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寓言两则     
正勤奋之神与懒惰之鬼传说盘古开天地之时,勤奋之神在世间遇到了懒惰之鬼。勤奋之神对懒惰之鬼问道:"你是谁?你怎么看起来愁眉苦脸、灰心丧气、疲惫不堪,一副倒霉相呢?"懒惰之鬼说道:"我是懒惰之鬼,天生一副倒霉相,我一来到天地世间,就给天地世间的万事万物带来了失败、灾难与不幸,万事万物都讨厌我远离我,我每天心情纠结,总是愁眉苦脸、灰心丧气、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2.
心灯不被点亮,就有可能一生都走不出迷茫的困境。感谢上苍,让我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为我点燃心灯的人,是他让我从此明白了什么才是生命的大智慧,什么才是人生的大风流。  相似文献   

3.
岳母自从退休后,就迷信上了。全家其他人没有人信那一套。尤其是我,在圈内是个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可岳母依然热衷得很,不断向我们介绍说"局长、"总经理是他们的同道,似乎回敬我们:“连这些大人物都信,你们才是异类。”我的儿子即将面临中考。岳母三番五次对我妻子说,她要带“仙人”来我家看看,测测我儿子的中考前途,以及我们夫妻俩的“前世今生”。说这个“仙人”说得如何如何准,因为日程排得很满,所以别人花巨资都请不动,是她好不容易才请来的,对我们唯一的要求是要我到时候“闭嘴”。妻子因为也不信那一套,好几次捎信都被妻子“贪污…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很伟大的一家公司Netflix,在其文化准则的第一条就写着:"我们只招成年人。"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这不是句废话吗?大家都是成年人,为什么要放在最开头,浪费这个最最重要的位置。后来我才明白,这里成年人的意思,是指心智成熟。我现在能深刻体会到,其实很多成年人,只是年龄大了,身体成年,而心智真正成熟的人,太少了。包括我自己,也经常自我反思,我自己过去是一个多么不成  相似文献   

5.
客: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儿的时候,说了句“车上太多人”。我朋友说,这句话不合语法,应该说成“车上人太多”。我说:“我讲的跟你讲的是一样的意思,你也听明白了。为什么你那句话合语法,我的就不合语法呢?再说,只要意思明白了,还用得着讲究什么语法呢?讲语法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把意思说明白嘛。”我朋友不同意我的说法。我们俩争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你是搞这行的,请你评一评,“车上太多人”这句话究竟合不合语法? 主:恐怕你朋友是对的。客:为什么?!我有时候听别人也这么说。我自己这么说的时候,别人也能明白。我听说语法分析要以说话人的语感为基础。照这么说,我的感觉是  相似文献   

6.
老年之悟     
人到老年,才懂得:健康是福,健康是最大的本钱,人什么都可以缺少,就是不能缺少健康。自己健康能靠谁,想来想去靠自己。人到老年,才知晓: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重要的是放弃之后就不要悔恨。人到老年,才明白:最好的养心方法是"放下",放下恩怨,放下名利,放下焦虑,放下忧愁。何时放下,何时就会一身轻松。能  相似文献   

7.
最珍贵的     
空闲时,我曾经帮助一家心理机构做过问卷调查。问卷上只有一个问题: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在小区里,我遇见一位退休的老妇人。她这样写道:"我的人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所有美好的东西,如容貌、健康,都已渐渐失去。再回首,最珍贵的便是逝去的青春年华了。"她颤巍巍地写完后,整个人都沉浸在回忆里,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惋惜与伤感,让  相似文献   

8.
说来没准谁也不信,我与妻马拉松般地谈了整整5年恋爱,虽然一个舞文弄墨,一个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我们彼此都没有为对方写过一封情书,直到结婚以后,偶而吵起架来想翻翻变天账,却难以弄成笔墨官司,最终只得糊里糊涂了事,双方最叫绝的一句话是:“原来我们都是瞎子。”因为吵来吵去还是不明白,到底是谁先动了  相似文献   

9.
情绪与生死     
我呆过的老单位有一党委书记,退休前满面红光,精力充沛,从不见有什么大病。退休后还不到半年,人衰老许多。每个星期,他都要到厂部办公室问:“有没有新文件?”他是来借文件看的。文件是愈来愈少,大家都忙,也没空陪他讨论文件精神。他觉得人走茶凉,失去平衡,情绪日渐恶劣,一年后,就生病住院了,不久,就死了。像他这样,退休不久就患病,就见马克思的事,也不是少见,我耳闻目睹的起码也有三五回了。 情绪不适,情绪混乱,夺去了这些老同志的健康,甚至生命。愁一愁,白了头。传说春秋时代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这话虽有点夸张,然而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良的情绪有损健康。 据有关文献报道,不良情绪,尤其情绪危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许多疾病的引起与恶化,都  相似文献   

10.
我的祖父母都是传道人,又是安顺基督教会的创始人之一。我的父母也是基督徒,父亲和姑姑还曹是教会的执事。到了第三代,我和妹妹也受洗归了主。我们姊妹都是人民教师,退休后恰值教会复兴时期,才得到教会参加聚会,蒙享属灵生  相似文献   

11.
正保罗说:"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17)这是对基督徒的要求,也是提醒信徒不要糊涂,要追求明白神的旨意,清楚神对我们的计划,知道自己为谁活,活着有何使命。糊涂,多形容人脑子不灵活,不明事理、不会分辨是非对错。"糊涂人"大致有两种:一是真糊涂,懵懂处世,胡乱讲话,  相似文献   

12.
对自己笑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生存竞争当中成长的。当生命走了些路程以后驻足回首,才明白为什么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开始是啼哭而不是欢笑。既知是苦,而且还要继续下去,那么,不妨对自己笑笑。都说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然而,要看怎么对待。人生是一个过程,从生到死,其间要经历成功与失败,乃至平凡,都是人生的一种收获。从成功中收获经验,从失  相似文献   

13.
乡愁     
记得初中学过一篇余光中的《乡愁》,在配乐诗朗诵时,不少离家在外的同学当场都落泪了。当时还在家居住的我,觉得这些人感情太丰富,甚至觉得他们是故意表现出来的。直到现在身居他乡,我才明白,那是怎样一种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李家振 《法音》2005,(6):16-20
中国佛教协会前任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转眼就是五年了!1996年1月,他曾大病一场,几乎离去却又回来了。历经生死,他口占了一首诗:一息尚存日,何敢怠微躬,众生恩不尽,世世报无穷。这是他真心的流露,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就是这样精进不息。他常常问别人:“你信佛吗?”有人立即给予肯定的答复,也有人红着脸支吾起来。答复肯定的人不一定真明白“信”字的内涵,支吾难言的往往是既不明白信佛是怎么回事,又不愿随便敷衍的老实人。赵朴初居士对这个“信”字是认真而明确的。他说:“信,首先是对佛的信任,然后认真去理解,理解后便要去行,最后从行…  相似文献   

15.
母亲学佛     
母亲学佛始于八年前,那时我刚离异,她办了退休,帮我带儿子,她怎么也弄不明白自己那么热心于成全别人,却没能成全自己女儿的婚姻,就到佛祖那儿寻求平衡了,不意却由此干成了一番“事业”。 初时,适逢上海玉佛寺的真禅法师来安丰,母亲便在净土庵皈了依,继而又在家里宣称要到泰山寺受戒,那日大弟回来休假,问她既已  相似文献   

16.
在回忆学生时代的华尔街实习经历和引据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借贷的作用"的相关文本之后,我认为当前经济的低迷至少向我们提出了3个方面的问题.在此,我将按以下顺序进行简要的分析:1.假定商品社会真正的衡量标准不是消费水平,那么,它应该是什么呢?2.假如我们对当前一些最为重大的事件的预期都普遍的失败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试着理解历史的进程呢?3.假如掌握生产资料的人和掌控(却经常不善管理)金融资产的人彼此疏离,那么,在今天,谁才是真正地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呢?对此,我不能提供最后正式的答案,但是,我认为,所有这3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按照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来看,都已向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严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火车进入隧道,车厢一片黑暗,只听一声亲吻,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出隧道后,车厢内四个素不相识的人都没吱声,唯有德国军官眼圈发青。 老太婆想:“这姑娘人美心灵更美。”姑娘想:“真奇怪,这德国人宁亲老大婆不亲我。”德国人想:“罗马尼亚人真狡猾,他偷着亲嘴,我暗里挨揍。”罗马尼亚人:“我最聪明,我吻自己的手背,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没人发现。” 黑暗中的一吻  相似文献   

18.
换座位     
乔治逊是个黑人。有一次,乔治逊乘坐加利福尼亚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他身边坐着一位白人女性,衣着华贵。乔治逊刚坐下来,就听到那位女士嘟囔了一句:"真讨厌,黑鬼。"乔治逊没有介意,还谦逊地对她微笑。那位女士更不高兴了,对空姐大声喊道:"真是倒霉死了!我实在受不了和一个黑鬼坐在一起,请  相似文献   

19.
向往人群     
正想起村上春树的话:"看海看久了想见人,见人见多了想看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地想看到更多的人。曾经以为,人海喧嚣,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孤傲的灵魂,只有在空旷的海边才能体验生命的清醒和清澈。可此刻我终于明白,有人群的地方才是人间,人间尘烟最温情。我无比怀念那些俗世中热闹的场面,甚至包括与人群有关的词语。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络绎不绝、熙来攘往、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每个词、每个字都那么可亲可爱,这些字的每一个笔画好像都是动态的,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20.
理解把握笛卡尔哲学思想,必要了解笛卡尔所处近代的时代历史背景和其建构自己哲学的方法。笛卡尔哲学从普遍怀疑为起点,逐步层层剥落,找到第一原理的阿基米德点:“我思故我在”,思既是对象也是自身,即思是不可否定怀疑,恩在持续涌现中肯定以恩为本质的“我”必然存在,从“我思故我在”此思的确定性确立了思为真的一般标准,清楚明白的观念就是真的,也就是符合思之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才是真的,由此确保判断及知识的真性,进而我们认识把握了一个确实真的世界,而不是错讹非真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