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是指“目击网络欺负事件的个体”。旁观者目击欺负后的行为反应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影响旁观者行为的因素有旁观者的个人特质(冲动性、外向性和开放性)、旁观者的心理因素(同理心、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受欺负个体的自我表露程度和生态环境中的关系等。旁观者效应、道德脱离和旁观者干预模型可以对旁观者目击网络欺负事件后的反应进行解释。未来可以从具身认知、脑神经机制、跨文化和网络环境塑造等方面作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毕福剑在其主持的一档节目《暑假七天乐》中自曝了一段经历,展示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他还是个面试应聘的高手呢!上世纪80年代初,毕福剑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家待业。一天,他在街头看到  相似文献   

3.
唐瑭 《哲学动态》2020,(7):5-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此,我们尤其需要进一步认真清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中一些未能得以深度理论分析的问题。我们看到,后康德哲学家对旁观理性与行动实践关系的解读是对康德实践理性的进一步发展,但未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处理旁观与行动关系中的高度。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一解读模式没有突破主客统一的哲学范式,更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与方法论层面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在主客体直接统一的基础上理解"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关系,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关系展开历史发生学的解读。这一方面终结了近代德国哲学传统从非现实历史性视角探讨旁观理性与行动实践关系的解读范式,另一方面从方法论层面提升了处理旁观理性与行动实践关系的哲学理论格局。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每个人似乎都很忙,每个人都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和专注地完成更多的小事情,于是越来越多有自我提升需求的人开始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制订各种各样的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完成这些计划会带来很高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完不成就难免觉得沮丧和焦虑,而长期不能完成计划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事实上,总是完不成制订的计划或许并不是因为个人的执行力差,而是因为总是估计不准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而往往为未来安排过多的任务。也就是出现计划谬误。  相似文献   

5.
聚焦情境线索对旁观者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探讨状态共情的中介作用和攻击行为规范信念的调节作用,采用两水平(情境线索:文字、文字+视频)的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对符合实验要求的94名被试施测。结果显示:(1)情境线索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以状态共情作为中介变量,情境线索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作用边缘显著。(2)情境线索对状态共情的预测作用显著,状态共情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3)将攻击行为规范信念放入模型后,状态共情与攻击行为规范信念的乘积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不显著。研究表明,欺负事件情境线索的丰富程度影响了旁观者的状态共情,从而影响到旁观者针对欺负者的网络欺负行为。  相似文献   

6.
从旁观者视角看自我妨碍策略的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冬华  李晓东 《心理科学》2008,31(3):625-629
以200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实验法和问卷法,从旁观者视角出发,考察了行动式自我妨碍和自陈式自我妨碍作为印象整饰策略的效用.结果表明:(1)自我妨碍策略确实起到了影响他人归因的印象整饰效果;(2)自我妨碍者在归因获益的同时,也付出了人际维度的代价;(3)两类自我妨碍策略在归因方面的获益和人际维度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4)自我妨碍策略的效用在一定程度上受旁观者个人属性(如性别、自尊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前年,我亲眼看见重庆市沙坪坝区,电影院旁边,一个窃贼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人群逃跑了。盗窃,在大城市并不新奇,因为人口稠密区域,犯罪率相对的比较高一些。奇怪的是,盗窃犯在前面跑,一个老汉后面追,跌跌撞撞地边追边喊:“抓住盗窃犯!”与路两旁站了许多人,竞无一人挺身而出。盗窃跑掉了,老汉气急败坏。旁观者为什么不介入呢?更为严重的是,育的暴徒当众打伤或打死之人,旁观者达数十人之多,也无人挺身相救。如合肥市公共汽车的一位售票员,(?)是在众目暌  相似文献   

8.
职场欺负作为一种消极人际行为, 会影响到与行为当事人双方处于同一生态系统的旁观者的身心健康, 而旁观者在职场欺负中的不同角色和行为(支持受欺者或实施者, 或袖手旁观)又会反过来影响职场欺负的发展态势。旁观者的公正道德观念及其对职场欺负的情绪体验, 通过社会交换和学习过程, 影响着他(或她)在职场欺负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后悔情绪是反事实思维的产物,对个体决策行为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激发个体反思既往选择,优化未来决策。该研究采用经典的连续冒险任务,从人际交互角度切入,考察了有无旁观者以及旁观者与个体的亲密程度对后悔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对于无人在场,旁观者在场时个体更不后悔;(2)旁观者与个体间的亲密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后悔情绪:在错过所有收益引发后悔的条件下,相对于无人在场,陌生人在场时个体更不后悔,而恋人在场时个体后悔情绪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的发现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社会背景下后悔情绪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群体身份对替代性排斥中旁观者惩罚行为的影响,并考察旁观者社会责任感的调节作用,采用数量估计任务对58名不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创设群体身份,观看网络掷球游戏形成群际替代性排斥,随后评估游戏中各玩家的愤怒情绪,并采用第三方惩罚来表达对各玩家表现的愤怒。结果发现高社会责任旁观者对替代性排斥体验到更强愤怒情绪,并对排斥者施加更高惩罚;高社会责任感个体对排斥组内成员的组外排斥者惩罚强度高于组内排斥者,而低社会责任感个体对排斥组外成员的组外排斥者惩罚强度显著高于组内排斥者。结果表明旁观者社会责任感调节其在群际替代性排斥中的第三方惩罚。  相似文献   

11.
校园欺负中的欺负/受欺负者和旁观者群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校园中的欺负现象是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攻击行为,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心理学者对该现象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我国现行研究的关注点多为欺负者和消极的受欺负者,而对欺负 受欺负者的心理特点和旁观者在欺负现象中的作用未给予太多的重视。该文拟从欺负\受欺负者和旁观者这两个群体入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相关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人际伤害事件发生后,犯错者的懊悔与受害者的宽恕是修复人际关系的两个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经典行为实验范式,以139名4~5岁幼儿为对象,考察犯错者的懊悔表现对受害者宽恕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旁观者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岁和5岁幼儿均已经能够识别犯错者的懊悔表现,且对懊悔犯错者的宽恕水平显著高于无懊悔者;旁观者的存在会影响幼儿的宽恕水平,且教师旁观和好朋友旁观比陌生人旁观更能降低幼儿对懊悔者的宽恕水平,更能提升对无懊悔者的宽恕水平。旁观者的存在没有显著提升幼儿对懊悔者的宽恕水平,这可能与幼儿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的社会期望(如“以德报怨”)有关,基于此,本文尝试提出“社会期望的旁观者激活假说”,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区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现象——90%的用户不参与知识分享,这可能与虚拟社区知识分享中的旁观者效应有关。本研究通过3个情境实验探究了虚拟社区知识分享中存在的旁观者效应以及帖子主题特征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虚拟社区知识分享中存在旁观者效应,且帖子主题的紧急程度和具体程度对旁观者效应起调节作用。即旁观者人数较多时,个体的知识分享数量显著少于只有1个或不存在旁观者的情境;而在帖子主题比较具体的情况下,旁观者人数对个体知识分享数量的作用不再显著;在帖子主题比较紧急的情况下,旁观者人数对个体知识分享数量的作用则出现反转。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知识分享中存在旁观者效应,通过操纵帖子主题的紧急性和具体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改变该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校园欺凌中班级欺凌规范、道德推脱与旁观者协助欺凌和置身事外行为的关系,研究1对43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2选取142名初中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班级欺凌规范、道德推脱正向预测旁观者面对欺凌时的协助欺凌与置身事外行为;(2)道德推脱在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协助欺凌行为、置身事外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同伴辱虐管理对旁观者行为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同伴辱虐管理可能通过道德愤怒正向影响维护者行为,负向影响局外人行为;也可能通过幸灾乐祸负向影响维护者行为,正向影响局外人行为。同伴关系正向调节同伴辱虐管理与道德愤怒的关系,负向调节同伴辱虐管理与幸灾乐祸的关系,并分别调节了道德愤怒、幸灾乐祸的中介作用。研究对扩展旁观者视角的辱虐管理研究及减少其对员工的负面作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休谟提出了从“是”到“应当”何以可能的问题,但并没有否定人们道德判断和道德哲学作为一门精神科学而得以建立的可能性.相反,他孜孜以求的目标恰恰是要以同情原则为基础,并辅之以旁观者与效用原则来弥合“是”与“应当”之间的断裂,从而建立一门科学的道德学说.20世纪情感主义者对这一问题的“发挥”显然是休谟本人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7.
张玮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4):695-701
心理学家近年来开始重视人们对社会认知偏向的知觉的研究。文章回顾了心理学对偏向以及对偏向知觉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偏向盲点”与“内省错觉”两种偏向知觉的实验,分析了偏向知觉的相关理论解释,并提出偏向知觉研究是社会知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张玮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4):695-701
心理学家近年来开始重视人们对社会认知偏向的知觉的研究。文章回顾了心理学对偏向以及对偏向知觉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偏向盲点”与“内省错觉”两种偏向知觉的实验,分析了偏向知觉的相关理论解释,并提出偏向知觉研究是社会知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考察了旁观者对集体行动支持的前因变量,探讨了目标合理性、行动策略及目标实现预期等因素对旁观者态度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目标合理性对旁观者支持的影响受行动策略因素的调节,当集体行动采用的是非暴力策略时,目标合理性对旁观者支持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当集体行动采用的是暴力策略时,目标合理性对旁观者支持的正向作用不显著;2)当集体行动采取暴力策略时,目标合理性对旁观者支持态度的影响受目标实现预期因素的调节,在低实现预期情况下,目标合理性对旁观者支持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在高实现预期情况下,目标合理性对旁观者支持则不具有显著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个体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对个体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重要影响。为探讨线上“秀恩爱”与旁观者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和依恋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58名成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被动接受“秀恩爱”程度越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自尊越低。(2)自尊在被动接受“秀恩爱”程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被动接受“秀恩爱”程度越高,会引发个体自尊下降,进一步降低主观幸福感。(3)依恋焦虑在被动接受“秀恩爱”程度与自尊之间有调节效应,当依恋焦虑水平较低时,被动接受“秀恩爱”程度对自尊的削弱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