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中兴起了一股创办白话文报纸的热潮,他们主张开通民智、提倡慈善、倡导实业、鼓吹爱国等,旨在推动底层民众的思想启蒙。在此过程中,一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受到启蒙,他们从封闭的文化营垒中走出来,加入白话报的阵营中,其中丁宝臣在北京创办《正宗爱国报》,丁竹园在天津创办《竹园白话报》,张子歧、张子山兄弟在辽宁创办《醒时白话报》,刘孟扬在天津创办《民兴报》等,张巨龄先生将他们列为清末民初的“五大报人”。~((1))  相似文献   

2.
据《医药养生保健报》3月13日报道:四川省内江市某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年仅11岁的女孩,竟然生下了一个重约2.5公斤的女婴。70多岁的奶奶气得住进了医院,其父母痛哭失声,怎么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询问女孩,她除了哭泣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Perris自我意识量表对150名10-15岁的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了98份问卷,对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及其行为、智力与在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等六个维度进行了测查。结果: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得分与全国常模团体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其自我意识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最低水平(t=-14.137,p0.001)。但在性别、年级和民族变量上,除了智力与在校情况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外,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及其六个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总体较低,低于全国常模最低水平。与非流浪儿童组相比,除了智力维度,在自我意识总分及五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情绪问题,自我贬低、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京龙,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人,1959年10月出生,1985年淄博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早年热心于儿童文学创作,曾在《少年文艺》、《好儿童》、《童话报》、《东方少年》等著名报刊发表作品多篇,先后成为淄博市作协、山东省作协会员。1988年调入《管子学刊》、《淄博社会科学》编辑部工作,任《淄博社会科学》总编辑,获“淄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淄博  相似文献   

5.
2019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可谓开启了一个新的元年,谁能想到"中国科幻崛起""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中国科幻元年启航"等华丽的词汇,都不约而同地用在了这一部电影上。《流浪地球》不仅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工业新征程,而且其画面的色彩搭配也非常悦目,极具震撼的空间设计加上充满未来世界的科幻色彩,或许"流浪地球色"将会成为新的空间搭配色彩,都值得考究。  相似文献   

6.
谢炳国 《天风》2012,(7):64-64
据《重庆晚报》报道:4月23日上午,在重庆图书馆借助一台神奇的仪器,70岁的盲人婆婆李文蓉第一次"读"到了报纸。她戴上耳机,一名工作人员将一份报纸放进一键式智能阅读器中,不出1分钟,李婆婆摘下耳机准确说出了报纸上的词句。第17个世界读书日,重庆图书馆展出了多种视障读者专用设备,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各地融入各种奇思妙想举办"读书日"活动。有的为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捐赠图书;有的为读者举办"你看书,我买单"的免费购书活动;有的举行"图书漂流"活动,把自己的图书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其他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主教》2007,(5):47-47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一份由天主教会办的逾百年的报纸,日前被一位伊斯兰教徒接管,天主教徒闻讯均感错愕。喀拉拉邦伊斯兰教徒帕里斯(M.A.Pharis)最近成为拥有《灯报》的公众有限公司的主席,取代自2003年起领导该公司的根吉拉帕利教区阿拉克卡尔主教(Mathew Arackal)。《灯报》是喀拉拉邦历史最悠久的马拉雅拉姆语日报。  相似文献   

8.
正《益世主日报》系天主教定期刊物,民国元年2月在天津出版,原名《广益录》,后改名《广益报》,与1915年衍生的天津《益世报》同属于天主教会出版。作为天主教专刊,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变革及诸多历史事件,记录了天主教福传事业在华的艰难历程,在教徒中影响不菲,被认为是"华北一总公教报的首先问世的老前辈,为华公教报纸之嚆失"。  相似文献   

9.
1976年以来,每年在南斯拉夫的察弗达特举行一次“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园桌讨论会。该论坛是由南斯拉夫共盟机关刊物《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迫切问题》和《世界上的马克思主义》杂志联合发起并组织的。据1979年4月3日《战斗报》报道,今年10月1日到5日将在察弗达特举行第四次园桌讨论会,  相似文献   

10.
无题     
马婷婷 《天风》2008,(2):25-25
飞声拼认,尸尸—甘肃马婷婷躺在孤独的床榻上才会平静地思想生命的救主以怎样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将我从罪恶的泥潭中带到可安歇的水边疲倦的灵魂再也经不起流浪在清激如水的夜晚躺在无尽的安详中静静酣眠世界的水滋润不了我焦灼的心灵所以我注定幸运地举起生命之杯此生不再干渴··一欢迎广大读者自由投稿地址:上海市九江路219号四楼《天风》编辑部邮编:200002电子邮箱:lef_jdj@1 63 Com无题@马婷婷!甘肃~~  相似文献   

11.
你见过山羊上树吗?你知道山羊上树能让一位贫苦的孤儿一夜之间成为富甲一方的老板吗?在摩洛哥一个名叫达鲁丹的小镇上,有一位少年名叫安德烈,父母在他12岁的时候就双双去世了,他孤苦无依,准备流浪他乡。好心的邻居大叔皮埃尔收留了他,并买了几十只羊让他代为放养,幸运的小安德烈这才有了栖身之所。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主持人王凯,是位非常受观众欢迎的主持人,但他还有另外一个头衔:凯叔讲故事创始人、CEO王凯。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头衔居然是女儿给予的。王凯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演播小说,2005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里,担任节目主持人。一身唐装、一把扇子、一个紫砂壶,王凯以一名评书演员的形象,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一个个成功的创业案例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波特(R·porter)同卡特尔(R·B·Cattell)一起编制而成的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是公认比较好的儿童人格测验量表。我们在全国六大区十二个省市抽取了2302名被试,修订了8-11岁儿童(男、女)和12-14岁少年(男、女)的四个常模。同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此量表可作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格特点的诊断与研究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伊协顾问哲玛鲁丁·白寿彝先生因病于 3月 2 1日在北京归真 ,享年 91岁。白寿彝先生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回族家庭。早年就读于上海文治大学和中州大学 (今河南大学 ) ,193 2年在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他曾与马坚、纳忠等回族学者出版《晨星》、《伊斯兰》、《云南清真铎报》等刊物 ,并执教于广西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全国解放前夕 ,他与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新中国成立后 ,他参与创办《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和《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历史上百年不遇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孤苦的少年四处流浪、乞讨,晚上则随便找一个地方过夜。有一次,他连着几个晚上,都蜷缩在一间大饭店门廊的角落躲避风雪。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佛教史上,东晋的释慧远(公元334-416年)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人物。著名的《三报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所依赖的不可缺少的材料。然而,他这篇论述中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和概念,尤其是有关“现报”的那一部份。对《三报论》的解释,中外许多学者已经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本文在前人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之上,试图提出一个比较周全而且合理的解释,并讨论慧远的“现报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为方便起见,现将《三报论》的有关部分录之如下:“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日后报…  相似文献   

17.
王涵 《中国宗教》2022,(1):88-89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宗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天主教如何践行中国化,或许可以在《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中找到答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天主教中国化研究的文集汇编,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中国宗教》《人民政协报》《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等期刊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和译文共67篇。作者周太良先生,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从事研究和文秘工作30余年,他不仅储备了丰富的教会知识,而且还一直笔耕不辍,研究视野纵横海内外。  相似文献   

18.
门口的年轻人小区的大门口,有两个年轻人的报摊,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他们都以同样的价格卖同样的报纸,对买报纸的人都是同样的笑脸相迎,可是人们却都到左边去买报。因为你早上花1元钱可以在左边买两份报纸——《襄樊晚报》及《楚天都市报》,3点钟前送还,  相似文献   

19.
微山湖区儿童智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建  扬育林 《心理科学》1993,16(1):34-37
本文依据环境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的理论对微山湖区船、陆两地生活的2318名5~16岁儿童少年进行了智力状况调查。并对其中298名儿童进行了较详细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生长、生活在陆地儿童的智商明显高于生长、生活在船上的儿童,又一次证实了生活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谈步虚韵     
步虚韵也叫步虚声,是道教历史上最早的曲子之一,也是道教徒最常用的经韵之一。据《渊鉴类函》卷三百九,道部·道士三及汪汲《词名集解》卷二引《吴苑记》:“陈思王游鱼山,闻岩里有诵经声,清远寥亮。顺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