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饥饿,“留守孩子”期待心理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一场悲剧在鄂东大别山区一个打工者家庭里发生。因为母亲长期在外打工,浠水县清泉镇13岁的小女孩小雪(化名)感受不到母爱与家庭的温暖,最后选择了自杀。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好想妈妈,又好想哭。妈妈从我读(小学)一年级就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那短短的一段时间才能与妈妈在一起。每当有别的孩子的妈妈在给自己孩子送菜的时候,我总是想:要是我家不穷该有多好,如果家里不穷,妈妈就可以在家里,不必长年在外打工……”2004年春天,湖北省竹山县某中学高一年级一位名叫小强的同学也突然失踪了。一封长达15页的万言遗书揭开了他的出走之谜…  相似文献   

2.
正你们是我最亲最爱的父亲母亲,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有多久?七八岁以前,我们看上去在一起,细算起来,其实也并非如此,白天,母亲家里家外地忙碌,父亲更要出外做工。八岁以后,只能晚上在一起,白天我要去学校,父亲母亲要挣钱养家,这样的日子最多持续到十七八岁。考上大学就要住校了,一年之中,只有暑假和寒假两个多月的团聚。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了,非节假日不能回家。结了婚,经常过年才能见面,甚至一年  相似文献   

3.
家乡的豆腐     
我爱豆腐,尤爱家乡的豆腐干。在童年的记忆中,家里很穷。那年月,很难吃上一顿豆腐,只有过节才能吃到,平日里粗茶淡饭能吃饱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4.
又到岁末年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年少时很早就开始盼过年,因为过年有好东西吃、新衣服穿、有龙灯、花女了和傩戏看,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加上多了几岁,却又怕过年,因为年一过,就又老了一岁。  相似文献   

5.
正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然而,秋天的收获却是来自于春天的花开。那年,父亲在老家的院子里种下一棵苹果树,我听说是苹果树,眼前立刻闪现出过年时才能吃到的又大又红又脆的大苹果。我问父亲是不是以后我们在自家的院子里就能摘到苹果吃了?父亲乐呵呵地笑着说:是的。父亲的回答让我对那棵苹果树充满了无限期待。一晃就到了第二年春天,苹果树果然开花了,  相似文献   

6.
油与皇历     
有这样一个民间笑话:卖油郎有个勤俭的妻子。每次他挑油出去卖,他妻子总要舀上一勺藏起来。到了年底,卖油郎正为没钱过年而叹气,妻子端出一坛油叫丈夫卖了过年。一个卖皇历的知道了这件事,就在自己老婆面前夸卖油郎的妻子。卖皇历人的妻子听了,说“这有何难,我也能做到!”到了年底,卖皇历的为还不了债而发愁。她老婆捧出一大堆老皇历,对丈夫说:“你把它卖了过年。”卖皇历的  相似文献   

7.
他是妻子班上最穷的一个学生。“我们得关心关心他呢。”妻子说。于是一个姓赖的学生,被妻子领到家里来。他是那么瘦小,害羞。问他父亲呢,他说父亲把最后的一点钱塞到他手里,就去打工了,说父亲50岁不到,头发都白了,耳朵也聋了。问他母亲呢,他说母亲在他7岁的时候就彻底疯了,就跑出去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今下落不明。我的心就一痛。到了放寒假的时候,他说陈老师,能到我家里去玩一天吗?我说好吧。于是跟他一起搭班车到了大悟县的一个山脚下,又搭当地农民开的“三轮”爬到这座山的山半腰。三轮再也不能往上爬了,我们就下来往上攀。“陈老师,把…  相似文献   

8.
孤独的密码     
正孤独的时候,我们才能进入自己的心灵,发现灵魂的渴望。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充满了神性,我们只有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在虚灵的宁静里感受到她的存在,就如修禅者在入定中,才能看到心头的那个无位真人!孤独的人,不一定有孤独感;如果你的手头有一本书,尽可以读得酣畅淋漓;如果你与孤月相对,尽可以让诗意的音符在朦胧  相似文献   

9.
原来每次回老家过年,都会与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沿着城边的小路,边走边谈,什么都谈,时常谈得哈哈大笑。于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围着老家的县城一连走了两三圈。可是去年春节,他却因为妻子病逝,到省城的女儿家过年去了,而且说他今后每逢过年,都不会在老家过了。我也就在年前的电子邮件里跟他说:“我们绕城三圈无话不谈的快乐,也许将永远不会重现了。”他则说:“不是‘也许’,是现实。”我也就意识到,我们的那种快乐,真的是永远“绝版”了。那种绝版的快乐,只能在我们的记忆中去回放去品味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个时期,可说再没有比“啡典”病人更需要人文关怀了,也再没有比“非典”、病人更需要科学了。也就在这一时期,没有谁能比当事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依靠科学才能实现人文的关怀。 谁也不会忘记“非典”突发的时候,医生像平常一样的关怀病人。然而,病人尚未能治好,医生也倒下了,成了病人。在这个时候,单是一颗善心的人文关怀显得多么的  相似文献   

11.
正母亲总是家庭竞赛的最后一名,说来奇怪,母亲是一个做事利索的人,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却总是那个注定最后一名的人。小时候玩弹子跳棋,全家六个人一人分占一个颜色,刚好摆满整个棋盘。为此父亲总是说,幸好家里六口人,幸好这棋盘是六角形的,所以全家才能聚在一起厮杀得别样开心。我和哥哥像猴子一样耐不住性子,下弹子跳棋的时候,总是想着借别人的棋子连跳数步,两个姐姐和父亲也会想着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有母亲慢悠悠地跳着棋子,每次都被落在后面,就这样母亲还不忘操心我们的棋路,时不时提醒我们走这步走那步,等到一盘杀完,我们都取笑  相似文献   

12.
黑昼     
1943年6月6日,一个极其平常的夏日。天刚亮。昨夜的一场滂沱大雨过后,天空依然没有放晴的迹象。空气湿漉漉的,厚厚的阴云笼罩着曹家务这个冀中平原上回族聚居的小村。那低低的乌云,仿佛就悬浮在人们的头顶上,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天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到半杆子高了,可今天这个早晨却显得暗无天日,四周灰蒙蒙的一片。姥姥起得很早。这些天,鬼子三天两头到村里扫荡,家里的粮食早被抢了个精光。好在精明的姥姥提前把一小袋玉米面藏在了房后隐蔽很好的菜窖里,一家人才能靠这少得可怜的玉米面和从地里挖来的野菜勉强度日。姥姥起床后,下到地窖…  相似文献   

13.
廖细太 《天风》2001,(7):24
在这个世界上,无人能治好我肉体与内心的疾病;也无人能改变我的脾气,使我看清自己身上的污点,给我新的生命、生活……这所有的一切只有慈爱、全能的上帝才能做到,给我…… 我是严重支气管哮喘病患者,疾病折磨了我30年。 记得在我7岁那年的一个下午(夏天),我不幸掉进池塘里淹了半个小时 ,那时由于家境贫寒及无知,从水里捞起来的时候也没有找医生看,就这样放在家里,直到半夜我才苏醒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光     
正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突然变成了非留守儿童。但是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却总是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企业红火的时候,应该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候。如今回来了,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农  相似文献   

15.
一碗饺子     
赵勇 《天风》2002,(10):44
小时候,对过节、过生日和过年是那么盼望。盼望到那天能吃上一顿面条,两个鸡蛋或一顿饺子,能做上一套新衣服,那就别提有多高兴了。长大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盼望的心思也渐渐淡了下来,特别是自己成了家,反而担心年的到来,怕自己越来越老。无论怎样的思绪与害怕也挡不住时光的奔驰,岁月的流逝。  相似文献   

16.
正2003年,张培彦毕业于西安一所大学,毕业后在某乳品公司西安分公司就职。在乳品公司工作期间,张培彦常常加班到深夜,很多时候,因为太忙,连顿正经饭都没得吃,只能泡碗方便面了事。一次,工作到凌晨的张培彦想和同事一起吃泡面,但让他们失望的是,方便面也已经吃完了。他们实在太饿,就一起出去买。可是在大街上转悠很长时间也不见一家便利店。他们只能挨饿到天亮了。张培彦叫苦连天,同事就安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祖母是个生在旧社会的妇女,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做事干净利索,在世的时候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经过她。从我懂事开始,就记得祖母有个不成文的"家规",家里的任何物品都必须要放到固定的位置,大到生产农具,小到针头线脑都是这样。用的时候去固定位置拿,用完后必须要放回原来位置,否则就会受到祖母的数落和指责。祖母总是说"东西乱扔乱放,找的时候太费劲,有时候还找不  相似文献   

18.
正1984年的初夏,家里已经一个多月没吃米饭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贮备粮已经吃完,稻子还不到收割季节。我每天放学回来都是吃面粉疙瘩,喝两碗肚子胀得像皮球,上不到两节课,瘪下去的肚子大声抗议,回来就  相似文献   

19.
说实话     
说实话,谁都想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但事实上,许多现代人,即使不废寝忘食,也是忙忙碌碌,饿的时候没时间吃,吃的时候又不饿,困的时候不能睡,睡的时候又不困,为生存而违背生存规  相似文献   

20.
我在北京学习时,看了徐水县建立人民公社的影片,心里想:公社比合作社的好处更多,不论在生产和生活的安排方面,优越性更大,什么时候我的家乡也象徐水那样建立起公社就好了。学习后,回到家里一看,人民公社已经建立起来了。社員们告訴我:吃飯不要钱,还有零錢花。我真是高兴的不得了。几千年来,农民愁吃愁穿,有些阿洪也不例外。就拿我这个阿洪来說吧,过去为了一家九口人的吃穿,整天愁眉苦脸。一旦家里人来寺里找我,甭对方說話我就知道,不是来要吃的就是要穿的。我回家去也总是問问粮食还有多少,够吃多少时候的?整天想誰家来请我?能进多少錢、粮?——整天想着剝削别人。解放后,政府救济我家,生活有了改善,但脑子里也还照样想来想去,不是想誰家来請我,让我好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