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临帖是学书的第一关,但是我们很多人对临帖不明其理,他们临帖只停留在“抄书”的层面。有的人临《兰亭序》,每次从“永和”到“斯文”抄一遍,没有一个笔画和原帖相似。这样临得越多,中毒越深,习气越重,没有任何意义。比抄书好一点的叫“描形”,他能将点画的样子尽量写得很像,但是只停留在一个描形画态的层面,笔笔漆黑,速度均匀,不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书写。这两类临帖都是不明其理。我们说要明其理,这个“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知道作品与工具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初稿写好后,他觉得不满意,又反复修改。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啊。” 已故著名作家秦牧生前也曾表露过自己的“害怕”心态。在一次他的作品研讨会上,他发言说:“我们这个世界,多的是四舍五入的事情,四和五相差很小,但是五进一而为十,四舍而为零,就仿佛相差很大似的。其实,这并不…  相似文献   

3.
那年的秋天     
<正>我属羊,一九五五年生人,八年前恰逢花甲。六十岁也算走完了人生的一个轮回,似乎也值得过个生日。然而,稍一细想,不过亲友一聚,酬酢杯酌,一桌席,一顿酒,一个蛋糕,一曲生日快乐便也了了,终觉意思不大,不合心思。于是乎便想换个过法,出个书法集子,把自己几十年来临帖、创作以及有关人生感悟方面的随笔挑拣一番,送出版社一审。若能通过,也算是附庸风雅,以书庆生吧!  相似文献   

4.
从古到今,写得飘逸流畅、潇洒多姿的行书作品总是深得人们的喜爱,历朝历代的文人书法家几乎都擅长写行书。时代发展到今天,书法已经渐渐退出了实用的舞台,但行书的艺术魅力仍然光彩依旧,还是有很多人痴迷行书和钻研行书,但是很多人在临帖的时候虽能将范字写得较好,而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却总是举步维艰,难以适从。文章列举了大多数人在行书创作初期常见的几个问题,针对行书创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书法创作于我而言,就是我心里追求的一场恋爱。我自幼受祖父的影响,喜欢上了书法,直至今日已三十余年了。在这三十余年里有喜,有忧。喜的是,每当自己临帖与创作能找到感觉时,心里就有一种喜悦涌上心头;忧的是,每当临帖不进步或创作找不到极佳状态时,就茶饭不香,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想把毛笔摔掉,自暴自弃。但为了自己对书法的这份爱,始终不死心,依然继续读帖,研究有成就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临摹,实际上包含了临帖和摹帖两种学书方法.摹帖,是将薄纸蒙在字帖上,按照字的大小和笔划的粗细把字描写下来;临帖,则是将字帖置于案前,先仔细观察字的形态,结构和笔划,领会其精神,然后再仿写.  相似文献   

7.
学会原谅     
乔治·罗拉在维也纳当了多年律师,但在二战期间,他逃到瑞典, 一文不名,很需要找份工作。因为他能说并能写好几国语言,所以他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谋一份秘书工作。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不需要这一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唯有一家公司在给乔治·罗拉的回信中写道,“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错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误。”  相似文献   

8.
给自己打气     
十年前,我已经三十岁,但一事无成。虽然喜欢读书写作,但不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读书效果和写作能力。读了很多书,不知有什么用;写过许多文章,但没有勇气投出去。直到有一天,一个经常发表通讯的熟人鼓励我投稿。我说:“我又不认识编辑,投出去也不会发表。”他说:“不是那样,我在编辑部一个人都不认识,现在不也发表了 100多篇文章吗?只要你努力,以你的实力,发表文章没有什么问题。”然后,他拿出了他发表的东西给我看。他说的话对我作用并不大,但是他发表的那些作品却极大地刺激了我。因为我发现他写的那些东西自己是…  相似文献   

9.
原谅别人     
乔治·罗拉在维也纳当了多年律师,但在二战期间,他逃到瑞典,无所事事,很需要找份工作。他精通好几国语言,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谋一份秘书工作。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不需要这一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唯有一家公司在给乔治·罗拉的回信中写道:“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错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误。”当乔治·罗拉看到这封信时,气得简直要发疯。于是乔治·罗拉也写了一封信,目的是想使那个人大发脾气。但接…  相似文献   

10.
重新出发     
搭错车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6点35分准时出门,赶往附近的公交车站。到站台后我习惯性地看了一下电子牌,电子牌显示13路车只有一站就要到达了。转过头,我惊喜发现公交车已经到站,便匆匆随人流挤上了车。公交车开出三四站后,我发现它行驶的线路改变了,刚想去询问司机,转念一想,前两年公路维修时,有一段时间也曾走过这条线路,应该是我一到车站便上车,没来得及看线路通知吧!于是,我便又安心地拿起手机。几站后便听到报站的站名全是自己不熟悉的,急忙走上前询问司机师傅:"距离五台山站还有几站?"  相似文献   

11.
正认识一位朋友,孩子刚一岁多的时候开始自媒体写作。每天晚上睡前考虑好第二天要写的选题,第二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写到六点半,然后开始准备早餐。最开始真的很难,早起很难,写文章更难,但她从没想过放弃。如今的她已经坚持早起写文章两年多,她的文笔越来越娴熟,读者也越来越多。有一次,我们聊天,她说:"我身边有很多宝妈觉得我写文章还挺好的,也想尝试,就问我要怎么做。可大部分人都坚持不过三天,说早上起不来,或者文章写不来,就不了了之了。"  相似文献   

12.
人生马拉松     
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我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我是那种容易发胖的体质,我妻子却无论怎么吃也胖不起来,这让我时常陷入沉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无需认真就能得到的东西,另一些人却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换来。"不过转念一想,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保持苗条的人,不会像我这样重视饮食和运动,也许老化得更快。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从长计议。几年之后,我终于步入小说  相似文献   

13.
向导     
那年,我在伦敦爱丁堡的一所学院读书。一天早上,蔽天大雾笼罩了整个雾都,使人们看不清周围的一切景物。这种鬼天气公交车和出租车是不允许上路载客的。可是,我必须10点钟赶到学院去听一堂非常重要的讲议,所以,我决定步行到学院。我尽可能地寻找着路上的标记。但是,除了一片白茫茫之外,我什么也看不清。  相似文献   

14.
听,春还在     
正因身体不适,我常常在深夜4点钟左右,不得不下床走动,以缓解胃部的不适。这样的时分,世界是如此安详宁静。寂静而寂黯的夜色里,透过窗户,还可以看见几星路灯在闪烁,在我看来,这是美丽夜色里不懈不怠的灵魂。人生总有一些痛苦,生活总有一些不幸。作为食人间烟火走到知天命之年的人,属于我的凡俗的身体,也无法避开尘世的疾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件事,刺激了我也启发了我。于是,我便鬼使神差地写了这篇文字。 某位企业家积下了一笔可观的钱,打算在家乡山区开发一下旅游项目,建几处人文景点。对这样的事,我是天大的外行。把我邀去了,我的本意只是在那里散散心,享受一下山野风光。所谓“出出主意”、“当当参谋”,对我未说无异于“瞎掰”。我一再老老卖实招供:“无论是搞经济操作,还是搞文化经营,我都一窍不通。”但  相似文献   

16.
家振 《佛教文化》1994,(4):18-19
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了吴昂先生的“人生颠倒是情痴”。当时,我随口说了一句;“下次我来写一篇‘颠倒情痴是人生’!”主编志远听见了,便认真约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又是个发人深思的题目,不管说不说得明白,姑妄写之吧! 先说一个情字 人们常说,既有人生便有情。佛家也是这样看吗?是的,并不例外。 何以为证?请看“有情”二字在佛家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7.
偶尔从一处小区前经过,我发现在绿化带内竖立着几块卡通样式的葵花状提示牌。在每一块牌子上面都写着一句话:"别摘我,我也知道疼!"我为那些提示牌的设计叫绝,也为生长在此处的花花草草感到幸运。虽然我不知道那些受过伤的花草是否真的知道疼痛,但我却知道,每一朵被无辜采摘的花对于一棵花的生命花期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两件事,一件小事和一件稍大的事,刺激了我也启发了我。于是,我便鬼使神差地写了这篇文字。 一件小事是:某次赴郊外,打算横穿一条既窄小又无“人行横道”特殊标志的马路。此时,往来的汽车也不少,要想顺利通过只能靠判断准确,做到及时。偏偏在我很准确地判断出了往来车辆的车距、车速,打算快步穿过时,路边的一位好心人煞有介事地向我喊了几声:“注意!停下!有车!”我本能地慌了起来,停下了脚。就在这时,对面的两辆车都径直地冲到我身  相似文献   

19.
前些天,张岱年先生的哲嗣张尊超、刘黄夫妇光临敝舍,向我出示了他们在张先生遗物中发现的其早年的一些日记、札记和遗稿.就我所看到的部分,有的写于1927年,有的写于1941年,其中还有一篇为王锦第先生(王蒙之父)译著写的序文.现先将这篇序文抄录于下,然后说说我的粗浅理解;有几个问题,我也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谈的题目是漫谈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方法。我考虑得也很不成熟。中国伦理学史有几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分几个小题目,就是: 一、学术史研究的基本要求想写好一本中国伦理学史,应该注意达到的,一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二是资料与观点的统一;三是阶级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合。现在分别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