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仁宗时,吕夷简为宰相,王曾为副宰相。当时,范仲淹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因为喜欢仗义执言,被吕夷简一贬再贬,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了。在范仲淹看来,吕夷简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只有扳倒他,才能还大宋朗朗乾坤。  相似文献   

2.
学会放下     
北宋明臣吕蒙正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任宰相。他不喜欢把人家的过失记在心里。他刚任宰相不久,上朝时,有一个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点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就走了过去。他的同事都为他愤愤不平,要求查问这个人的名字和担任什么官职,吕蒙正急忙阻止了他们。退朝以后,同事们心情还是平静不下来,后悔当时没  相似文献   

3.
从前有一个理发师为宰相理发,一不小心把眉毛给刮掉了。这还了得!理发师情急生智,只见他收起刮刀,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宰相不解地问:“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何意?”“人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宰相的肚皮不大啊,怎能撑船?”理发师说。宰相听了哈哈大笑:“那是说宰相的气量大。对一  相似文献   

4.
正北宋初年的宰相李昉,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个宽厚温和,喜好款待宾客的人。当时朝廷中不少官员是南唐旧臣,他们被宰相的才华折服,都喜欢去他家里做客求教。令人奇怪的是,对待同样来自南唐的张洎跟张佖,李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张洎言行洒脱,文采出众。太宗赵光义执政后,特别看重他起草诏令的能力,提拔他担任中央秘书长一职,所有的奏章都要  相似文献   

5.
正真正淡定的人不会言必提淡定,但一言一行皆淡定。比如北宋范仲淹。范仲淹之苦读,历来为人称道。《宋史·范仲淹传》载其少时苦读,居醴泉寺,以水沃面,划粥断齑,不以为苦。范仲淹后到应天府书院求学,精通书经,心中已有大志。公元1014年,宋真宗驾临应天府,当地万人争睹皇威,独范仲淹仍埋头苦读。面对同窗疑惑,他淡然以对:"将来再见也不晚。"终于在第二年,他高中进士,坐骑骏马,踏遍汴京,他慨然而叹:"长白一寒儒,岁登  相似文献   

6.
泥腿     
宋太祖时,赵普为相。有一天,赵宰相给皇帝递上一个奏折,请求让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看了眼奏折上推荐的人名,脸色就阴沉下来,因为他一向讨厌这个人的为人,那真是夹着半只眼也看不上他,所以一句话也没说,就把奏折扔了回去。赵宰相似乎早有预见,拾起奏折,掸了掸上面的土,随手就揣回了衣袖里。第二天一上朝,他又把奏折递了上去,太祖一瞧,还是那个人,脸色更加不好看,一口回  相似文献   

7.
心平无险路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把宰相宋臻找来,交待他一件私事。 玄宗的才情高,孩子也多,给王子起名字,给公主起邑号也颇费脑筋,就把这事托付给了宋臻,让他各取30个备用,临了,他又特别嘱咐说:“你在这30个之中,单给我想一个漂亮的名字和一个漂亮的邑号,要与众不同才好。”原来此时他正宠爱武惠妃,心里非常喜爱和她生下的小王子和小公主。  相似文献   

8.
唐代佛教宗派林立,大师辈出,寺院众多,崇佛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是我国古代佛教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然而由于社会地位、学识修养以及人生阅历的不同,每个人对佛教的认知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其中,作为朝廷最为重要官员的宰相对佛教的认知也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通过对唐代部分宰相对佛教认知的研究,探析唐代宰相是如何认知佛教以及这种认知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了解唐代宰相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曾善(1903-1961)先生是中土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位先驱性人物。他出生于一个回民世家,毕业于燕京大学。在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仰慕凯末尔领导的民族独立战争,从而于1926-1930年到伊斯坦布尔大学求学。1938年又率领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再到土耳其,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王曾善一方面进行回教的相关翻译和研究,一方面又参与到国民党的政治中。1955年,他再度携家人来到土耳其,一边在伊斯坦布尔大学教书和研究,一边经营着一家中餐馆。在伊斯坦布尔期间,他得以接待不同的人物,在政界、学界、教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经验成为了处理内政外交的重要资源,他是今天回顾中土人文交往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解放儿子     
儿子的一句话几乎把我震晕过去,尽管他说这话时声音很轻很轻,响度不会超过10分贝。他说“爸,我真的不想上学了。”说完,便低下头,两手下垂,双脚并拢,一副训练有素的受气包姿势。 他妈发现的问题更严重。他把所有的书全带回家,校徽摘下放在桌上,零用钱和衣服收进了小包。种种迹象表明,这小子企图叛家出逃。一问果然。问他想上哪去,他说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独自生活。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出将入相,多所建树。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献身。他的人格、业绩及其留给后世的思想文化遗产,永远值得后人纪念、学习和借鉴。为此,在继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纪念活动之后,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和邹平县联合发起的“范仲淹研究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5月20日至22日在范仲淹的第二故乡邹平县召开。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市的近百名学者、研究者出席了讨论会,此处仅将会议研讨的各种观点,简述於后。  相似文献   

12.
△像猪一样生活关键词:拒绝思考、知足常乐、得过且过道具:方便面、快餐、麦兜家庭经典剧目:《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他爱自己,但不自恋;他追求幸福,但不刻意;他按部就班,享受今天。高高在上的理想能把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折磨得牢骚满腹生不如死,但他没有。他吃得饱,睡得香,不想出人头地,只求现实安稳,在职业和物欲上都满足于目前的所得。成功会伴随失败,收获会付出代价“做痛苦的哲学家还是快乐的猪”于他自然是后者,他不用反抗什么,哪怕生活就是一个烂泥淖也就此把它当作现实的天堂。不去想明天有几天,不去想永远有多远,不去想幸福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正魏文侯是一位重视贤才的国君,想在魏成子和翟璜之间选一位做宰相,却拿不定主意。就问李克。李克说,您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因为您平时没有注意观察他们。怎么观察呢?李克说:"看他平时跟谁亲近,富裕时跟谁交往,显贵时推举谁,窘迫时不做什么,贫困时不要什么。看  相似文献   

14.
正"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人们对唐初名相房玄龄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房玄龄是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功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适时隐忍,赢得信任有次早朝,唐太宗刚刚坐稳,诤臣魏征就斥责他不该耗资为自己修建皇宫。唐太宗深知魏征的脾气,暗气暗憋,诺诺连声。等到身为宰相的房玄龄奏请提拔官员的人选时,太宗指着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生平传略张载,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生于公元1020——1077年。祖居大梁,后迁凤翔、邵县横渠镇。又移长安,遂为长安人。张载少孤而自立,喜谈兵事。年二十一,曾以书谒陕西宣抚使范仲淹,慨然欲树功名。范仲淹识其才,乃告诫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劝他读《中庸》。他接受了范仲淹的忠告,《中庸》犹以为未足,又窥之于释、道。但“累年究极其说,知  相似文献   

16.
婉言劝寇准     
北宋益州知州张咏听说好友寇准要当宰相了。既高兴又有些惋惜,部下问之何故。张咏说:“寇公奇才,可惜学术不足。”意思是说,寇准是当世奇才,但是,不太注重学习,不爱读书,容易造成知识面窄,限制了才能的进一步发挥。因此,张咏很想有机会找寇准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劝他多读些书,才能更好地做好宰相。  相似文献   

17.
唐代人英公李勣在为宰相时,有个家乡青年来拜访他。他请这个年轻人吃饭。这年轻人吃饼时把揭去的饼皮扔掉。英公看到后说:你这年轻人太不懂事了!一个饼来之不易。先要深耕土地,还要点播下种,施肥、锄草、收割、打场、筛磨,出来面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4)
正在北宋,无论是政坛还是文坛,欧阳修都算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他似四月骀荡春风中盛开的一树繁花,热烈、灿烂得令人无法忽视。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带他投靠了不甚富裕的叔叔。家境贫寒,他的启蒙教育是母亲芦杆画地教他识字完成的;他的书是从街坊家借来抄读的。尽管欧阳修不到十岁就已是远近皆知的神童,然而,他两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入仕后,欧阳修又因长相被宰相晏殊所嫌弃。"看脸"这件事,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欧阳修高度近视、龅牙、又矮又瘦、面色蜡黄,他初次去拜谒晏殊时,这位风流宰相掀起轿帘,看到欧阳修容貌  相似文献   

19.
上善若水     
正明朝的上海,的确是个小地方。在嘉靖、隆庆年间,这小地方却出过一位首辅大臣,也就是宰相。他就是徐阶(1503-1583年),《明史》称他为华亭人。华亭,即今松江。徐阶在明朝所有相当于宰相职务的"首辅"中间,不是最有名的,也不是最出色的,然而他是将中国历史上特大贪污犯之一——奸臣严嵩扳倒的主力。如果不是他的政治智慧,严氏父子还将继续作恶下去。朱元璋为强化帝权,弱化相权,废除秦汉以来的宰相制度,  相似文献   

20.
好运设计     
我想,倘有来世,我先要占住几项先天的优越: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人一生下来就有走运的和不走运的。譬如说一个人很笨,这该怨他自己吗?然而由此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却完全要由他自己负责——饱受了轻蔑终也不知这事到底该怨谁。再譬如说,一个人生来就丑,相当丑,再怎么想办法去美容都无济于事。这难道是他的错误是他的罪过吗?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