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青灯有味是儿时",南宋大诗人陆放翁先生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滋味,千载之后读之仍觉亲切温馨。夜读,是夜晚属于我的幸福。我极喜欢昏黄的灯火斜照在书页上泛起的暖意。夜能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夜读尤其能排挤人世间所有的嘈杂。此时,手拿一本书,可以忘掉白日那些烦心的电话,以及那些烦人的心事。翻动书页,会带来哗啦哗啦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的《灯》诗,体物精深,结构精整。其中的"半焰"意象对该诗的理解至关重要。该诗正是通过把灯一剖为二,解析出"半焰"意象而构思出来的。不论是开头的两句对灯的二重解析,还是中间的十二句六对对具体情境的描述,无不是以"半焰"为中心进行构建的。总之,"半焰"是这首诗的隐秘的内核,也是它的能量集聚的"诗眼"。  相似文献   

3.
邢飞 《中国宗教》2020,(4):56-57
"灯"是道教的重要法器。伴随道教及道教仪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关于道教灯及灯仪的研究有李远国先生的《论道教灯仪的形成与文化功用》,詹石窗先生的《道教灯仪与易学关系考论》以及一些研究道教科仪的专论都有精彩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纸上繁花     
正夜读《闲情偶寄》,最爱《种植部》,以至于睡梦中也开出漫天的缤纷锦绣。作者李渔,一个在当时写了许多重要戏剧作品的文人,一个为买水仙花典当了家中首饰的文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李渔说:草木种类繁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木本、藤本、草本是也。"木本高大繁  相似文献   

5.
鸡汤的反面     
正我认识一些很妙的朋友,她们的妙处不是去巴黎喂鸽子,去音乐节寻求解放,也不是在大雪山里夜读《聊斋》。她们是带着起床气去赶地铁的人,是加班时骂娘骂到内出血,同时还有很多人间烟火事需要和人吐槽的人。女一号的丈夫号称加夜班,却给她看见从快捷酒店走出来。女二号不过在网上发个帖子,和人意见不合争执几句,就被封了号。女三号的丈夫在微博上和若干女人聊骚暧昧,她是两边都能看到,就眼睁睁看着两个人眉来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思潮之一,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他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沈从文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丈夫》,以湘西某河畔的妓船为写作背景,讲述了妻子在船上"做生意",丈夫逢年过节偶尔来探望的故事。小说《丈夫》典型地体现了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浪漫主义,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对立的创作模式,另一方面是"回归自然"的创作倾向。这也是沈从文独特的浪漫主义精神追求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中位之美     
读清代褚人获《坚瓠集》,见其中戊集卷三有李密庵《半歌》,特别有意思。阅后仔细琢磨,不免产生一些心得,愿与二三文友叙谈一番,可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先来看看《半歌》的原文: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僮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相似文献   

8.
日本"80后"新锐女作家青山七惠因在24岁时凭借第二部作品一举摘得第136届日本芥川文学奖而备受瞩目,其获奖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也成为日本当年的畅销小说,并且其于十二年间出版了二十多部作品,是一位"质优高产"的年轻作家。《灯之湖畔》是青山七惠的又一力作,讲述了一个禁锢与背叛、坚守与逃离的故事,鲜明地体现了青山七惠小说作品的特点——平凡生活中寂与暖的平衡。《灯之湖畔》是一部治愈性小说。青山七惠以其独特的女性意识、细腻温暖的文笔,细致地描绘了主人公灯子一家平凡温馨的生活,自然而又不失生动、平淡又不乏感动。  相似文献   

9.
张琼作品     
正作品阐释:《春深》"春深"有三层含义:一是暮春时节;二是女子读书的深入;三是取自"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句,劝学上进,要珍惜光阴。《花影轻颦》此幅绘画名字出于出自宋代高观国的诗句《祝英台近·荷花》"花影暗南浦……遥想芳脸轻颦"的诗句,描写夏日荷花。画中是花影下伊人双眉微蹙的瞬间。  相似文献   

10.
犹太教的利未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未婚是历史上犹太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起源于《圣经》时代,由负责祭祀的利未人所制定.《申命记》记载:"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嫁外人丈夫,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  相似文献   

11.
问天堂何处     
大约是在1991年,有人拿了一幅《篝灯课读图》请赵朴老题跋。画的内容是一个在母亲身旁灯下夜读的孩子。年代和作者我都没记住,只记得似乎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多位名人题的跋,可以想见这画是不错的。前几天翻出了当时抄录的朴老题跋,重读之后深有感触。朴老写道:“可贵处,不在画。先看题,再读跋,啥缘由,许多名吏名儒都给它作了高评价?自古来,寸草春晖,永远有说不尽的话。问何处是天堂,它就在母亲脚下。”婆婆世界的人心中大都有天堂,不论这天堂是在现世人间,还是在未来天上,终归是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可以说一个人的天堂观…  相似文献   

12.
陈媛  刘畅 《孔子研究》2014,(2):113-124
明初理学大家薛瑄的著作有《读书录》、《读书续录》、《薛文清公文集》等数种,对薛瑄所有著作在亚洲的刊印和传播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考察,是研究儒学在东亚传播的重要环节。薛瑄著作的版本种类之丰、刊印次数之多、流传范围之广,反映了薛瑄思想在东亚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薛瑄其他著作相比,蕴含了其理学思想精华的《读书》二录更受到中韩儒学家青睐。这说明与理学理论相比,后代的东亚儒学家更加追求理学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正"破狱"是宋代道教黄箓斋科与炼度科仪等度亡仪式的重要内容,特指高功法师借助存思内法及一系列相关仪式打开地狱之门以拯滞济幽。这类仪式是在早期道教灯仪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在六朝时期,道教灯仪具有祈福消灾与济拔先亡两大功能。如《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中用烛灯"上照九玄诸天福堂,下照九地无极世界长夜"~1。又,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述"明真斋"称:"学士自拔亿曾万祖九幽之魂。法亦于露地然(燃)一长灯,上有九大(疑为九灯),如金箓灯法,但不立坛门户之式耳。"~2"明真斋"用于道徒自拔先亡,该斋法以灯仪为主,与"金箓斋"之灯法相近,但不立重坛及诸坛门,且燃灯数量亦少于"金箓斋"。  相似文献   

14.
做人的境界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矫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  相似文献   

15.
只要求一半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娇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  相似文献   

16.
一、《管子》书非管仲作之原因晋博玄曰:“管仲之书,过半是后之好事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其《轻重》篇尤复鄙俗。”(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引)唐孔颖达亦曰:“世有《管子》书者,或是后人所录。” (《十三经注疏》本《春秋正义》,《左传·庄公九年》)杜佑指略序曰:“其书载管仲将没对桓公之语,疑后人续之。”(王先谦校刊《衢州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一引)宋代学者,发现更多之疑问,非但认为《管子》非管仲所作,且更大胆地推测其为何时何  相似文献   

17.
正夫妻之间只要改变一下观念,只要有一方肯让步,一切就可能完全转变夜深了,丈夫还不见踪影。刘姊妹独自坐在客厅生闷气。一点,一点半,两点……"今天,无论如何,我一定要等到他回来,看他如何辩解?"以前丈夫晚归的时候,刘姊妹都是躺在床上等他,待他轻轻推开房门,就开始埋怨他甚至提高嗓门骂他。"不要惊动邻居好不好?要吵明天再吵。"晚归明明是自己理亏,但丈夫每次都拿邻居做靠山,翻身背向刘姊妹,不理不睬,反让她成为半夜里无  相似文献   

18.
<正>据"新浪新闻"报道:2月21日,上海闵行一小区门口的公交车站发生因插队而引发的纠纷.63岁的夏先生提醒一名年轻女子候车时不要插队,该女子竟打电话叫来自己的丈夫,将夏先生打成腰椎压缩性骨折。事发后,打人男子被警方带走,而面对记者的镜头,该女子跪在了地上,表示丈夫有心梗,孩子还小还在读书,家里全靠她丈夫养家,乞求夏先生原谅。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绝对是一位顶级的民族英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再加上一首《过零丁洋》,就像岳飞有《满江红》、诸葛亮有《出师表》一样,更让他的形象光芒万丈。不过,现在我要说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张千载。张千载跟文天祥是同乡好友,从小在一起读书,被老师视为"双璧"。可惜张千载的运气不是很好,当文天祥高中状元、飞黄腾达甚至官至宰相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举人,郁郁不得志。文天祥知道他的才学,就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南山宗统》和《律宗灯谱》为中心,以历史地理学的统计方法探讨清初律宗的传播情况。明末清初的律宗是以如馨古心为开创,三昧寂光继起,见月读体为集大成,文海福聚为法脉余韵,区域上以北京和江苏为中心,形成古林系、千华系、圣光系、愍忠系等派系;同时,北京法源寺存在"愍忠系"与"千华系"之争,灯谱亦体现出各自的派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