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在日本漫画界开启了一股以平日里只做配角的"恶女"形象为主角的漫画风潮,这些"恶女"一反平日的圣母形象,她们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都是有勇有谋、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性。其中以日本漫画大师手冢治虫为代表,手冢治虫于1970年创作了《人间昆中记》,其中十村十枝子这个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利用自己的美貌、肉体、智慧以达到自己目的 "恶女"形象开启了"恶女"漫画的新大门。此后,温婉贤淑的女性形象不再是漫画中的唯一女主。  相似文献   

2.
清乾隆年间,朝鲜朴趾源入华观光考察,回国后撰写《热河日记》,共26卷,记录的内容包括沿途风光、中国历史、地理、风尚、习俗、人物乃至诗琴书画等。《热河日记》是朴趾源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书中通过对中国衣冠制度的赞颂与夸饰,表达了他的"北学"主张,即利用、厚生、正德。作为纪实文体,《热河日记》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如同汉赋般的夸饰风格使《热河日记》成为"燕岩体"的代表作品。通过"燕岩体"来表达的利用、厚生、正德实学思想,构成了"北学派"的主旨、风格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耽美"的本义原为唯美浪漫之意,后被日本漫画界用于指代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即BL,Boys'love),最终演化为BL的代名词。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年轻女性,她们不喜欢逛街打扮,很少与外人接触,却在网络上表现活跃,喜欢在家玩游戏、看动漫,尤其沉迷BL小说和漫画。她们推崇男男恋,关注同性恋群体,性态度较为开放,比一般人群更爱幻想。她们称自己为"同人女"、"腐女"或"耽美狼"。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些概念尚不熟悉。但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耽美这一文化现象正以不可预知的速度渗透进年轻一代的生活,涉及所有文化领域,包括漫画、小说、动画、广播剧、游戏等多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5,(3):84-92
从1830年七月革命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近代法国从君主立宪制向自由民主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杜米埃是当时法国家喻户晓的最重要的漫画家,他通过在《漫画》、《喧哗》等报刊上发表数以千计的讽刺漫画,对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杜米埃这些寓庄于谐的漫画被波德莱尔誉为《人间喜剧》的补充,将它们汇集起来可以说呈现了一部十九世纪中期法国政治文化和资产阶级生活的完整编年史。  相似文献   

5.
漫画之页     
郑辛遥 《思维与智慧》2006,(6):F0002-F0002
养生要动,养心宜静。 平衡永远是暂态.不平衡才是常态。 会随喜的人,多少也会沾上一点喜气。 经营好时间,就是经营好自己。 糊涂难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更难 作者:郑辛遥摘自:《中国漫画》漫画之页@郑辛遥~~  相似文献   

6.
2008年魏德圣首次执导的电影《海角七号》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引起大家对台湾新的导演的关注,其中同一阶段的女性导演也凭借她们的优秀作品,进入关注的视野。"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是这一时期的女性导演所面临的困惑,也决定着她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或许对于每位导演而言,她们都有各自的取舍,但这探寻的过程也正是她们个人风格的形成与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史上,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和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的田小娥都被人定义为淫妇。她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而在性格、生平等方面,却又有着相当大的不同。这不仅仅因为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更是由她们的内在心理、性情所决定,这使得两者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和被定义的必然性。两者一生轨迹的出现有先后,但不是模仿与重走,她们各自的不同,是她们分别被定义为"田小娥"与"潘金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隐藏人物》获得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等在内的13项全球知名大奖的提名,被众多影评人称为"最不容错过的、以黑人为主角的电影"。相较其他义愤填膺的黑人电影,《隐藏人物》的权力斗争异常温和。3位黑人女性成长轨迹迥异,但共同的目标让她们相遇在了NASA。彼时是1962年,美国种族偏见和女性歧视仍很严重,她们为了与之斗争,将认真生活与  相似文献   

9.
正"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大梦初醒荒唐了一生。南山南,北秋悲……"这首被"中国好声音"歌手张磊一夜唱红而风靡大江南北的《南山南》,竟是1989年出生的"民谣小鲜肉"马创作的。马总嫌自己的歌不够"大调","矫情"的成分过多,认为自己有点"小众"。或许是"小众"的马更容易被人记起。成名后,成千上万的网友,在网上、音乐节、朋友圈转发中贴出了马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对英国伦敦会案卷中所藏之梁发1830年《日记言行》手稿(约四万字)进行校订、整理与解读,并结合历史语境进行文本分析,探讨其作为稀见史料在十九世纪早期汉语基督教文献结构中的位置与意义。作为早期新教来华传教士助手或"中间人物",梁发撰写的这本历时八个月的日记事实上乃是一部工作"日志"。在日志中,梁发围绕1830年"科举分书"活动的前后进行展开,不仅对宗教小册的撰写、印刷、分发情况有详细记载,且亦多处提及其自身的宗教活动,包括对宗教书籍的阅读、讲授,并涉及基督教与中国南方本土信仰的对话与辩论。这份日记材料所反映出的宗教观念思想还可以为研究梁发《劝世良言》作品的形成提供互证。  相似文献   

11.
诚实的层次     
正这是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一位樵夫在过桥时不小心把铁斧失落在水里,这时水神出现了,手里拿着昂贵的金斧和银斧让樵夫辨认,樵夫却只是领回了自己的铁斧,诚实的樵夫因此得到了水神的赞扬与赐福。台湾漫画大师萧言中先生在他的作品《童话短路》里把这个著名的故事小小地"改编"了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网络道德建设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对互联网迈入新时代的自觉意识,对新时代网络空间属性、网络行为属性和网络道德属性深刻把握的反映。一"在因特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简称"狗论I"),《纽约客》(1993年)的一幅漫画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似乎外在于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   

13.
恩惠 《天风》2011,(5):35-35
央视《消费主张》节目报料:4月初,在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是将白面染色制成,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加入防腐剂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馒头被回收后重新销售。据了解,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正>《攻壳机动队》最初是士郎正宗在1989年至1991年连载的漫画作品。士郎正宗的漫画原著在日本本身就具有“大神级”地位,而由漫画衍生成的多部动画电影及动画剧集也都是由押井守、神山健治和黄濑和哉这些名导监督,因而构成了气质迥异的各类平行世界。不过,真正让《攻壳机动队》火遍全球的还是押井守在1995年改编执导的动画电影。在电影中,押井守仅保留了漫画原作的主线故事,删掉了许多角色与支线情节,同时对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大幅修改,使之与电影冷冽严肃的整体风格更一致。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一张女搬运工人的照片,刷爆了香港网友的朋友圈。照片里的女子,手拉目测上百公斤的货物。她身着背心、短裤,形象很像电影《古墓丽影》中俊秀的女主角劳拉。网友直呼:"靓过港姐!" 她叫朱芊佩,熟人叫她"小  相似文献   

16.
张连修 《美与时代》2004,(12):16-17
"曝一曝记忆遂毙了千载书虫/我的阳光是一卷'谈龙'"。从零下10几度的大平原到零上30几度的南海之滨,两天两夜的火车,我的阳光是李辉的一本《黄永玉·走在这个世界上》(大象出版社2000年9月版)。黄永玉的新照片和老照片,《永玉六记》收录和未收录的漫画,配以李辉诗意的叙述、亲友的精当的点评、黄永玉妙语连珠的自白,读得人"远兴直穷高处望"、"千里江陵一日还",已然完全忘记了是在车上。  相似文献   

17.
谢炳国 《天风》2014,(4):58-58
<正>据《人民网》报道:近日,一份《中国城市娶妻成本排行榜》的调查报告在网上热传。该排行榜罗列国内多个城市的娶妻成本,其中,深圳以208.2万元排名第一,并被网友戏称为"最难娶老婆的城市"。这份被热传的排行榜是根据全国网友晒出的娶妻成本单进行排列的。北京和上海分别以202.8万元、200.82万元位列第二、第三名。杭州、广州、天津、南  相似文献   

18.
申雪莉 《美与时代》2013,(2):116-118
连环漫画《西游漫记》共分10回,每一回由6幅图画表达其思想内容,通过画面剪辑和合成来完成整个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作者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他多方面艺术修养的反映,也是对电影艺术的热爱。《西游漫记》中的摩登形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需要而出现的新鲜事物。张光宇在结合了中西方的艺术思想后,把适合《西游漫记》文本需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19.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的诗体,它继承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诗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代社会现实的再现,在乐府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既有社会底层的女性,也有平民之家的女性,还有富贵之家的女性。她们身份各异,家庭地位也不相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政治、经济、礼教等方面对汉代女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这些日子经常失眠,晚上大概能睡两三个小时,失眠躺在床上是最难受的,于是起来翻书。昨晚,阅读曾国藩的《茶余偶谈》,这《茶余偶谈》大概就是曾国藩的日记,在这些偶谈当中,我发现曾国藩也偶有失眠,尤其是在己未年十月(1859年农历十月)这段时间,曾国藩失眠比较严重,此时的曾国藩已经48岁,那么曾国藩失眠都干吗呢?在曾国藩的日记中,他这样记录:"李申甫自黄州归来,稍论时事。余谓当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三更不眠,因作一联云:‘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自警也。余生平作自箴联句颇多,惜皆未写出。丁未年,在家作一联云:‘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