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亡叹燕子     
正候鸟很多,中国古诗文里,被人寄予兴亡之叹的是燕子。燕子俊俏,善迅速起飞,衔泥筑巢,绕梁呢喃,它最初是喜庆的。"燕尔新婚,如兄如弟","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双飞,软语商量不定的样子,就成了"甜蜜"的代指。这样的意象,宋词里最多。刘禹锡善写兴亡,小到道观种桃,大到西塞山怀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多少欲言难言的凭吊,都  相似文献   

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相似文献   

3.
季祝平  孙立 《学海》2001,(6):134-137
两性关系无疑是宋词最重要的表现内容.词这一文体,常常采用"代言体"的表现方式,精心刻画主人公内心忧喜交加、极为细腻的矛盾心理.在词人的诉说中,离情别绪,"善写愁者"构成了宋词的基本情调.在"专主情致"表现的同时,客体的审美描述成为词人创作自觉的重要艺术标准."咏物即咏怀",即构成宋词艺术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诗人与强盗     
正《唐诗纪事》上记载了一则关于李涉的传奇故事。有一次,李涉外出旅行,经过九江,走到皖口(皖江入长江的渡口,在今安庆市)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李涉于是和书童宿在一个名叫井栏砂的小村的客店里。却不料,半夜来了一伙强盗,一脚踢开门,将李涉团团围住,喝问:"什么人?"李涉的书童见状,连忙抢到前面,挡住主人,答说:"这是李博士。"——李涉曾任太学博士,平常人们都呼他李博士。  相似文献   

5.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极高的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代众多文学作品。其中在女性审美方面,《诗经》不仅重外在还重内在,其对女性内在审美的重视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但宋词作为描写女性最突出的文体,却由于词体本身的原因,只继承了《诗经》对女性外在描写的审美,而忽视了女性的内在审美。另外,《诗经》对女性外在还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对于直接描写,宋词是完全继承的,对于间接描写,宋词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乞丐     
杨吉庆 《天风》2007,(6):30
在晨练回家的路上,我在收音机里听到这样一则新闻:某市的街上常有一个残疾的小乞丐在沿街行乞。有一天,在离小乞丐不远处有几个学生正举着牌子为他们得病却没钱治病的同学募捐,正在那时,一个老外走到小乞丐的身边拿出100元放在小乞丐的钱钵子里,小乞丐一边说谢谢,一边惊喜地看着,他犹豫了一会便拿起这张百元大票,拖着他残疾  相似文献   

7.
喜看夕阳无限红──记湖北省石首小南岳李信善道长周高德1993年6月12日,全国道教界首次爱国爱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153位先进个人光荣册里,石首小南岳道观李信善道长亦名载其中。两年后,笔者回小南岳小住,耳闻目睹,这位老道长...  相似文献   

8.
正浩如烟海的宋词,描写春天的不胜枚举,读着宋词,一不经意就走进了或美丽烂漫、或多感多愁的春天。张炎眼里的一枝春,分明是雪后梅花展露的笑靥:"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曾纡也不忘赶热闹,在繁盛的东苑梅林:"靓妆微步,攀条弄粉,凌波遍寻青陌。"直惹得:"暗香堕靥。更飘近、雾鬟蝉额。"  相似文献   

9.
论点摘编     
道教"真一"思想考李小光在《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中撰文认为,历史地看,道教"真一"思想有三条线索可寻:其一是从葛洪、陶弘景的思想及相关经典中,可知"真一"与当时的"存思"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有形有像的"真一"成为"存想"术里最重要的体内神。其二是《升玄内教经》与《本际经》中所言之"真一",作为"真一妙智",成为重玄学的终极修持境界。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都市经济繁荣的典型时期,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艺术的发展。宋代诗词的雅、俗走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诗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宋诗要发展,就要独辟蹊径,于是宋诗一改唐诗恢弘之气,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偏重"言情"。宋词来自于民间小曲,这种特性决定了宋词之"俗",然而宋代的许多文人士大夫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词逐渐走向"雅"化。宋代诗由"雅"到"俗",词由"俗"到"雅"的这种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发展需要雅俗共存。  相似文献   

11.
看吴冠中的画,犹如欣赏一首唐诗、一阕宋词,那是一种阅尽繁华见真纯的意境——小而精致的运笔,简约洗练的线条,卓而不凡的气势。他的画,静中有动由近及远浅处见深,零散间蕴含大气候,辽阔处遇见小惊喜,令人在笔墨浓淡之间生出无限遐思。黑、白、灰是江南的主调,也是吴先生作品创作色彩的基石。他将画与诗、家与船、水乡与渔村融为一体,使江南的名胜成为画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我一辈子断  相似文献   

12.
正俗世红尘中,难免会有一些忧伤和疲惫。如果眼睛里布满云翳,我们于这个世界而言是负重前行;如果有一颗慈悲心,那么我们和世间的万物,都应该是温暖美好的相遇。就像寻常生活里的那些小欢喜和小确幸,看过,悟过,却再也忘不掉。那次一个人走出家门,在拐过街角的一间花店里,迎面看到一瓶水养的风信子,顿时让我心生欢喜。透明的玻璃瓶里,风信子的白色根须静静地置于水中,紫色的重瓣花朵开得热烈而  相似文献   

13.
正闲暇时翻阅宋词,看到一个词牌名,"闲中好"。三个字刚一入眼,就有惊艳的感觉。多久没有闲下来了呢?对于都市里的现代人,闲不啻奢侈品。每日晨光熹微、暮色深重时,急匆匆地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单位俯身对着电脑,直到眼酸肩痛也不肯抬头,像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推搡着我们。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花,再精致的妆容也掩盖不了骨子里散发的焦躁。  相似文献   

14.
夏新穗 《天风》2009,(10):68-69
豫东某教堂所在的村叫李庄,全村居民以李姓人家为主,李姓人在村里人多势众,说话算数.2008年,村中一户李姓人家有一人在外打工时遭遇横祸,不幸客死他乡,死者家属十分的迷信,专门请来了"风水先生"为其看风水.这位"风水先生"煞有其事地在村子里转了一圈,然后指着教堂说: "礼拜--李败(谐音),教堂不除,李姓必败!"  相似文献   

15.
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是中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商丘是一个拥有众多文化遗产的地方,很多民间艺术却濒临失传。保护并发展秀山泥人李泥塑作为商丘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商丘地区文化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一、秀山泥人李泥塑的基本造型"秀山泥人李泥塑"(河南柘城县李秀山,为"泥人李"第  相似文献   

16.
正古汉语中,"元"字有起始、圆满、吉善之意,"宵"意为夜晚。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正月十五日因此被称作"元宵节"。一赏月、燃灯、猜谜、吃元宵、逛庙会……在以清雅含蓄为主基调的中国传统节日里,元宵节是特别的。古汉语中,"元"字有起始、圆满、吉善之意,"宵"意为夜晚。作  相似文献   

17.
<正>由山西省社科院李中元、潘云主编的《2010年:山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简称"蓝皮书")于2009年12月正式出版。"蓝皮书"对2009年我省所走过的这一段历程进行了跟踪分析和理论实证的解析。在此基础上"蓝皮书"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省的情况,对2010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碧云天     
正"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儿子窝在沙发上读背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正在写稿子的我被这熟悉的句子吸引,脑海里浮现出我和这阕宋词的初相遇,时隔多年,那些细节依然清晰如昨。那是24年前五月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我和我的同学要去县二高参加掐尖选拔考试,考试通过的话,不仅可以提前拿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还可以分进学校的重点班。  相似文献   

19.
正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山高水长,深远厚重,气势恢弘;不是所有的人生都似金戈铁马,大江东去,万丈豪情;不是所有的生活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方能演绎。其实,凡俗的生活,很多时候,只合十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鲜活柔曼的小资情调,如教人辗转反侧的宋词小令,如轻音乐,如小  相似文献   

20.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这几句诗出自杜甫的<观李固请司马第山水图三首>之二,而李白也曾有"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