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汉代,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儒家道德思想从此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流。汉代的法律变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的法律化,二是法律的自然化。前者是针对法家“不道仁义”即排斥儒家道德的立法思想和汉代的“非礼之法”──《汉律》而进行的一场变革,通过“引经决狱”和据经义编撰判例法典(如《春秋决事比》)以及通过“据经解律”而编撰法律解释著作(如郑玄章句)等方式把儒家道德精神引入司法和立法领域,从而改变了汉代法律文化的风貌。后者是针对法家否定法律生活的自然根据的思想和制度而进行的一场变革,汉儒借鉴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为汉代的法律生活赋予了神秘的自然根据,并由此开启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自然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以2017年《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发布为背景,以医师多点执业的立法依据为探索始点,结合医师多点执业发展现状,着重从多点执业医师的资格认定、注册管理、人事法律制度、医疗侵权责任承担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困境,又针对这一困境提出了立法建议:明确多点执业医师的资格认定标准、完善多点执业医师的注册管理制度、改革多点执业医师的人事法律制度、明确医师多点执业侵权责任承担等,以期推动我国医师多点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酝酿已久的《禁毒法》,对吸毒者的身份采取了定位为违法者、病人和受害者的意见,但是社会各界的争论与思考仍没有停止。归纳了有关吸毒者法律定位的各种观点,并从应然角度讨论其背后的伦理学基础,以期为今后更好的救助吸毒者和不断完善禁毒法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从"独身女性可生育"引发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规定"独身女性可生育".辅助生育技术使生育与婚姻、性行为的联系,家庭亲缘与社会人伦关系,继承权、赡养权、抚养权、人格尊严权等均形成冲击,易引起家庭、医疗及社会纠纷.应使生命科学在法制的规范下与伦理道德协调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6.
李丽云因为丈夫拒签手术同意书而造成“一尸两命”的事件,“拒签”事件击中了医疗法规知情同意权在医疗实施过程中的软肋。如何保护病人的生命权、被救助权和手术权,如何让医院救死扶伤而没有后顾之忧,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国家担保”制度,使病人得到最为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以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8.
用代币制矫正一小学生课外作业潦草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代币制矫正一小学生课外作业潦草行为的个案研究边玉芳,邵春辉.(杭州大学教育系)1引言运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特别是正常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其意义是巨大的.近几年来,在正常儿童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并有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婴儿被弃事件频频发生,大量弃婴涌入福利院、医疗机构.从目前我国弃婴的状况、常见类型出发,探讨弃婴产生的根本原因,医疗机构应当如何应对弃婴及如何加强全社会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宣传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对弃婴的全面管理,以期从源头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战场风云瞬息万变,作为一名指挥员要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以弱胜强,克敌制胜,就离不开对战场的仔细观察和对敌情的缜密思考。  相似文献   

11.
眼前这位年轻富有的少妇,虽然浓妆艳抹,也仍掩饰不住她那焦躁不安的神情。她说她有个毛病,特别怕脏。一天洗手无数遍,只要手触摸过东西,必须赶快洗手,还要反复用小刷子刷指尖、指缝。她每时每刻提防着与她接触的人,  相似文献   

12.
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女生来月经、乳房突起;男生遗精、变声、长青春痘……如果没有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对这巨大的生理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就不能进行自我保护,容易引发恐慌、烦恼、不安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邻国的黄禹锡事件,也引起国人的关注。对于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来推行的我国来说,它有警示作用,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们反思。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科学要发展,发展要创新。把实事求是的态度同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科学的长足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普遍愿望。黄禹锡是希望创新的,他在创新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但当他继续创新难以如期实现时,他就采取了反科学的态度:作伪造假。请注意:黄禹锡事件的本质是作伪造假,而不是科学实验过程的失败,不是对实验结果的误判,也不是他提出的假说经不住实践检验。一部科学史说明,科学是艰苦探索的事业,从幻想、想象到提出假说, 以及假说的被实践所检验为原理、公理、规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已成定论的东西,甚至或者又被新发现、新实践所修正,所推翻,这都是正常的事。在科学探索的崎岖小路上,如果不允许犯错误,受挫折,那只好取消科学。但作伪造假的性质与此迥然不同。作伪造假是道德学风上出了问题,是科学良心出了问题。对这种行为的唯一社会评价,是他在骗,骗他人,骗国人,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骗的行为是一样的——当然,这是就事论事,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人的全部,包括他已经取得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黄禹锡事件爆发后,有两件事令人印象至深,一是其本国,从学界到政府,对事件进行的严肃认真的调查和处理,并不因为他是国宝级的科学家,就为其袒护遮瞒,封舆论界的口;一是其本人,面向媒体大众,坦诚其作假的事实,向其国人深深道歉,令人对之是又一类的肃然起敬。这样的政府,这样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发展上,必定是前途无量的。我们需要反思些什么?这里只提两点:一是“人体科学”,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二是反对“伪科学”,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近两年来,与“反科学主义”同行的是为“伪科学”辩护,而走在反伪科学前列的学者,则被冠以“科学警察”的恶称,大批小批,似乎是反伪科学妨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成了中国科学的罪人。我们提请这些伪科学的捍卫家们,看看近邻的榜样吧。所谓“伪科学”,就是作伪造假,作任何其他解释,都是遮羞。  相似文献   

14.
变革与发展 ,是历史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道教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有变有不变。所谓“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 ,是谓道纪 ,这是不变的 ;所谓“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这是变的。不变的是常道 ,变的是可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变革的原因是“可道、可名” ,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天地人———也就是适应变化了的社会 ,革其弊 ,兴其利 ,也就是所谓发展。而常道又在变革与发展中永恒。西周时土地层层分封 ,实行井田制 ,农具绝大部分是石材…  相似文献   

15.
论消费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的消费源于人的需要。马克思在《1 857— 1 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个体发展的“三阶段论” ,它是对人的需要的演进规律的深刻揭示。马克思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人的需求 ,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需要。因此 ,人的需要不只是维持自身生理的需要 ,而主要是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这意味着人的需要主要不在于物质欲望的满足 ,就其本质来说 ,取决于精神生活的追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即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层…  相似文献   

16.
促进全社会树立新观念、破除陈腐观念,以适应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思想观念(包括道德观念)的一场变革。本文试图对观念更新中所产生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已经搞了几十年,与此相应的思想观念不是早已确立了吗?为什么今天又要进行观念的变革呢?这是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应当明确,实行思想观念(包括道德观念)的变革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以及电脑大量进入家庭,互联网络(Internet)逐渐受到商家、企业和广大电脑爱好者的青睐。据权威人士估计。到2000年国际互联网络上的用户将高达2亿户。 互联网络给人们带来醉人的笑容,使用电子信箱可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在网上可查看或获取世  相似文献   

18.
在春节烧香拜佛成为热潮的背后,也潜存着一些隐忧。譬如有的地方对头香进行拍卖,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虔诚的信仰一旦转化成出钱的多少,恐怕就会变味。另外在表达信仰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与环保,尽可能以心香一瓣来表达对神灵祖先的崇敬,避免因为拥挤发生事故,由于烧高香而污染周围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绿色是穆斯林最喜爱的颜色,在一些回族聚居的地区,每逢宗教节日,以及迎送阿訇、哈吉等庆祝活动,最醒目的点缀物是无数迎风招展的绿色彩旗。目睹绿旗飘扬,自然会令人联想到清真寺的绿色宝顶,大殿里的绿色拜毯,学生毕业“穿衣”典礼上的绿袍、绿冠等绿色景物。并会联想到绿树成荫的回族村庄,竹林环绕的回家小院,以及苍松翠柏掩映的坟山茔园等绿化美景。由此体现了回族穆斯林对绿色的喜爱。而穆斯林喜爱绿色即属于仿效圣人行为的善功和习惯。伊斯兰教认为真主造化了天地万物,在地球上造化了各种生物及适应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人是最高等的生物,…  相似文献   

20.
小小 《天风》2009,(6):48-48
主耶稣常用贴近生活、直观可见的事物作比喻,作为神学生也确实知道过于理论化的语言离听众太过遥远.可是如何深入浅出,着实让我昼夜思想,尤其是回到农村老家,面对60%有老年人组成、普通话都觉得难听懂的会众,更是天天"头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