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看《动物世界》,知道在北美洲生活着一种墨西哥蓝鸦,这是一种体格弱小的鸦,可是却有着惊人的繁殖速度。在蛮荒的墨西哥草原,蓝鸦有着无数天敌。只要猛禽们发现蓝鸦的巢穴,顷刻之间,就可能会将蓝鸦群扑杀得一个不留。应对恶劣的生存条件,十几只蓝鸦自然组合成一个群体。它们把隐秘的巢穴深藏在老橡树的树冠上,借助橡树茂密的叶片,  相似文献   

2.
正含笑花与含羞草,好像一对美丽而多情的姊妹,阳光下,月影里,明丽多姿,笑而无声,羞涩无语,是这样的矜持这样的含蓄这样的耐人寻味。我想,人生含笑,才能像花一样美丽吧。你如果不能挺拔参天,就应该做一棵常绿的灌木,就像这一棵含笑花树,不与松柏比坚忍耐寒,不与橡树较劲  相似文献   

3.
饿狼的下场;狐狸偷鸡;有这样一只猴子;狐狸尝梨;牛角尖中的老鼠;一只小鹿;狼和鹭鸶;芦苇与橡树。  相似文献   

4.
青年恩格斯的成长过程,受到诸多时代先锋和思想家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白尔尼。白尔尼对恩格斯的影响,可从“橡树和小鸟”“文学和政治”“白尔尼和黑格尔”“极端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恩格斯把白尔尼比作朝霞下的橡树,把自己比作橡树枝头的小鸟。作为“现代摩西”和“新时代施洗者约翰”的白尔尼,用他的文学行动和自由思想,引领着德国文学的发展,并直接促生了“青年德意志”,从而使德国新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恩格斯深刻地认识到黑格尔和白尔尼思想的互补性,这一判定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明确了思想史原型。白尔尼对待极端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正确立场,为恩格斯思考历史、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提供了典范。白尔尼在道德人格、文学活动、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极大促进了青年恩格斯人格品行和科学世界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一哲 《思维与智慧》2003,(11):45-45
有这样一则寓言:在一个皇家园林里,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木和果树。有一天,国王到园林里散心,发现园中的花木和果树全部凋谢了。国王问橡树为什么枯萎,橡树说:“我不如松柏挺拔,所以痛苦得不想活了。”国王接着问松柏为何枯萎,松柏说:“我比不上葡萄树,它长有人们爱吃的果子,我自觉无用。”国王又问葡萄树,葡萄树说:“我自叹没有茉莉花的芳香,很失望。”国王叉问藁莉花……  相似文献   

6.
能力     
任何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巨大潜能,然而,这潜能却像深埋于地下的矿藏一样,只有在不断地开发、开采中被运送到地表的部分,才能真正成为你能够享有的财富。这笔财富就是你的能力。 人生中我们时常会有许多的无奈,如有时面临机遇,我们却不敢接受挑战,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挑起这付重担的能力。因此,古人曾告诫我们: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力又像是一粒橡树的种子,当它从土层下发芽钻出地面,还是一株嫩苗的时候,任何辉煌的建筑恐怕都不会有它参与的机会;然而,一旦它在日月穿梭的…  相似文献   

7.
正无事翻书,看到一则小故事:在遥远的英国,某大学有一栋大楼,年深日久,20根橡木横梁已经朽坏,必须更换。可是现在已经很少有那么粗的橡树,人们到处寻找,也凑不够20根横梁。就在校方一筹莫展之际,有消息传来,当年设计大楼的工程师已经预料到日后的横梁更换问题,生前在一处山谷种下了一片橡树苗。如今这些橡树已经成材,于是问题迎刃而解。人们无不佩服当年的工程师,他怎么能想到身后  相似文献   

8.
多转几个圈     
榴莲,是一种独特的水果,产在东南亚热带。有的人称榴莲为水果皇后,有的人却不敢恭维它;有的人说这种水果非常可口,有的人却无论如何也不敢吃。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这种水果有个独特之处,就是“臭不可闻,怪味熏人”,可人们一旦喜欢上它了,就不再认为臭,而认为“哪里臭?明明是香么”。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卖这种进口水果,每公斤50元左右。就是这种水果,在世界历史上唱了一段滑稽之戏。1960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团出访印度尼西亚。他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有一次,在印尼的首都雅加达,主人们向贵宾们献上了榴莲。当时苏加诺总统先咬了一口,…  相似文献   

9.
小吃与气氛     
正林语堂说:"吾们的吃东西吃它的组织肌理,它所抵达于吾们牙齿上的松脆或弹性的感觉,并其味香色。"这是谈吃的一句精辟语,想来林先生对美食没少下功力。近日,翻检起汪曾祺先生的《四方食事》诸文,齿间似有美味层层泛起,兴致所至而谈小吃。小吃是流放乡间的逐臣,是深山老林中的隐士,是诗歌里的  相似文献   

10.
如觉 《法音》2003,(2):12-16
佛教传入中国后,除了在教理思想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各大宗派的理论体系外,在制度建设上也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特征的佛教制度,而僧制在中国的形成与演变应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那么,僧制在中国成立及延续的过程中,祖师们是如何处理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怎样依凭戒律的精神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僧制等,便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佛教如何因应当今社会提供思想上的指导。本文拟以道宣律师为中心,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中国僧制的形成及处罚制度的特点1、中国僧制的形成僧制作为规范僧众…  相似文献   

11.
吾主上主的神临到我身上,因为上主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苦的人传报喜信,治疗破碎了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狱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揭示我们天主报仇的日期,安慰一切忧苦的人,给熙雍悲哀的人一项冠冕来代替灰尘,喜乐的油以代替丧服,颂赞以代替沮丧的心神。他们将被称为正义的橡树,上主为光荣自己所种植的园  相似文献   

12.
狼毒草,闻其名便可知其性。它是生长在草原上毒性很大的一种野草,羊吃了即刻中毒,轻者大病一场,影响育肥成长,重者不治而亡。牧民们对狼毒草恨之入骨,想尽办法要除尽它们。  相似文献   

13.
"解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形式,艺术家们企图通过它来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给受众的种种信息。艺术家在对"解构"这一形式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中,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以现实物质为媒介的转化运用。这样的思维模式可以为设计增添更多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小故事     
炎热的夏天,一位旅游者坐在一棵高大的橡树下乘凉,面前是一片瓜田。他忽然若有所思,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道:“人们都说天主安排得非常奥妙非常和谐,我看也未必。就拿眼前的现象来说吧,似乎就不大合适;为什么那么细小的瓜蔓,竟结下几十斤重的大西瓜;而这棵又粗又高的橡树,却只结着象弹球那么小的橡子呢?……”正当他思考的时候,忽然刮来一阵风,一颗橡子落下来,恰巧打在他的头顶。他受到这个意外的撞击,脑袋并不感到疼痛,他立刻醒悟了,惊叫起来:“啊!天主安排得太好了!如果这个橡子跟西瓜一样大,那我的脑袋可就得搬家!”于是他领会到天  相似文献   

15.
独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活是一种草的名字,而为何叫这么乖僻的名字,有人说它:“一茎直上,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露出渗透到骨子里的杠头嘴脸,祖宗们便油然生出一股绵绵不绝的爱意,欣欣然将其定名为独活。那意思明摆着,只配它自个活着。”从这么个解释看起来,独活作为卑微的草,是真正的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主儿了。  相似文献   

16.
五岳之首的泰山,在宽广的齐鲁平原上突兀而起,拔地通天,与周围的自然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天然吻合了帝王君临天下的气派,从而使它成为君权至上,天下一统的重要象征,同时它上通于天的高度,在宗教的神化下成为上应天命的所在。这极大地满足了帝王们炫耀功业,寻求统治合法性的最高愿望。所以帝王们在统治安定国家强盛后,往往以封禅于泰山来彰显自己的功德,使封禅成为重大的国家大典。司马迁在《史记》中以较长的篇幅写下了《封禅书》,虽然着眼点只在泰山封禅这一典礼上,但我们完全可由此看到从黄帝到汉武帝二千多年来…  相似文献   

17.
妥协: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太江 《哲学动态》2004,13(1):32-36
妥协是一种常见的社会与政治现象,但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从贬义的、消极的角度对它加以价值判断,以致妥协"在伦理上成为一个尴尬的与前妻生的孩子",[1]而容易为学者们所忽视.在哲学领域,对妥协的研究仍很局限,[2]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逻辑学向自然哲学的过渡一直被后来的研究家们视作黑格尔体系中的一个难题。逻辑学的理念是在什么意义上“外化”为自然的?自然哲学的性质及对象是什么?它与经验自然科学及其对象的关系如何?这一连串问题都是与“过渡”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甚至有理由认为,国内黑格尔哲学评价上存在着的一些偏颇部分地也正是由于人们在这一问题上  相似文献   

19.
宁静的果园中,有一株枝繁叶茂的苹果树,在金黄色的秋天,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有一个苹果格外引人注目,它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当它还是一朵花的时候就开得异常灿烂,别的苹果花都是纯白色,它却因为努力成长而变得白里透红。每一个清晨和黄昏,露珠与晚霞都喜欢俯身在它的花瓣上,为它濡染上一抹亮丽的颜色。  相似文献   

20.
寓言二则     
正刺猬与火狐刺猬浑身是刺,同伴不喜欢它,敌对势力更不喜欢它,活得孤独寂寞。火狐皮毛柔软,毛色漂亮,同伴们既喜欢又羡慕,大家夸赞它,追捧它。火狐喜欢走秀,经常不由自主地自夸,满腔热情地教导小动物们梳妆打扮。一场走秀之余,火狐一边得意洋洋地自夸,一边热情劝导刺猬清除毛刺,建议它向宠物们学习,变得柔顺一点,乖巧一点,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