     
纷繁的时候,便去望月——儿时望月:走一段路, 抬起头来,月儿总是跟着我,照着我,如影随形;我走她就跟着走,我停,她也就停,多像我的小恋人-我在路上,她在路上;我在河边,她在河中;我坐在井沿,她就跳下井,然后抬起明晃晃的脸儿看你;我到山顶,她在山顶;我回到家里,她正好在窗口前望你……  相似文献   

8.
望月     
心绪纷繁的时候,便去望月一一儿时望月: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儿总是跟着我,照着我,如影随形;我走她就跟着走,我停,她也就停,多像我的小恋人——我在路上,她在路上;我在河边,她在河中;我坐在井沿,她就跳下井,然后抬起明晃晃的脸儿看你;我到山顶,她在山顶;我回到家里,她正好在窗口前望你……  相似文献   

9.
王海东 《天风》2002,(4):20-20
北方海滨的早晨寒风凛烈,雾气袭人,礼拜堂的门口,一位年老的姊妹瑟瑟地靠在紧闭的大门上,我走上前去问她:“你为什么站在这里?”“我来做礼拜,教堂的大门没开。”“那您为什么不敲门呢?”我奇怪地问她,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回答说:“我不敢敲门。”“不敢敲门?”我有些迷惑。“是的”,她接着说:“守门的弟兄已经两次‘警告’我,以后礼拜不许来这么早!所以我只好站在外面等待。”她  相似文献   

10.
爱又如何     
纯子和我是一个村的。上小学时,我俩一个班。那时她文静、秀丽,学习成绩又好,我们这群男孩子都喜欢她。她爹是村里的干部,高个黑脸,说话瓮声瓮气,我们一见他就躲得远远的。我家很穷,所以我即使喜欢纯子,也只能在梦里与她相近。她就像一个一尘不染的仙子,让我们不能亵渎。小学毕业后,全村就我和纯子上了乡中,这就为我接近纯子创造了绝好的条件。每天早晨我早早地出来,一边看书一边慢慢地走,等着纯子出来,然后她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一起向学校走。那时我总在想,如果半路上出现几  相似文献   

11.
记得以前在恋爱的时候,我和女友相距甚远,见一次面很不容易,白天上班时又不宜在电话中谈私事,便和女友约定,每天清晨七点三十分给我打电话。她是一个守约的人,几乎每天清晨都可以收到她的电话。电话中她那亲切柔和的声音,以及由这美妙的声音所传达出的那份纯如水晶般的真挚情感,令我无比高兴和激动,这种爱的愉悦滋润着我,使我有力量担负一天中的繁重工作。 有一天早晨,我没有收到她的电话,我起先是感  相似文献   

12.
正同事吴姐的爱人突发疾病去世,我们都唏嘘不已。刘姐说:"从今天开始,咱们办公室每天必须有两个人去陪老吴,真无法想象她得多痛苦!每天有人陪她说说话才行,要不然真不知道她能不能熬过这一关。"大家听完,纷纷响应,表示一定要全程陪伴吴姐。过了一会儿,一直没说话的张姐忽然说:"咱们已经看过老吴一次了,我想以后大家都不要去了吧?有的时候,人的痛苦只能自己消化,不需要别人打搅。"张姐的话让我突然醒悟,其实很多时候,别人的痛苦真的不需要打搅。  相似文献   

13.
撒谎的爸爸     
正自打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疼,而她,只有爸爸。每每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她都羡慕得不得了,她不明白,别人都有妈妈,为什么她没有?于是,她不止一次哭着向爸爸要妈妈,而爸爸总是告诉她,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要她在家乖乖地听话,不哭不闹,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她信了爸爸的话,为了能让妈妈回来,她真的变得很乖很乖,尽管爸爸口中每次的"很快"都是遥遥无  相似文献   

14.
这一天,在我开的心理诊疗室里,来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少妇。尽管她全身上下打扮得珠光宝气,但从她的眉宇间看得出还有几分稚气,也有几分烦郁。果然,我刚开口问她心理上有什么毛病,她就掩面抽泣起来,断断续续地说:“医生,我心理上没有毛病,只是想问问你,我该怎么办?”我清楚心理病人一般都不会认为自己心理有毛病,便宽慰她道:“那你有什么烦恼跟我说一说吧!或许我能帮你解开心中的疙瘩。”她迟疑着,好像难以启齿。我也不去催她,只是用亲切的眼神鼓励着她说出来。在我无声的鼓励下,她终于开口了,含泪地说:“医生,我不是个好女人,我总是在对不起我…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位母亲,由于要上班,将3岁的女儿丢给离家不远的外婆照看,但她很不放心,每天都要去看两趟。这日早晨去看孩子时,女儿打了两三个喷嚏。上班时,她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宝宝会不会是感冒了?会不会发热?或者是患了其他什么病?”她越想越担心,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煞有介事地请了假,并急急忙忙地跑到外婆家。结果,她看见孩子正在那儿活蹦活跳地玩呢!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她能有如此完美的身材?为什么她能随心所欲地穿任何一件衣服?为什么她一举手一投足都那么性感妩媚?还有,为什么你对面的同事总能提前准备好老板要的报告,而自己就非得开夜车才能不耽误工作?为什么当年大学的好友现在都比自己挣得多……你我身边的很多女人都是如此,穷其一生都是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别的女人身上,与她们进行着无休无止的比较,从身材到容貌,从工作到家庭,从老公到孩子……比较的过程中夹杂着妒忌,比较的结果是失落与自卑。  相似文献   

17.
养蚕     
黑压压的小蚕,象种子发芽似的,纷纷从蚕种里钻了出来。我干脆就将桑叶直接放在蚕种纸上,让它们出来了就直接爬到上面去吃。那时候一片桑叶上就有好几十条蚕,几十条蚕也只能在桑叶上吃一些洞洞点点,撇一把桑叶在上面,就可管一天。去年一个朋友,说他孩子养的蚕太多,就带了几十条来,说给我的女儿养。女儿连摸都不敢摸,更不要说养了。特别是采桑叶,那是要跑到效区的河边田边上去寻的,这就更不是她能胜任的了。养蚕的任务也就完全落到我的身上。不过几十条蚕,吃的并不多,但它们结茧了,变成的蚕蛾子,生下的蚕种却特别多。随着这些小蚕的一天天长大…  相似文献   

18.
正在大学毕业的晚会上,大家都汇报自己已经应聘上了某某单位,以后可以以此地点来联系。轮到我发言时,我大言不惭:我不给你们留具体的联系方式,因为以后你们随手翻看报刊,都会看到我的名字,都能看到我写的文章,就会知道我的地址和近况了。  相似文献   

19.
不虚度     
正有一位入职两年的年轻中学老师给作家连岳写信,倾诉自己对于工作的困惑。她在信中写道:工作两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和繁琐,琢磨不完的教案,还有劳什子的教研活动。最不堪的是看到那些四十多岁的老教师们,每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年复一年做着重复的工作,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想离开,又舍不得单位的编制,她落款称自己是迷茫且糊涂的人。我想,究其根本,这位女老师的烦恼来自一个年轻人的焦虑和浮躁。她想获得编制教师的好处,但又无法忍受具体工作带来的压力。这种纠结,便是她陷入迷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朋友想减肥,用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有一天她听人说,每天记录吃的食品的热量,只要不超过基础的热量,人就会渐渐地瘦下来。朋友一听,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吃什么都先把它们各自的热量记录下来。若哪天菜品太好,吃超额了,她一定会比平时多做一倍的运动,赶紧将热量消耗掉。我问她,你不嫌麻烦吗?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