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事慢做     
正急事慢做,是指再急的事也要慢慢做才能做好。先澄清一下概念,这里的"急事"不是指那些紧急突发事件,比如有一棵树突然倒了,压在路人身上,你若不迅速把树挪开,那路人可能就没命了。这里所说的"急事"是指那些我们主观上想要尽快完成,但实际上却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长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那一年,一向十分自信的我,没想到,高考竟落榜了。我感到无地自容,不敢面对老师、不敢面对同学、不敢面对亲朋,仿佛感到人们都在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甚至那些素不相识的路人,也在用一种嘲笑的目光看着我。我感到自己快要窒息、快要崩溃了。我不想见任何人,我想逃避,逃避到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读书,常常读到"大恩不言谢"的话语,骨子里透着一种侠士气。言外之意,大的恩惠单凭一个"谢"字,是不足以表达其感激之情的,要的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行为。我想,所谓"大恩",应当是那些急人之难,救人于危亡的行为吧。这样的恩情,自是不能单凭一个"谢"字所能表达的。可是,生活中,似乎"大恩"少遇,多的是"小恩小泽"。比如,劝朋友戒除陋习,为问路人指一  相似文献   

4.
传声筒(二)     
我们总不要像那些凶恶的佃户一样,杀害主人的使者,还要杀害他的儿子。因为一旦主人发怒,我们罪债难逃。天主的慈悲无量,但有时间。时间一到祂要同我们算总账,我们交得了账吗?善用天主的慈悲,勿忘天主的公义,这才是应有的态度。先知、司祭、君王这三重使命三种职务,在耶稣身上是完美和谐的一体。然而,在人类历史上,在救恩史上,先知们往往不受欢迎。他们发出的声音也常常成为他们被杀的原因。司祭重视的是礼仪,是  相似文献   

5.
我走在马路上,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位盲人在十字路口迟疑。我赶紧快走几步,搀扶他过了马路,刚想离开时,忽然听到一位好心的路人问:"你上哪儿?我送你去吧!""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可能送我一辈子呀!"盲人回答道。我回过头来,发现盲  相似文献   

6.
正天主十诫的总纲就是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而爱人如己的实践往往体现在近人身上。这里所说的"近人"并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亲人———父母兄弟姊妹,也指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频繁接触的人。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爱那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非常容易,但要我们去爱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那就不太轻松。如果要爱那些与我们有一定的距离,有难以化解的宿怨和曾经故意伤害我  相似文献   

7.
正有句话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所谓人间事,无非就是张家长李家短、你恩我怨、流言蜚语甚至那些捕风捉影的是是非非。可是,谁要是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他就是君子、圣人。有人说,我不做君子、圣人,那我就可以说说了。那也不行。我们常说祸从口出,很多时候,一不小心,你的一句话就可能带来一场很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8.
郭为 《天风》2014,(7):54-55
置身于喧闹的城市中,只听见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纷至沓来.若稍稍留意,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行色匆匆的路人,他们总在不停地赶路,却没法停下来,用心倾听,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人们的心被世界的喧嚣所拖累,被物质的丰盈所诱惑,就连一些基督徒也难以幸免,因为他们的心被世界所迷惑引诱,以至于他们时常听不到神的声音,偏离了正道.在《约翰福音》10章27节中,耶稣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归根结底,我们缺少的是一颗聆听的心.  相似文献   

9.
伍明 《天风》2005,(1):60-60
我们的社会经常以职业与经济的条件来衡量人。我们的标准--即所谓比较有价值的是那些有着高尚职业和大笔收入的人。 身为单亲,我时常感觉,自己是属于低阶层的人。那些较具影响力、在金钱上有较多贡献的人,即使不存在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被怀念。无论是在教会或社会当中,我总觉得好像只有我们这群人是孤独的。我们时常思考着,除了这一箩筐的遗憾之外,我还能为基督献上什么?  相似文献   

10.
新铁杵磨针     
有个人不小心弄丢了针,实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放着的一根铁棒,于是,突发灵感,拿了铁棒来到河边,找了块石头,开始起劲地磨了起来。 有一个路人从河边经过,看到他正在磨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便很奇怪地上前问他想做什么?他抬起头说:“我的针丢了,所以我要将这根铁棒磨成针。”路人说:“这么粗的铁棒你这样要磨到何年何月啊?”  相似文献   

11.
亲爱     
正在上海地铁一个入口处,看到一则公益广告。画面极其简洁,满纸就是一个"親"字;左边那个"亲"是血红色的,热烈,抢眼;右边那个"見"却是渐变的淡灰色,墨色由上而下渐次变浅,到底部时,几乎浅到没有。匆遽的脚步不由得放慢了。心,被眼前这个诉说着渴望又诉说着无奈的繁体字弄得又酸又暖。我相信我读懂了这则公益广告,它在提醒匆匆路人,不要让那个"見"字慢慢剥蚀了颜色;真正的"亲",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6,(3)
正一个人骑着一匹马飞奔在路上。路人问他:你到哪儿去啊?马上的人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没时间想啦,再见!"有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像这样。我们匆匆忙忙,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拼命工作上,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很好地利用了时间,而与家人、朋友在一起放松休息则是在浪费时间。其实,"抓紧所有的时间"可以算是一条深受误解的格言了!很好地利用时间,不是让你在追求高效率的道路上,被时间表牵引着不断前进。它的本意,是让你通过平衡的生  相似文献   

13.
刘美纯 《天风》2022,(9):24-25
最近我听到一件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的教会按立牧师,需要被按立的人交一定数额的费用,甚至有的教会明码标价.这就像很多年前我听到教会施洗按人头收费一样的不可思议.在教会,当所有事情都与金钱挂钩,不知这到底是侍奉,还是做买卖.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章17节说:"我们不像许多人,把上帝的道当商品贩卖"(《和合本2010》).保罗说他们"不像许多人"中的"许多人"是指那些假教师和假使徒,他们是搅扰、分裂哥林多教会的人.他们表面上是在为主做工,也是在传道,但是他们的动机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4.
霜凝南屋瓦     
正在我们湘西南乡下,霜降过后,必定会见霜。只是我们这里不说"见霜",却叫"打霜",一个打字,很是形象贴切,那些轻薄的霜,便一下子有了重量——树叶、野草都承载不起的重量——它们无不垂下了头。霜是天地间的精灵,长着两副不同的面孔,有时是雾气朦胧的,我们叫"打水霜",有时是白色茫茫的,我们叫"打白头霜"。对于水霜,我素来不怎么喜  相似文献   

15.
合而为一     
《天风》2019,(12)
<正>《约翰福音》17章是耶稣离世前为门徒所做的祷告,我们称之为"大祭司的祷告"。其中11节后半、22节、23节和24节是主耶稣特别为门徒合一的祷告,并且不只是为门徒,也是为所有信他的人。20节耶稣祷告说"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藉着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和合本2010)  相似文献   

16.
依恋     
正早晨5点,星光尚未褪尽,父亲在微信家人群里发了一段文字:"被亲人强烈地依赖,无论它是以何种方式存在,总归是一种幸福。"我知道父亲肯定是刚度过了一个辗转难眠之夜,而后释然感慨,起因是昨天母亲再次几乎走丢的事件。母亲年轻时就不太记路,过了八十,找不到路便是常事了,多次发生过参加活动后坐车到另一个地方或者干脆找不到家让路人给父亲打电话的事。我们担忧的是,哪天母亲再记不住父亲电话号码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9):44-45
有一种说法:"恨一个人就像为杀一只老鼠而烧掉自己整栋房子"。或者说,"你因不喜欢自己的脸就割掉了自己的鼻子"。当我们恨某人时,我们对自己的伤害远远超过那些惹我们生气并想去报复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受到他人伤害时,坏记性就是终止这种伤害加深的最好的武器。忘记它吧,继续你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天,鹰老大和鹰老二愤愤不平地向鹰妈妈述说着自己的不平。鹰老大面红耳赤地对鹰妈妈说:"妈妈,你听到了吗?那些天天闲着没事儿干的麻雀们在议论我们,那些专门喜欢造谣生事的乌鸦们在诽谤我们,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鹰老二也气急败坏地对鹰妈妈说:"妈妈,就在刚才,我看  相似文献   

19.
谈时间管理     
周志治 《天风》2008,(18):31-31
经文:诗90:12;箴19:8 常有人说, "你们教牧都很忙吧?"我常回应说: "不忙,只是事多."事多不就是"忙"吗?是.可有人说,忙这个字由"心"和"亡"两字组成,"忙"含有心死之意.有人事多,而只会赶路不懂得要停下来认路,讲事工进度而不顾深度,只有工作没有人生风景,这种情况我不要.事可以多,但可以理出优先次序,可以善用人才,团队协作,因此事多而心不可以"亡",这样才能永远绽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答复     
科林斯说我认为“不存在这样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对于S(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类主体)和B(一个兽类)来说知觉是同一个东西。”他甚至暗示说我拒斥“我们与兽类共享知觉这样的观点。”这后一个暗示确定无疑是错的。在科林斯集中讨论的我的书的那些部分中,我的目标是保护我们与兽类共享知觉这样一条显而易见的真理,表明这如何并不蕴含这样的思想,即只有心甘情愿地接受所予神话,我们才能让知觉经验来证明经验思维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