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年寒窗,杨杰好不容易挤进了高校的大门,可他一个学期没读完,就难以读下去了。与人交往时,他心里特别紧张,目光不敢看人,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走路也怀疑别人在看着他、议论他。后来,连有人坐在他旁边,心也会“怦怦”地跳,以致课也无法上下去。在申请休学时,班主任老师怀疑他是心理障碍,才把他带进了心理咨询室。  相似文献   

2.
负暄     
正两个老头儿,笼着袖口,坐在门口晒太阳。日头暖洋洋的,晒在背上,太阳隔着棉絮直朝袄里钻。一个对另一个说,今儿个太阳真好!负暄,背负着日头,晒太阳。两老头儿,坐小马扎上,絮絮而喧。背部脊梁,冬日寒冷里太阳光线最容易积聚的地方,也是感受光热最敏感的部位。背部这地带,平时不怎么关照得到,这时候才有机会,受到舒心的抚慰。保护好一个人的背部,就是保护好自己。负暄的人,气定神闲。他微闭着眼睛,打盹,倚着墙根晒太阳,没有什么想法,或者干脆什  相似文献   

3.
智慧语丝     
正爱所有人,信任少许人,勿伤任何人。——莎士比亚会认错的人,都有大智慧。——季羡林如果你想任性,那就先学会承受,能承受后果才可以任性。如果你想独立,那就先学会坚强,才可以独立。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并非看他能做什么,而是看他能承担什么。  相似文献   

4.
十年寒窗,杨杰好不容易挤进了高校的大门,可他一个学期没读完,就难以读下去了。与人交往时,他心里特别紧张,目光不敢看人,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走路也怀疑别人在看着他、议论他。后来,连有人坐在他旁边,心也会“怦怦”地跳,以致  相似文献   

5.
智慧语丝     
正如果你想任性,那就先学会承受,能承受后果才可以任性。如果你想独立,那就先学会坚强,才可以独立。如果你想放肆地爱,那就先学会遗忘,只有能忘掉失恋痛楚,才可以大胆爱。你可以去做一切事情,但前提是不会为结果伤悲。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并非看他能做什么,而是看他能承担什么。——《龙泪》  相似文献   

6.
人际交往从来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人们更加注重如何处理好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实践告诉人们,和谐的人际交往来自交往主体的"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两方面的保障。有些人在"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好,可在"不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差,二者相互抵消,人际关系平平,甚至很糟。所谓"不应做什么",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与人交往应"避其讳"。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人捡到一只小鸟,就将这只小鸟带回家里,给他的孩子玩耍,孩子将小鸟与小鸡一块饲养。慢慢地,小鸟长大了,人们才发现,这只小鸟原来是一只鹰。虽然这只鹰和鸡群相处得很好,但总有人家里丢鸡,人们就怀疑是这只鹰吃了鸡,强烈要求主人将这只鹰处死。这家主人舍不得,但迫于大家的压力,他决定放生这只鹰。但是,不管主人将它放到什么地方,它总能回到村里来。有一个人说他有办法,将鹰带到了一个悬崖边上。他将鹰向深渊里扔去,那只鹰一开始,就像是一块  相似文献   

8.
究竟是忙好还是闲好? 依我看,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散文家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古人陶渊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美国作家梭罗前去宁静安详的瓦尔登湖边,他们所向往的正是难得的闲适与惬意。  相似文献   

9.
我想有个家     
华冬梅 《天风》2006,(3):21
在我43岁,与丈夫、孩子在母亲家寄居18年后的今天,我忽然心里很强烈地想拥有一个家了。什么是家呢?仅仅是一所房子吗?不是,若其间没有了亲情,没有了爱,就不能再称其为“家”了。路加福音中的那个浪子,在外辗转漂泊,受人欺凌藐视,尝尽寄人篱下的苦楚之后,他才从迷茫中醒悟过来……他回家了。因为他知道,只有家才给他儿子的名分和地位,只有家才是他平安的港湾。今天,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大人孩子都生活疲累,不堪负荷生活各方面的压力,急需找一个休养身心的地方。家——就是一个满足疲乏之人安息的地方。作为一个基督徒,他的人生目标,莫过于营造一个“基督之家”了。全家归向主,蒙福得平安,一起唱诗赞美神。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在不同的科学领域里,有许多学者都对交往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括包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什么是交往?如何掌握交往的过程?交往在儿童道德培养中的作用?父母在与儿童交往时,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条件,才能顺利地完成这一活动?他们认为,交往的定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交往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交往过程中人们相互交流信息,在彼此交流思想  相似文献   

11.
启明 《思维与智慧》2008,(12):30-30
人际交往从来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人们更加注重如何处理好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实践告诉人们,和谐的人际交往来自交往主体的“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两方面的保障。有些人在“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好,可在“不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差,二者相互抵消,人际关系平平,甚至很糟。所谓“不应做什么”,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与人交往应“避其讳”。  相似文献   

12.
爱情终点     
正暗恋夜,这般静谧。她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又一遍遍细数和他有关的时光。其实她和他相识才短短的几个月,但在她心里已知道他、关注他好多年了。那时她刚刚接触电脑,偶然逛到一个人的博客里,顿时被博主的文字深深吸引,从此念念不忘。快三十岁的女人,心已经静了,可是她忘不了那个博客,渐渐对博主产生了好奇。会是个怎样的男子  相似文献   

1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交友行为是以相同的认知为基础的,观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可以从一个侧面判断他的性格、爱好。1.只有一个朋友这种人,一旦付出友情,便是真挚、强烈、由衷的。他对朋友信任、豁达、坦诚。但是对待其他人,他不愿意随便流露内心的情感,趋于保守。与这种人交往,你必须真正地以诚相待,不允许有什么私心杂念,耍什么小聪明,否则一旦被识破,你将永远失去他。成为他的朋友很难,需要掌握好时机,以心攻心。不过,一旦你被他认定为朋友,他是绝对让你信得过的——你的事即他的事,他会竭尽全力在你有困难时帮助你,你的秘密就是…  相似文献   

14.
佛陀伽耶大菩提寺,还有它的金刚座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这是最受崇敬、最神圣的佛教圣地。悉达多王子就是在这里得道才被称佛陀的,然后他才能引导众生离苦得乐。当玄奘于公元7世纪来到这里时,他这样评论说"由于这个地方同佛陀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他在这里大悟成道,因此,佛陀伽耶可以说是佛教的发源地。对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重要和神圣的了。"就哲学和文化史来说,佛陀伽耶大菩提寺的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佛陀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这一事件改变了人类的思想和信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拆毁与建造     
许恩杯 《天风》2006,(2):14-15
有的人的人生是建造,也有些是拆毁。建造的人走到哪里,把爱的种子也播种到哪里,在他所到的地方,到处有欢乐、有和睦。拆毁的人,他所到之处尽是毁坏:家庭没有和睦,同事不能和平共处,朋友不能信任,甚至说没有朋友,或者说没有永久的朋友;朋友只是互相利用,因为他追求的是利益是自己的好处,惟我独尊。今天我们所要分享的主题是:拆毁和建造。一、拆毁那该拆毁的家庭里的生活很重要,我们在外面可以带假面具与别人打交道,在家里就没有办法带面具。我们人是怎样的,在家庭里必定会完全显  相似文献   

16.
单渭祥 《天风》2005,(2):40-41
许多人因为从教堂里出来,他的生命焕然一新,犹如平淡无味的"水"变成了香飘万里的"美 酒"!礼拜堂是启发真、善、美的地方,它叫人瞻望永恒的事物,不再斤斤计较身外之物--"我信了就行,何必一定要去做礼拜?" "我们不加入教会,不去做礼拜,不一样可以做基督徒吗?"我们在家庭里祈祷读经,不一样可以吗?"我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礼拜!"教堂里听道没劲!"以上都是一些人不想去礼拜的种种"理由",也许大多数基督徒不会同意这些看法。但作为基督徒,对于礼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确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兴趣和素质     
正不做无趣之人人活世上,一定要有好奇心,一是对世界有探究的兴趣,二是对人生有体验的兴趣。也一定要有自己特殊的兴趣之所在,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这样他才会活得有意思,你和他相处也才会觉得有意思。一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人,他的生活是无趣的,他作为一个人也是无趣的。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的电影圈里,“内容为王”已经成为一句流行语,然而一个好的故事也需要好的讲述方式,叙事方式在电影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换言之,一部电影能否成功吸引观众不在于讲什么,而在于怎么讲.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近期上映的号称“国产怪兽电影零突破”的《3D食人虫》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难免“三段论”式的叙事漏洞,情节展开不够严谨,很多地方没有合理的解释,给人一种浮躁之感.  相似文献   

19.
亏就是赚     
1992年的冬天,对于严介和来说特别寒冷,他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筹措到10万元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可是却承包不到一个工程。 有一次,严介和偶然从一位朋友处得到一条信息:南京市环城公路要开工建设。这条消息对于严介和来说如获至宝,他马上就去南京。可是茫茫人海,严介和在南京一个熟人也没有,他更不知道南京市环城公路指挥部在什么地方,要找谁才能够承包到工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汪景祺是清朝人,他是一个大才子,少年时即有才名,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为友者。"虽然他才高八斗,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很不顺利,一直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才考中举人。虽然中了举人,但他并没有飞黄腾达,只是在京城里当了个小官儿。汪景祺是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