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子的人性论是由"圣人"之聪明睿智之性、虚静无为之心与"众人"之好利之性、欲利之心共同构成的二元结构。人性与人心,是一个好利与向善的综合体。人性好利决定人情好利,但聪明睿智之性、虚静无为之心却能节制自身欲望,向"道"靠拢,并最终"体道"。人性虽不蕴含善性,但却能萌生向善的能力。人能体道,成为"圣人"。人世之善,源自"圣人",而最终源自"道"。韩非子亦有"内圣外王"思想。"内圣"必然要求"外王",欲实现"外王",必须借助君主。王必霸、霸必王,是韩非子王霸观念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中庸思想长期受到人们的误解。通过追本溯源、正本清源,可以察知,"中庸"具有中正、中和、时中、用中、平常、不变、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动态平衡等多重丰富内涵,同时蕴涵着"正—反—中"的中庸辩证法。把中庸辩证法运用到管理活动中,正确处理"为己与为人"、"正己与正人"、"修己与容人"、"行己与安人"的辩证关系,便形成"立己立人"的中庸领导智慧;正确处理"王霸杂之"、"恩威并施"、"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的辩证关系,便是"德法兼济"的中庸管理智慧;正确处理"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义利合一"的辩证关系,便是"义以生利"的中庸经营智慧。这就说明,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管子》《荀子》"王霸之辨"理论不同于《孟子》,管、荀学派肯定了"由霸入王"的可能。"修礼"既是对"霸"的完善,也是实现由"霸"入"王"的途径。曹操的政治生涯受管、荀"王霸之辨"理论影响至深,存在着"由霸入王""王霸兼容"的特征。曹操的王道政治理想,因为没有取得"政治一统"和"天下归心"而破灭,这也是曹操没有实施皇权嬗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佛教文化》2007,(6):17-18
十月大理,天高云淡。近200名来自云南省及国内部分省市的新戒子们齐聚在素有"佛都"之称的崇圣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云南省佛教协会首届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法会"。所谓"三坛",是指初坛之沙弥、沙弥尼戒;二坛之比丘、比丘尼戒;三坛之菩萨戒。  相似文献   

5.
《原道》2015,(1)
荀子关于"王霸之辨"的理解,至少有三方面的推进:其一,扬弃了孟子"王""霸"对峙的二元模式,代之以"王""霸""权谋"的三分格局,为化"霸"入"王"提供了价值可能。其二,打破了只从"君""民"两维论说"王""霸"之别的固有思维,充分重视"能臣贤相"的政治作用与历史意义,为化"霸"入"王"提供了主体担保。其三,建构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的儒"术"新范式,既视"术"为德性的外在显现,又将其与灵活应变的政治能力相联系,为化"霸"入"王"提供了行动指南。荀子"王霸"观既与孔孟一脉相承,又有不同历史境遇下的新开展;后者在丰富理论的同时,也埋下异化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正>信仰之路犹如登阶之途,陡峭而蜿蜒,但沿途风景奇幻而美丽,惊险又异常惊喜。信仰之路是一条寻求超越之路,是不断探索心灵深情之路。信仰者既要超越就不得不俯下身子向上攀爬,有时甚至需要匍匐前行,所以,信仰之路又是一条谦卑的上行之路。《诗篇》中有一类诗被称为"上行之诗"(参诗120-134),又被称为"登阶之诗"。"上行"的原文是"向上走"的意思。"上行之诗"是以色  相似文献   

7.
正"破狱"是宋代道教黄箓斋科与炼度科仪等度亡仪式的重要内容,特指高功法师借助存思内法及一系列相关仪式打开地狱之门以拯滞济幽。这类仪式是在早期道教灯仪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在六朝时期,道教灯仪具有祈福消灾与济拔先亡两大功能。如《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中用烛灯"上照九玄诸天福堂,下照九地无极世界长夜"~1。又,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述"明真斋"称:"学士自拔亿曾万祖九幽之魂。法亦于露地然(燃)一长灯,上有九大(疑为九灯),如金箓灯法,但不立坛门户之式耳。"~2"明真斋"用于道徒自拔先亡,该斋法以灯仪为主,与"金箓斋"之灯法相近,但不立重坛及诸坛门,且燃灯数量亦少于"金箓斋"。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把儒家的礼治思想发挥到极致的思想家首推荀子。而荀子的礼治思想带有浓重的叛逆色彩,对于传统是一次带有革命性的质的飞跃。他强调"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认为礼法系乎王霸大业;阐明礼制目的在于修齐治平,提出"定分"及其标准,鲜明反对世卿世禄制,主张以德才为定分标准,并勇敢提出"从道不从君"的思想。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民主性思想。荀子的礼治思想是对传统世袭制的巨大冲击,是对封建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庶民有帝王之才则应为帝王,这种大胆而极有见地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超杰 《孔子研究》2021,(1):107-117
《左传》以叙事理路确立了齐桓、晋文的"伯/霸"诠释。但《公羊》《穀梁》并不注重齐桓、晋文的叙事及其"伯/霸"属性,二传意在对"齐桓晋文之事"予以赋义。由于何休、杜预、范宁三传注皆将齐桓、晋文之诠释指向"伯/霸",使得"齐桓晋文之事"被固定在"伯/霸"之上,而《公》《穀》所赋之义反而难以彰显。从叙事回到赋义,以"同尊周"为核心、以"三临之言"为视域解读《穀梁》,以"天子—鲁—诸侯"之秩序为中心审视《公羊》,可以发现《公》《穀》赋义下的"齐桓晋文之事"体现了《春秋》义旨。虽然三传诠释理路各有不同,但都在《春秋》义下予以发传,而杜预、何休、范宁之注却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三传之义。  相似文献   

10.
智慧箴言     
在恶人的字典里,智慧是更大的罪恶;智慧,只有和真善美结缘,才会光彩夺目、大放异彩。犹太法典:了解自己,是最高的智慧。其实,了解自己,聪颖即可,而战胜和超越自我,则必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9,(3)
新华社日喀则一月二十九日电扎什伦布寺就班禅大师圆寂发布祈祷文,全文如下: 我们沉痛宣布:智慧坛城的球圆之主,称持金刚无与伦比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相似文献   

12.
正《后汉书》中有一句话:"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唐朝太子李贤在这句话下作注:"若秦穆赦孟明,而用之霸西戎。"孟明是春秋时期秦国将领,吃了败仗自上囚车请求处罚。秦穆公以为,经大风浪才能成长,让他吸取教训再战。孟明痛改轻敌毛病,强化针对性训练,最终在关键性战役中获胜,秦国扩地千里,成为西戎霸主。显然,所谓"使功不如使过",并非使用有功者不如使用有过  相似文献   

13.
<正>据5月25日"新华网"报道:近日,记者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商圈的一家烤肉店看到,店面招牌中原来的"坐霸街头"被换成了"坐吧街头"。烤肉店老板告诉记者,"坐霸"是一句南昌俚语,意思是街头老大。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核查纠正不规范市场主体名称的通知》,"坐霸街头"的店名属于不适宜的市场主体名称,要进行整改。据悉,此次被整改的市场主体名称还包括"饭醉团伙"、"一霸"等奇葩店名。  相似文献   

14.
周敦颐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天、地、人三才鼎立的思想,提出"立人极"而成就圣人之道的主张。他所说的"立人极",指的是人类中完全实现了人性故可与"天地参"的圣人。若在人伦日用中,学习成为圣人的方法,且能"固执之"于日用人伦中,则不需外求便可"立人极"。在追求"立人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力量的支撑,便是孔颜乐处所在。  相似文献   

15.
徐悲鸿的马     
<正>徐悲鸿的马,"有奔腾大势,恨不尽激扬之态",气派超然,气韵生动,惟妙惟肖。那一幅幅精悍绝妙的骏马图,毫无色彩的招摇,而多以一律的墨色挥就,竟然也神形兼具,栩栩如生,不能不令世人们拍案叫绝。"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色彩艳丽,构图严谨,曾被人们誉为"国际艺术语言"的西洋油画更富激情也更有气势!有谁能说它不美?又有谁能说它不属于世界呢?  相似文献   

16.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常侍释迦牟尼佛左侧。胎藏界之文殊,左手持青莲,表示专司一切如来之智慧,不染着法的无相之智慧;金刚界之文殊,右手持利剑,表示能断一切烦恼。文殊菩萨骑着青毛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是最勇敢的,不怕一切而毅然前进的。文殊手持莲花或手持利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杨海文 《现代哲学》2008,(1):117-123
孟子的经权之辨包括两种权变智慧:一是"激进权智",一是"温和权慧".对不符合人之常情的礼仪规定行使否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激进"的;当他人不遵守礼仪规定,而自己却对礼经行使肯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温和"的.发人深思的是,行使"激进权智"所支付的成本有时可能是较"温和"的,而行使"温和权慧"所付出的代价有时可能是很"激进"的.对这一经权之辨进行生存哲学阐释,可以为现代人生提供某种智慧的支援.  相似文献   

18.
围棋与智慧学哲学,是一般智慧,放被誉为“智慧之学”。围棋申也充满哲学,棋手能在迷雾般的对局中找到正确的遗路,需要某种哲学基础.所以有人说,吴清源先生的棋下出了哲学味道。围棋中处处都是哲学范畴:得与失、大与小、地与势、进与退、攻与宁、强与弱、应与实、组与收、轻与重、先与后、取与会、级与急,还如定式与变着、局部与整体、时间与空间力我与非我、平常心与胜负心、主观与客观等等.棋手对弄自觉或不自觉都在处理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高手为处理得当,毛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辩证法。由于围棋是《易经)的一个模…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若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胃口",不知足、不知止,见名利之诱便不惜到处"咬钩",人生怎能获得长久的愉悦和安乐?知足,蕴含着个人拥有自知之明、自制之力和懂得自省自律的智慧,是对物质世界不作过分、过多要求的一种理性的行为。有人说,现代人的人生有两个境界:一个是知道,另一个就是知足。知道的人,活得明白;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新教神学泰斗、中国教会旷世巨擘、世界学术界和思想界鸿儒、神学教育界一代宗师丁光训主教不幸于2012年长逝,引人悼念和景仰。我觉得对他甚好的纪念是再研读他用心血、灵魂、智慧和深思写成的《丁光训文集》。它是丁主教一本颇具神学高度、广度和深度的思想集大成之作。它新颖独特,思想深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使人颇得益处。正如王安石说得好:"贫者有书籍而富,富者有书籍而贵。"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