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社交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门学问。有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喜欢滔滔不绝,有的人却喜欢静坐聆听。请独立完成以下测试,看看你是一个擅长交际的人吗?测试题目:1、虽然你己经有亲密男友,但有一次你单独跟一位男同事共进了一顿浪漫午餐。其后,你会本能地:a、让那位男同事知道你已心有所属,并给男朋友一点暗示。b、打电话给几位知心朋友,因为你需要跟别人讨论这件事。C、忍不住把事情告诉你信得过的朋友。d、守口如瓶,装作此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2、你打电话给一位好朋友,想告诉她你会出席她组织的聚会,但她正好不在家…  相似文献   

2.
乡村的阳光     
不同地方的阳光,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戈壁的阳光,穿越历史的雄浑与伟岸,你站在戈壁,你就是一颗鹅卵石。自大与孤傲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这时,古丝绸之路如丝绸一样柔软地缠住了你的心,那些驼铃声被西风一次次地吹远融入历史烟云;草原的阳光,辽阔得让人有些飘浮不定,马鞭挥舞的牧歌,溅落成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沙漠的阳光,有一种沧桑之感,让人追怀楼兰古国以及  相似文献   

3.
禅是中国的产物。但禅起源于印度,是古代印度所谓瑜伽的智慧:即与宇宙冥合的智慧。禅是梵语,意为冥想;瑜伽则是精神集中。禅的本意是集心一境,专念一物。它本来是佛教徒修习的一个内容:在形式上安静身体、统一精神,其方式就是坐禅。佛教也常以“止观”代表禅,止是心的安静,观是  相似文献   

4.
经文:箴3:3—4 “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 慈爱和诚实是基督徒最重要的品德。现在很多人喜欢戴装饰品,如头饰、项链、戒指、耳环、手镯等,也有不少人以十字架作为胸针或项链,这些人中,有的是为了增添自己的美丽,有的是为了夸耀自己华贵,有的是为了避邪驱灾。爱美  相似文献   

5.
风之浪漫     
正每一阵风都有它独特的可爱味道。人生就是一场殊途同归的旅行,有的人一辈子会去很多地方追寻特别,有的人只待在一个地方享受简单。我是个喜爱旅游的人,每次旅途总是一段美好的记忆、独特的记忆,像一阵有味道的风追逐着你,让你享用到旖旎的芳香滋味,把它惬意地写进日记。窗外飘进来一股风,总能让你感受到窗外的世界。当你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一股风扑面而  相似文献   

6.
七凡心之形,过知失生。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之谓中得。  相似文献   

7.
秦晋楠 《现代哲学》2022,(1):154-159
罗钦顺心性论对于心有两个向度的强调:一方面,虚灵、知觉、神识描述了一种作为认识功能的心;另一方面,心性体用这个思路描述了一种作为性体之现象的心。心如上两个层次的意义必然引发出两种不同的心性关系。其中,心性体用的关系和理气论中的理气一物较为融贯,而心性能所的关系则与此不太融贯。罗钦顺肯定没有像批评他的刘宗周、黄宗羲那样直接主张心与气的平行对应关系。不过,以朱子学作为衡量标准,罗钦顺的理气论与心性论之间没有明显的不统一。只能说罗钦顺哲学在心性论内部因为对心的定义有多层,心性关系并非形式上只有一层,这里会产生形式上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核心和精髓,人人都渴望快乐,都希望天天有个好心情。但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认真工作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你的工作调动,眼看就要成功却前功尽弃;你的职称眼看到手,却因为意外而泡汤;你的孩子学习不好,让你十分恼火;你的家庭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你做了好事,人们却认为你是在讨好别人。总之,你每天都可能碰到让你烦心、揪心的事。因而总有些人常常感到烦恼、压抑、枯燥、无聊,整天闷闷不乐,有的甚至患了抑郁症。故有人仰脸问苍天:“快乐在哪里?”我替苍天回答:“快乐就在你心中。”  相似文献   

9.
心路咏叹调     
当你走过无数有形的路径,踏遍千山万水后,你会发现有一条路你走得最多、最长、最累、最苦,却总是走不完,那便是心灵之路——心路。心路是自我的小世界向社会大世界撒去的线;心路是人生小舞台向社会大舞台架起的梯;心路是一颗心朝另一颗心伸出的手;心路是此颗心之矢朝彼颗心之的射出的箭……心路犹如一条通幽的曲径,联系着社会、人生、事业、地球、宇宙;心路好像一座弯曲的拱桥,沟通着爱情、乡情、友情、亲情。心路,它有着人类灵魂无穷无尽的奥秘!叠一只玲珑的纸船,江河便是你我的心路;放飞一架飘飞的风筝,天空便是你我的心路;投寄一帧粉红…  相似文献   

10.
随感     
(一) 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包皮。这包皮的质料与重数,依各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有的人的心用纸包,骤见虽看不到,细细摸起来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时纸要破,露出绯红的一点来。有的人的心用铁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无论如何摸不出,不会破,而真的心的姿态无论如何不会显露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迦书》6章8节是一节非常重要的经文,高度概括了旧约先知信息的精髓。先知弥迦采用要道问答的方式清楚地表达了上帝对世人的要求.·"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这节经文里的"世人"泛指全人类,  相似文献   

12.
正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台便有多大。心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源泉。《心说》与"心学"虽然在社会学的指向和功用上有所差异,前者讲的是问道,后者讲的是问学。然而,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把心的属性作为向学问道的首要前提。他们都是阐述形而上的心的本体属性的学说,而绝非在研究心的构造。故而自然会引起人们把《心说》与"心学"放在一起从  相似文献   

13.
年轻的心总是太容易冲动,年轻的梦总是太容易破碎。当你迷途时,朋友,请不要在深渊里沉沦下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平静的心湖犹如被人不经意地投入一块石头,荡起了一层层波纹,三好生的我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 我厌烦了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幻想着校外的世界不知有多精彩。 于是,我渐渐地疏远了书本、疏远了同学、疏远了校园里的一切。因为向往着校外的世界,我很快拥有了一群校外的朋友。从此,便有事没事地请假,星期六毫无理由地夜不归宿……。 是的,人,有的时候就有那么一种莫名的冲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经常上街买东西,大概不会没有这样的体会,购物的成功率同你购买时的心理准备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准备状态有两种:一是事先有明确的购物标准与目标;二是事先没有明确的购物标准与目标,只是想买到便宜的东西。抱着第一种心  相似文献   

15.
半亩方塘是南溪书院的一处池塘,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用一"鉴"字体现出方塘所具有的深刻寓意和哲学内涵,"知者不惑",处繁华世界能抵御种种诱惑与干扰,心如明镜方能把握人生方向。李海旺先生择荷花一物构思创作,既源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也因为荷塘乃"源头活水"之地,见之必有所感,心中所念,必将绘之。  相似文献   

16.
逆向的思维     
白居易有一句话“长安居,大不易”,说明居住在大城市里物价昴贵,生活的不易;后人也有说:“居人间,大不易”,慨叹着人与人的往来酬对、进退拿捏、维护生存的不容易。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人间,离不开周遭人群。如何把这门“人间学”读通读透呢?以下有四点方法参考: 第一、穷途时禾忘初心:人生路上,我们有时会感到穷乏困顿,好象走到了末路穷途。好比有的人为了事业冲刺,到后来却觉得困难重重;有的人发奋读书,最后实在苦不堪言,读不下去;也有的人为了爱情结婚,遇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才感到现实生活的折磨。无论在那一种艰难困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不要忘记当初是怎么样发心的。例如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默想(6)大罪你应当知道,你应当看到,离弃你的天主是一种灾害事。(耶肋米亚2,19) 第一端什么是大罪?大罪是恶中之恶,坏事中最大的坏事。从大罪的本身来说,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坏事,因为除了罪恶,其它坏事不一定是坏事。例如:疾病、贫穷、灾祸等,用超性的眼光来看,按照天主上智的安排,可能为我灵魂有好处。天主是无限美好的。罪是最凶恶的,最应当受人痛恨的,唯有罪,不是天主所要的。我应当怎样恨罪呢?你若爱天主,就一定恨罪恶;你爱天主十分,就一定恨罪十分;你爱天主万分,就一定恨罪万分。如果你爱一人一物,同爱天主一样,你就没有真正爱天主;如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顺手拿起一盒粉笔问学生:“谁知道这盒粉笔有多重?”有的学生说200 克,有的学生说270克,还有的学生说350克……教师则说:“其实,这盒粉笔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你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的话,可能得叫救护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不由得闭上眼睛,仿佛有一只小手抚摩着我的全身……渐渐地,肌肉不再紧绷,‘心’也一点点平静。周围的喧闹声越来越远,时钟的滴答声也缓慢下来,我整个身躯像被一张柔软的摇椅拥抱着,温暖又安宁。"【同行者的陪伴】"你坐得舒服吗?""需要我怎样的陪伴?"同行者关切、轻柔地问,就好像一首安神曲。我不由得闭上眼睛,仿佛有一只小手抚摩着我的全身……渐渐地,肌肉不再紧绷,‘心’也一点点平静。周  相似文献   

20.
马利亚的心     
经文:路1:46—48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如果到医院里请大夫透视一下,在形状上大体是一模一样的。然而,各人心态的活动与变化,是大不相同的。有的终日愁苦,有的天天快乐,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性情温柔,有的个性骄傲,有的温柔谦虚,有的心胸狭窄,有的襟怀宽大,有的常存爱心,有的时怀恼恨……今天我们根据圣经,来看看马利亚的心是怎样的?以资我们向她学习,讨神喜悦。 一、我心尊主为大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路1:46)神是藉童贞女马利亚的身子,让他独生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生,降生到世界上来,拯救世人从罪恶里出来(太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