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呈现有一次,笔者和一名初中心理教师聊工作,他不断向我吐苦水。他观察到有一个学生问题很严重,多个症状表明是某种严重心理疾病,他强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那边去诊断治疗,可是家长就是不配合。教师描述的这么严重还不带孩子去医治,是不是我们教师的工作还做的不专业不细致呢?笔者追问该老师:"你是怎么和孩子家长谈的?"  相似文献   

2.
有个男孩子从小就十分老实,上幼儿园、小学时都没有让家长、老师操过心。然而,上中学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他的老实、懦弱,成了一些不良学生的攻击对象。他常常无端受到殴打,并数次被抢劫财物。但他从没有告诉过家长或老师,无形中就更助  相似文献   

3.
在老师眼里:他天赋最高,学习最好,将来考重点大学没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浩学习成绩本来在班内属中上等,人也聪明伶俐。但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是,他忽然成绩下降,对学习不感兴趣,功课做得也马虎起来,对老师的批评和教导也开始不在乎。即使是被表扬和提拔为班干部也如此,这很使老师纳闷,家长着急。有一天家长主动找到学校,我当时负责接待了张浩的父亲。  相似文献   

5.
周末数学模拟测试,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做题,教室里静悄悄,吴宇全神贯注在用手机上网,被值班老师发现并没收,转交给了我,这是高一入学2个月以来没收他的第三部手机了。第一部手机是晚休10点45分钟时,他在宿舍上网被值班老师没收,第二部手机是上地理课时上网被老师没收,这是第三部了,开学初他曾经手机上网,我教育他一番后,并没有没收,而是让他把手机带回家交个家长保管,找出他之前写过的三份认识反思,我发现原来针对他的教育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6.
上个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张伟。他是我多年前邻居张先生的小孩。张伟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学生。记得他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时,他母亲问:“今天老师教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  相似文献   

7.
正每个创业故事背后,都有一段"取信于人"的老情节。大家都说,温州人很会做生意。温州人是怎样做生意的呢?中国有个地板大王,叫卢伟光,就是温州人。十多年前才开始从事木材生意的他,已经成为中国的木材大王。他的创业过程完全是乱枪打鸟。为了寻找地板货源,他到当时掌握巴西货源的台商的木材工厂里参观,偷偷抄下了一个电话号码,自己打电话到巴西订货。他只会讲英文,根本听不懂葡萄牙语,对方又与他毫无渊源,怎么可能把木材卖给他?  相似文献   

8.
上个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张伟。他是我多年前邻居张先生的小孩。张伟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学生。记得他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时,他母亲问:“今天老师教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后,都朝他大笑。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5,(10)
<正>据9月10日《人民网》报道:9月10日教师节,很多家长拿着鲜花、巧克力等礼物准备送给老师以示祝福。然而合肥南门小学却提前向家长发了一封"拒绝礼物"的信,表示"不接受学生及家长的任何馈赠,不参加家长安排的宴请"。而且该校校长在9月10日早上还亲自在校门口劝导家长把礼物带回。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1个教师节,是尊师重教的纪念日和庆祝日,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  相似文献   

10.
他从小就对中国古代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兴趣,那些看起来干巴巴的符号在他的眼里如同精灵一样可爱,几乎每天他都要想办法弄来书籍细细地揣摩研究,这样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在校期间,老师遇到生僻难解的字都要向他求教。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1991年的高考中,因为严重的偏科,他落榜了。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其教育的理念、态度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进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团体辅导已被证实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家长成长团体的形式,通过18次团体辅导,探讨其在改变家长教养态度、改善亲子沟通和家庭氛围上的作用。选取"父母教养态度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78名团体成员及其伴侣和子女进行前后测。结果表明:家长成长团体提升了家长家庭教育的素质和家庭建设的能力,将家长成长团体辅导运用到亲职教育中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正观"江山行旅"之后我最大的感受也是天工与清新、雄壮与雅逸交相辉映,如同中国山水绘画的南北两条脉络横亘在眼前。李项鸿老师的绘画既深得传统之精神,又研习诸家之长自成一家;既壮写北国雄伟大气的名山大川,又描绘江南清丽雅逸的汀渚矮坡。山水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不仅仅是山,是水,是客观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物象,它还承载了文人的精神追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和人生观的凝练和总结。项鸿老师山水画之清秀与浑厚风格的双重追求不仅仅是他半生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13.
陈丰盛 《天风》2012,(6):15
在温州教会,有这样一个现象,那怕是一个已从神学院毕业多年并在教会牧会多年的同工,只要他未被按圣职,那么,他常常仍会被人称为"神学生"。称呼本来也不必较真,但我要反思的是,隐藏在这并不确切的称呼后面的那种对牧者"轻视"的现实。第一个值得反思的是:在温州教会,基督徒对"牧者"的概念较为淡薄。联合派工现象普遍存在。所谓联合派工,是由于传道同工的缺乏,本  相似文献   

14.
钱伟是初三(2)班的学习委员,他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伙伴。不幸的是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途中,骑自行车与他人相撞,对方凭着个儿高,不分是谁的责任就给钱伟两个耳光。他虽然心里很恼火,还是据理力争,直说:“有话好说,不要打人。”没有动手。对方可能认为钱伟软弱好欺,又打了他两个耳光,这下他真的急了,见路边有半块砖头,捡起来就砸向对方的太阳穴,只见高个青年身子晃了晃倒在地上,再没有起来。钱伟见状慌忙跑回家,向父亲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父亲焦急的说:“孩子你闯大祸了,赶快到派出所自首。”说着,拉着儿子向公安机关走去。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些家长反映孩子进入初中后,不愿与家长交流了;总觉得家长在管制他,抱怨家长不理解自己;开始和家长顶嘴;经常自作主张;为一点小事,情绪起伏很大;嫌家长烦,不希望家长干涉自己的处事自由和交友自由等等。其实,这是孩子进入了青春逆反期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在初中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很快,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增加,就出现父母不让做的他偏做,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那么什么是逆反心理呢?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6,(3)
正据1月21日《南国早报》报道:柳州市某小学五年级一位学生在期末数学试卷上方写了一行字:"老师,给个80分吧!80分好过年,求您了。"而老师也真的给了"80分"。随后,老师将学生试卷的照片发到了网上,并注明:这是为了证明他是真正考了80分,而不是老师配合给个80分好过年。这张试卷照片贴出后立刻红遍了网络。过年本来是孩子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可是现在却成为了一道"难关"。记得以前看过样板  相似文献   

17.
张浩学习成绩本来在班内属中上等,人也聪明伶俐。但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是,他忽然成绩下降,对学习不感兴趣,功课做得也马虎起来,对老师的批评和教导也开始不在乎。即使是被表扬和提拔为班干部也如此,这很使老师纳闷,家长着急。有一天家长主动找到学校,我当时负责接待了张浩的父亲。一问才明白,原来张浩从小就喜欢两样东西:一是恐龙标本(说明对外界事物是有兴趣的);二是玩游戏机。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急才"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来了。有一次,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鲁迅被授课塾师出的题目难住了。老师出了三个字的上联"独角兽",学生们思索了一会儿,便有两三个信口应对了,老师摇摇头,不满意。接着,有个学生答"两头蛇",老师说:"勉强合格。"鲁迅在座位上也仔细地想,当他的目光与老师期待的目光相遇时,他心里一下子就急了,恨不得立刻找到一个好答案,可就是想不出来。老师扫视了一下学生们,似乎有点失  相似文献   

19.
<正>家长来信:儿子在初三时,心理上出现过一些状况,比如说常常疑心老师、同学背后在说他坏话,感觉别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是针对他的。在家里时明明没有人,他说会听到有同学、老师在评论他的声音。儿子其实是一个憨厚老实,性格内向的人,虽然没有特别的朋友,但也从不与人有任何冲突。所以当他告诉我们这些事,我们不当一回事,觉得可能是初三,升学压力大,有点耳鸣,或者就是他自己胡乱联想。进入高一半年  相似文献   

20.
王金红 《大众心理学》2020,(2):29-30,23
2019年4月的一个上午,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初三,原来学习成绩挺好,马上要体育考试了,但孩子就是不上学了。孩子老师、同学、家长、亲戚试图和孩子沟通,孩子基本都不搭理。家长很焦虑,感觉和孩子仿佛突然在两个世界了,彼此没有信号。如何才能和孩子沟通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