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论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是死亡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指出:“死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须从生存论上加以领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意义与众不同,还有待进一步予以界说。”(海德格尔,第289页)我们在这里所领会的死亡的意义,主要不是从生理学生物学的角度,而是从生存论或生存状态的角度。对死亡意义的生存论分析有一种学理上的优先性。什么叫做人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即本人或他人的在世方式。不同的思想意识可能形成不同的在世方式,如儒家影响下的入世方式、道家影响下的出世方式等。无论哪种在世方式,都会深深地受到死亡的制约。因此,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超脱不是只在树丛里穿梭的鸟雀,而是搏击万里云天的雄鹰;  相似文献   

3.
超脱     
有人说超脱是消极遁世,是玩世不恭。超脱,其实是你给我冷眼,我回敬你笑脸;你给我讥讽,我回敬你褒扬;你给我暗箭,我回敬你桂冠的一种大家风范。以德报怨,感化金石。超脱,其实是视吃亏为储存幸福,视宽容为怀抱芳馨;看忍耐不是无能,恰是仁者美德;看退让不是软弱,恰是智者雅量的一种处世哲学。以退为进,内涵无限。  相似文献   

4.
智慧与知识     
应当把智慧和知识严格区分开来。智慧不是一种能力,而是精神的一种状态,一种关联,是精神同精神,精神同自然,人与神的关系状态。它是一种圆满和谐状态。但这种状态不是努力的结果,而是原初本然状态。我们由于种种知识、暴行和制度,失去了原初公义状态,我们可以揭示、重新寻回或回归这种状态,但无法靠自力创造和拥有智慧。对哲学家而言,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是对于可见事物与事实的描述与解释,智慧则是对价值与意义的洞见与直观。从事实不能合乎逻辑地推导出价值。价值与意义不是推导出来的,不是观察到的,而是感悟到的。价值是思…  相似文献   

5.
两千多年前,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战火纷扰、"人为物役"的复杂时代;两千多年后,西方海德格尔将他所处的时代视为技术泛滥、人被异化的"贫乏时代"。他们为了摆脱各自的生存困境,庄子凭借生命之"化",追求"诗意的逍遥",从而通达"道";海德格尔依托艺术之"真",寻求"诗意地栖居",从而回归"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庄子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都渗透着人生艺术化倾向,庄子希冀借此达到人生的自由状态,海德格尔旨在由此为现代人寻求存在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涅槃     
《法音》1989,(3)
涅槃,既是佛家真理的代名词,又是佛家证悟的一种境界。它是消溶主客对立,超越时空障碍,证得生命永恒的境界。对凡夫来说,涅槃就是我们大家清净的本性,真实的自我。因此,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与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脱境界。“涅槃”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  相似文献   

7.
在设计越来越"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后现代"一词在设计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后现代的设计风格复杂且多变,是对现代主义的最大挑战,它将设计带入到一种"很多"可能的状态。"后现代"并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显现人的精神及生存状态的文化概念。它高扬时尚,且颠覆传统,不仅给广告领域,而且也给设计的其它领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它与现代主义虽然互为矛盾,但是事实上也互为补充。它们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尽管有局限,但都为设计领域带来了惊喜和改变,是人类艺术的进步和超越,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尽管海德格尔的"常人"概念主要是生存论意义的,《存在与时间》也不是一部伦理学著作,但生存论意义与伦理学意义不能截然分割。在海德格尔那里,"常人"这一概念具有难以否认的负面色彩,这种倾向在其后来思想的发展中不断加强,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儒家生生伦理学的思路与其不同。儒家生生伦理学以伦理心境解说孔子之仁、孟子之良心,这就决定了孔子之仁、孟子之良心在本质上属于"常人"的范畴。虽然追求善的生活不能满足于"常人",但这一步工作仍有重要价值,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成德成善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从"常人"状态中解脱出来,而是做好"常人"。  相似文献   

9.
华君武先生的寓所位于北京月坛南路。他的书房非常简朴,右边并排放着三个书柜,靠北的窗旁是一张写字台。华老衣着很随便,与他书房的风格刚好浑然一体,充溢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一股不为世俗所动所累的自信、自在,一派自得其乐的沉醉、祥和。依旧是那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依旧是那样慈祥的目光。华老没有变,精神状态很好,只是鬓发全白了。华老是一个和悦达观的老人,一脸善纹,笑容可掬,隐隐让人感到一种“君文”而不是“君武”的道骨清风。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德格尔相关文本的梳理,说明在海氏哲学中谈论身体问题的可能性,并通过与胡塞尔、亨利等哲学家的对比以及对弗兰克等学者的回应来论证:一方面,此在的情绪是一种具身性的情感,在"现身情态"中现出的"自身"是此在情感性的身体;另一方面,此在的现出自身也是世界的展开。此在的身体不是广延的躯体,也不是单纯的动物机体,而是此在生存的边界,其一方面将此在限定为是属我的,另一方面又与非我处在一种交互运动中,使此在能够得以通达世界。本文与其说是一种对海德格尔的解读,不如说是经由海德格尔的启发进而探究身体的"实事"本身:身体是情绪与领会,存在与存在者、本真与非本真状态、自身与世界的交界之处。  相似文献   

11.
青春     
正青春不是一段人生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青春不是一段花枝招展的如花妙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思想。有了思想,人才会有最初的方向;有了方向,才能让生命迸射出璀璨的光芒。有思想融入青春,才能让青春富有质感;有了思想的  相似文献   

12.
道学倡导不为物役、宠辱不惊、抱朴守真、宽容谦下、以德报怨、物任其性、各安性命,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蕴和心理疏导功能;其尊道与率性有机结合的人生追求,则体现为一种个体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人格发展路径。汲取其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将能为当代的人格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民俗学的研究视角经历着一个由"向后看"到"关注当下"的转变,而民俗的概念也逐渐由"传统落后的"转向"生活世界"。民俗学关注的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农村,也包括城市,且城市生活日益成为主流。民俗学研究不再是对民俗资料的研究,而是通过民俗实践去感受和理解人的生存状态、理解社会的一种方法论。民俗学的担当就是利用自己关注传统、立足现在的优势,去理解人们的生存变化及状态,且在尊重地方人生活的基础上为明天的美好生活进行有意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黑泽明,日本著名导演,曾被誉为日本"电影天皇".他前期的黑白影片,多硬朗的武士形象.晚年之后进入到人生意义的总结阶段,他一改强硬风格,作品变得平和温情,电影主题慢慢趋向于回归.这里的"回归"是指向自然与童年回归,深层次讲就是海德格尔所言的"返回到本源近旁"[1].也就是人最本真的状态-人与自然、人与存在的本源性关联.它指向的不是实在的远古社会形态,而是一种完美的价值形态.这既是对情感真淳的梦幻书写.更是对诗意生存的理想建构.  相似文献   

15.
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见证"概念既极为重要,又备受阐释者的忽略与误解,它多半仅被视为日常此在通过某种现成的经验(畏、良知)而证实了自身能够本真生存的可能性。但从该词日常语义而言,"见证"既意味着"证实",又意味着"生产"。因此,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本真能在之见证"不是单纯地对"久以揣度者"即此在的本真能在的证实,更是一种以被"其所见证者"即此在的本真能在决定的方式生存之实行;不是日常此在证实到、观察到本真能在之可能,而是下了决心的此在"生产"了自身的本真能在。对于日常此在而言,"此在本真能在之见证"不是一个现成可得的现象,而是一个有待发生的本己事件。  相似文献   

16.
正判断一个人,要看其"所为",更要看其"不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其实,"观其行",不仅要看"做什么",更要看"不做什么"。比如,判断君子和小人,如果只看是否谈仁说义,很可能看错,如果再看一下能否做到不"巧言令色",就会准确得多。这背后的逻辑是,君子一定不是"巧言令色"之人。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判断方法:一个人的"不为",更能显  相似文献   

17.
"齐物"三义 --《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前人对<齐物论>作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的基础上,作者提出齐物我的另一重含义.合起来构成齐"物论"、齐万物与齐物我三义齐物论是对各种思想学说,进行一种哲学批判,其重点不在是非的标准,而是对争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质疑.齐万物则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看待万有的自然性与自足性,把是非转化成有无问题,具有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过度的意味.齐物我是前二者的深入,它所涉及的心物关系不是认识论而是生存论问题,本体论上化有为无,就是表现在生存论上的丧我与无为,它是导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信念基础.齐物三义是庄子哲学的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18.
尼采通常被视为是无神论事业的哲学捍卫者,但是通过对尼采《快乐的科学》中"疯子"及其在市场中的表现的分析可以揭示出,"疯子"并不是尼采的代言人,而是对尼采学说的极具诱惑力的歪曲。"疯子"没有把"上帝死了"作为探索自我肯定的非关系性基础的机会,他宁愿背负杀死上帝的终极之罪,也不愿思索与上帝无关且不受罪玷污的生存可能性。因此"疯子"所宣称的"我们已经杀死上帝"的信念伪造了一种后有神论生存,但实际上,晚期现代西方人并没有做好接受彻底无神论的准备。对于尼采来说,"上帝死了"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黄昏时期的开端,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变得越来越非理性和不可思议,但又不可动摇,不是因为人的选择或过失,而是因为一个濒临衰竭的文化融合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在维特根斯坦研究中经常被忽视的"注意"现象,并论证: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注意"既不是对内在状态的指涉,也不是对外部对象的直接指称,而是在各种情景中的多义现象。维特根斯坦关注的是"注意"这一语词在各种情景中的使用方法和规则。这一进路不同于当代的经验主义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进路,为我们理解"注意"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知识是否为一种心智状态"是当代知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威廉姆森论证了知识是一种纯粹的心智状态,不是信念和非心理成分的复合状态,且知识的条件是"首要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他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要讨论知识究竟是否为一种心智状态,应澄清"心智状态"与"知识"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将知识理解为一种心智状态,更为合理的定位是将其置于一种哲学的"关系"视角之下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