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启蒙读书是从“一”字开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爻为主"说是王弼解《易》的重要体例。本文围绕"一爻为主"说,通过对《周易略例》与《周易注》的比照性研究,重新探讨了王弼这两篇易学文本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检讨了传统经学哲学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陈炎50年代,李泽厚对康德哲学进行有选择的批判,在批判其先验论的同时,吸收了康德关于人类主体能力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的思想。他运用实践论的观点,将人类主体自身能力的界限和范围放在社会实践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为人的先验能力找到了经验的基础,从而建立了以"文化一心理结构"说为内容的"积淀说"。"积淀说"对克服机械反映论和庸俗社会学的不良倾向起到一定作用。但对于个体人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文化─心理结构"的问题解释不够,而对于个体的人如何通过实践来更新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这样的问题,"积淀说"更无力解决。在美学界,高尔泰已露出过"突破说"的思想,并与李泽厚发生争论。刘晓波则用"心理板结层"的概念,更明确地提出了"突破说"。在他看来,以往的社会实践不仅以对象化的形式构成了外在的物质世界,而且以积淀的方式规范着内在的精神世界,即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已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和审美标准作为先验的规范凝固起来,结成一种僵死的"心理板结层"来限制和压抑着主体的创造力。个体的人在"选择"中的自由性和非理性因素,正是打破"心理板结层"以实现"突破"的有力武器。这种观点认为,美是对现实人生境界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不少哲学教科书,在谈到事物因果联系的复杂性时,往往举出“一因多果”的例子。所谓“一因多果”,即是说一种原因可以引起多种结果。它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一个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比如,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既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同时又使中国逐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另一种情形是,一个原因在不同的场合引起不同的如果。比如,同样一场大雨,能使水稻长势更旺,但却使棉花落铃减产。我认为,这两种情形,粗一看似乎确有道理,但如果仔细分析起来,恐怕都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说:“我们不仅发现某个运动后面跟随着另一个运动,而且我们也发现:只要我们造成某个运动在自然界中发生的条件,我们就能引起这个运动……。一个运动是另一个运动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0页)这一论述不仅告诉我们:因果联系就是先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直接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原因就是直接引起  相似文献   

6.
说“家”     
家有三层基本含义:居处(house)、人之聚居之处(home)、生活生产共同体(fami-ly)。其生成过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文精神觉醒的两次飞跃:由混沌未分的自然世界到人意识到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分别;由孤立的人类世界到人们意识到自身、内部共同体与外在世界的分别。通过对“国家”和“诸子百家”等词义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家的语用意义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第三次飞跃:在分别之中追求同一性;在同一性之中追求个体的价值实现;追求自我与世界融合的境界。这种融合不是对人类原初混沌状态的回归,而是在明确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别与整体之分别的前提下,认识到自我与世界的同一性。传统人文精神的每一次飞跃都不是对旧义的否定,而是扬弃,对思考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路向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说“除非”     
‘除非’的用法有些特珠,就是说,它所引出的表结果的分句竟是互相矛盾的,但整个复句的意思却又是一样的。比如: 除非有病,他才请假。除非有病,他不请假。因此,有人认为这是‘除非’用法的混乱,应该予以规范。是这样的吗?如果不是,那又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这不是‘除非’用法的混乱,而是它词义变化的结果。‘除非’是一个双否式合成词,即‘非’(不是)前面再用一个‘除’(除了)加以限制。由于这样否定再否定,便成了表肯定(‘只有’) 的意义。它的基本句式是:  相似文献   

8.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中,苏轼用了雪泥鸿爪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后来雪泥鸿爪演化成了一个成语,至今还被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意思是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而后人往往用此比喻人生无常,如梦如寄。其实苏轼的本意并非如此悲观,而是想表达鸿鹄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之意。雪泥鸿爪的确反映了苏轼初入仕途时  相似文献   

9.
说“瓯”     
李学功 《管子学刊》2011,(4):107-109,118
先秦秦汉"瓯"之载记,实际反映出瓯人族群发展、分布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分散性特征。商周时期,越共同体之部族、方国已经成为商周政权较为松散的朝贡体系的一环。其方位在今浙南、闽北在内的东南临海区域,古为"越"之族系,百越之一。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瓯越文化遗址群在浙南之温州、台州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并且至迟在商周时期,浙南的温州、台州等地已经出现了毋庸置疑的文明社会形态的因子。  相似文献   

10.
说“除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除非”作联结词的复句,分别可以表示判断和推理,现分别讨论于后。一、表示判断在复句中,“除非”是表示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一般说,它有两种形式,即“除非……不”和“除非……才”。  相似文献   

11.
说“良心”     
<正> 最近,面对着拜金主义的泛滥,谈论良心的人又多起来了。“良心”这个词,对于理论界真是久违了,学者们不大从正面说它,似有意回避,提到的地方也是带有批判性的。不讲良心的结果,泯灭天良的事便多了起来,社会风气越来越坏,多数人日受其害,于是人们又重新呼唤良心的归来。道德的败坏当然有十分复杂多重的原因,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理论上对“良心说”的全盘抹杀,使许多人错误地以为良心无用、良心不好,也是重要的导因之一。“良心说”最早由孟子提出,他有一句话:“其所以放其良心者”(《告子上》),朱熹注曰:“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孟子更喜欢用“良知良能”来表述人性中之善端。王守仁上承孟子,以“致良知”而著称于世,“良知说”由此而大放光彩。学术界虽多讲  相似文献   

12.
说“酒戒”     
《佛教文化》2011,(3):2-3
酒的影响恐怕古往今来都没有当今这样普及,尽管李白早就有过“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之句。但有那么多的蛊惑广告,那么多的赞誉,并且有那么多人研究“酒文化”,却真是只可能出于现代化的当代。当前更使人关注酒的便是醉驾屡禁不止,就连在我心目中印象不错的音乐人高晓松也成了因醉驾被判刑之人!  相似文献   

13.
说“雅”     
张峰 《思维与智慧》2014,(12):61-61
1 所谓雅士,不单是指吟风弄月、醉心琴棋书画的文雅之人,更是指那些心存大志、品性高洁,不肯向世俗屈服的狷介之士。2 “雅”首先是真。装腔作势、装模作样、装神弄鬼都是与雅背道而驰的。“雅”蕴含在血液中,生长在骨子里,流露在人的精气神中。  相似文献   

14.
说“飘逸”     
飘逸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概念。飘逸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一种审美境界。飘逸,是超迈潇洒,悠闲自如,远出尘外的一种神韵风貌,犹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犹如鸿鹄翱翔,飘飘袅袅;犹如轻燕受风,翩翩绵绵。飘逸的审美特征是:轻盈、舒展、悠游、曼妙、舒婉、飞动、浪漫、潇洒、自由、自在、自如、自然、轻灵、轻柔,等等。飘逸的审美意蕴是自由。飘逸的文化内涵是庄子的逍遥、悠游和列子的贵虚御风。飘逸美体现的美学精神就是超脱精神、超旷精神、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5.
说“言”     
正读《韩非子》,里面涉及"言"的话题,很有意思。"言无端末,辩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以不言避责持重位者,此不言之责也。"依照韩非子的意思,"言"有"言"的错,"不言"也有"不言"的错,真是叫人左右为难呀!但细细分析韩非子的话,觉得他说得还真有道理。"言"之罪,在胡说八道,没有事实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说“安”     
许慎《说文解字》对“安”的解释是:“安,静也。”《尔雅》曰:“安,定也。”《周书&#183;谥法》中说:“好和不争日安。”按照古人的解释,“安”就是“静”,就是“定”,就是“好和不争”。一个人能够做到“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长期的修炼。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修炼,不是躲到深山古刹去修行,而是一种对自己心灵的历练,“安”是需要磨练的,就像雏鹰需要在风雨中磨练自己的翅膀一样,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在苦难中磨练,直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这样就自然达到了“安”的境界了。  相似文献   

17.
说“自省”     
读书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两次处于巅峰的问答,而这两次问答,都是"答非所问"。一次记载在《圣经.新约》中。一群自以为合乎神的人,捉住一个犯罪的女人,问耶稣:"这女人犯了罪,按律法,应该用石头打死她,你说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说“格”     
正晨光熹微,夜露沾染在草木上,沁着秋的清凉。微微暗淡的光透过防盗窗在桌面投下一格一格的影子。蘸墨,落笔,一个格字悄然落于宣纸上。老古董,又在写方格字?朋友慵懒的声音自电话另一端传来,没有底气的声音昭示她又通宵追美剧了。这哪里如行云流水的英语那般自由。方格字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格中自有悠闲在,横竖撇捺可不都是在自由舒展  相似文献   

19.
说“免”     
正汉字中,有一些长相很接近的字。比如免与兔。它俩的样子,看上去只差了一个小点点,可意思却差得很远。留意汉字发展史的读者会发现,汉字从产生到今天,经历了很漫长的修饰、美化、简化、规整化的过程。免和兔这两个字,在刚刚产生的时候,长相差别是很大的。但是在漫长的字形演化的过程中,它们俩好像是体型相貌不同的俩人,经过了同一位手艺高超的美容师的整容,我们今天看到的它们俩的身材面相,竟然  相似文献   

20.
说“兔”     
正兔,是一个象形字。可是,我们从它现在的字形,已经不大看得出它像一只兔子了。兔字起初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呢?图1的甲骨文兔字,就是一只兔子的样子。大大的耳朵,翘起来的小尾巴,真是栩栩如生。图2是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器上的兔字,更像是一只兔子。大大的耳朵,短短的前腿,长长的后腿,翘翘的尾巴,很容易辨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