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是一种道家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  相似文献   

2.
静气     
人在世上走,要有志气和理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勇气,也需要静气。古人认为,静气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一种智慧。诸葛亮给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相似文献   

3.
正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可使人去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心静如水,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为"情"?由阴阳二气相互感应,不通过人为的加工而自然生成,从本性生出来的喜、怒、哀、乐,就叫做情。中医将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七情调摄得当,人则心身康泰;若七情太过,则成为致病之源。所以,历来养生学家都极为重视情志养生。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为历代养生学家所推崇。晋代医家葛洪说得好:"心内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可使人去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心静如水,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为“情”?由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生,不通过人为的加工而自然生成,从本性产生出来的喜、怒、哀、乐,就叫做情。文人笔下,常以“眼含  相似文献   

5.
古时无镜,常常以水为鉴,临水照人。以水为鉴,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水必须静,水静方能鉴物。现时做人做事,一个重要的境界也是"静"。人静才能观心,人静心不浮,静心能明理。于是有了"以静制动"、"宁静致远"、"清静以为天下正"等词语来佐证。  相似文献   

6.
淡泊     
淡泊即恬淡洒脱。“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这便是淡泊的感觉。“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担凤月,担到时也要息肩。”“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便是淡泊的风格。没有美丽的彩虹、绚烂的云霞,甚或没有几只鸟儿在飞翔,淡泊是固守纯静明丽的一方天空。没有巍峨的山、浩瀚的水,甚或没有成群的牛羊在嬉戏,淡泊是辽远而空阔的一片草原。没有争流的船舸,没有戏水的海鸟,甚或没有风没有浪,淡泊是处子般平静的一湾海域。  相似文献   

7.
养忘言守,:指先天内,非后天呼吸之气。忘:泯忘,忘去。言守:所谓意守。内丹养之道,在于除去一切思虑念想,返还于先天境界,方可涵养先天之。欲入此境,必须忘去所谓意守,一切大静,直入坐忘境界。如此则外想不人,内想不出,自然神不外游,真兵不散,而得涵养于丹田之中。一说"忘言"二字为一义,即要纸忘一切文字语言以"守"之,因为一切后天有形之物,皆可以文字语言描摹之,惟其如此,才能入于无形无象之先天境界。虽曰"忘言"而"守",其实无守。二者似有分别,其实相通,皆不主张用意死守,而倡无为自然,以养真而。*除心为不为。…  相似文献   

8.
淡泊     
淡泊是春日的溪水,能净化人的心灵。它足美好心灵的外露,是生命去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清水出荚蓉,天然去雕饰”是淡泊的写照,“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是淡泊的内涵。它来自内心的丰富大度,来自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9.
正心丹学术语有"五气"之说,是指心、肝、肾、肺、脾五脏之气。藏象学术语又称"五气"是由五脏所生的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悲、恐。《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指五运之气,即金、木、水、火、土。这里借用"五气",意讲修身养性、从艺研书需要"养五气,祛五气"。一、养静气祛躁气静气,乃宁静,沉静,清静之气也。人若胸怀静气,处事心静如水,不为冗杂所扰,不为进退所滋,不为名利所驱。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淡定的心态,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诸葛亮《戒子书》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相似文献   

10.
"道体学"意在重新探讨中国思想中独特的形而上学构造,这一构造可以概括为"即虚静即活动即存有",其核心在"虚静"。"道体学"是在对熊牟一系哲学的判析中向前推进的,体现在对熊牟一系哲学"唯流行而无主宰"的批评中。"道体学"是中国当代哲学的重要创获,但或许仍有继续拓展的空间:其一,它判析熊牟一系哲学,但对熊十力后期思想或有所遗漏;其二,它如何将"虚静"推至佛学的空性以考察其阐释力;其三,它如何解释历史,并发展出一种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1.
徐梵澄先生以为"道"之理念,实则乃二原则而已,即人与自然,二原则合之便是这超上之"道",也可以称之为"天意",表之为"世界进程中的合理性"(康德)。老子之"以正治国"与孔子"为政以德"不异,一反一正,合之为事体之全。"执今",乃为"理"在三时一贯中,且有"得道者"之承担。"明大于智",是在说一精神经验的道理,即"静则生明",此"明"是真理之明,需"去私欲"而得。本书以"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结束,合宜,因其与卷首"恒道"无殊,实一"善生"理念的敷陈与流衍。  相似文献   

12.
高上云天游三岛,智宏丛林全真道。大修宝殿演清戒,师事众人慈悲朝。名利无争淡泊效,垂髯过胸道行高。青云不啻随风去。史上澄湛驾鹤遥。  相似文献   

13.
高上云天游三岛,智宏丛林全真道。大修宝殿演清戒,师事众人慈悲朝。名利无争淡泊效,垂髯过胸道行高。青云不啻随风去。史上澄湛驾鹤遥。  相似文献   

14.
淡泊人生     
淡,或许总比浓好。雾淡影淡,朦胧;云淡月淡,恬静;心淡情淡,高洁;名淡利淡,超逸。在人生旅途上,用淡淡的心,慢慢地陪着星星走。看开一些,便能放阔一些;少一份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份对功名利禄的执著,便多一份坦然自在。淡泊不是一种枯寂的生命状态,也不是鹤立鸡群似的清高。淡泊不是推卸责任,不是拒纳使命,不是鼓励人们都去做庄子和陶渊明。淡泊是返璞归真,守住人生的“本真”,认认真真地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清清白白地做个平平常  相似文献   

15.
十三虚无     
道教名词。指以虚无为首的十三点养生要领,即虚、无、清、静、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十三虚无》云:一曰遗形忘体,恬然若无,谓之虚;二曰损心弃意,废伪去欲,谓之无;三曰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四曰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五曰深居闲处,功名不显,谓之微;六曰去妻离子,独与道游,谓之寡;七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谓之柔;八曰缓形从体,以奉百事,谓之弱;  相似文献   

16.
十三虚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教名词。指以虚无为首的十三点养生要领,即虚、无、清、静、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十三虚无》云:一曰遗形忘体,恬然若无,谓之虚;二曰损心弃意,废伪去欲,谓之无;三曰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四曰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五曰深居闲处,功名不显,谓之微;六曰去妻离子,独与道游,谓之寡;七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谓之柔;八曰缓形从体,以奉百事,谓之弱;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水墨画自元明以后,日渐重意韵,关注点在于创作心态的有意无意之间,表现方式在于若即若离之中的耐人寻味,以及对相应笔墨方式的把握。应该说,从审美的角度看去,它意欲体现的是"物我两忘"的精神理想和人与自然完美的和谐,而从艺术实践上看,这是游心于高蹈般的境界,非等闲之辈可以抵达,其笔墨难度颇似自然天籁般淡泊随意而难以实现。这自是对画家艺术情怀与艺术  相似文献   

18.
无事此静坐     
正读到唐代王昌龄的《宿裴氏山庄》——"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喜欢"静坐"这两字,有一种任外界人潮拥挤,我自觅一段清幽时光,沉淀自己,静待花开的意境。静是难的,所以胡兰成说桃花难画。曾国藩修心之初,饱受好动轻静、心无定向之苦。他曾在日记中坦言,内心"素有忿恨不顾之习,偏于刚恶,自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而修心初见成效后,曾国藩说:"心动则神  相似文献   

19.
张震 《世界哲学》2016,(1):142-150
"本觉"之心体虽然具有自为、自使、自行和自止的主动性,但这一能动却与主体性哲学相异。"本觉"否定了心体的实体/实有性,强调觉心发起的"在世"和形式的"随机摄化"。在"非镜"的视域下,其"不以意识去思维意识、不以心捉心"消解了"自我意识"对整体时间的割裂。同时,不被意识割裂出来的"念"本身即成为"无我"的"第四时",即:"本觉"构建了一个无客体化行为的非对象性"主体",一个代词性的虚指"主体",它与普贤时间同一,是一个可不断生成和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自我消融中的"无主体"之"主体"。这不仅是对汉传佛教"心性论"与原始佛教"无我论"的一种理论调和,也对进退维谷的当代主体性哲学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林 《宗教学研究》2005,(3):135-139
僧肇<物不迁论>既非老庄玄学"主静论"的孑遗,亦非小乘"性住说"的翻版,相反,该论通篇贯彻了中观般若本旨,论证诸法自性本空、环去亦不来的"物不迁"真义,无愧于其"解空第一"、"玄宗之始"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