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父亲的影响     
故事一:许多年前,美国芝加哥有一个名叫阿尔·卡彭的人名噪芝城,不是因为英雄业绩,也不是因为非凡创举,而是因为他罪大恶极,从走私到谋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然而,他总是能逍遥法外,逃脱法律的惩处。原因是他有一个人称“铁齿埃迪”的大律师。埃迪伶牙俐齿,精通法律,他的如簧之舌一次又一次让卡彭摆脱牢狱之灾。卡彭为了感谢他,不  相似文献   

2.
慕道 《天风》2012,(6):11
1.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一次"我爱你",这看似很简单,但真诚而不是敷衍地表达你对他的爱对孩子很重要。2.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做好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做错了,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3.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做做开心小游戏,哪怕时间不多,但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父母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  相似文献   

3.
“你一生中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在我给律师们上课时提出来的。 答案是瞬间想到的。但不是我给的那个,因为当时背景不适合。做为一个负责娱乐界的律师,我知道听众想听到的是我跟名流打交道的一些轶事。但我要讲的是个真实的,来自记忆深处的答案。 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发生在1990年10月8日。那天是我母亲的生日,我回家来和家人一块庆祝。那天开始时我和一个很久未见面的中学时的朋友打网球。其间我们谈到了彼此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他和他妻子刚生了个男婴,孩子使他们夜晚难以入睡。 我们正打球时,一辆车尖叫  相似文献   

4.
修补脚印     
有一个男孩兴奋地跑来跑去,完全忘记了邻居的水泥路面是新铺的,一不小心,他一脚踏在还没有干的水泥上。小男孩心里很害怕,因为平整漂亮的水泥地上已经印有一个清晰的脚印。他心里想,幸好没有人发现他犯这个错误,只要不讲出来,是没有人会说是他弄的。他回到家把鞋子冲洗干净,在门前的阶梯上静坐了一会,一直觉得心里不安,终于决定告诉他的邻居伯伯:“很对不起!刚才我误踩在你们的新水泥路面上。”邻居伯伯随着孩子走到现场察看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很高兴你能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我还能够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到水泥干了,这个脚…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有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儿子,为了让他记住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批评他时,常把他以前的"老底"翻出来,可是孩子仍然不见好,还是"小错不断"。对这个"小滑头",我真是又气又恨,因为我一直以为那是出干孩子的劣根性,却没有反思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呈现有一次,笔者和一名初中心理教师聊工作,他不断向我吐苦水。他观察到有一个学生问题很严重,多个症状表明是某种严重心理疾病,他强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那边去诊断治疗,可是家长就是不配合。教师描述的这么严重还不带孩子去医治,是不是我们教师的工作还做的不专业不细致呢?笔者追问该老师:"你是怎么和孩子家长谈的?"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名叫艾伦的孩子,9 岁时,在他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捡牧场上的牛粪饼。一般的孩子都嫌这份活儿脏,不愿做,而艾伦却干得好极了。由于他捡牛粪饼表现出色,祖父给了他一个向往已久的工作——放牧马匹。这件事深  相似文献   

8.
上帝给了我们做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我们被呼召在孩子的生命中有份。每当我们与孩子一起谈话,讨论,研究,以及为这些事祷告时,就能与他们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并深入孩子的心灵去塑造他们的性格。 每个做父母的都曾有过金色的童年,孩提时的不同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定型是很重要的,孩子天生好动,有新鲜好奇感,做父母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正确引导,要鼓励他们进行不断的尝试,当他们做得好时,要适当赞赏及肯定他们,孩子需要得到大人的赞赏,才会感觉家庭和社会爱他和接纳他。事实上  相似文献   

9.
君子报仇     
正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长官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于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他的朋友反问。"没有!"  相似文献   

10.
广场恐怖症     
我住的这条街上,有个老头儿,提起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至耄耋之年的翁妪,下至呀呀学语的孩提。他出名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骂街。天天骂,月月骂,年年骂。骂了一二十年了,如同那从不停电的广播电台一般。一年至少要骂够三百六十五天。当年听他骂的孩子如今都抱上孩子了,还听他骂。老地  相似文献   

11.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倒数前几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  相似文献   

12.
谢黎明 《天风》2014,(10):32-32
孩子,我在千万人中拣选你,为的是让你信我并跟随我.知道你在这条路上会经历很多很多,所以,孩子,听我说.孩子,听我说:你要坚固你的信心,并相互代求,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孩子,我不希望你是其中的那一个.孩子,听我说:不要看自己比别人强,要多看自己的短处,才能成长进步.你要学会宽容,忍让,要有爱心.我已在地上给你做了榜样,你也应照着做.我赐给你一条新命令,就是要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因为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相似文献   

13.
见证荣耀神     
王英 《天风》2006,(12):27
我没生孩子,但神非常爱我。因为我不能生育, 流了不知多少泪,起先丈夫和我感情很好,抱养了一个女孩,文革时他变坏了,说女孩不能接户口本,和我闹了三年离家出走了,我们离婚了,我和孩子俩相依为命。后来我又领养一个男孩,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先知穆罕默德 (愿主福安之 )正在麦地那的清真寺里,周围坐着一些辅士。忽然他钟爱的女儿 (已经许配给伊斯兰著名的勇士和学者阿里 )来到他那儿,恳求他父亲借给他一个仆人帮她干家务活,因为她健康状况欠佳,身体虚弱,除了要照顾孩子之外,还要做繁重的磨面和从很远的地方挑水,而她父亲显然被她的请求所打动。他犹豫了一会儿,但很快克制住了自己的情感。他神情庄重地告诉法蒂玛:“我最亲爱的女儿,我不能从这些为主道而工作的人中给你让出任何一个。你应该自己能够承担今世的艰苦劳动,以便换取后世的报酬。”带着对先知回答的…  相似文献   

15.
小王当车间主任多年,是一个吃苦耐劳作风踏实的年轻干部,但使他头痛的是“人际关系太难处了”。为此,他换了几个车间,可是人际关系都处得很僵。比如,他发现一个工人在拆除旧机脚,甩着大锤干得满身大汗机脚就是拆不下来。他急了,立刻跑上去指出,“哎呀呀,你怎么能盲目地蛮干?”说完要抢对方手中工具自己亲自动手。那位工人一肚子不高兴,毫不客气地和他顶撞起来,“我怎么是蛮干?!”事后,小王对厂长说:“我真是好心讨不到好报,这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呀。”厂长告诉他,“别着急,多学习一些老同志的经验你自然会明白。”有一次,小王又碰见那位工人用同样的方法拆除旧机脚,就不声不响的把厂长找来,他要看看厂长的“高招”。只见厂长走上去对着那位工人说:“小李,看你干的满身是汗,来,坐下来休息一下让我干一阵。”小李一面继续干着活一面说:“不啦,任务紧着呢。”厂长说:  相似文献   

16.
<正>家长来信孩子高一下半学期起身体莫名其妙地有各种疼痛、各种不适,但去综合性医院反复做了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后来因为孩子无法坚持上学,我们办理了休学。经过休学这段时间的调整后他表示很想复学,重新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我们也非常支持他。但是复学没多久,他整个人都没有精神,常感到头晕头痛、身体上各种疼痛感又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17.
书桌     
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别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他。对于木材,我没有成见,式样也随便,我只要有一张靠着写写字的桌子罢了。他代我作主张,用梧桐,因为他那里有一段梧桐,已经藏了好几年,干了。他又代我规定桌子的式样。两旁边的抽屉要多高,要不然装不下比较累赘的东西。右边只须做一只抽屉,抽屉下面该是一个柜子,安置些重要的东西,既见得稳当,取携又方便。左右两边里侧的板距离要宽些,要不然,两个膝盖时时触着两边的板,就感觉局促,不舒服。我样样依从了他,当时言明工料价六块钱。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  相似文献   

18.
高欣 《天风》2004,(6):52-53
做孩子的爸爸很不容易,做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爸爸更不容易。许多人为了要应付经济上的困窘,每一天都会过得很辛苦,除了努力保持自己在艰难时世中不被击倒,在家庭中又要放下自己的尊严,亲近子女。既要承受来自各方面很大的压力,又要全力排除一切困难,更要有耐心和爱心。结果是常常还会弄得被自己的子女和妻子所不理解。尤其是人到中年的孩子爸爸,自己还有年老的父母亲需要照顾,真可谓是身心两累。由此可见,要圆满地处理好这些纷乱的关系,确是一门很大的功课和学问。  相似文献   

19.
习惯被拒绝     
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老总,刚刚三十九岁,就有亿万身家,更难得的是,他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背景。 在一个商务会议休息间隙,我非常好奇地请教这位老总,为什么能够从白手起家干到现在的亿万富翁。他笑了笑说:“只是因为我很早就‘习惯被拒绝’。”  相似文献   

20.
说你教过孩子撒谎,你肯定会站出来为自己辩护。你会说你把《狼来了》的故事多少次反复讲给孩子听,一再叮嘱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事实上,根本就不会有家长刻意去教孩子撒谎,起码在主观上是这样的。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因为你的一些不经意的语言,客观上起到了“教孩子撒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