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事     
李艳华 《思维与智慧》2008,(1):M0002-M0002
我喜欢《思维与智慧》这份杂志。但在获得方式上,我则喜欢到报刊摊上去买,而不是在邮局订阅。我有我的逻辑。我认为,越是喜爱一种报刊,越应当真情地对待她。真情是靠付出来体现的。我选择到报刊摊上去买《思维与智慧》杂志,而不是通过邮局订阅,目的就是表达一下对《思维与智慧》的真实感情,我爱她,就选择对她付出。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思维与智慧》这份杂志。但在获得方式上,我则喜欢到报刊摊上去买,而不是在邮局订阅。我有我的逻辑。我认为,越是喜爱一种报刊,越应当真情地对待她。真情是靠付出来体现的。我选择到报刊摊上去买《思维与智慧》杂志,而不是通过邮局订阅,目的就是表达一下对《思维与智慧》的真实感情,我爱她,就选择对她付出。  相似文献   

3.
文冬 《思维与智慧》2005,(12):59-59
那时我在一所中专学校上学,全班30名学生,我是班委之一,也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期末,老师组织同学给班干部投票打分,我想我肯定会得全票。  相似文献   

4.
父亲是一名木匠,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找父亲打家具的人很多。童年时,每当父亲要出去给人家打家具的时候,总是带着我。我的童年就是在刨花的馨香中长大的,简单而快乐。我喜欢拿起父亲锯下的各种小木头,当积木搭着玩。有时找到像小手枪、小动物这样的木头,更是喜不自禁。看到父亲打出一件件精美的家具,我就想跟父亲学木匠。可父亲总是说,你现在还小,要好好上学,等你长大了,我会教你木匠手艺的。17岁中学毕业的时候,我又一次对父亲说起我想跟他学  相似文献   

5.
这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正上初中。一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刚走到一个胡同口,我忽然发现路边静静地躺着一个白色的长方形的东西,弯腰捡起一看,原来是一封已经封好口、贴好邮票的信。哦,还是寄到新疆乌鲁木齐去的,  相似文献   

6.
Ⅰ.哲学意识的唤醒我很早就有了哲学的冲动,在我上高中的拉丁文课程时,我就写了有关贺拉斯哲学的文章。为了此事我特意到本地哲学家W.霍尔卡维那里,向他讨教了“哲学”这个词的意义。谈话中,他认为我已具备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孩童期平静悠闲的乡居生活培养了我好思考的精神,我喜欢思考生活即逝不定的性质,并且总想赋予它某种意义。那时,我就象列奥那多所洞见的那样,知道了一件事情,就被鼓舞着想知道“一切事情”。高中以后,我继续完成了文学、数学和  相似文献   

7.
爱又如何     
纯子和我是一个村的。上小学时,我俩一个班。那时她文静、秀丽,学习成绩又好,我们这群男孩子都喜欢她。她爹是村里的干部,高个黑脸,说话瓮声瓮气,我们一见他就躲得远远的。我家很穷,所以我即使喜欢纯子,也只能在梦里与她相近。她就像一个一尘不染的仙子,让我们不能亵渎。小学毕业后,全村就我和纯子上了乡中,这就为我接近纯子创造了绝好的条件。每天早晨我早早地出来,一边看书一边慢慢地走,等着纯子出来,然后她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一起向学校走。那时我总在想,如果半路上出现几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报告题目是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HIM)的内涵及外延。1整合医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医学靠不断地积累而成,开始于原始社会,那时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忙忙碌碌,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那时只能抓住什么吃什么,结果发现吃了什么补什么,吃肝补肝、吃肾补肾,慢慢就形成了医学。我有一个报告叫"三千年医学的进与退"。将三千年医学的发展用两个  相似文献   

9.
<正>我亲爱的妈妈:愿神的爱与您同在!妈妈,不知您可曾记得小时候的我?那时人们都说我爱奶奶胜于爱您,确实,我从断奶开始就跟着奶奶生活,我和奶奶的感情更深。因为您无暇照顾我,那时我心中对您有怨气,于是我有脾气就向您发,经常和您争执,一闹就是数日冷战,几天不跟您说话。妈妈,还记得我拿石头砸您的窗户吗?还记得我那时的叛逆、不听话吗?……  相似文献   

10.
女儿小时候在老家县城里生活,只有假期里我才能接她来市里住一段时间。那时女儿特别喜欢逛大街、去商场、上公园。女儿回到老家时,总是会对小朋友们炫耀一番,说城市里如何如何美,比如说大商场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啦,那公园里的狮子老虎啦……这些都是女儿眼中最美的景象。那时女儿总是问:“我啥时候才能来这儿上学啊?”我知道女儿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相似文献   

11.
封闭的心理让我在现实的生活里受尽了委屈和无奈,我不止一次因它而埋怨自己,迁怒别人,使我常遭冷落和不屑;而现在,我终于能从这泥潭中解放出来,我发现,生活原来十分美丽,我应该好好地享受生活,快乐地度过人生的每一天。 我是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里,兄弟姐妹很多,家庭十分困难。小的时候,我十分好强,自尊心也特别强,但是我十分胆小,总不敢在别人面前说话;爸妈管教特别严,对我的学习要求得一丝不苟,不许骂人打架,那时上学我  相似文献   

12.
残缺之美     
正几天前,妻子在收拾衣柜的时候,拎出一件暗红色的大衣,这件大衣是妻子几年前去南方旅游时给自己买的。我扫了一眼,发现大衣已经变得土里土气,早就失去了原来的华丽和时髦。我遂随口对妻子说道:"还留着它做什么,款式和颜色都不好看,不如再重新买一件新的。"妻子听了我的话后,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开口道:"你知  相似文献   

13.
快乐在路上     
廖钧 《思维与智慧》2004,(11):41-41
我小时候有过很多快乐的时光,比如摸鱼。家乡的小河里有很多鱼,我经常去摸。我摸鱼的技术很高,什么工具也不用,就靠一双手,在水里摸呀摸,不一会儿就会有一条鱼被我抓住,活蹦乱跳的鱼儿在我的手里扭动着,那时我心里的快乐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摸鱼是为了吃,吃到鱼时的感觉一定更加妙不可言吧?其实不然,我对吃鱼印象淡漠,我记得的快乐几乎全在摸鱼。  相似文献   

14.
我生长在浙江上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亲有五兄弟,却只有父亲一个人娶了妻。我的四个叔伯都是光棍.因为家庭很贫困.娶不起妻。但是我小时候小脑袋瓜比较简单,思想单纯."天塌下来"有父母顶着。我能吃饱、穿暖也就足够了.到了上学的年龄,问题就出来了:父母亲生下了我们四个孩子.四兄妹相继要上学。其他四个叔伯经济也不能帮助我家.我的父亲没有手艺,靠长年累月地跑上海.杭州.宁波的工地做小工。母亲在村轮窑厂做工.勉强凑够四兄妹的学杂费.生活费。  相似文献   

15.
生意让给对手做去年年底到南京学习,期间逛了中百商场。在一儿童服装柜台前,我想给9岁的女儿买件上装。女儿人小个头大,挑来选去没有十分可心的。我正想“随便”买一件,那位长得并不漂亮的女营业员笑着对我说:“买衣服就应买满意的。差强人意的我不卖给你。这样吧,新街口商场儿童服装的品种比我们要丰富些,那里有大规格的儿童服装,还有一些卖给‘小老外’穿的,也许你女儿更适合,你去挑一件吧!”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把快要到手的生意主动让给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怎么可能呢?!然而,这正是事实。我终于在新街口商场为女儿买到满…  相似文献   

16.
面试就像推销“,商品”就是自己。我求职的最深体会是:讲诚信。面试前要做充分准备,临场回答一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年代,诚实并没有过时。记得找工作前,师兄师姐们向我传授经验:面试时要表现得圆滑老练些,不知道的千万不能说不知道,要想方设法“圆”过去。但我觉得,即使一时混了过去,也终有一天会“露馅”。其实,无需把面试想像得多么恐怖、刁钻。虽然面试官有的严肃,有的慈祥,但他们都是本着录取合适人员的态度来的,只要你如实发挥水平就可以了。这和买商品一样,如果有个推销员把一件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你还敢买吗?出于专业对口…  相似文献   

17.
好藕慢出来     
周末,父亲送来了藕,说是家乡的藕甜。对于藕,我自小就喜欢吃。那时,家境窘迫,一年到头没有多少收成,然而藕却是免费的午餐,下半年的食粮一半就靠它。升金湖畔的沟汊众多,而藕却是个不挑剔的主儿,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它们摆的一字长蛇阵。红红的荷花亭亭玉立,田田的荷叶铺向远方,那磅礴的气势让人豪情满怀。但那时,对荷没有多少欣赏的兴致,跟着父亲挖藕才是我们的最爱。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家乡是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名字叫韩家派庄。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生于斯,长于斯。而对她有渐渐清晰的记忆,应该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那时我大约六七岁的光景。记得,那时有生产队——整个村里的村民(那时叫社员)一起干活,一起分收成,一个村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留给我的是一些温馨、甜美的记忆。记忆最  相似文献   

19.
名人谈理想     
如果我靠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开始,我告别了村校,到镇里上学。这意味着我无法每天吃到母亲做的新鲜菜。我和那些已经在镇里读书的伙伴们一样,靠梅干菜下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