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直观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陆佰寅章夏琴浙江省萧山市坎山镇小学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很薄弱,要解决这个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运用操作,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相似文献   

2.
认知诊断是一种新的测量范式,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加工机制,实现对个体认知强项和弱项的诊断评估,该研究采用HO-DINA对4~8年级学生的几何类比推理能力进行诊断评估。结果表明:1)4~8年级的学生对几何类比推理问题的掌握情况比较良好,其中对属性A1和A4掌握的比较理想,对属性A2掌握的比较差。同时七个认知属性存在年级差异,六年级是学生几何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最快时期;2)学生所犯的认知错误主要以"0000000"、"1111011"、"0001000"、"1011111"和"1001110"五种认知错误为主,占总认知错误的44.55%,而这些错误与属性A2和A5有关。  相似文献   

3.
郭成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4,27(2):274-277
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292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了三种思维训练方式(元认知内隐训练、元认知外显训练和一般思维策略训练)对三种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和中间型)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思维策略的元认知外显训练和元认知内隐训练比一般思维策略训练能蜓有效地提高场依存型、中间型和场独立型三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2)元认知外显训练和内隐训练对于场独立型和中间型学生同等重要。但元认知外显训练更有助于场依存型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成为该类学生的优势圳练方式;(3)在小学五年级.场独立型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明显优于场依存型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儿童(即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的过渡阶段,但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刚入小学的儿童更显得突出,他们无论说什么内容的话,都是那么生动、具体、形象,而且又活泼、天真、可爱。因此,要教小学一年级儿童学习好数学课,就必该从他们思维发展的特征这一实际出发,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引导,促使其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实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基本知识,数学难题三测验,将小学六年级九十四名学生配对分组,作等组实验。实验组学生接受解题思维策略训练,而控制组学生在同等时间内,作相应的习题练习。实验结果表明,专门开设解题策略的思维课,在较短时间内,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且训练的解题方法能迁移,尤其是中等生受益最大。  相似文献   

6.
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测验为实验材料,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构成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计算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枚举筛选能力以及对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推理能力,并对各能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作为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能力的强弱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但在一般发散思维能力上,这种关系对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不是绝对的。一般发散思维能力和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虽有关联,但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学发散思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可作为鉴别学生数学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般创造性思维测验和数学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男女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应过程,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创造适宜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教材中的直观操作,培养学生灵动创生思维在低年级教学中,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安排直观操作,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能力。如教学"倍的  相似文献   

9.
个体自我监控能力、思维品质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7个高三生施测《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问卷》和《高三学生数学思维品质问卷》,以探讨个体自我监控能力、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模式。结果:(1)自我监控能力与思维品质、数学学业成绩均呈显著正相关。(2)在自我监控能力、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模型中,自我监控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学业成绩,并通过思维品质这一中介变量作用于数学学业成绩。思维品质直接影响数学学业成绩。(3)女生组与男生组的自我监控能力、思维品质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结构系数的模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新课标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为一项重要目标,而课改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隐含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中。因此,如何合理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项挑战。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  相似文献   

11.
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以33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为期一学年的追踪实验研究方式,探索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此方式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实验进程不断增加并受到学生原有学业水平的影响。对口语报告资料的分析进一步表明,此评定方式对数学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理解问题、元认知与问题解决策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大众心理学》2020,(3):F0003-F0003
1."育心育人"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四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在五年级每班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并将其列入课表。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和分享,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陈京军  吴鹏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14,37(2):368-372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学生,以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情绪外的其它数学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除消极高唤醒外的其它情绪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数学成绩通过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四类数学学业情绪。结论是,初中男生数学积极情绪多于女生,女生数学消极情绪多于男生,积极情绪随年级下降,消极情绪随年级上升;初中生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在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业情绪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采用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法,对26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画图表征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学习情况筛选出掌握了该策略的218名学生,以这些学生为被试,探讨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策略学习后,小学生的画图表征策略水平和数学问题解决成绩均显著高于策略学习前。(2)画图表征策略通过元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璇  蔡丹 《心理科学》2016,39(6):1391-1397
PASS理论是由Das和Naglieri提出的关于智力理论的一种认知过程理论。研究采用以PASS理论为基础编制而成的认知评估系统(第二版简版,CAS-2B)为研究工具,选取226名二年级、四年级以及七年级的学生,探讨PASS过程在数学计算流畅性,数学问题解决及数学推理等不同数学任务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PASS模型各过程在三个年级的不同数学任务上各有侧重。在数学推理任务中,同时性加工对三个年级的数学推理任务预测显著,解释率为15%~17%,注意过程只在二年级对学生的数学推理任务预测;在数学计算流畅性任务中,注意过程随着年级的升高,其预测作用逐渐减退,解释率为5%~24%,计划功能的作用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突显;在数学问题解决任务中,继时性加工与注意功能对二年级预测显著,四年级时突显了计划和同时性加工的作用。不同复杂性的数学任务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编码加工过程对于较复杂数学任务作用明显;计划与注意过程对简单数学任务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今后不同年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学习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生数学能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主持的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能力发展和培养”教改实验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中,一九八六年七月召开的上述课题研讨会记要提出:“数学改革,突出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充分而全面认识数学的教学目的基础上抓好以概括为基础的开放性动态系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把数学能力看成是三种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统一整体来培养”。从而提出了关于数学能力结构的一种新的观点,本文就达个观点作一些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交叉设计,以"学思维"活动课为实验材料,对某小学3个年级164名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四年的培养,并考察了实验效果及延迟效应。结果表明:(1)实验组学生思维能力总体水平及发展的上升速度显著快于控制组学生;(2)实验组学生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认知、类比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上显著高于控制组学生,且除了抽象概括能力,其他四项能力的上升速度显著快于控制组学生;(3)延迟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 ,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探讨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对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可行的 ,学生在流畅力、精进力、变通力、独创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另外 ,实验还考察了发散思维训练对推理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结果未发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日益受到教育界、心理学界的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中学各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即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规律,包括各年级总体发展水平,男女学生发展的差异,以及城区与郊区学生发展的差异,进而为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一些心理学的参考意见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而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